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搭石》教學設計15篇

《搭石》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搭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搭石》教學設計15篇

《搭石》教學設計1

文本細讀

走進著名鄉土詩人劉章的這一篇散文,迎面而來的是清新自然的鄉土氣息——沒有鋪陳,沒有華麗;那樣洗練,那麼樸實。猶如那鋪於水中的一排排搭石,娓娓道着一個個平凡而又耐人尋味的畫面。

合上書本,閉上眼睛,眼前清晰地浮現出那一幕一幕——不約而同擺搭石,憂人之憂調搭石,協調有序走搭石,同到溪邊讓搭石,背起老人過搭石——彷彿就在眼前。這一幅幅真切的畫面在心中飛轉着、重疊着、混合着,終至模糊了,沉澱下來的是這樣兩句話——“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和“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以及“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這幾個看似普通又分明不一般的詞語——一如搭石外表平凡而內在豐富,又如文章樸實而意蘊深長。

直覺告訴我,這就是本文的研讀點,我在上課時要做的就是引領學生涵詠、品析詞句,走近搭石,走進畫面,感受平凡畫面之中的詩情畫意,品悟鄉親們默默奉獻、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生活傳統和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美好情感。

帶着這樣的設想,我再次走進那幾個畫面之中,逐一審視着,又發現,“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有着緊密的聯繫:“早早擺搭石是理所當然的”,“發現搭石不穩,一定會調整搭石是理所當然的”,“一行人協調有序走搭石是理所當然的”,“同到溪邊時,總會讓別人先過是理所當然的”,“總要揹負老人過搭石也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連串的理所當然,用各自的精彩,演繹着這樣一句話“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

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理解詞語“協調有序”、“理所當然”和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連接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一心爲他人着想、熱情謙讓、尊老愛老、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感受作者對於家鄉的熱愛。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初步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時間

2課時

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認識作者,感受搭石的第一印象

1、簡介作者,範讀詩句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作家,他叫劉章。

課件出示劉章照片

描述:他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作家,到現在爲止,他出版了《劉章詩選》、《劉章鄉情詩選》、《劉章新詩》、《劉章散文選》等21部詩文集。有人說他是中國當代文壇最有影響力的20位詩人之一。

劉章爺爺從小在農村長大,他十分熱愛故鄉,曾寫下這樣的詩句——

課件出示:

故鄉是大真大美,

故鄉是大音大象,

故鄉的每一塊石頭,

也像明珠閃光!

教師範讀

問學生:在劉章爺爺的心裏,故鄉是怎樣的?

家鄉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讓他無比流連。他還特地爲故鄉的搭石寫了一篇文章——

2、板書課題並齊讀

3、質疑

當你讀到這個題目時,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疑問是什麼?

(搭石是什麼樣子的?搭石有什麼作用?搭石爲什麼能給作者留下那麼深刻的印象?搭石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

引導學生帶上疑惑讀課題。

二、初讀文本,與搭石進行第一次對話

1、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搭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讓作者許多年後仍念念不忘?帶上我們的疑問,讓我們自由朗讀課文,到課文中尋找答案,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教師巡視。

三、反饋初讀,說說對搭石的第二印象

1、學生反饋初讀課文後的收穫,並讀出相關段落或句子。

2、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隨機組織教學,過程中指導讀準生字。

預設點爲:

學習第一自然段

(1)什麼是搭石?

根據學生反饋,出示句子,指名讀: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正音:“間隔”的“間”讀第四聲。

引導學生從“平整方正”和“二尺左右”感受人們的用心,並指導朗讀

(2)爲什麼擺搭石?

學生反饋有關句子,教師課件出示:

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指導讀準多音字“漲”

通過師生交流理解“汛期”,通過想象畫面理解“山洪暴發”、“溪水猛漲”,用做動作的方法理解“脫鞋綰褲”。

師生對話,體會搭石的作用:

山洪過後,人們出工要——生:脫鞋綰褲

收工要——生:脫鞋綰褲

趕集要——生:脫鞋綰褲

訪友也要——生:脫鞋綰褲

來來去去都要——生:脫鞋綰褲

這樣的不停的脫鞋綰褲,讓你感覺怎樣?

一旦到了秋涼之後,溪水變得冰涼,人們就——生:沒法通過這條小溪了。

於是便有了——生:搭石

談到這裏,你覺得搭石怎樣?

是啊,搭石成了家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已經和鄉親們的生活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難怪幾十年過去了,作者對於搭石還是那樣念念不忘。

概括畫面,理清文章脈絡

(1)在反饋其他段落或句子時,提問:

讀完課文,閉上眼睛,你腦海裏是否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發生在搭石上的畫面?

(2)學生讀出相關部分,教師相機正音。

特別注意“人影綽綽”的“綽”,應該讀翹舌音。

(3)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引導概括幾個畫面,並作相應板書(必要時對板書做相應調整):

秋涼之後擺搭石 發現不穩整搭石 協調有序走搭石

同到溪邊讓搭石 揹負老人過搭石

在學生的反饋交流過程當中,要捨得花時間,努力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暢談對搭石的印象

感受作者對於搭石的喜愛和讚美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劉章對於搭石的感受。

(2)指名讀,並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誰能將這兩句話合成一句?

在保證句子通順,不破壞原句美感的前提下,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連成句子。

(4)理解“風景”和“聯結”二詞的意思,引導學生從這句話的字面上揣摩作者對於搭石的喜愛和讚美,並指導朗讀。

(5)小結並過渡:是啊,在劉章爺爺的心裏,搭石是一道風景,我們下節課踏上搭石,親身感受美妙的風景。

四、暫別搭石,課外作業

正確抄寫生字詞至記住,次數自己把握。

《搭石》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間隔 聯結 相背而行 譴責 懶惰 俗語 平衡 山洪暴發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解決搭石是什麼,怎樣搭石和爲什麼搭石几個問題。

三,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從平凡的事物中感受美。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課題:

談話引出課題。

據題質疑。

( 1 )搭石是什麼

(2)怎樣搭石

(3)爲什麼要搭石

(4)誰在什麼地方搭石

同學們,就讓我們帶着這幾個問題走進課堂,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研讀課文

1,認讀詞語。

2,分四人小組朗讀,感知全文。

(三),整體感知,疏通全文。

板塊一:

大家都讀過課文了,課文有沒有給我們解釋什麼是搭石呢

1,通過感知全文,找出相關段落地句子,解決"什麼是搭石 "

2,體會句子中詞語的準確運用,解決"怎樣搭石 "

3,出示圖片幫助理解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解決"爲什麼要搭石 ""誰在什麼地方搭石 "

板塊二:

請同學們找一找,哪個自然段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副很美的圖畫,並且還伴有音樂

出示句子。

(1)"協調有序"什麼意思 在這段話中,哪個語句在解釋"協調有序"

(2)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讀這幾句話,想象彷彿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什麼

(3)引導總結。

板塊三:

課文中還有許多看不見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的美,一起學習2,4自然段。

1,出示句子。

(1)引導學生想象:

一位老人走過小溪時,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裏會怎麼想 怎樣做

從"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詞語 體會老人心中有他人的心靈美。

(2)感情朗讀這個句子。

2,課文還列舉了什麼事例體現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1)生找出相關的語句。

(2)體會他們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品質。

(3)總結引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感情朗讀,理解昇華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搭石還僅僅是普通的`石頭嗎

五、齊讀第五自然段。

引導理解鄉親們如同搭石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五),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走搭石,這是鄉親們每天生活中極爲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筆下,平凡之中卻顯現出不平凡的美。由此可見,作者是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發現美的眼睛!",那,在我們的身邊那些平凡的事物是美的呢 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走出課堂,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

六,佈置小練筆:《美就在我身邊》

板書設計:

景美

搭石 一道風景

人美

《搭石》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猛漲、褲子、平穩、平衡、聯結、清波盪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樑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導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讚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樑,而想念起家鄉小河裏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麼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麼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爲什麼搭石留給作者這麼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着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並提出自己通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並寫上旁註,說明爲什麼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麼是“搭石”?

2.作者圍繞着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爲什麼要寫家鄉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佈局;“惰”右上角是“左”;“序”裏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並擴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複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薰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爲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並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麼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風景”是什麼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彙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後一段話的意思?

(2)讚頌了搭石什麼精神?聯結着鄉親們什麼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讚美搭石的,如果改爲以讚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爲“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課後延伸,拓展

六、板書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汛、挽”等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間”,讀準“間隔、懶惰、俗語、理所當然”等詞語。

2、速讀課文,發現美、欣賞美,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純樸的民風,體會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作者難忘的鄉情。(重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難點)

教學準備:

拍攝搭石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渲染情境,揭開文本之面紗。

(出示課件)師:我們看這個美麗的地方,那連綿起伏的山巒,那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過的小溪,非常美麗。可是作者每每回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麗的搭石。看老師寫課題(板課題:搭石),齊讀課題。

二、初讀文本,相約便民之搭石。

1、自由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師: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知道什麼是搭石了嗎?誰用文中的句子來說說?(請一生說)你找得很準確。

(2)師質疑: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樣過小溪呢?誰還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挽褲。

大屏幕出示:“挽”。“挽wǎn”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生:捲起來的意思。)那脫鞋挽褲呢?(生:脫掉鞋子捲起褲子。)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挽褲。

師:從這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生:我覺得總要脫鞋挽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認爲會很辛苦。

生:還會很麻煩。(師評價:都有自己的體會)

師: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很不方便,甚至會感覺辛苦,那些都在夏天,可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讀讀什麼是搭石。

師:瞭解什麼是搭石後,讀了課文後,搭石又留給了你什麼樣的.印象?(預設生: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三、細讀文本,欣賞美麗之風景。

1、出示搭石的圖片,師:搭石——普通的石頭——成爲一道風景(給予很高的評價)這麼不起眼的石頭,也會是一道風景嗎?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欣賞搭石的美吧!

2、默讀第二至五自然段,找出文中寫風景美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3、指名讀自己畫出的句子。

師:同學們找到了好多寫風景美的句子,老師和你們一樣也感到這裏的風景很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走搭石的美吧!請看大屏幕;

(1)大屏幕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邊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自由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3)發出的踏踏的聲音像什麼?(輕快的音樂)那就讓我們和着這輕快的音樂再來走一走搭石吧!(播放音樂齊讀。)這美妙的音樂中,僅僅只有踏踏的聲音嗎?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人們的歡聲笑語、嘩嘩的流水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這是一曲多麼美妙的音樂呀!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受,美美地來讀一讀。

(4)文中除了能聽到音樂,還能看到什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漾”在字典中有兩個義項,在文中應該選第幾項?“綽”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麼意思?明白了詞語的意思,誰來讀一讀這兩個詞。

(5)這哪裏是在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是在吟唱一首輕快的小詩!看大屏幕齊讀。

總結:同學們,讀到這裏你覺得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美麗的,漂亮的,優美的……)指名板書:美麗。

過渡: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美麗的風景,那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四、演繹文本,感受純樸之民風。

重點句子:

1.經常到山裏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麼?(謙讓)這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對我們來說,做起來是多麼不容易呀!你們會怎麼去讀呢?(指名讀)

2.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伏下”是什麼意思?從這裏你又感受到了什麼?(板書:尊老)

(2)請兩名學生上臺表演年輕人背老人過河。師現場採訪。

師:你在揹人的過程中有什麼具體感受?

揹人者:揹着人,我覺得有種責任感。雖然身上很沉,但是心裏卻非常快樂。

師:在他背上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

被背者:在他背上,我感到非常踏實,心裏充滿感激。

師:說得多好哇!年輕人背老人無需感謝,老人接受年輕人的幫助後也無需感謝。都認爲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是什麼?這是故鄉的一處民風。板書:一處民風。

(3)假如遇到的是一位殘疾人,故鄉的年輕人又會怎麼做呢?大屏幕出示:假如遇到的是,年輕人總要________________。

師:故鄉的年輕人又是跟誰學的呢?(老人、父母)文中也有一段話是寫老人的,誰來讀一讀?

大屏幕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4)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老人的負責)作者又是通過哪些詞語來描寫老人的?(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5)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我來採訪你:老人家,你爲什麼要這樣做?你需要人們感謝嗎?爲什麼?(理所當然)這種以老帶小,以老傳小,以小學老逐漸形成了一種傳統,形成了作者家鄉一處獨特的、純樸的民風,請學生板書:純樸。

過渡:我在閱讀課文時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感受到了純樸的民風,還隱約感覺到作者想表達些什麼?

五、齊讀文本,感悟難忘之鄉情。

1.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板書:搭石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

3.作者僅僅是在表達對搭石的讚美嗎?(作者同時還表達了對故鄉純樸民風的嚮往,對故鄉的一份思念。這份思念就叫鄉情)板書:一份鄉情。

4.作者時隔多年還在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搭石,同學們,這是怎樣的一份鄉情?(難忘)

5.作者在這不起眼的搭石中發現了美,同學們請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教師點評)請同學們在課後也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小結: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作者劉章故鄉的這道美麗的風景,感受了這一處純樸的民風,回味了這一份難忘的鄉情。同時也成爲了你們學習之路上的一塊搭石,希望你們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踏出你們的亮麗人生。

《搭石》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反覆讀課文,引導孩子從讀中感悟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人性美。

2、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親愛的孩子們,有一位農民詩人,他叫劉章,雖然他離開農村幾十年了,但他依舊懷念鄉村,懷念鄉村搭石那一幕幕情景。今天,就讓我們和劉章爺爺一起去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的溫暖吧!

二、解讀課題

自由朗讀課文,理解什麼是搭石?

“搭石”是作者劉章的家鄉河北興隆縣的地方方言,“搭”本義支,有架設義。此外,還有擡和交接,配合的意思。方言對象一般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色彩,與當地的壞境緊密的聯繫。

三、走進文本,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結合文章分段,並說明理由。

a、找同學根據朗讀分段,並說明理由。

b、師小結:本文結構爲三個語義段,首自然段成一段,是介紹搭石的背景和功能。2——4自然段是介紹當地的搭石文化。末段是主題昇華段,將主題明確表達出來。

2、朗讀第一部分,想一想家鄉人擺搭石的原因和季節。

a、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圈化出來。

b、從文中找出家鄉人擺搭石的原因(多個村莊分佈在小溪旁,搭石是爲人服務的)

c、劃出描寫搭石季節的句子(進入秋天,天氣變涼)

d、讀句子“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放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着過去,這就是搭石”理解搭石搭建方法和作用。

3、學習第二部分

a、讀準字音,理解“譴責、協調”等詞語的意思。

b、讀句子“秋涼以後,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和“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裏的人懶惰”分析這兩個句子間的聯繫。(“早早地”疊詞強調,表現了當地人的勤勞。“勤勞”和“懶惰”進行對照,不至於突兀,包含了家鄉人責無旁貸的強烈責任感。)

c、第二部分描寫人們行走在搭石上的畫面,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分小組合作探討,並選代表總結髮言。(承接上段末老人搭石不平穩,講述搭石過橋的技巧。由於當地人都熟諳搭石過河之道。)

4、學習第三段

a、齊讀,感悟這段話的人情美。

b、用“聯結着……也聯結着……”說一句話,並把它寫下來。

c、小結(以兩則具體情景來呈現當地人淳樸的人際關係,借用經常到山裏的外人的視覺。用533言起,充滿韻律感,在強化句式中昇華主題。)

三、佈置作業

家鄉的搭石真的是一副美麗的風景畫,一起畫一畫吧!

《搭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部分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從鄉親們擺放搭石、調整搭石的情景中體會人性美。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運用多種方法品悟詞句、朗讀感悟,體會搭石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同學們,站在這裏跟大家談話的是我—譚老師,來自禾雲鎮,禾苗青青,白雲飄飄,那是我家鄉的一道風景。第一次來到太平鎮,看着你們親切的面孔,感覺真好!能再加點微笑、加點掌聲歡迎譚老師嗎?謝謝!可愛的孩子們,請看屏幕!這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一個平凡的小鄉村。(幻燈片2:你注意到了……)

注意到這不起眼的搭石了嗎?(點擊)這節課,我們學習的課文是(生讀:21、搭石)圍繞“搭石”,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嗎?(板書:是什麼怎麼樣)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認讀生詞

譴責 懶惰 人影綽綽 清波漾漾 間隔 聯結 溪水猛漲 協調有序

平穩 平衡 俗語 汛期 倆人 伏下 山洪暴發 脫鞋 綰褲

(1)、開火車讀有拼音的生詞。(幻燈片3)

認識家鄉的搭石,先合作,搬開這“生詞石頭”,第一個是……(“譴責”有一個近義詞叫責什麼?)第二個是……(做人不能懶惰,那就要……)(你發現這兩個詞怎樣,觀察真仔細!

第二行的每一個詞中,都有多音字,多音字要結合詞語意思去讀。

好,把“生詞火車”開起來,讀對了,大家就跟着讀一遍;讀錯了,小組裏的同學要輕輕地給個提示,別讓火車停下來。

(2)、齊讀沒有拼音的生詞。(幻燈片4)

2、感知課文(幻燈片5)

(1)自主學習下面,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

a、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b、用===畫出課文的中心句。

請輕輕地打開書本103頁,拿起筆來,開始吧!

(相機提示:文章的中心句,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後面,它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抒發了作者的情感。)

(2)交流彙報

a、找中心句:(幻燈片6 齊讀第5節)

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在這5個自然段裏,哪一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

b、理清脈絡:

在前面的4個自然段中,圍繞“搭石”分別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在小組裏交換一下自己的意見。怎樣交流呢?你可以一段一段地講,每一個自然段圍繞“搭石”寫了什麼,最好用幾個字起個小標題來概括,例如什麼搭石或者搭石怎樣?如果說同樣一個方面內容的自然段就可以合併起來。(板書:擺搭石走搭石)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板書:擺搭石)搭石是什麼呢?怎樣擺搭石呢?課文哪些自然段詳細地描寫了?

1、自主學習(幻燈片7)請閱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邊畫:

a、人們爲什麼要在小溪裏擺放搭石?用—畫出有關句子。

b、人們擺放搭石有哪些要求?用…畫出有關詞語。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δ、解決“爲什麼擺搭石”

指名小組代表回答,引導補充。相機理解:山洪暴發溪水猛漲脫鞋綰褲

啓發感悟: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綰褲,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

擺搭石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第一自然段中,第幾句話具體描寫了什麼是搭石?(幻燈片8)

δ、解決“怎樣擺放搭石”(學習第5句)

鄉親們擺放搭石有哪些要求呢?(板書:擺放)

品悟詞句:你畫了哪些詞語?(結合找出的詞語)你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啓發感悟:(幻燈片9結合插圖)擺放搭石,要……要……要……要……,鄉親們擺放搭石可真夠……?(板書:精心)

4、感情朗讀

第一自然段爲我們介紹了爲什麼擺搭石,怎樣擺搭石,寫得清楚、具體,用詞準確。

怎樣才能讀好這一段呢?(抓住關鍵的詞語,讓人一聽就知道怎樣擺,能感受到搭石的有用,感受到人們的有心。)

爲了給譚老師一個驚喜,自己先練一練。(自由練讀)

有信心讀好嗎?把自己最拿手的一個句子,在小組裏好好地讀一讀,聽的同學要認真,給點建議。(小組演讀)

誰有足夠大的信心,在班上讀自己讀得最美的一個句子呢?(指名讀、評)

有了信心,有了方法,(點擊)還有了音樂,一定會讀得有感情,很享受的。請拿起書本,美美地讀。(配樂齊讀)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搭石,在你的腦海裏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你看,在第二自然段裏,作者認爲搭石就是……這句話寫出了……(幻燈片10)

1、讀第一句

沒說一個“美”字,但美就藏在哪個詞語裏?你去過哪些地方欣賞美麗的風景?

美讀句子: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讀出了美、感受到了讚歎……)

就這樣一排搭石(指圖)。它到底還藏着怎樣的美呢?

2、自讀自悟(幻燈片11)

請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誰做什麼?他是怎樣做的?找出有關的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3、交流彙報

a、小組交流:

請把自己的學習收穫,在小組裏交流。怎樣交流呢?先讀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然後說:這個句子寫了誰做什麼?我從哪裏感受到了什麼?

b、全班交流:

引導交流: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誰?他做什麼?怎樣做的?你感受到什麼?

重點品讀第4句:(幻燈片12)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寫他調整搭石的動作詞是……

課文還有哪些詞語也觸動了我們的心靈,讓你心裏有些話很想說呢?

老人調整搭石可真…(板書:細心)

寫得真生動、細緻啊!誰來用朗讀來讚揚他?(指名讀,評價)

從字裏行間,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這位老人…

只是老人才這樣做嗎?這樣的人,讓人敬佩,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怎樣才能讀好這一句話呢?(邊讀邊想想畫面,想想老人他的心理、他的表情、他的動作是怎樣的呢?你就怎樣去讀。)爲了再給譚老師一個驚喜,自己先練練。(自由練讀)

好,誰讀書是最棒的,相信通過你的朗讀,能把一位可愛可敬的老人帶到我們的眼前!(指名評價)

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享受着音樂的美,感受着鄉親們心靈的美。(配樂讀)

五、小結昇華,精讀句子

1、精讀句子(視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讀書讀得好,簡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這節課上,你讀得夠好了嗎?有享受的感覺了嗎?下面,在一、二兩個自然段裏,再挑選1到2個句子好好地讀讀,最好能背下來。讀好了,就展示給身邊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提些建議。

2、課堂小結

課文從“擺搭石”和“走搭石”兩個方面來寫的。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2兩個自然段,(看板書)知道了搭石是人們精心擺放的,是人們細心調整的。這精心、細心其實就是鄉親們那顆怎樣的心呢?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齊讀第5節)(板書:一心爲他人着想)

鄉親們那顆美好的心靈就藏在了搭石的身上,作者借搭石傳達了真摯的愛,讚美了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再讀第5節)

3、留下懸念

人們在“走搭石”的時候,還有哪些美麗的畫面,哪些動人的情景呢?下節課再學習、再欣賞。(幻燈片13)

4、佈置作業

1)、把課文有感情地讀一讀。

2)、把自己喜歡的語句抄一抄。

最後,譚老師想對同學們說: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希望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會感受美的心靈。這樣,就算在搭石這樣不起眼的事物身上,你也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幻燈片14)

《搭石》教學設計7

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搭石》,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及相對應的教學理念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分析】

我首先從內容、思想和語言特色等方面向各位老師簡單地介紹一下《搭石》這篇課文。《搭石》這篇課文洋溢着濃濃的鄉土氣息,寫的是鄉村質樸的事物,用的是鄉村般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村民們質樸純潔的美好心靈。課文通過對擺搭石、走搭石、碑老人過搭石等畫面的描述,表明搭石的作用不僅在於供人們在溪面上行走,它還聯繫着故鄉的小路,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認清形,讀準音,並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體會“搭石”所反映出的人們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流程】

一、啓發情感,揭示課題

通過提問,你們見過哪些漂亮石頭,讓學生說一說。然後說,有一位作家叫劉章,他的家鄉有一種石頭,叫“搭石”。他認爲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你猜那石頭是怎樣的?

此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喜好猜測,“光滑的”“色彩鮮豔的”“形狀各異的”等等。然後,讓學生從課文中去找答案。這樣很自然地過度到第二板塊──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二、初讀感知,理解課文內容

1、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給足時間學生讀書,在瞭解學生識字情況基礎上用卡片對相關“問題字”檢查與矯正:隨機理解“汛期”“譴責”等詞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的難點,進行大面積的朗讀,解決學生的實際難點。

3、讀完課文後交流:

你發現作者眼中那道美麗的風景線究竟是些什麼石頭?對,這些搭石只不過是些極普通的石頭。爲什麼這些極普通的石頭卻是作者眼中“美麗的風景線”呢?

解決這個問題,既是課文的重點與難點所在,也是兒童認知的一個矛盾點、衝突點,還是學生的興趣點,這三點統一在這樣一個問題中,作爲深入文本的一個切入點,我認爲是非常合適的。在這個問題的引領下,學生的閱讀有了一個定向,學生的思考有了一個定向,不枝枝蔓蔓,乾脆、乾淨。在這樣的閱讀期待下,學生更能夠潛心涵泳於文本之深處。於是就可以順勢進行“誦讀體悟,解決疑問”一環了。

三、誦讀體悟,解決疑問

這時候學生必然會找到文中的關鍵句,如: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幾個來回,知道滿意了才肯離去。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人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踢踏的聲音,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抓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情感。這是本課的關鍵。深入品味這些關鍵句,使學生進一步體悟由課文所帶來的高品味的語感。這個過程一定要讓學生讀的充分,體會課文語言的規範感主要*讀,把握課文語言的邏輯感主要*讀,感受課文語言的.得體感主要*讀,領悟課文語言的情味感主要*讀,這一階段的讀,不但要讀得充分、還要引導讀得形象、讀得和諧、讀得感人,讀出課文的情趣,讀出課文的情感,讀出課文的神韻。把課文讀透了,學生就能水到渠成地讀懂“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這故鄉的小路,也聯結這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了。

我一直堅持語文課不能因爲人文性而丟了工具性特點,所以,最後一個環節我安排的是書寫課文的生字和新詞。

由於已進行了充分的誦讀,學生跟生字和新詞已進行了多次見面,讀已不是問題,對生字的字型也有了整體的把握,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書寫,既促使學生更仔細地把握字型,掌握生字新詞同時也符合兒童注意力發展。

這樣,經過整體的感知和對經典句子的深入體悟,第二課時便可以迴歸到整體,採用多種形式,如複述、抄寫經典句子等,引導學生有意識、有計劃地積累文中規範、精美、鮮活的言語材料,積澱語感。如果班級基礎紮實的話,還可以教學設計語言的實踐作業,把積累的語言、語感運用到寫作或說話中去。

老師們可以從感覺到,我的基本教法就是從感受到領悟再到積累最後到運用”,這四個步驟反映了語感習得和發展的基本規律。我教學設計設計的基本學法是:以讀爲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讀是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方法,在課堂上要給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讀,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讀出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讀進去,這一出一進,就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途徑,就是學生髮展語言的方法,就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手段。我的說課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搭石》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搭石》是一篇鄉土氣息濃厚的文章。課文通過質樸感性的筆觸把我們帶入了鄉間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如畫的風景圖,體現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本課所在單元主題是“人間真情”,旨在讓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培養學生謙讓、友善、助人爲樂的道德品質;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教育學生做一個心靈美的孩子。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這一理念,我嘗試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閱讀中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爲生動的畫面,試圖通過所想象的畫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從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人性的美,體會到人間的真情,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鄉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間真情是永恆的主題。愛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愛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愛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成長……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1課《搭石》,看看作者是怎樣來表達這一主題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出示詞語)請一個小組的同學開火車輪讀,評議正音,齊讀。

2、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什麼是搭石?然後說說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自由交流,初識搭石

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什麼是搭石?

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回答)

三、合作探究,品讀課文

1、自讀自悟

默讀2-4自然段,找一找,課文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劃出相關的句子,並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不懂的地方標註問號。

2、小組交流

以四人小組爲單位,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可以讀讀感受最深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在小組內討論。

3、全班彙報

各小組選一位同學交流:你從文章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美?這是一種怎樣的美?交流的`時候,小組成員可以相互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也可以補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見。

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交流要點:

⑴上了點年歲的老人整搭石

出示句子:上了點年歲的老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你發現了這是一位什麼樣的老人?

從“無論”、“幾個來回”“一定”“直到”“才”等詞語體會老人樸實善良,爲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心繫他人的風景。(板書:心繫他人)

⑵一行人走搭石

出示句子: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美?

指導理解“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從中感受畫一般的美景和鄉親們勤勞質樸、和諧美好的生活。

指名讀,相互評議,指導朗讀。全班配樂朗讀。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和諧互助的風景。(板書:和諧互助)

⑶面對面過搭石、背老人過搭石

出示句子: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這真是一幅幅溫馨的畫面,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理解“理所當然”,從“伏”這一動詞體會山裏人尊老敬老的美德。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謙和禮讓、尊老敬老的風景。(板書:謙和禮讓尊老敬老)

齊讀2-4自然段,感悟字裏行間蘊含的美。

小結: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讓我們看到這個小山村不僅景美,這裏的人更美。(板書:景美人美)

讓我們一起來讚美這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搭石吧。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課文有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在生活中有像文中這樣普通的物、平凡的人,也讓你感受到美嗎?請你說一說。

(出示句式:美就在身邊,美就是媽媽千萬次的嘮叨。美就在身邊,美就是。)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評。

五、課堂小結

1、談談這節課的收穫。(學生自由交流)

2、作業: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對我們很有啓發,我們也來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板書設計】

21搭石

心繫他人

和諧互助

一道風景(景美)一份真情(人美)

謙和禮讓

尊老敬老

《搭石》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

2、小組合作學習:

⑴ 每個小組課前準備一套生字詞卡片。

⑵ 組內互相檢查,字字落實。

3、重點指導:

“漲”和“間”是多音字。

4、要求寫的字,學生先自己字形,然後臨寫,比較。糾正。

5、教師根據學生寫字時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指導。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你覺得哪些詞寫出了老人一心一意爲他人着想的品質?

“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行動地刻畫了老人認真細緻的動作,表現了老人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優秀品質。

3、指導學生想象畫面:

⑴ 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裏會怎麼想?表情、動作又會怎麼樣?

⑵ 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樣想怎樣做?

⑶ 滿意離去時,會是怎樣的心理、表情、動作?

4、學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體會老人的心靈美。

5、指導感情朗讀。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二、繼續學習課文3、4、5自然段

1、學習第3自然段:

⑴ 指名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⑵ 討論:

作者是怎樣描寫一行人走搭石時動作的協調有序的?

“像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⑶ 引導體會“構成了家鄉的地道風景”。

2、學習第4自然段: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 思考:

作者寫了哪兩個事例?

⑶ 指導回答。

⑷ 交流:

從“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直到溪邊……”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諧的畫面,也能夠感受到畫面中人物的.美好心靈。

3、學習第5自然段:

讓學生結合前文暢談對這段話的理解,進一步體會作者借搭石所要讚揚的無私奉獻、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個性美。

三、指導朗讀全文

四、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

五、小組交流

六、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搭石》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爲主要方式學會本課10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語。

2.運用多種形式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創設情境、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4、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難點:運用創設情境、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句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

樣的印象?

2、指名彙報,交流。

3、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麼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4、教學並指導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體會搭石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5、齊讀什麼是搭石。

6、這些給人們帶來了方便,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搭石鋪在水中,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

象?

7、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師相機板書)

三、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幾塊平平常常的石頭,構成了家鄉的一道什麼樣的風景呢?現在,就讓我們跟隨着劉

章爺爺,跟隨着家鄉的人們一塊去走走搭石吧。

師:請大家靜靜地默讀3—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體會老人的心靈美。

四、指導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一、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交流句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齊讀句一

1、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2、從哪些詞體會到美?

根據彙報課件打紅三個詞語“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3、分男女生讀詞。

體會“協調有序”的節奏美:

師生合作讀句子。

全班分成兩組合作讀。

彙報板塊二:(“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綽”是生字,課前大家查了字典嗎?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柔美

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姿態柔美”的意思。)

“綽綽有餘”的“綽”又是什麼意思?

(是“寬裕;富裕”)

再讀讀這兩個詞。邊讀邊想象畫面。

讀了這兩個詞,你的眼前又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談體會)

出示畫面,誰能帶着自己的體會來讀讀這兩個詞?

(指名讀)

(全班讀)

(點擊變成詩的語段,音樂起)

指名朗讀。

齊讀。

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節奏美、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指板書)——一道風景

二、指名彙報,全班交流。

在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美?

隨文學習“伏”字,齊讀三遍。“伏”是什麼意思?

指名上臺演示伏的動作。相機理解“理所當然”的意思。

拓展說話,假如還有什麼人來走搭石,誰總會怎麼做?(出示課件)

再讀課文描寫家鄉美景的自然段,再次去感受家鄉的美。

三、交流兩個比喻句,談感受。

兩個比喻句抒發了對家鄉的讚美之情,結尾又借搭石來讚美家鄉人無私奉獻、一心爲他人的優秀品質。

四、指導感情朗讀全文。

五、總結。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板書設計:

6、搭石

景美

搭石 一道風景

人美

《搭石》教學設計11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三、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1、出示課件。

2、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3、生彙報。

(二)、初讀文本

1、畫面的內容被寫成了一篇文章,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大聲地朗讀《搭石》一文,說出你的.讀後感。

2、生自由讀課文,師指導。

3、檢查讀書效果。

(1)課件出示新詞:譴責懶惰俗語伏下協調有序人影綽綽

自由讀指名學生領讀

(2)放入句子中,能讀嗎?

1、家鄉有一句“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

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3、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指名讀,評價。

指導讀:聽了句子有何感覺?帶着這種感覺來讀。(滲透文本的美)

好文章要讀出韻味來,不知有沒有信心把課文讀好,把感知的美讀出來。

組內分工練讀(提示要注意傾聽別人的朗讀並給出意見)

指名讀,自選段落,把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展讀給大家。(誰第一段最拿手?誰第二段最拿手?……)

生評價,可以二次來讀。

四、自讀釋疑

讀的不錯,有幾個小問題希望大家幫忙解答。

課件出示:搭石是什麼?誰搭的?有什麼作用?

學生筆答,交流彙報。

五、紮實習字

1、讀完課文解決了很多問題,輕鬆一下,來看看字。

出示:洪暴猛漲褲惰穩俗衡序伏

做個小老師,給大家講講你最瞭解的字(組詞書寫等)

2、課件分部分範寫暴、衡、惰(師生分析各部分佔位,交流如何寫美觀)

3、同學們現在你挑一些最難的字寫一下,一會兒交流。

生寫字,師指導坐姿。

六、再讀全文

自由讀,鼓勵學生讀出新的感悟。

《搭石》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搭石》一課是本第六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散文,是作者劉章以家鄉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爲素材,運用質樸的語言爲讀者展現出家鄉人擺搭石、走搭石的優美畫面,向人們傳遞着家鄉人淳樸的民風和爲他人無私奉獻、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學習本課不但要使學生通過一幅幅美的畫面,體會其中蘊含的人性美,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家鄉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場景中,感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體會作者是怎麼樣通過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脈絡。 3.創設情境理解“什麼是搭石,搭石對家鄉的人們有什麼作用?”。

教學準備:

師生查閱的本文的寫作背景資料及作者劉章的資料。 2.爲本課製作的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這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憶起自己的`家鄉風景,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最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平凡而美的搭石。(結合PPT配樂引入情境,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檢查預習,介紹作者劉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讓學生思考:我們這篇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

(第一段講)什麼是搭石;(第二段述) X擺搭石;(第

三、四段寫) X走搭石;(最後一段議)以石喻人。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幫助學生了解大意,整體把握。

(二)學習生字詞,多音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找學生讀,並在課文中標出“山洪暴發、溪水猛漲、挽褲、間隔”邊讀邊學習生字詞;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習“譴責、懶惰、平穩”;

4、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習“俗語、平衡、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結合實際理解“俗語”就是(緊走搭石慢過橋)

5、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習“伏下、聯結、理所當然”;

6、學習多音字“漲(zhǎngzhàng)行(xíngháng)間(jiànjiān)

調(tiáodiào)”

(二)再讀感知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什麼是搭石?如果沒有搭石會怎麼樣呢?”(訓練學生默讀,要求略讀)用“ ”在課文中畫出相關句子。(學生回答)師:搭石就是用石頭搭成的橋。如果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挽褲)收工就必須(脫鞋挽褲)、趕集就必須(脫鞋挽褲)、訪友就必須(脫鞋挽褲)總之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挽褲)。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你體會到了什麼?生:(搭石對家鄉的人們很重要)

師: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人們過河就必須使用搭石,再讀一讀什麼是搭石。說說搭石又給你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

生:(很方便、很美)

師:同學們體會到了搭石給家鄉的人們帶來了方便,讓家鄉很美。家鄉的人們怎麼走搭石?這又是一幅怎麼樣的風景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運用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創設情境理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展現的情景,體會搭石中蘊含的美好情感。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寫作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你們的感受和作家劉章爺爺的心靈是相通的。

二、學習課文第2—4自然段

1、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有一句話寫了搭石很美,同學們找找看,找到本文的中心句。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註重點。)師:在作者的眼裏普普通通的搭石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還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爲什麼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我們跟着劉章爺爺跟着家鄉的人們一起走走搭石吧。

2、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家鄉人是如何擺搭石的?想想他們爲什麼會這樣做,當時可能會怎麼想?”(從老人擺搭石過程體會老人的品質及家鄉人們的品質)。

生:(搭石跟家鄉的人們有着密切的關係)

3、學習

3、4自然段,要求:“請邊讀邊從文找一找人們走搭石的語句,用“~~~”畫下來。(邊讀邊標註,勾畫、圈點訓練學生不動筆黑不讀書的習慣。)

4、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從哪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找學生讀一讀)

師:體會一行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的動作,聯繫課文理解。

引讀:讓我們一起加入走搭石和行列合作讀一讀,體會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師生合作多讀幾次)。那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總結:沒有人指揮,卻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並對重點句用多媒體出示並多訓練。)

5、還有哪些句子可以體會到畫面的美?

品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是生字,有三種意思,出示: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理解綽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

加深理解:“人影綽綽”和“綽綽有餘”的“綽”又是什麼意思。

6、指導多朗讀幾遍,體會“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在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

7、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麼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學生朗讀談談對這幅畫面的感受。

8、“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麼樣的情景呢?課件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抓住重點詞“理所當然”會出一種村風、民風、道德風尚)。

9、運用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指導朗讀,體會畫面的美。

10、訓練想象表達。“假如走過來的是抱着孩子的婦女、假如走過來的是一位盲人”試着用“假如??,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11、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出示最後一段,學生讀。)思考:透過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麼?(生:感受到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情感的紐帶,是無私奉獻精神。)

總結全文:在作者的筆下這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其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後老師留一個小練筆

(課件出示)妙筆生花:作者從不起眼的事中發現了美,對我很有啓發。我也想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板書:

21、搭石擺

家鄉的一道風景走景美人更美

《搭石》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元第21課搭石。

【教材分析】

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寫作風格,課堂教學時應該把握好作者的風格,才能事半功倍地引領學生領略文本,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正因爲《搭石》一文的作者劉章是當代著名的詩人,所以他才能用那樣質樸的語言爲我們營造了秀美的意境,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麼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強烈地感染着讀者的心,激發讀者善良的人性美。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樣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一幅幅畫面,質樸生動,讓人感動。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本組的閱讀主題是人間真情,前面已經學習了《古詩二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對於人間的離愁別緒有了初步感觸,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學習《搭石》,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時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儘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脫鞋綰褲、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的意思,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惰。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教學重點】

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談話,並課件出示:

(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同學們,我們的家鄉溫州,有着數不勝數的風景名勝,你認爲什麼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師生交流。

3、在作家劉章的家鄉──河北承德,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教師板書課題:

搭石

4、學生質疑:

看了這個課題,你聯想到了什麼?或者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劉章?

(預設歸納學生的話題: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用?爲什麼劉章認爲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出示課文的中心句,導入新課,並且看課題質疑,在搭石和風景之間劃上聯繫的同時,也打上了問號,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隨文解詞,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明確目標:用自己喜歡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並思考剛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我們的語文課堂要書聲朗朗,也要靜思默想。讓學生朗讀課文,可以有效解決生字的讀音問題,而讓學生再朗讀的基礎默讀課文,則能讓學生更好的思考。)

3、檢查反饋:

⑴ 課件出示: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理所當然

師:看得同學們讀得入情入境的樣子,一定是成竹在胸,看看這些詞語,誰能讀正確。

⑵ 理解脫鞋綰褲:

師:還有一個詞,雖然不是生字詞,但是它比較難讀,請大家看老師寫這個詞。

師板書:

脫鞋綰褲

把綰字突出

指名讀,瞭解綰的意思,再創設情景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

讀着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看到劉章所描述的情景:沒有搭石時,人們出工、收工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需要──(生:脫鞋綰褲),來來去去,需要──(生:脫鞋綰褲);有了搭石後,人們出工、收工不再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來來去去,都不需要──(生:脫鞋綰褲)。

師:也許正因爲如此,(手指課件,引讀)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風景。

⑶ 學法遷移,理解其它重點詞語:

師: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詞語,還有哪些詞語讓你似乎看到了一道家鄉的風景。

結合理解運用: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

把這些詞帶入中心句(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朗讀。

⑷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評價。

(設計意圖:詞語教學應該是有層次,有質量的,脫鞋綰褲的教學先從讀準字音開始,讓學生理解字意,做動作理解詞義,再結合課文語境理解,然後把脫鞋綰褲帶入課文中心句朗讀,再把這種學習方式遷移到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教學中,力圖把詞語教學高效、豐滿、立體。)

三、初品搭石,小結本課,引發深思

1、思考:

什麼是搭石?搭石有什麼作用?學生自由閱讀第一個自然段,劃出相應的記號。

2、出示句子: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⑴ 指名朗讀。相機評價。

⑵ 自由朗讀,質疑:

你讀懂了什麼?

(解決學生之前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正是因爲有了人們的搭,兩岸普通的石頭才能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搭石,它們構成一條路,架起了一座橋,聯結了兩岸的小村莊,也聯結了鄉親們的生活。)

⑶ 小結本課,引出下節課要討論的話題: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讀通了課文,還初步瞭解了什麼是搭石,它有什麼作用,那麼,爲什麼作者劉章深情地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那又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的結尾,教師出示下節課需要研究的話題,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既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延伸,又能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向課外,他們會在課後思考下節課將要研究的問題,學習動機被喚醒,真正做到主動學習。)

四、學習寫惰,規範書寫

1、課件演示惰的寫法,介紹與惰字相關的文化,觀察字形,並得出要點。

2、學生書寫。

3、點評。

(設計意圖:寫字是中年級的一個重要訓練項目,可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這個訓練要求。中年級的寫字教學應該有重點進行指導,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選擇惰進行書寫指導,除了要求寫正確之外,還要求寫美觀,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構建閱讀背景

1、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我們反覆詠歎了這句話──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指名朗讀)。

2、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出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道風景?

(2~4自然段。)

3、自由朗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的風景?你是從哪句子讀出來的,把這些句子畫下來。

(設計意圖:構建閱讀話題,能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行思維訓練、語言積累。本課時圍繞中心句展開學習,達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體會意境,想象拓展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靈活進行三個板塊的學習。

預設1: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指名朗讀,質疑:讀着讀着,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相機板書:

善良

2、理解踏:

師:你現在就是這位大叔,您今年高壽啊?您這麼急着趕路,一定有什麼急事吧?我看到您剛纔已經從搭石上過去了,怎麼又回來了呢?我還發現您在這塊搭石上踏了幾個來回,您這是──

師(質疑):你們覺得這是怎樣的踏?

師(朗讀指導):是啊!正是這個小心的踏,踏了幾個來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這位老人的善良,你還能把這種形象讀出來嗎?

3、體會淳樸鄉風,豐滿人物形象:

師(引述):看見上了年歲的老人還如此善良,你覺得中年人會怎樣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們這樣大的孩子呢?(更換主語,引讀句子,例:一身風霜的中年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真是──淳樸鄉風,代代相傳啊!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寫滿善良的風景。

預設2:出示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讀。

2、理解協調有序:

板書:

協調有序

師(質疑):這幾句話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景?

(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師(引述):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走到那一行人當中去吧。

師:前面的──(生:擡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我──(生:擡起腳來),你呢──(生:緊跟上去);你──(生:擡起腳來),他──(生:緊跟上去);我們──(生:擡起腳來),你們──(生:緊跟上去)這就是──(生:協調有序)

3、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師:這樣協調有序的畫面,真是讓我們久久沉醉,請大家閉上眼睛(播放音樂,範讀),你似乎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相機體會兩個比喻:像輕快的音樂、畫一般的美感。)

4、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佈滿和諧的風景。

預設3:出示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指名朗讀。

2、師(質疑):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麼?

板書:

謙讓、尊老、理所當然

3、此情此景,多麼感人,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要表達自己的讚美,如果你當時正站在岸邊,你準備用怎樣美好的語言來讚美他們呢?

(生交流)。看樣子,你還真不是劉章的老鄉啊,他們是不會這樣說的,從這段話中找出一個詞來證明。

4、理解理所當然:

師(質疑):說說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生交流)這裏的人把什麼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5、先扶後放,寫話訓練:

師:是的,家鄉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謙讓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他們不把許許多多美好的行爲與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你能不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寫幾句話。

課件出示:

假如遇到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遇到 , 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生寫話,稍後交流。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畫滿謙讓、尊老的風景。

(設計意圖:三個畫面,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並且通過三次吟誦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體會和感悟,層層深入,步步遞進,一詠三嘆,不露痕跡的理解文本人文內涵。)

三、總結全文,昇華課文人文內涵

1、師(小結):

今天,我們走進了作者劉章的家鄉,和他一起欣賞了搭石構成的美麗風景。同學們,現在你們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它是什麼?

2、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樸的鄉親,就讓我們飽含着讚美之情,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3、羅丹說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搭石發現了美,我想,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平凡的事物,你發現了哪些蘊含着美的事物?

4、總結全文:

同學們,一塊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調優美;一塊搭石,就是一段諧調的舞,姿態婀娜;一塊搭石,就是一首謙讓的詩,娓娓動聽;一塊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畫,賞心悅目。然而,這些美好的行爲,在鄉親們的眼裏,是那麼的──(生:理所當然),而在我們眼裏,卻構成了最美的風景,這就是──(生齊:搭石)。

【板書設計】

(圓圈可以畫成搭石的樣子,文字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

【設計評析】

1、抓住中心,反覆詠誦:

整個教學設計圍繞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個中心句進行:導入新課時,出示的是(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研讀課文時,出示的是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的風景;在詞語學習是,讓學生把那些優美的詞語,帶到句子(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中去讀一讀,既檢查了字音、理解了詞義,還對文章的內容有了一個基礎的認識;研讀課文時,吟誦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每次都有不同體會,每次都有新的感悟。經過這樣一詠三嘆,學生對這道風景的理解應該能深刻且有深度的。

2、讀悟結合,增進實效:

美文應該美讀,但不是機械重複讀,那樣只能造成學生的疲憊。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再把這些人間真情發自肺腑的朗讀出來,才能與文本質樸的語言、秀美的意境協調有序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關鍵句子的理解上,設計出了不同的學習方式:預設1用了採訪引讀,預設2用了想象畫面,預設3用了寫作遷移。三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從而進行朗讀指導,讓朗讀教學的增量儘可能的放大。

3、寫法指導。

(是不是應該還可以寫一些練筆上的設計,但不知道從什麼角度去說。)

《搭石》教學設計14

課文內容簡析:

《搭石》這篇課文描繪了一幅幅鄉間人築就和諧、動人的畫面: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岸邊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了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序,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兩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強烈地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爲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在學生們的齊聲呼喚中,在聽課老師熱情的掌聲中,王玲湘老師結束了她四十分鐘的講課──《搭石》。

聽完課後,留在我心頭的熱乎卻遠遠沒有因爲歡呼、掌聲的漸行遠去而消逝,她已深深地印在我一個年青老師的心底。對王老師這一堂課的評價,人民出版社網站的論壇上已經有很多了,我先沒去看,就想讓自己先想想自己對這堂的解讀,之後寫出的東西也算是對王老師的敬畏。

對這堂課,就讓我先冒昧地改用課堂上王老師統領全課堂的“文眼詞句”談談我對課的整體感覺,那真可謂是──《搭石》,構建了新課程背景下的和諧課堂。

 一、如“小溪,順流而下”

景一

師:(出示圖片,配樂)文章的作者劉章爺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回過家鄉。但當他靜心閒坐,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家鄉的一幕幕,浮現出的不僅是家鄉那優美的風景──連綿起伏的山巒,鬱鬱蔥蔥的樹木,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邊的風情民居,但讓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在開課時一段優美音樂的配樂下,加之王老師入情的課堂引領辭,在每一個聽課學生面前勾勒出一幅鄉間恬淡、閒適的畫面,以及文章的“主角”──小溪上的搭石。那一幅畫面深深地吸引着聽課的每一個孩子,他們很快便就融入到了課堂當中,有了很強的慾望──想去劉章爺爺家鄉看看的慾望,想去讀讀文本的慾望,想去了解自己可能先前從未見過的鄉村世界──小溪上的搭石的慾望。

開篇之景,就像小溪的源頭活水,浸潤了每一個孩子的心田。有了源頭,便有了源源不斷的溪水,也就匯就了那涓涓小溪。

順流而下,王老師緊扣“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讓學生初讀課文,並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什麼是搭石。通過對比,學生感受到了有了這不起眼的搭石,給當地人們帶來很大的便利。課堂由此逐層深入,恬靜的溪水流向深潭……

 景二

師:你們說得都不錯,和作家心是相通的。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

師:想不想一起去欣賞這道風景呢?讓我們跟隨着作家,跟隨着家鄉的人們一塊去走走搭石吧。請大家靜靜地默讀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圍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學生細細品讀咀嚼。層層深入,步步遞進,如流水般順暢、自然。在一系列的學法指導中,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鄉村人淳樸的民風、民情。

 二、如“行雲,沁人心脾”

景三

師:搭石是怎樣一道風景呢?

生:我找的是“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師點擊課件)

……

師:怎樣的動作纔是協調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秩序,配合得很好。

師:這是從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你聯繫上下文理解了。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指一組學生:前面的……後面的……前面的……後面的……)咱們合作着讀一讀。

……

師:沒有人踩在別人腳上,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其實沒有人指揮,但配合得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生:協調有序)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始終體現着新課程提出的引導者的角色。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由學生主動完成。那道“協調有序”的風景,在初讀之後,可能學生只是基於文本,感覺到鄉親們走得很有秩序,至於是一種怎樣的情景他們沒有一個真切體會。此時老師適時得引導,加入表演讀的元素,創造出似“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的課堂朗讀呈現,“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使孩子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鄉親們過搭石時的和諧之音。如行雲,似輕扶,無形之中體悟朗讀帶給他們的.震撼。

這一教學過程,王老師也充分加強了對閱讀的學法指導。“這是從字面上理解;你聯繫上下文理解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等等,老師甜美輕快的小結之音,深深紮根孩子們的心田,“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對如何進行文本理解、閱讀有了一定的方法積累。

斯事雖小,但足見老師的匠心獨具。如朵朵浮雲,沁人心脾。

 三、如“民歌,唱響一曲和諧之音”

景四

師:讓我們讀讀課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懷抱着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鄉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孃家的婦女走搭石;

師:“假如……誰總會怎麼做”,發揮你的想象,想一想,再說說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生2:假如遇到抓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鄉人來走搭石,年輕人一定會接過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

生3: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的人會脫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

……

通過孩子們對來走搭石人的假設,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那些原本自己本無法親身經歷,但又想借他們讓自己所想幫助的人去經歷走搭石過程,都搬上了課堂。小空間瞬間變成了鄉村大世界,各色各樣的特殊人羣都來了:膽小的孩子,第一次走搭石的外鄉人,抱着孩子的婦女,手拄柺杖的老伯……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這些假設人羣正代表着什麼?是的,那些正是些需要幫助的人,孩子們心中有的正是那顆──像鄉村人那樣爲他人無私奉獻的心呀!這正是我們新課程下的課堂,正是我們想培養的人才……

孩子們通過想象,想盡各種方法去幫助那些過搭石需要幫助的人。多善良的孩子們,正是基於王老師巧妙的設計,引領着孩子們在天堂裏暢談──感受着人間溫情。

多好的課堂,多美的鄉音,孩子們被文章中的那些無私奉獻的鄉親們感動了,自己也願意成爲那些淳樸鄉民,共同奏響一首淳樸的民歌,讓餘音久久環繞在廣闊的山村間,讓和諧之音暢響課堂!

《搭石》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理解詞語“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伏、理所當然”等。

2.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拓展閱讀主題叢書《守衛精神家園》,讓學生感受更多的人間真情。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尋找美。

(一)情境入手,揭示課題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自讀課文,思考: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在這美麗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讓我們睜大眼睛發現美、一起來欣賞美。自讀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說說你都見到了哪些美麗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找到的美麗風景。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1.擺搭石 出示句子: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引導學生想象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

(2)體會人物的心靈美。

2.一行人“走”石圖。 出示句子: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繫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小結學法: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2)創設真實情境,出示圖片,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3)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每當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前面的擡起腳來 後面的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3.背老人“過”石圖

出示句子: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伏、理所當然”想像畫面。

(2)指導朗讀,運用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五)總結昇華,讚頌美

1. 這美,撞擊着作者的心靈,併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最後一句。

2. 作者讚揚搭石什麼樣的精神。(無私奉獻)僅僅在讚揚搭石嗎?還讚揚(鄉親們) 讚揚鄉親們什麼樣的美好情感?

3. 齊讀最後一句,讀出內心的感動。

二、主題閱讀,感受美。

《搭石》這篇文章讓我們感受到了鄉親們的無私奉獻,相親相愛,友好互助,讓我們再來讀幾篇文章,來感受這人間的真愛。

學生閱讀主題閱讀叢書《守衛精神家園》中的幾篇文章:《一頂頂帽子,都是愛》《讓小偷看菜園》。

讀完後,完成練習題:

讀《一頂頂帽子,都是愛》這個故事,我體會到( ),《讓小偷看菜園》介紹了( )。

B、一個了不起的爸爸,用一顆善於給予的心,讓一名小偷變成了勤勞的菜農。

C、尊重也是一種愛。

請同學說說我們身邊的美。

三、拓展延伸,抒寫美

同學們,剛纔我們學習了幾個人間真情小故事,感受了心靈之美。其實,這樣的美就在我們身邊。同學之間、鄰居之間、人與人之間,有多少互相關心的事啊!這些小事,並不起眼,但讓人感動。現在把你發現的美寫一寫。

美在身邊,美是校園中彎腰揀垃圾。

美在身邊,美是-----------------------------------

美在身邊,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