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

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

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1

本週的習作是從暑期長假中選擇一件印象最深的事記下來。爲了激起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有東西可寫,我降低要求,此話一出,學生們的臉上頓時笑容滿面,爭先恐後的發言。但我發現,他們覺得最有趣的事大多是和爸爸媽媽出去遊玩,有上外地的,如揚州瘦西湖、南京水族館……所以他們有話可說,這一點讓我很高興,可高興之餘又深感憂慮:如果讓他們記下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想,那學生們還能象這樣誇誇其談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爲這一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學會留心觀察生活,作爲語文教師,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教會學生寫日記。我打算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首先就是大講寫日記的好處,告訴學生只要堅持寫日記,寫作文就不會感到吃力。其次就是分步要求,循序漸進。寫日記和其他事一樣,也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開始要求過高,學生一下子會難以接受,因而可以分幾個階段來要求他們。最初階段是放膽階段,從日記的內容、字數等他們充分的自由,不限制他們。第二階段是規範階段,對日記的字數、內容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不達到要求的不能算是一篇合格的日記。第三階段是提高階段。這裏主要指日記的質量。我要經常檢查,指出優點和不足,主要從語言是否生動、感情是否真實、結構是否完整等方面去衡量。

另外,爲了提高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定期評比的手段,每週一評,這樣肯定可以增強他們寫日記的積極性,同時也激勵學生有意識的提高日記的質量。

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2

進入三年級,開始真正習作課教學了,已經上了兩個單元的作文課,我發現教起來確實需要有些困難,兒童作文,需要經歷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雖然學生口頭語言已有了相當的積累,但要他們用準確的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畢竟還有較大的難度。我認爲還是應從模仿起步,它能在理解和表達、學習與運用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樑,從而大大降低起步作文的難度。教材將“習作例文”單獨編入習作學習內容,用的是孩子的語氣,寫的是孩子的生活,抒發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調清新,使學生讀了倍感親切。

如“習作3”——先讓學生觀察一幅畫:遠處有山,天上有朵朵白雲,近處一片樹林,一條小河從樹林裏流出來,岸上有草有花:然後讓學生添上幾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併爲整幅圖塗上顏色。學生看到了有自己參加繪製的這幅美麗的圖畫,尤其看到有自己添加的可愛的小動物,心裏一定很高興:這時要求學生把這幅畫寫下來,學生一定是很感興趣、有話可說的。《習作3》的例文“幾條小魚在河裏快活地遊着。它們有時停下來,有時在水裏轉圈圈。遊着遊着,小魚好像發現了敵人似的,迅速鑽到深水裏不見了。”短短的三句話,讓孩子們知道怎麼樣寫河裏的小魚。孩子們的模仿能力還是很強的,我讓他們根據習作要求完成圖畫,很多孩子還是很自然的想到了小鳥、小兔、小鹿等一些常見的小動物,在描寫時都模仿着所給例文的敘述方法來寫,開始,我覺得有些抄襲的感覺,希望他們能寫出不一樣的情景,可是轉念一想,我是不是要求過高了,孩子們只要對某一項活動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

對於剛剛從寫話階段過渡到習作階段的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最需要培養的就是對習作的興趣,相反,如果故意拔高要求、加大難度就會使學生對習作產生畏難心理,學生愁作文、怕作文的情緒就會在習作起始階段產生,而一旦產生這種情緒,學生便會望作文而興嘆。

於是,我還是讚揚了那些模仿例文較成功並且生動準確描繪圖中景物的孩子,在聽到自己的作文被老師表揚誦讀了之後,有的孩子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開心地笑了,其他的孩子也覺得原來習作就那麼簡單,自己會寫得更好。而我想,孩子們在互聽了別人的習作後,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啓發,這也是間接一種模仿,這樣模仿多了,習作的素材就多了,也就有話可寫了,那麼習作教學也就可以從模仿開始。

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3

1作文材料從哪兒來?從每個人的生活中來, 這節課講了作文宗旨:用自己的口說自己的事,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情。從三個方面入手,和學生討論了三個問題,一花一木皆入文。2作文中好詞句哪來的?無字詞典與有字詞典中的,就是積累。3作文中的感情哪來的?心中所感,抒發胸意。

分析了例文,《好阿姨》中幫助學生了解要將人寫的清楚具體,就要寫清人物動作、神態、語言(學生自己總結的)。講清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可以是事情發展的順序。《假如我有一隻神筆》,學生獲得的就是作文要有想像力,指云爲馬,看水如玉,都是想像來的。

我告訴孩子們,作文不是今天才會寫的,以前我們寫的'都是作文,今後我們積累更多、經歷更多、感受更多,我們的作文就會寫的更好。

學生興趣高漲,都想伸手試一試。這算是開了個好頭,有興趣就要保護,今後如何保護這種興趣,是我作文教學的關鍵。

習作一的第二課時,我用來給學生小組交流學習,並指導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了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爲範例。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後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習作的語文教學反思4

今天上課上到了《習作一》,從文本表面上看是就是一篇很平常的三年級的學生要掌握的看圖寫話習作。在研讀文本的時候,我對這樣簡單的習作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不就是按照教學要求而讓學生知道如何根據圖畫寫出圖意,知道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完整的意思來分段。

說實在的,孩子們真是我們教育最好的研究對象,他們的不定性和隨機性給我們很大的研讀空間。因爲我所帶班級有從一年級就開始學些日記的基礎,再加上我比較重視孩子早期對文字的敏感度以及接受能力的培養與關注,總的來說,每天的日記無論是什麼題材,只要是堅持寫,對他們的習作和表達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於是,在我個人看來,這樣簡單的範文對我班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還能在掌握本次習作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後,還可有自己更高層次的領悟與發展。於是,我這樣開始了一種習作教學的嘗試。

首先,我讓孩子們就原文學習,達到了本次習作的教學要求。但是,就在孩子們以爲就此往下繼續學習其他內容時,我卻讓孩子們再看圖,想象,我們還可根據自己的觀察將如何給範文增色?讓它更加生動形象,更能將一件簡單的敘事文章更聲情並茂。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重新觀察圖畫,他們看到範文中對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神情沒有細緻的描寫,於是,他們就在原文的基礎上添加了自己新的理解和觀察到的內容;他們看到字裏行間的缺少修飾成分和具體描寫,隨後,他們就一點一點的補充,最後,他們還能在原文的結尾加上自己的感受。

從第一段開始在老師的提示下的查找、補充、擴展;由於我不斷的激勵,讓孩子們有了更多更主動的自我發現。每個孩子都努力的關注細節和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到最後,他們以敏銳的觀察和發現,反覆的比較和斟酌,把一篇平實的文字讓它更爲生動的展示在我們面前,孩子們的興奮和幸福就象花一樣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