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大綱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袁振國先生所着的《教育新理念》一書,是其近年來在國內影響頗大的“新世紀教師教育叢書”之一,一直廣受中小學教師的喜愛。該書“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用生動的故事講深刻的道理”,以全新的視角掃描新世紀的學校教育,在教師的眼前展現了一個完全別樣的教育新天地,給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師帶來了新世紀教育的新思考、新要求。其中,“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依託”一節,更是懇切地闡述了教師文化在學校文化中的關鍵作用,指出了學校建設教師文化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一是促進“教師的發展”,二是“形成教師討論的氣氛”,讀來讓人深受鼓舞和啓發。作爲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本人深刻感受到要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

讀教育新理念有感

固然,袁文“教師文化”中所指“教師”,乃是集合概念;文中所說學校的“教師文化”一般理解爲:以校園爲背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被多數人認同的職業意識、教育理念、思維方式、行爲作風、生活信念、人際關係以及情緒反應等羣體行爲表現。但是本人本人以爲,學校羣體的教師文化是以個體的教師文化爲基礎和單元建設而成的,沒有個體的教師文化,就沒有羣體的教師文化。學校個體教師文化的優劣影響着羣體教師文化的優劣,乃至於影響整個學校文化的優劣。因此,對於學校任何一個教師來說,要對建設學校教師文化乃至學校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其選擇莫過於--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

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說易行難。其中的“文化”,雖專指教師應有的文化,但依然涵義廣泛。其中,既有狹義的學科知識修養,又含廣義的道德理念、職業素養等等;既有傳統的民族文化,又含現代教育所應有的科學思想等等,包羅萬象,不一而足,容易使人望而生畏。但本人以爲,牢記教育既有的普世原則,學習古今中外大教育家的言傳身教,再結合現代教育的結構特點,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不妨從以下五個方面嘗試修煉。

首先,崇尚無私奉獻的教師道德。“德爲才之首”,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首先要增進自己的教師道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憑着“捧着一顆心去,不帶半根草回”的道德精神,才築起了高山仰止的教育大廈。如今,時代變了,但教育的真諦和精神未改。選擇了教育事業,就是選擇了無私奉獻。因爲我們相信“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教師的風範對學生來說是就最好的榜樣,教師崇高的品德對學生品德的形成起着無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崇尚無私奉獻的教師道德,在今天說來,就是要愛崗敬業,就是要牢固樹立對工作的責任感,就是要不斷增強對國家教育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強烈使命感。

其次,培養靈魂塑造的教師理念。教育首先是“人文”的,而不是“科學”的。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隱喻清楚地表明,教師從事的是一項無比崇高的職業,目的是塑造學生的靈魂。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更要注重學生思想的發展,靈魂的塑造,使學生首先成爲明白事理、重情重義、思想獨立、靈魂高尚的人。如今的教育,落後的“應試”模式氾濫,雖受社會諸多頑固勢力所囿,但作爲有獨立思想的中學教師,如果屈服於落後思想或頑固勢力,甚至受惑於片面的“分數的輝煌”,陷入應試教育的泥淖,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機器來教育,其結果必然使學生成爲知識的巨人,靈魂的侏儒,從而徹底背離教育的真諦。

培養靈魂塑造的教師理念,眼下說來,重在三個“增強”。一是增強發展意識。教育的目的不是爲了考試成績和一紙文憑,而是爲了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使人的個性得到自由和諧的發展;教育不再是僅僅爲了就業的需要,而是爲了終身發展。教師必須牢固樹立“一切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的思想,變單向的灌輸爲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實現“過程和方法”的課程目標,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增強人本意識。新課標所強調的三個維度之一就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它要求在情感領域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激發學生的思想火花,培養其熱愛生活的情感,發展學生的能力體系和人格體系。教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以人爲本,以生爲本。三是增強民主意識。即所有教師都要創設必要的課程氛圍來保護學生作爲對話人的主體地位,放棄居高臨下的“師道尊嚴”,倡導師生民主、人格平等、尊重主體的現代精神,“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道路的環境條件”。

第三,提升厚積薄發的教師素養。俗話說,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時期的教師應該堅持學習,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達到專業精深、學識廣博的固有知識素養。不僅懂得知識的來龍去脈,還要懂得如何運用基本方法解決實際的教育問題。具體地說,教師應掌握三個方面的知識結構:一是本體知識,即教師所具備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數學知識等;二是條件性知識,指教師所具備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知識,如怎樣評價學生;三是背景性知識,指教師特定知識以外的知識,如教師的生活閱歷、實踐經驗甚至是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等。

第四,激發創新科研的教師情懷。我國正值建設創新型社會的歷史時期,學校教育肩負着建設創新型社會的特殊使命。而創新教育呼喚創新型教師,學生的創新學習必須依靠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這種教師除了具備一般優秀教師的基本特徵外,還必須具備健全的“創新”人格和較強的教育創新能力。

教師要實現自身的解放成爲創新型教師,至少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多加努力:

一要轉變教育觀念。傳統的教育觀念是把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來教育,造成學生成長的重大偏廢。現代創新教育觀念則追求學生的健康成長,即在人性固有的基礎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機和諧的發展,成爲一個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個充滿活力的和富有個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條和思想僵化的新人。這樣勢必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好師與生的關係,確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主體觀。學生的.主體性越突出,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主動參與、獨立探索的機會越多,創造性情感越強,其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養。從而使其特長得以發揚、個性得以張揚、成爲學習的主人。

二要培養創新精神,開展創新實踐。教師應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堅持正面的激勵、寬容和理解學生,允許學生在探索中出現錯誤,不求全責備,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創新學習動機。把繼承性學習提升爲創新學習。

三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應遵從創新教育的質疑性原則,讓學生思維處於一定的疑惑狀態,進而提出誘發創新思維的問題。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因爲“疑問”能使學生心理上感到茫然,產生認知衝突,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才可能實現創新。

四要淡化學科本位意識。現代科學發展和人才培養要求需要教師淡化學科本位意識,淡化學科間的人爲差異,注重學科交叉、滲透。既要注意學科內部各教學內容間的縱向聯繫,還要注意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溝通。

第五、強化合作發展的教師意識。

社會和教育的飛速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要求。無疑,這是教師時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也是新時期教師文化的新增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強化合作發展的教師意識,注重內在學習需求和學習動力,注重教師自身的發展與完善,注重教師發展方式的“與時俱進”。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本人以爲強化合作發展的教師意識,重在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溝通合作。不僅在教師之間溝通合作,而且在師生之間溝通合作。師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可以是個人之間的溝通合作,也可以通過教研組、備課組或專門團隊進行溝通合作。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合作帶來每個教師的提高和發展;同時,溝通合作也是一個明確目標、相互激勵、協調一致、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過程。

二是開展反思性教學。反思性教學即“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爲學者型教師的過程”。通過深入反思,有利於教師掌握實踐性知識,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有利於促進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的轉變。可以說,主體反思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甚至是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根本,而教師成爲反思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

上述文字,來自於讀袁振國先生所着《教育新理念》有感。“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命題,要說的還有很多。自感探索尚淺,心得無多,只是以此表達自己的一個追求--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