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的模板

教學設計的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的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的模板

教學設計的模板1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於分數乘法同樣適用。

3、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4、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單元重點:

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單元難點: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去解答這類應用題。

2、分數乘法計算法則的推導。

1、分數乘法

(1)分數乘整數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並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出示複習題。

(1)列式並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麼?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2)計算:

++=++=

二.引出課題。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麼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1、利用++教學分數乘法。

(1)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

(2)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怎麼列式?(乘法,3)

(3)++=9,那麼++=3,所以3=____________=9。同學們想想看,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出示例1,畫出線段圖,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麼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於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是多少?(列式:3=)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

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麼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後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三、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2、做一做第3題。(先讓學生說說解題思路,討論先算什麼可以使計算簡便。如果用連乘算式,要提醒學生先約分再計算。)

三、作業

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設計的模板2

微課名稱:算法初步

預備知識

聽本微課之前需瞭解的知識:算法初步

設計思路

系統的複習算法的基本知識結構,涵蓋了算法初步的全部內容算法與程序框圖;算法語句;算法案例。

教學過程

一、片頭

內容:大家好,本節微課重點講解算法初步的.基本理論

二、正文講解

第一部分內容:

算法與程序框圖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能夠設計出某些具體的、簡單的數學問題的算法,並用程序框圖描述.

第二部分內容:

算法語句與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是相對應的,因此在編寫程序的時候要先設計好算法,畫好程序框圖,然後根據程序框圖寫出程序.

第三部分內容:

算法案例是算法的實際應用,通過具體的典型事例:求最大公約數、秦九韶算法和進位制來說明算法、程序框圖和編寫程序的操作方法。

三、結尾

我練我掌握,給出一道練習題,對本講的內容進行簡單應用,鞏固提升,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自我教學反思

一節微課複習一章的內容,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時間裏讓學生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加強,只是一個嘗試,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教學設計的模板3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方針,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寓德育於體育與健康教學之中爲指導思想,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在興趣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動作,在掌握動作中提高運動能力和發展身體素質。結合高一年級的特點,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發展技能的同時,並在歡快的氣氛中娛樂身心、增強體質,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發展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材內容:

高一年級籃球教學是建立在初中籃球教學基礎上的,所以,高一年級教學要與初中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教學時,一方面要注重瞭解學生初中階段籃球教學的情況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複習初中已學的基本動作和基本配合,以達到高、初中的自然過渡。因此確定爲:《碰籃板練習、三人行進間傳接球、半場擂臺賽》。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教材是籃球行進間的傳接球,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其它技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這一內容在小學和初中的《體育與健康》中就已經介紹學習,所以學生對此教學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和掌握。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着重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爲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體驗籃球運動樂趣,理解技戰術在籃球比賽中的運用。

2、技能目標:學生能自主運用各種傳球的方式,鞏固、提高傳接球技術,在比賽中能有意識的加以運用。

3、情感目標:學生在練習中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樂意表達個人見解。培養學生善學善思、合作的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技術的規範性難點:傳接球時機與整體配合意識。

六、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啓發指導,學生反覆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爲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循序漸進、分解和組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創設情景教育、特色教育,既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又陶冶了學生情操。

七、場地器材:

籃球場二塊、籃球8只、錄單機一臺。

八、安全知識:

練習時有安全保護意識,自我保護。

九、預計“運動負荷”:

本次課練習密度約40%左右,平均心率爲125±5次/分。

教學設計的模板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難解的字、詞、句,能讀準“仞、畚、孀、齔、厝、隴”等字。

能力目標:學會辨認一詞多義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暢翻譯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標: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現實意義。

二、教學設想

鼓勵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切磋,參照註釋疏通全文,再指導學生口述故事,落實課文翻譯;接着通過學生質疑、教師設疑的方式,細研課文,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討論氛圍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貴及其現實意義;然後以完成文後練習的方式,鞏固文中涉及的一詞多義及通假字;最後,在學生讀懂、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熟讀並背誦全文。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文中難解詞句,疏通全文,熟讀背誦。辨析古漢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

難點: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現實意義。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人新課

愚公移山,這是一則寓言。寓言的特點是寓一定的道理於簡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給人以有益的啓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自讀感知 整體把握

1、簡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傳爲列禦寇撰寫。《漢書藝文志》所錄《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東晉人根據古代有關資料編寫而成,裏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列禦寇,相傳爲戰國時道家思想家,鄭國人。主張虛靜、無爲,被道家尊爲前輩。

2、瞭解寓言

一種文學體裁,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它的特點是寓一定的道理於簡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給人以有益的啓示和深刻的教育。

3、學生聽課文錄音,注意停頓,讀準字音

(1)懲/山北之塞

(2)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4)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5)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萬仞rèn 孀妻shuāng 懲chéng 始齔chèn

塞sè 窮匱kuì 箕畚jī běn 厝cuò

4、以小組爲單位,根據課下注釋,注意重點字詞的翻譯,疏通文意

5、文中的通假字

1)始一反焉 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聰明

3)河曲智叟亡以應 通“無”,沒有

4)指通豫南 通“直”,一直

5)一厝朔東 通“措”,放置

6、一詞多義

方七百里 指面積

方其遠出海門 正、正在

年且九十 將近

且焉置土石 況且

汝心之固 頑固,固執

吾義固不殺人 堅決

河曲智叟亡以應 通“無” ,沒有

今亡亦死 逃跑

曾不若孀妻弱子 竟然,簡直

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7、整體感知 疏通結構

1.愚公要移的是兩座什麼樣的山?

2.愚公爲什麼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麼?

4.倒土的地點是哪裏?

5.他們是怎樣具體行動的?

6.山最終移掉了嗎?

兩山規模 方七百里,高萬仞

原因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 指通豫南,達於漢陰

地點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行動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結果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三、合作交流 解讀探究

1、引導學生賞析課文的敘事藝術。

1)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移山的態度是否相同?這兩個人物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

2)對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應如何理解?

【明確】1.這兩個人物所說的`話,表面上有相似之處,但目的全然不同。

愚公之妻,表達的是關心之意,講真話,提問題。

智叟,譏笑和責難愚公,阻止愚公移山。

兩個人物對情節的發展都有一定作用。前者“獻疑”,引起家人討論運土問題,促使移山行動。後者 “笑而阻之”,引起愚公反駁,過渡到神話結尾,自然合理。

2.京城 之子是“遺男”,去幫助愚公必然得到母親的同意,可見愚公事業受到衆人的擁護;再從“跳往助之”看出他是真誠,高高興興地去的。

2、分析人物形象。

愚公: 大智,有發展的眼光

大勇,與困難作鬥爭

胸懷大志 遠見卓識 堅持不懈

智叟:不智、不勇

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

目光短淺 安於現狀 自作聰明

3、但也有人說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確】寓言只是用假託的故事,就某一點來曉喻一個道理,決不能以今天的科學技術進步來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幹”來要求愚公。

4、開放性作業。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奮鬥的道理。

愚公精神:不懼怕困難 有雄心壯志 有實幹精神 能持之以恆

5、欣賞本文的寫作手法。

對比和襯托手法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 工具簡陋(對比)

智叟 愚公(對比)

遺男熱情幫助 智叟頑固不化(對比)

山神驚懼 天帝感動 愚公的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念(襯托)

四、總結反思 拓展延伸

1、在這個日新月異、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

今天仍然需要,我們要傳承愚公精神,既要有遠大抱負,又要正確認識分析現狀,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2、創編故事片斷

參考題目:

(1)在家庭會議上

(2)愚公智叟辯難

教學設計的模板5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繫上下文理解後面奶奶說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課文。

1、提出要求: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

二、再讀課文。

1、指名讀思考練習1。

2、請同學們按要求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後自己試着回答,也可互相討論。

三、逐題檢查討論。

1、第一題: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兒又多又好?

2、第二題:鄰居淘淘偷摘杏兒,我是怎麼想的?奶奶是怎麼做的?(摔了活該;完全不同)

3、第三題:你是怎樣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的?(有了好吃的東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裏美滋滋的,更覺的香甜。)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

1、用較快的速度再默讀課文一遍,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別做上記號。

2、討論課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個人自己練習。

2、指名當衆朗讀。

六、佈置作業:

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15、杏兒熟了

奶奶

教育

小夥伴

送我

教學設計的模板6

教學目標:

1、 瞭解散文的結構特點

2、 瞭解散文的常用手法

3、 欣賞積累散文優美的語言

教材分析:

初三學生讀散文不但要讀出淺層次的內容,不但要體悟到文章的情感和中心,更重要的是要嘗試做“小小鑑賞家”,學會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去欣賞和解剖,在有滋有味的鑑賞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寫作規律的影響。

《白鷺》是一篇寫物的精美散文,總分總的結構,圍繞“詩”這一特點,分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表達:外貌特徵、水田釣魚、悠然樹頂、黃昏低飛,全文自然地使用了這樣一些手法:對比、比喻、擬人,用自然清麗的語言勾畫出脫俗清雅的白鷺形象。

《關於散文〈白鷺〉》是一篇鑑賞性的小品文,作者先談了散文的大體特點,羅列了各個大家的散文風格,然後說到郭沫若的散文風格,最後着重賞析《白鷺》。賞析《白鷺》作者使用了這些的方法:總體概括課文內容、適當摘抄呈現課文內容、引用古人、名人的品論性的語言。教學重點爲了解散文的常用手法;教學難點爲教會學生欣賞散文的思路方法新課 標第 一網

教學設想:

學《白鷺》、寫《白鷺》、談共鳴。學生學習《白鷺》,寫出自己的鑑賞小品文,然後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曉雪的進行對照,談比較之獲。尊重學生對文章的原始體驗,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授以思路方法,學生通過對照比較自主提高鑑賞散文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學生自由讀課文,並說出文章“總-分-總”的結構,說出作者眼中白鷺的特點-“詩”。

二、默讀課文,說說“詩”的內涵

1、帶着“作者爲什麼說白鷺是一首‘詩’”的問題,學生再讀課文,並圈畫點評。

學生隨機回答教師點評小結:白鷺的外貌淡雅而精緻彷彿是一首小巧別緻的詩;白鷺與清水之微波餘輝,田地之拙樸闊然而構成的田野水墨畫是一首古樸靈動的詩;白鷺在寂寥迷濛的清晨獨立枝頭,悠然眺望是一首意蘊清絕的詩;白鷺低飛於黃昏的空際,又是一首浪漫而多情的詩。

2、細讀課文,選擇課文最鍾愛的一點,簡略地寫寫曉雪說《白鷺》這篇文章是“詩”的原因。

教師示範:

文章的意境很有詩意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時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這段文字描寫出了一幅宏闊而又純淨的畫面,暮至而息的白鷺成了空中的精靈,成了宙宇間一道絕美的舞蹈者,非常形象真切地演繹着“清澄”者個詞語的內涵。

學生自由閱讀、討論、書寫、交流。

生1:

文章的結構是一首詩

開頭和結尾巧妙呼應,凸現主體,強調白鷺特點。中間選擇幾幅別有特色的畫面圍繞“詩”來呈現。這樣的結構小巧別緻,玲瓏剔透。

生2:

文中的比喻是一首詩

“在清水田裏時有一隻兩隻站着釣魚,整體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裏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爲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本體是水田與白鷺,喻體是琉璃畫,是一幅有水有田有白鷺的畫,讓人頓時就聯想到那清雅素淨的中國水墨,這純淨的境界不正是詩的內核嗎?

生3:

文中的擬人是一首詩

“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而它卻很悠然……”

孤獨地站立、沉靜地思考不正是詩人所特有的本質?“悠然”不又顯得白鷺是如此瀟灑而淡定?

生4:

文中的對比是一首詩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分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或許有人會感着美中的不足……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用白鶴與朱鷺、蒼鷺比出白鷺的小巧與別緻的美,用鏗鏘的歌比出白鷺的婉約柔和。這率性地對比正表明了作者對白鷺的由衷地讚賞。

生5

……

三、選段朗讀課文,表現文章的詩情畫意

指名讀、學生點評、教師指導,生演讀。

四、讀《關於散文<白鷺>》,說說作者談《白鷺》的哪些語句與你產生了共鳴。

教師示範:

“我喜歡散文,就在於它的隨意性和多樣性,就在於它是一種沒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體。”

我揣摸作者說的就是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聚”,《白鷺》不正是這樣的嗎?中間的那幾幅畫看似隨心所欲,其實每幅都充滿詩意;兩次對比,看似任性而爲,其實每次對比的目的都是爲了表達對白鷺的欣賞與喜愛。

學生在書上圈畫、點評、交流。

生1:

“郭沫若的散文……也有的寫得柔婉清麗、秀美含蓄……就是後一類散文的典型例子。”

《白鷺》中白鷺的形象確實清麗而秀美,語言柔婉而含蓄,就像一位待嫁的'新娘欲說還羞。

生2:

“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極其簡練的文字,抒寫了作者對白鷺的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絕妙地描繪出白鷺……”

文中“那……增之一分則嫌……,減之一分則嫌……,素之一忽則嫌……,黛之一忽則嫌……”的句式,整齊而又精練地描摹出白鷺的美麗外貌也表達了作者的獨特欣賞角度和欣賞感受。

生3:

萊辛說:“不要讓人一看了事,應讓人品味,反覆地品味。”

曉雪引用的這句話正適合《白鷺》,《白鷺》的語言、《白鷺》所勾勒的白鷺的形象、《白鷺》所營造的意境、《白鷺》所表現的白鷺的靈氣都讓人越讀越有餘味。

生4:

“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

曉雪引用的古人語段,提煉出《白鷺》一文中白鷺的清新淡雅、脫俗不凡的氣質,也點出了郭沫若此類散文的特點——秀美含蓄、婉約清麗,同時又意境深遠、令人回味不已。

生5

……

五、按照一定的結構進行課堂小結

題目:初三學生如何欣賞散文(以《白鷺》爲例)

內容:散文作者的總體風格:

散文主要內容與情感:

散文語言特點:

散文手法簡析:

六、作業:

選擇你喜愛的一篇散文,嘗試寫鑑賞性的小品文。

板書設計:

散文作者的總體風格

散文主要內容與情感

散文家談散文:

散文語言特點

散文手法簡析

教學設計的模板7

教學設想:

整合各學科資源,體現新課程理念,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統一。

學習這個專題,要引起學生對文化現象的關注,初步瞭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辯論中,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對文章能作深層次的理解,提高思辯能力,學會綜合和概括,吸收豐富的文化營養。

在本課學習中,充分發掘學生資源,讓他們自己動手製作小型課件,介紹三個歷史時期的長城有關情況,並展開一次關於長城問題的辯論,讓學生從這一系列活動中真正深入文章作探究,並自主地合作,實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及網上查找資料等能力的培養。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歌曲《長城長》導入

教師導語: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xx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爲“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長城,去了解長城吧!

二、感知、探討:

1、課前預備:學生分三組製作有關三個歷史時期長城的一些資料。

2、接下來就由我們當中的同學自己當導遊,去感受一番長城的古老歷史。

3、三組學生分別派兩名代表,一生操作微機,播放長城的有關資料,一生充當講解員,向大家依次介紹先秦長城、秦長城、明長城的歷史及相關軼事。

三、研究、探討:

播放近年來關於長城被人爲或自然毀壞的畫面及報道,以及由此引發的爭論“應不應該重修長城”,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辯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綜合、概括:

1、學生總結髮言。

2、教師提問: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北京去遊玩,你想不想去看一看長城?

3、學生回答,並說說想看一看的原因。

4、教師概括:

長城是古代建築典範的代表,它也是金戈鐵馬、民族爭和的見證;它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更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雖然我們現在無緣登上長城,做一回好漢,但接下來可以先通過屏幕來睹長城的風采。

5、觀看紀錄片《長城》片段。

五、宣佈下課

教學設計的模板8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誇獎、斥責”這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找出愛迪生救媽媽的句子從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學過的詞語說說愛迪生救媽媽的`辦法。

3、從愛迪生想出的辦法中領會他的聰明,愛動腦、多動手、善發現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感悟,用上積累的詞句說說愛迪生救媽媽的辦法,領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在詞語教學中,緊緊結合《課程標準》中“閱讀”的階段目標——結合上下文,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對有些詞語採用讀對話、看圖,各種形式的說話練習的手段來理解。

三、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查找資料瞭解愛迪生。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誇獎、斥責”這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一、導入新課

(課件)同學們,你們知道愛迪生嗎?他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你們知道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他發明的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於他小時候的故事。(板書、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課件演示)

2、自讀課文:讀音字音畫出生詞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想一想它們的意思以及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3、生字辨析

(課件出示)生字:

yóu音序:y字義:動植物體內所含的脂肪物質。

油部首:氵組詞:油畫、汽油

結構;左右造句:我喜歡畫油畫。

jiǎn音序:j字義:

1、查

2、注意約束

檢部首:木組詞:檢查、早檢

結構:左右造句:老師在檢查我們的作業。

chá音序:c字義:翻着看。

查部首:木組詞:檢查、

結構:上下造句:老師正在檢查作業。

教學設計的模板9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瞭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通過聯繫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課件、課文插圖、魯迅介紹及重點語句。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查找魯迅先生的有關資料。

2、魯迅形象圖片、本文生字詞及課文插圖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

(課件出示魯迅形象圖片。)

你對魯迅先生有哪些瞭解?

(引導學生結合本單元導語及資料袋中對魯迅先生的介紹談對魯迅先生的瞭解,也可以談自己從課外書中獲得的有關魯迅先生的資料。)

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一起來了解魯迅先生。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他的一篇作品。

板書課題:

少年閏土

2、齊讀課題:

師:“閏土”在當時和“我”是什麼關係?

3、快速默讀課文,找出依據。

(“我”是少爺,閏土是給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兒子。他們是主人和僕人的關係,更是一對好朋友。)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生字新詞,檢查識讀:

檢查讀文情況,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理解的詞句,自己思考,教師加以引導。

(魯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些詞語,學生今天讀來感到陌生。如“其間”──其中,“無端”──無緣無故,“素”──向來,“如許”──如此,“希奇”──稀奇,在讀完課文後,集體交流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以便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課前預習,你讀懂了什麼?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文章的主要內容,少年閏土給自己的印象,閏土講的許多“希奇的事”等等。)

3、你最喜歡哪些段落?爲什麼?能把喜歡的段落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嗎?

學生輪流讀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字句。

三、質疑問難,釋疑存疑

1、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問題?先小組內交流,解決不了的提出來。

2、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根據情況,能解決的馬上解決;需要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解決的,可暫時存疑。

四、帶着問題,深入探究

1、閏土這個名字是怎樣來的?指生讀第3自然段。看哪位同學能解釋。理解“五行”的意思。

(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2、就是這樣一位少年,我們初次見面是怎樣的情景?齊讀第4自然段。

(引導學生清楚這是對閏土的外貌的描寫。)

議:閏土的外貌描寫給你怎樣的印象?

3、閏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識了。第二天他給“我”講了好多“希奇的事”。

(課件出示閏土給我講希奇事的課文插圖。)

他給我講了哪些稀奇的事?自由讀文,在課本空白處作批註。學生交流。

教師相機板書:

雪地捕鳥、拾貝殼、看瓜、看跳魚兒

在這幾件希奇事中,你對哪件最感興趣?爲什麼?

(用自己的話說最感興趣的事,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請有聲有色地朗讀你喜歡的段落,讀出你的感悟。

(小組內讀,相互評價;推薦讀。)

再讀讀這四件事,從中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人?從哪裏看出來的?先自學,然後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認識到閏土是個天真、活潑、機智、聰明、見識廣的農家少年。)

和“閏土”相比,“我”是怎樣的人?指讀有關句子。

(此處重點處理:“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閏土“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說明閏土的知識豐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說明“我們”只能在一個小天地裏活動,看不見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閏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五、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情況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最喜歡哪些段落?想讀給大家聽嗎?自己先試一試。指名學生朗讀。

二、抓住重點,深入探究

閏土講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給你的印象最深?爲什麼?快速默讀課文。小組內交流後發言。

(學生根據根據自己的體會談,自圓其說即可。)

再瀏覽全文,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談談閏土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三、研討表達,體會寫法

師: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有個共同的體會:閏土是個活潑可愛的少年。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去寫閏土的?請同學們畫出有關句子,自己讀一讀。

引導學生體會是從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去刻畫少年閏土的形象的。學生讀所畫句子。師相機指導朗讀。

1、重點處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兩處對閏土的外貌描寫。

2、月夜閏土刺猹的場景:

在優美的月夜田園景象中,通過對閏土刺猹時外貌、動作的描寫,一位勇敢機智的少年形象展現在同學們面前。

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對錶達的作用,可以用舒緩的語氣,體現出靜謐的特點。人物描寫可以用略帶興奮的語氣來讀,把人物的機敏勇敢通過語氣體現出來。

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背誦第1自然段。

“我”和閏土初次見面的情景。這是對閏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寫:紫色的圓臉、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見人怕羞。這與第1自然段的描寫合起來,構成閏土的外貌特徵。從這裏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典型的農家少年。指導朗讀時,可以引導學生用平緩的語氣去讀。

3、閏土和“我”的對話部分:

這是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可採用先自讀、後分角色朗讀的方式。

注意:

閏土講的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讀閏土的話可以乾脆利索,體現他的聰明能幹;讀“我”的話時,可以讀出好奇和佩服、羨慕的語氣。

教師小結:

作者是抓住了少年閏土的外貌、動作、語言等去刻畫人物特點的,通過這幾方面的描寫,一個天真活潑、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農家少年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四、再讀全文,拓展延伸

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閏土和“我”的交往過程,想象少年閏土的形象。

師:同學們,“我”和少年閏土儘管家境不同,一個是富家子弟,一個是窮苦孩子,卻結下了純真的友誼。然而,三十年後,“我”和閏土再次相遇時,閏土的巨大變化卻讓“我”大吃一驚。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歷盡三十年的滄桑之後,“我們”還是那麼親密無間嗎?如果想知道,請同學們課下閱讀魯迅的小說《故鄉》,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穫。我們將利用閱讀課交流讀書體會。

教學設計的模板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賽詩會

[主要板書計劃]:

16

望月

月下江景

美麗如畫

比背詩句

聰明好學

想象月亮

愛幻想

獨坐甲板

展開幻想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抄詞、寫近義詞、背誦課文、練習冊部分作業

課外:背課文、賽詩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文章脈絡。

一、背詩導入,板書揭題:

1、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歌?請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題

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1、明確:讀通全文,劃出不理解詞句,想清解決。

2、學生讀文,自學字詞

3、指名分段朗讀。

4、詞義質疑:

清輝:淡雅清純的光輝。

凝望:出神地看

繪聲繪色: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聯繫課文)

雲絮:絮,像棉絮的東面。淡淡的雲朵。

剪影:照人臉或人體輪廓剪紙成形。這裏指事物的輪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晶瑩:光亮而透明

隱隱約約:看起來不很清

5、存疑: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曠遠”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月亮還寫了什麼?

2、指名回答:板書:景比賽想象

3、我們應怎樣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身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進行寫字指導甥瞳仁鎖絮幽欠

2、鋼筆描紅、臨寫。

3、寫近義詞

光點()凝望()驚奇()封閉()

4、抄詞:

清輝流動封銷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閃爍挑戰剪影繪聲繪色沐浴比喻

雲絮呵欠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聽寫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

1、師讀課文,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地聽,仔細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3、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畫畫出來?

4、學生細讀課文,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哪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麼樣子的?

交流。

景物:月光江面蘆蕩梅林山峯

江面----浮光躍

蘆蕩梅林山峯----鍍上花邊

5、學生當場打開畫筆進行繪畫,其它同學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評議。

6、播放第一段錄音(誦讀),再看看同學畫的圖感受意境。

6、看圖,嘗試背誦。

三、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麼會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聰明而又好學體現在哪裏?

角色讀5--11節。

4、瞭解詩句意思。

5、指導讀詩、背詩。

6、教師口述,引入情境,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着

“我們”的心田,使我們天比舒暢,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讓我們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反覆朗讀,體會意境。

7、小結談話,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麼?(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

四、作業:《練習冊》P54、二、三)

收集有關山水的古詩,背一背,準備賽詩會。

第三課時

一、複習:

課文中的小外甥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孩子?

愛幻想又體現在哪裏?

讓我們繼續學習。(板書:愛幻想)

二、學習第三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的是什麼?(板書: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樣想象月亮的?畫出有關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開一次……”

你覺得小外甥的想象怎麼樣?請聯繫你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一下。

自由讀句子,指名讀。

3、討論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繼續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

他瞪大眼睛等我們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裏,各有一個這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

……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繪聲給色地說着,彷彿在講一個現成地童話故事。

圈出你認爲應重讀的詞,讀,品味。

學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讀這一段。

三、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什麼?

(板書:獨坐甲板,展開幻想)

3、啓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閉眼。

四、聽錄音,展開幻想。

閉眼,現在,你變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導說說幻想中的東西。

五、作業

1、背誦課文

2、賽詩會(課外)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⒈通過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月景的美麗以及人們借月亮來寄託思念、抒發情懷的思想感情。

⒉培養學生想象力、自主創造能力和語文綜合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⒈收集並背誦描寫月亮的古詩,學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⒉排練小合唱《月光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⒈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視着大地,靜靜地傾灑着它皎潔的光輝。從古至今,月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神聖的象徵,它以其曠遠和神祕寄寓着人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像這樣的圖片老師還收集了一些,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

⒉多媒體出示月景圖。

[通過觀看幾幅美麗的月景圖,把學生帶進了如詩如畫的月夜,這樣的情感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渴望。]

⒊從同學們情不自禁的讚歎聲中,老師體會到同學們被美麗的月景迷住了,誰來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

⒋千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爲月亮所傾倒,被月景陶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美麗詩篇,老師有一首最喜歡的寫月的詞,同學們想不想聽聽呢?

⒌誰來把你最喜歡的寫月詩讀給大家聽聽呢?

⒍看來同學們積累了很多寫月的古詩,接下來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

二、遊戲輔助,加深理解。

⒈第一個活動:看題目,背古詩。

⑴六個詞語各代表一首古詩,請選手選擇。

⑵依次看題目背古詩,背不出可以朗讀。

[通過看詩題背古詩,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積累情況。]

⑶小結:剛纔各組同學都表現不錯,特別是朗讀時很投入,很有感情。

⒉不過,剛纔的遊戲只是個熱身賽,接下來的遊戲難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⒊第二個遊戲:給圖畫配古詩。

⑴每個詞語後面是一幅畫,老師已經給圖畫配上了一首詩,也請同學們根據畫面內容來配一首古詩,看看我們配的古詩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圖畫配古詩,並朗讀古詩。

[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圖畫內容的.理解來繪圖畫,配上適當的古詩,實際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理解情況。]

⑶小結:能給圖畫配上合適的古詩,看來同學們不光會背古詩,而且對古詩還有一定的理解。

⒋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我們剛纔所朗讀的這些詩除了都寫月亮之外,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板書:幽遠的思念)

[通過恬當的小結,揭示了傳統的月亮文學,也達成了教學目標。]

⒌第三個遊戲: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詩人眼中是個寵兒,在其他的藝術家心中也是最爲鍾愛的,例如歌曲當中就經常出現月亮。

⑴誰來唱幾句有關於月亮的歌曲?

⑵我們學校合唱隊曾經唱過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聽,我們班有好幾個合唱隊員,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的表演。

⑶請同學們說說聽完後的感覺。

⑷我怎麼聽着聽着想睡覺呀?請合唱隊員解釋一下。

⑸小結:怪不得聽着聽着,我好像回到了兒時,躺在搖籃裏沉沉睡覺,原來月亮確能引發人無盡的遐想。(板書)

三、分組合作,借月抒懷。

⒈除了詩、歌曲還有很多種藝術形式可以借月亮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這樣吧,我給大家創造一個機會,學做一回藝術家。

⒉多媒體出示:“現在你是一個藝術家,請你用編歌、寫詩、書法、畫畫、朗誦、寫話等形式通過月亮來表達你的情感。”

⒊學生彙報,說清楚作品是什麼?爲什麼創作這幅作品?

[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賴於主體的親身實踐,在寫詩、畫畫、編歌等實踐中,學生把感知、理解、內化的知識轉化爲了運用的能力。]

⒋總結全文。

聆聽着同學們的彙報,老師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靜的詩,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畫,是一段綿長的情,讓我們在《小白船》優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領略一下美麗的月景帶給我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

教學設計的模板11

一、設計理念

本課以情感教育爲主線,首先對情感目標進行確定,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他們對故事充滿濃厚的興趣,容易把自己融入故事情節之中,因而在課堂中以曲折動人的故事以切入點,能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喚醒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是什麼魔力讓孩子們着迷?不是別的,就是情感體驗,情感的渲泄,把知識技能的學習同藝術能力和以人文素養的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藝術情感的潛能,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

本課以感受、理解、認識,延伸發展學生關心他人,愛身邊的人,做一個具有愛心的人,並進一步從事故→歌唱→兒歌→藝術作品中感受愛→表達渲泄自己的愛,送愛心卡,爲媽媽或周圍的人服務,成爲一個博愛、善良的好孩子。通過製作愛心卡活動,體驗到雙手創作的樂趣,把愛心卡送給別人,體驗藝術與生活,情感的聯繫,學會用藝術作品表達愛的情感。整個課堂流淌着愛的清泉,讓師生沉醉在情境教學中,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內容的關聯處,情感的共鳴處組織教學。

二、教學目標

1、設立愛心樂園,引入課題,讓學生非常直接地感受課堂愛的氛圍,濃濃的情意。

2、抓住學生心理教師配樂出示圖片生情並茂地講《血色母愛》這個感天動地的故事,學生融入故事情節,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情感薰陶。

3、從歌曲、兒歌、藝術作品中感受,並親自動手設計製作一張精美的愛心卡送給媽媽,報答,體驗成功的樂趣,愉快的情感。

4、教師啓發學生把愛分給更多的.人,拓展延伸本課教學主題,把孩子的愛擴散到周圍的人,成爲一名具有愛心、同情心、善良的孩子。

三、教學重點:

感受、理解並延伸愛周圍的人。

四、教學難點:

愛心卡的設計與製作。

五、教學準備:

1、CI課件;

2、故事、圖片、音樂;

3、三杯水分別是醋水、鹽水、蜜糖水;

4、幾張愛心卡。

六、教學過程:

1、課題導入 今天老師歡迎小天使們來到我們的愛心樂園(出示板書),愛心樂園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教師出示獎品),這個嘴巴代表了媽媽溫馨而甜密的吻,媽媽是最喜歡懂事的孩子了,小朋友們做得好,老師就送給他一個媽媽甜甜的吻。

2、情感薰陶 聽配樂故事《血色母愛》,這是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媽媽對女兒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並出示圖片。 [故事內容略] 提問:聽完了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生:想哭,媽媽真偉大,媽媽真可愛,可憐等。 師:我知道孩子們此時此刻有許多感受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讓我們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吧!(師彈鋼琴伴奏)生有感情演唱。

3、講媽媽平時是怎樣關愛我們的 師:聽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想想我們自己的媽媽平時對我們又是怎樣的關愛呢?生回答(略)

4、嚐嚐、談談、演演。 嘗桌上的二杯水(分別是鹽、蜜糖水)說說哪一杯最好喝是什麼味道,讓我們聯想到好那首兒歌?請幾位孩子上臺有感情朗誦兒歌。 像春天的花朵, 鮮豔又美麗; 像夏天的冰淇淋, 冰涼又香甜; 像秋天的果實,

又大又多; 像冬天的陽光, 明亮又溫暖; 呀! 向蜜糖水又甜又香。

5、藝術作品陶冶情操 出示CI課件,一組攝影、國畫、彩陶雕塑、兒童畫作品; 師一邊演示一邊講這些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 師提問:

(1)這些藝術作品都表現的是什麼?

(2)孩子和媽媽在一起心情是怎樣的呢?

(3)哪件作品給你印象最深?爲什麼? 學生回答:略 師小結:這些藝術作品,所表現的是從古至今媽媽對孩子深厚、無私的愛,這一永恆的主題,孩子們離不開媽媽的關愛,那我們怎樣報答呢? (分組討論回答)略

6、講解制作愛心卡 出示愛心卡欣賞 師:你喜歡這些愛心卡嗎?爲什麼?

想親手製作一張愛心卡嗎? 知道怎樣製作嗎? (啓發學生回答,教師講解補充)

講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並演示過程。

7、情境表演 媽媽下班回家我們怎樣做來報答對? 選一名學生表演媽媽,一名學生表演孩子,全班孩子拍手唱《媽媽下班回到家》這首兒歌。

8、師小結,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聽了感人的故事,製作一張精美的愛心卡,還欣賞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你們開心嗎? 生:開心 師:我們從小就感受到媽媽無私、偉大的愛,真幸福,我們更應該關心,周圍的人,做一個有愛心、善良的好孩子,怎樣做呢?想一想, 再回家試着去做一做。

教學設計的模板12

設計背景:

期中考試結束,班級學生由考前的超負荷運作進入一個相對放鬆階段,班級裏難免瀰漫浮躁的情緒。對於學生個體而言,無論考試發揮出色還是失常,考試結果對於他們的影響總是不能延續到下一次考試,往往在兩三天後就煙消雲散。然而在通向高考的路上,每次階段性考試最重要的不是結果的數值而已,是對於自己上階段學習過程中經驗的總結和問題的反思,進而調整自我,重新出發,這纔是考試對於學生的真正意義所在。

活動目標:

1.做好一次有效的階段性自我評價。

2.確立新目標,找到新動力。

3.樹立自我管理意識,並且逐步學會有效的自我管理。

4.在交流中產生心靈的共鳴和碰撞,樹立集體認同感,進一步增強班級凝聚力。 活動準備:

1.班主任設計一份問卷調查形式的.個人期中小結。個人小結包括以下內容:

①本學年階段性考試成績曲線圖。

②給本學期以來的自己一句話評價。

③寫出一個確實影響了學習的因素。

④我的學習有動力麼?

⑤寫出一個班裏你最佩服的人。

⑥目前對你來說有效自我管理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⑦請你的朋友送你一句表揚和一句批評。

⑧請以“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或“我討厭這樣的自己”爲話題,寫不少於四個排比句。

2.認真閱讀學生每份個人小結,瞭解學生對待本次期中考試的態度以及近階段思想狀態,分類彙總,選擇四位不同層次,不同心態,不同問題的學生準備班會交流。

3.開班委會了解班情,班長根據班級具體情況準備好總結髮言。

活動過程:

一、班主任開場白

要點:簡要點評本次考試的班級情況,明確本次班會的目標不在分析成績,而在分析自己。希望同學們能在一次期中總結班會中找到自我,走近他人,融入集體,完成一次心靈的成長。

二、 同學交流

1.請四位同學交流自己的期中小結。

2.其他同學根據同學的發言談自己的共鳴和感想。

3.對於學生交流中的“學習動力”、“干擾因素”、“自制力”這幾個熱門話題進一步充分展開討論。

4.班主任點評總結,肯定同學們的表現,用三個哲理小故事結束本環節內容。

三、班長髮言

從班長的角度看班級,對於上一階段的班情進行分析,對同學們提出期中考試後各個方面的要求,爲班級確立一個共同奮鬥的目標。

四、班歌合唱

全班合唱班歌《奇蹟再現》,激發學生的熱情,在激昂的樂聲和鼓舞人心的歌詞中結束本次主題班會。

教學設計的模板13

計劃學時6學習內容分析本章內容主要以水爲研究物質,通過水在三態之間的變化,使學生對三對物態變化的認識和理解;熔化和凝固這一節內容建立在汽化和液化的基礎上,是反映了物質在固態和液態之間的一對相互轉化的物態變化過程,主要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科學探索,討論交流等形式使學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本質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仔細的觀察能力和探究未知世界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通過對冰和松香的熔化過程分別採用比較,圖像等具體的研究方法得到規律,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一些具體方法和措施,並結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使學生開拓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瞭解熔化和凝固的含義,瞭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知道物質的固態和液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通過探究固體在熔化時溫度和狀態的變化規律,感知發生狀態變化的條件。

2.瞭解熔化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通過探究,使學生進一步感知用圖像法研究物理量變化的優點;並知道有沒有熔化溫度是區別晶體和非晶體一種方法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科學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通過比較及圖像等科學探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和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奧祕的情感教學重點得出熔化和凝固的特點教學難點冰和松香的熔化實驗教學過程(可續頁)教學環節(內容及時間)教學過程和方法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能力培養

新課引入(3分)

(1)媒體展示1:A水的沸騰B冰箱中的酒瓶那出後有水滴C冰雪消融D鋼水熔熔變鋼材

(2)引入課題:熔化和凝固板書:

2.3熔化和凝固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學過和未知的物態變化觀察能力新課教學什麼叫熔化和凝固?(5分)

(1)媒體展示2:長江的源頭及正在熔化的冰凌(結合地理小故事)問題:在其中冰的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冰是如何會變成水的?能否讓水再變成冰?(後兩問不作具體的'解答)版書: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現象稱熔化學生觀察討論猜想並概括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觀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現象稱爲凝固熔化和凝固具有什麼特點?(5分)

(1)要求學生觀察桌面上的各種器材問題:研究冰和松香的融化過程,我們應如何利用這些器材來研究?如何組裝?並組裝完成?

(2)提出實驗要求學生討論思考猜想並試着組裝由成功組裝的小組進行交流並作介紹猜想能力動手實驗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實踐探索(15分)巡視檢查各小組的實驗情況回答並糾正各小組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錯誤版書:二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組裝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收集實驗數據並彙報覈對實驗數據展示根據數據畫出的實驗圖像觀察能力收集數據動手實驗交流與合作能力

實驗分析及總結(6分)

媒體展示3:冰和松香的熔化數據表格及根據數據畫出的曲線圖像問題:通過數據和圖象分析兩者的熔化過程有什麼區別?在冰的熔化中具有什麼特點?版書:

1.晶體和非晶體

2.晶體熔化的條件

(1)達到一定的溫度,

(2)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媒體展示4:聯繫生活的練習訓練問題:如果是冰的熔液(水)再變成的冰,那其特點及凝固的圖象應該如何?

板書:晶體熔液凝固的條件

(1)達到一定的溫度

(2)繼續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3.熔點和凝固點分析討論總結概括得出結論學生閱讀書P40一段並歸納說明學生分別思考並回答問題思考討論並試着畫凝固圖象分析歸納結論並交流歸納問題分析概括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判斷推理能力逆向思維合作與交流熔化和凝固的應用(5分)

媒體展示5: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及生產中的具體應用的圖片。

問題:在我們周圍生活中還見到其他的熔化和凝固現象?板書:三熔化和凝固的應用對展示的圖片進行解釋學生思考並列舉一些熔化和凝固現象聯繫實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課後總結(5分)問題:通過這一課,我們瞭解到了哪些知識?利用書P40一些物質的熔點表中的數據由學生分別提出問題或自編一些練習題並作解釋學生分別回答所掌握的知識相互討論並分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直到解決問題例:表中爲什麼沒有凝固點;鋁要熔化應滿足什麼條件?;鋁鍋中能用來熔化鐵嗎?爲什麼水銀在常溫下是液態;在測量很低溫度時應用什麼溫度計。

總結概括聯繫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課堂教學流程圖熔化:物質從固態變爲液態的現象。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爲固態的現象。

一、熔化1、融化特點:冰熔化時,溫度不變,需要吸熱;松香熔化時,溫度升高,需要吸熱。

2、晶體:具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非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

3、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4、晶體熔化的必要條件:

⑴達到熔點;⑵吸收熱量(繼續加熱)。

二、凝固

1、凝固點:熔融態晶體凝固時的溫度。

2、熔融態晶體凝固條件:

⑴達到凝固點;⑵放熱。

教學反思1.本節內容的難點是如何來控制研究冰和松香的熔化實驗,實驗中材料的選擇也將影響到實驗的質量;其中的冰塊不宜太大,最好將冰塊磨成小顆粒或粉末。

2.實踐活動中每小組兩學生分別一中物質的熔化探究,教師不必作過多的干涉,讓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從而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

3.在本節課的結束前留有一部分時間給學生提問,並採用看數據找信息,提問題,編習題等形式,同時採用互問互答方式,老師適當總結,從而將學生在課內探究的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

教學設計的模板14

幼兒園教學設計方案:有趣的鈕釦

中班數學活動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經常能碰到分類這一問題,如給玩具分類,給衣物分類,等等,儘管多數幼兒都能完成簡單的分類任務,但這往往都侷限於老師的吩咐與要求,因而想通過這樣一個數學活動讓幼兒能主動探索到可以根據物體不同的性質內容進行分類,並學習到各種分類的方法,同時還能瞭解到物與物之間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主動探索發現分類的方法。

2、學會用多種分類的方法進行分類。

3、訓練幼兒的分類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 教具:顏色(紅、黃、藍),形狀(正方形、圓形),大小(大號、小號)的鈕釦若干。

2、學具:幼兒人手一份同上的鈕釦。

3、衣服形狀的圖卡一張。

4、分類操作盤幼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激發興趣。

1、出示各種鈕釦,請大家一起來說一說你看到的是怎樣的鈕釦?(鈕釦有三種顏色,有圓的和方的,還有大的和小的。)教師小結鈕釦的特徵。

2、出示衣服形狀的圖卡,請幼兒爲它按上方形的紅色鈕釦。

3、幼兒操作,教師小結:在一堆鈕釦中一個一個找出來太慢,而且還容易出現錯誤,因此我們可以先把鈕釦分分類,再進行操作時就會順利多了。

4、在教師的要求下,幼兒先按顏色這一特徵對鈕釦進行分類。幼兒操作,教師隨機巡視指導。

二、遊戲活動: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黃色的一正一圓兩個鈕釦,用鈕釦寶寶的口氣說:“我們都是黃色的`鈕釦,所以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請幼兒小結爲什麼它們能成爲好朋友?(因爲黃色是它們共有的一個特徵)

2、遊戲:找找好朋友。師:“讓我們邊做遊戲邊幫鈕釦寶寶找朋友。”(以遊戲活動的方式激起幼兒積極探索的慾望)教師講述遊戲要求:說出兩個鈕釦之間的一個相同特徵就可以讓它們做好朋友。

①示範活動。教師手拿一個黃色的圓形鈕釦和一個藍色的圓形鈕釦說:“你能讓它們成爲好朋友嗎?請你來說一說。”

②集體練習活動。教師分別出示:紅、圓與紅、正;黃、圓與紅、圓;藍、大與藍、小;圓、小與正、小;……請幼兒說說它們兩兩之間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由於放成一堆的鈕釦總類繁多,因而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可通過對單獨兩個鈕釦進行比較,進而總結出可以作爲分類依據的幾種分類方法,並由此體現了在活動的難點之處是引導幼兒能主動探索發現分類的不同方法。)

3、教師小結:我們不光可以按照顏色來進行分類,幫相同顏色的鈕釦找到好朋友,我們還能按照形狀來分,把圓形的鈕釦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還能按照大小幫大個子和小個子的鈕釦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類活動。

1、爲自己的一份鈕釦分類,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類別進行活動。

2、分好後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按照何種類別進行分類的。(活動環節三正好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學會用多種分類方法對鈕釦進行不同形式的分類進行再一次的鞏固、強化)

活動延伸:

1、課後爲班級裏的積木按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

2、由家長帶領幼兒到超市裏去找找看,超市裏貨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麼特徵來分類的。

教學設計的模板15

教材分析:

《圓的周長》是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概念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圓的周長的,同時它又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爲以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因而它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關於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半徑,直徑的關係並且會畫圓,能測量出圓的直徑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前面的知識爲這節課的學習活動做好了鋪墊。因爲六年級學生正在經歷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所以在教學中,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自主探究、猜測驗證、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從而使學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得來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掌握圓周率的意義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探究的活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化曲爲直”的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滲透數學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在動物王國裏,兩隻小螞蟻正在進行賽跑,甲乙連只螞蟻分別沿着正方形和圓形跑一圈,誰跑的路程長?爲什麼?

圓的知識系列微課(四)《圓的周長》教學設計

甲螞蟻跑的路程:4×2=8(釐米)

要求乙螞蟻跑的路程,就要求出圓的周長。

從圖上可以看出:圓的周長就是圓一週曲線的長度。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圓的周長。

二、實踐操作 探究新知

1、測量圓的周長

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呢?

方法一 繩測法:用繩子繞圓一週,測出繩子的長度。

方法二 滾測法:把圓在直尺上滾動一週,做上記號,量出圓的周長。

利用課件展示兩種測量方法。

小結;無論是滾動法還是繩繞法,大家都是把我們沒學過的圓的周長轉化爲一條線段,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曲爲直。

2、探究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1)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呢?

(2)測量圓的周長與直徑,並填表

周長

直徑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保留兩位小數)

1號圓片

2號圓片

3號圓片

(3)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麼?

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4)介紹圓周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通常我們稱之爲“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爲了計算方便,一般我們只取它的近似數π≈3.14。(板書:圓周率,π≈3.14)

(5)滲透數學文化

師:孩子們,不僅我們發現了圓周率,古人們同樣用自己的智慧得出了圓周率的值是多少。【介紹《周髀算經》中與圓的周長相關的內容以及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的故事。】

3、推倒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剛纔我們已經知道了圓的周長始終是直徑的π倍,而且知道了圓周率是個常量,如果已知直徑,怎樣求圓的周長呢?

生: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用字母表示圓的周長爲; C=π或 C=2πr

三、實際應用 解決問題

乙螞蟻爬過的路程爲:3.14 ×2=6.28(cm)

8cm﹥6.28

甲螞蟻爬過的路程長。

四、回顧全課 歸納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化曲爲直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π≈3.14

C=πd或C=2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