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七年級語文《觀舞記》教學設計3篇大綱

七年級語文《觀舞記》教學設計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教學設計A]

七年級語文《觀舞記》教學設計3篇

創意說明:對比賞讀是本設計的特點。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寫觀舞后的感受,兩篇課文雖然存在較大的差異,也有許多相通之處。若以《安塞腰鼓》的學習爲基礎,將本文與之進行對比賞讀,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審美層次。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簡介作者。

2、簡介印度舞蹈。

二、誦讀全文

三、對比賞讀

以小組爲單位,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本文與《安塞腰鼓》的異同。(也可以不侷限於此)

1、選材(寫作對象)。

2、語言風格。

3、主旨。

教師在學生研討、交流的基礎上,作一些必要的歸納總結。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差異較大,不能厚此薄彼,而應引導學生明白語言風格與作家本人、寫作對象的關聯。兩篇文章在修辭方面的突出特點,應結合具體語言作重點分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觀舞記》的比喻。

四、摘抄、朗誦並背誦一些精彩句段。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感悟、積累、模仿是本設計的特點。這篇通俗卻又美麗如詩的散文,閱讀難度不大,學生通過感悟、積累、模仿三個程序的自學,定會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二、誦讀全文

個人朗讀、默讀全文至少三遍。

三、品味優美的語言

從文中找出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句子,並簡要分析其妙處。

四、妙句摘抄

將文中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句子摘抄下來。

五、模仿運用

放一段優美的舞蹈表演錄象,讓學生觀看後馬上用語言描述出來。若時間夠用,可以立即在班上交流,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與課文比較,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通過不同藝術形式的比較,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是本設計的特點。同樣是以舞蹈爲題材,詩人、畫家、作曲家、雕塑家的表現形式與散文家究竟有何不同?不妨把其它門類的.作品各找一幅來,通過比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二、熟讀課文

三、同題材藝術作品展示

將學生收集的有關舞蹈的詩歌、繪畫、音樂、雕塑(圖片)等方面的作品進行展示。展示之前提醒學生,在欣賞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的時候,分析它們的主要特點。

四、分析、比較

讓學生暢談各種藝術作品的特點。學生雖然沒有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應該相信學生會有一定的藝術直覺。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藝術門類多種多樣,各具特色。語言藝術雖不如繪畫、雕塑那樣直觀,也不像音樂那樣抽象,它也可以較大限度地調動人們的各種感官能力,還可以充分地發揮人的想象力等,因而具有恆久的魅力。

在分析語言藝術的魅力時,要緊扣本文。

五、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