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語文三年級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語文三年級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設計說明:

語文三年級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童話,是一種特別適合兒童的文學體裁,童話故事也是學生特別愛聽的。根據童話故事情節性強的特點,本課的教學堅持“以聽激情,以讀促悟,以思學測,以講內化”的原則,讓學生將“聽”“讀”“講”“想”緊密結合,引導學生思考、想象,在聽聽、讀讀、品品、猜猜中想象故事的情節,體會老屋的善良與助人爲樂的美好心靈,懂得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的人生道理。在閱讀的過程中,初步感知童話的特點,初步掌握預測故事情節的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1.製作重點詞句的課件。2.一個短小的童話故事。

學生準備:1.預習課文,要求讀三遍,畫出生字詞語,想一想:故事主要講了什麼?2.通過查字典理解文中不明白的詞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猜想,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引發學生回憶: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讀故事嗎?老師這兒有一些童話故事的插圖,你們能看着圖說出這個故事的名稱嗎?

2.總結鼓勵:同學們的故事可真多!大家都是愛閱讀的好孩子。圖畫和故事的內容息息相關,閱讀故事時,別忘了觀察故事中的插圖。

3.引導猜想:老師這兒還有一幅插圖,你們來猜猜講的是什麼故事。

4.今天,我們就來讀這個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5.揭示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指導讀好多音字“倒”。

(2)讀了課題,你們的頭腦中產生了哪些疑問?

(老屋活了多少年了?爲什麼它總也倒不了?)

設計意圖:新課伊始,運用看圖猜故事名稱的方法,引導學生回憶閱讀過的童話故事。圖片與遊戲情境的創設,很容易將學生帶入童話的意境,能激發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看圖猜想故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閱讀童話故事的樂趣。引導學生根據課題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爲進一步學習課文做好情感的鋪墊。

二、初步閱讀,掃除障礙

1.學生自學課文,提出要求:

(1)請同學自由拼讀生字表中的生字,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準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思考:老屋活了多少年了?爲什麼它總也倒不了?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檢查詞語的朗讀情況。

教師重點指導:平舌音——湊

三拼音——牆、漂、撞、喵

翹舌音——準、蜘、蛛、撞、曬

特殊音節——偶、爾

(2)指導記憶生字。

①請學生找出生字詞中的一對反義詞。(餓、飽)

②請學生說說,爲什麼這兩個字都是食字旁?(有食物吃就能飽,沒食物吃就餓肚子。)

③請學生找出表示動物叫聲的詞,想一想,爲什麼都是口字旁?(喵、嘰;離不開嘴巴。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

④找出文中表示聲音的詞語,請學生猜讀。(吱吱呀呀。)

⑤教師重點指導:“壁”上面是“闢”,下面是“土”;“暴”可以用“日共水”來記憶,但要提示學生下部不是“水”。

3.四人小組合作朗讀:每人輪流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讀後互相評價,還可以提出改進的意見。

4.集體交流,誇誇組內讀得正確、通順的同學,說說朗讀時有難度的字詞。

設計意圖: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指出“不讀通課文不開講”,課文讀通讀順,才便於學生理解內涵,體會感情。在四人小組內輪流朗讀,互相評價、指導,讓每個學生進行朗讀實踐,保證了每個孩子的學習權,也能更好地發揮同伴學習的效能。《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中年級要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課上通過歸類識字,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同時放手讓學生自學、合作探究識記生字詞,既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整體感知,認識老屋

1.默讀課文,說一說,老屋活了多少年?爲什麼它總也倒不了?

2.組織學生交流:老屋活了多少年?(一百多年了。)

3.讀第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老屋的句子,圈畫出表現老屋老的詞語。

4.交流,出示句子。引導學生抓住“已經、黑窟窿、破了洞、很久很久”等詞語體會老屋的老、破舊。

5.練習朗讀,讀出老屋的年紀大、破舊。

6.繼續提問:老屋爲什麼總也倒不了?(聯繫課文內容回答:每次要倒的時候,都會有人打斷它。)

7.引導整體感知全文:都有哪些人打斷了它?你能不能用上這段話來說一說?

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正準備倒下去的時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斷了它,請它____________,最後,老屋____________。

8.小結方法,指導閱讀:同學們真厲害,把一個長長的童話故事讀成了一段話。以後,我們在讀故事的時候也可以像剛纔一樣抓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想一想故事的內容。

9.設置懸念,引發思考:你們在讀故事的時候,有沒有猜到後面會發生什麼?有沒有猜到這樣的結局呢?再次默讀課文,在你猜對的地方做上記號。

10.把你猜到的內容和同桌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提取關鍵信息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的方法,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學會閱讀童話故事的方法。猜讀故事情節是閱讀童話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在默讀中學會自主思考,把自己的閱讀收穫與同桌分享,激發他們再次閱讀的興趣,也爲下節課的教學做鋪墊。

四、書寫生字,佈置作業

1.小結: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初步瞭解了故事內容,還學會了把長故事變成一段話的方法。

2.指導書寫生字。

(1)請學生觀察課後生字表,說一說,怎樣寫好生字?(課文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引導學生髮現書寫規律。)

(2)教師重點指導:“備”“壁”是上下結構的字,均要做到上寬下扁,“田”“土”的豎變短,就能做到扁了。“暴”的三部分要緊湊,中間的撇捺要舒展,把下部變形的“水”包住。

3.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練寫生字,抄寫詞語。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書寫提出如下要求: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在學生書寫之前,讓學生觀察字帖,交流寫好字的方法,幫助學生寫好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指導時,引導學生歸類書寫,掌握相同結構的字書寫的一般規律,便於學生寫好一類字,提高學生寫字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激發興趣

1.出示課文詞語,開火車朗讀。齊讀。

2.引導學生回憶故事的大概內容。

3.明確本課學習目標: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讀讀故事,學習講故事。

設計意圖:複習鞏固是爲了喚醒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主要是遵循課堂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利於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在學生已經瞭解故事大概內容的基礎上,設置新的學習目標,能給予學生更高的學習挑戰,也能激發他們再次閱讀的興趣。

二、聽講故事,學習預測

(一)聽講第一、二部分,學習根據插圖預測。

1.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第1~3自然段,引導學生思考:你們第一次讀的時候,覺得老屋會不會答應?(“會”與“不會”應該都有,教師相機評價:這樣猜想都有道理。)

2.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的插圖:課文中的插圖其實有時候也可以幫助我們閱讀。請大家仔細觀察第一幅插圖,特別關注老屋的神情。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屋?它會不會答應呢?(慈祥、和善的老屋,它應該會答應。)

3.出示第4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說說結果。(老屋答應了)相機指導學生做動作理解“湊”。

4.教師小結方法:看來根據文中的插圖進行猜想,是閱讀童話故事的一個好辦法。

5.請同桌兩人分角色讀讀故事的第一部分。讀之前討論:老屋、小貓的話分別應該怎樣讀?(老屋和氣,溫和;小貓請求,真誠地感謝。)

6.指名展示,教師評價。

7.請學生練習講講故事的第一、二部分。

(二)聽講第三部分,學習聯繫生活預測。

1.教師繼續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第5~8自然段,引發猜想:第一次讀到這兒的時候,你覺得老屋會不會答應老母雞的請求?爲什麼?

預設兩種答案,引導學生說出每種答案的依據:會答應,因爲插圖中告訴我們老屋很慈祥,應該是個好人;不會答應,因爲這是第二次了,而且要站二十一天。一般人可能會不耐煩。

2.圍繞學生講到的第二種情況,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想想:比如,你在寫作業時,同學過來問你借鉛筆,你會怎麼辦?過了一會兒,他又來借橡皮,你會怎麼想?又過了一會兒,他來問你借尺子,你又會怎麼想?(一次又一次地被別人打擾,一般的人都會不耐煩,這樣猜想也很有道理。)

3.方法小結:讀故事時,可以藉助插圖預測後面的故事情節,也可以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預測。

4.請同學讀後面的故事情節,老屋到底有沒有答應呢?(答應了。)

5.小結:我們的預測可能跟故事的實際內容一樣,也有可能不一樣。當你發現,故事的內容和你的預測不一樣時,你心裏產生了怎樣的想法?(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思考:老屋很了不起,一次次地幫助別人;這個故事很有趣,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好玩的事情發生?)

6.請男女生分角色朗讀故事的第三部分。

7.師生合作講講故事的第三部分。

(三)聽講第四部分,學習聯繫上下文預測。

1.承接上部分,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第10自然段,引發猜想:聽到這兒,你產生了什麼想法?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一定又有誰來請老屋幫忙了,因爲上面的故事中,老屋兩次說了相同的話,就一定會有第三次。)

2.小結:預測故事,一定要學會聯繫上下文。

3.請學生用這個方法預測:小蜘蛛來請老屋幫忙,老屋會答應嗎?爲什麼?

預設:(1)老屋會答應。因爲老屋答應了小貓,多站了一天,答應了老母雞,多站了二十一天,它是個樂於助人的好人,一定還會答應幫助別人的。

(2)老屋可能不答應,因爲它實在太累了。

4.故事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請同學朗讀第12自然段。

5.引導學生思考:在讀這部分的過程中,有沒有其他的猜想?是讀到哪兒產生的?

6.練習朗讀第四部分。

(四)聽講最後一部分,懂得道理。

1.學生交流:在讀了第13自然段後,預測會有其他的小動物出來請老屋幫忙,因爲相同的故事情節出現了三次。(相機理解“偶爾”)

如:小蜘蛛會把抓到的蟲子給老屋吃。因爲老屋幫助了它,它要回報老屋。

2.教師講述最後一節,老師來預測:老屋估計不會倒了。你覺得老師這樣預測有沒有道理?爲什麼?(有,文中說故事一直沒講完。或許小蜘蛛講完故事後,又會有新的小動物要請老屋幫忙,老屋又是那麼善良,一定會繼續幫忙的。)

3.小結:預測故事還要學會抓住關鍵詞語。

4.引發深度思考:你喜歡老屋嗎?爲什麼?你覺得老屋這樣生活幸福嗎?爲什麼?(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教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在關鍵處戛然而止,鼓勵學生預測,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點撥引導,逐步掌握預測的方法:看插圖、聯繫生活或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充分給學生預測的自由,在不斷產生預測衝突的過程中引發思考與期待,使學生自始至終沉醉於故事閱讀的愉快情境中。

三、總結方法,練習表演

1.分四人小組演一演這個有趣的故事。

2.小結:閱讀童話故事,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預測,順着故事情節去猜想。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預測的好辦法?(觀察插圖,聯繫生活或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

設計意圖:李振濤老師說過: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轉化。將教學內容轉化爲學生的知識需要通過學生的實踐與運用,通過表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讓學生在講、聽、做的過程中熟記故事,積累語言,豐富情感,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的興趣。梳理預測的方法,利於總結提升,提高學生對童話故事的閱讀能力。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閱讀下發的小童話故事,試着預測。

2.把你的預測與同桌分享。

3.佈置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隔壁家的小朋友聽。

(2)找其他的童話故事讀,試着預測故事情節。

設計意圖:一節課教學的結束應該是一個新的起點。讓學生把故事講給父母或鄰居聽,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達到了閱讀分享的效果。運用課堂上學到的預測方法閱讀其他的故事,讓學生在反覆的實踐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