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篇1

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於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指導學生朗讀,採用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以讀爲本”的教學特點,通過反覆品讀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本單元訓練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預測故事的方法。通過師生互動法,讀旁批,讓學生學會預測故事的方法。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的內容,都可以幫助學生預測;另外,還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生活常識,自身的知識的積累預測故事下一個情節的內容。

不足之處: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鑽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我給出的情境讓學生預測故事的後面部分,學生只是口頭說了,還有些孩子甚至都還沒有說,更沒有時間寫出來,沒落到實處。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篇2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也是三年級教材中策略單元的第一篇。整篇篇幅很長,但是語言淺顯易懂。

這篇課文最大一個不同點是,旁邊有批註,我特意在堂上給學生講解了“旁批”,告訴孩子旁批可以批問題,批預測,批想法等等。在初讀的時候,我採取邊讀,邊根據故事情節做預測。利用做旁批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預測的時候,說一說是根據什麼預測的,在這一過程中,總結出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積累經驗,以鍛鍊和培養能力。爲了鞏固學生對預測方法的掌握情況,我特意讓學生在旁批的下面寫上去預測的依據。

接着給出預測的依據:課文題目、插圖、故事情節、自己的生活經驗。根據以上預測的依據,利用製表的方式,標出預測的依據及作出的結論。

之後自讀課文,劃出母雞、小貓、蜘蛛對老屋說,的話裏共同使用的一個詞,學生都能找到“安心”,這樣就能一步走進老屋的內心——老屋能讓別人安心,因而不會倒。從而完成這節課的人文情懷:爲別人着想。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篇3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講述的是老屋已經活了100多歲了,很久很久沒人住了。它正準備倒下去的時候,小貓、老母雞、小蜘蛛請求老屋再站一會兒,最後小蜘蛛一邊補網,一邊給老屋講故事。就這樣,蜘蛛一直講着故事,老屋也一直站在那兒。課文讚揚了老屋的愛心和善良品質,要學生體會老屋無私給予的仁愛之心,關愛他人的情感,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着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巧設預測點,提高閱讀能力。

本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訓練學生閱讀預測能力。一篇文章可供設疑的地方很多,這就必須要有選擇,選擇那些既能有效地激起學生閱讀興趣,又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感知文章內容的地方設疑,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合理的預測。教學《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時,我把課題設置爲預測點之一,我要求學生先認真讀題,然後問學生:老屋到底倒了沒有?“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與第二自然段“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之間矛盾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閱讀課文,學生明白老屋是因爲幫小貓、母雞、小蜘蛛纔沒有倒下,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性很高。通過“預測——閱讀”,使學生意識到,在閱讀中可以根據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裏的一些線索,對後面的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

2.合作朗讀,體會老屋品質。

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訓練,來體會人物的不同角色,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開展朗讀表演時,在表演前把頭飾道具等要準備充分。首先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對話;然後是別的學生朗讀,這三個學生表演。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精彩對話在課堂上情景再現。在邊讀邊演的過程中把課文內容再現,有助於幫助學生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二、成功之處

回顧整堂課文,我認爲比較成功的一處是:和學生一起製作愛心賀卡。

課文的中心是學習老屋的仁愛之心和無私的情懷,而如何把知識內化爲學生內在的知識結構,成爲學生的新的世界觀?爲此,我在課堂上加入了一項綜合性學習活動,那就是向生活中那些善良的動物、善良的人們獻上賀卡,表達自己的愛心。教師談話:“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像老屋這樣善良的人們,善良的動物像小貓、老母雞、小蜘蛛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他們的情況後,你願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他們嗎?選一個你最想幫助的人,把你的愛心寫下來,做一張愛心賀卡,寫上你的愛心話語,貼在班級後面的愛心欄上。”於是學生紛紛根據所要獻愛心的對象,寫上不同的愛心話語,然後小組交流。最後在主題班會上,鄭重貼上。這個綜合學習活動,使學生把課堂學到的知識內化爲自己的價值觀,受到愛的洗禮,學生用自己的愛、同情和善良之心,爲這個美麗的世界增添一份溫暖,感受了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三、不足之處

回顧課堂,也有不足之處。在教學中,要求續編故事,由於課堂時間已經剩下不多了,學生也沒有接觸過,學生在完成這個作業的時候純粹把課文中的小動物換成其他動物的名字,答案千篇一律,沒有創新。

四、改進措施

上完課,我覺得在今後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改進措施:

1.要想學生的預測能夠有效果,儘量不讓學生預習課文,同時可以針對學生已經知道課文大致內容,讓學生根據課文中一個句子來預測。

2.學生的有感情朗讀訓練,要捨得花時間,花大力氣,抓住重點詞語來進行。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篇4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老屋幫助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的故事。本課教學時,要珍視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藉助題目、插圖、文章內容中的一些線索,建立起預測的意識;然後藉助旁批,培養學生主動預測的能力。

一.教學效果:

引導學生關注依據什麼來預測。比如,針對題目處的旁批,告訴學生這是一位小朋友閱讀後做出的預測,讓學生討論這位同學是根據什麼做出的預測。學生一定看過與魔法有關的神話、童話。這就是依據閱讀經驗來猜測的。另外,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插圖、故事的內容等處的旁批,告訴學生各處旁批預測的依據。比如第三自然段,“我猜到了老屋是怎麼回答的”就是通過聯繫前文內容而做出的'預測。最後,引導學生對預測內容進行審視。讓學生回顧自己的預測和故事的內容一樣嗎?無論預測的結果是否與後面的內容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預測的依據是什麼。鼓勵學生只要有依據,預測的正確與否都值得肯定。小結課堂,鞏固對預測的認知。幫了小貓之後,老屋又一次想倒下了。這次有沒有倒呢?你又是根據什麼線索來預測的?學生談到了“題目、上下文的內容等”。這其實是對前面預測方法的一次回顧。在孩子們交流後教師總結:預測是閱讀的一種方法,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內容裏的一些線索都可以幫我們預測。最後,我出示本單元的導語,讓學生明白,本單元都要用預測的方法來讀課文。如果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要用“預測”的方法來學課文,讓孩子們帶着任務去學習會大大降低猜測的趣味性,所以這一課,我一直在無痕滲透,到課堂的最後才總結閱讀方法,出現“預測”這一概念性的詞語和句子。

二.成功之處:

依託初始體驗,培養預測的意識與往常的課不同的是,本課我沒有安排學生預習,目的是喚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初始體驗,這種體驗是預測的基礎和前提。教學之初,我利用題目“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與第二自然段“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預測老屋究竟會不會倒,爲什麼。學生在感受老屋的古老與破舊,體會老屋的孤獨與寂寞的基礎上,再度預測老屋總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麼。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意識到,在閱讀中可以根據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裏的一些線索,對後面的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

三.不足之處:

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鑽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沒有深入的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只有對文本反覆鑽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從而生髮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四.改進措施:

能更早做準備的話其實可以把內容全部出示在電腦上,讓孩子逐段閱讀,聯繫預測,避免看過結尾後預測變得千篇一律。

三年級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篇5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童話故事往往篇幅很長,但是語言淺顯易懂,在初讀課文的時候,根據故事情節,一邊讀一邊預測,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預測的時候,說一說是根據什麼預測的,在這一過程中,總結出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積累經驗,以鍛鍊和培養能力。利用表演來深入理解課文。童話充滿了表演性,故事充滿了趣味性,童話中往往出現的人物衆多,每個孩子理解的角度也不同,就可以鼓勵孩子們分小組,自己分角色表演,加入自己的動作和語言,再全班交流評析。讓學生在表演中理解課文,讀出感情,讀出個性。

在課堂上也有很多不足,板書有些多,既有黑板的板書,也有多媒體的板書。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完全可以利用已經寫好的黑板粉筆板書進行回顧、概括,而不需要多媒體再把課文三個畫面呈現了一遍。我們總希望能夠盡善盡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現給學生,結果卻顯得有些重複囉嗦。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