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

《語文園地》共設了三個板塊。“交流平臺”以本組課文爲例給學生講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方法。“詞句段運用”?引導學生在理解成語的基礎上辨析意思相近的成語的異同的方法,同時幫助學生積累成語;?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前兩組語句,體會頓號和逗號的.不同用法並嘗試着給第三句話加上標點符號。“書寫提示”提示學生橫排書寫和豎排書寫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日積月累”安排了兩組四字成語。第一組是描寫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安定的成語;第二組是描寫人民生活艱難,社會不安定的成語。

在《語文園地》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我主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爲主要教學目的,展開教學。

學生學習“交流平臺”時,我首先讓學生讀這幾段文字,瞭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嘗試着用這種方法去朗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或《少年中國說》,體會用這種朗讀方法帶給自己的成功喜悅,養成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好習慣。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采用這種形式,相信學生的能力,鼓勵學生開闊思路,大膽去說,去練,既能達到訓練的目的,也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2

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多次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依靠集體的智慧,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在合作學習前教師能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小組中暢所欲言,盡情地展現自我。學生的創造力在小組交流中得到了重複的'發揮,培養了自信心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3

三年級《語文園地一》中的口語交際要求學生介紹家鄉的景物。

上課之前,我就已經佈置了學生先在家裏好好想一想,也可以寫一寫要說的內容,準備第二天上課時好和同學一起交流。

第二天上課時,我滿懷信心的走進教室,告訴學生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口語交際,介紹家鄉的景物。說完我叫學生翻開書,瞭解了本次口語交際的基本要求後,先讓他們在小組裏進行交流。然後選出代表在班上進行交流。我就依次對每個小組巡視,瞭解學生在小組交際的情況。我在每個小組裏聽了一下,發現學生介紹的家鄉的景物非常有限,好多學生幾乎是簡單的幾句話就算是介紹了家鄉的景物了。

在每個小組說完後,我又聽了聽小組代表的交流內容,發現他們所介紹的家鄉景物不僅非常普通而且也沒有什麼值得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和特點。在學生都說完後,我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了總結,肯定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我也指出了他們這次口語交際的不足,那就是他們口中的家鄉景物特點不明顯,而且沒有值得讓人留念的`地方。

然後我又向學生列舉了我們周圍的許多風景,並告訴學生這些景物代表了家鄉的特點,值得向他人介紹。接着我問學生,爲什麼家鄉有這麼多好的風景,大家不好好的介紹呢?說完後,就有學生地我說:“周老師,您剛纔說的這些景物,我們不知道在哪裏?也沒有去過,根本不知道怎麼說?”聽了學生的這番話,我停了一會問他們,那你們的爸爸媽媽休息時就不帶你們出去走走看看嗎?有學生說:“爸爸媽媽從來就不帶我們去玩,有時我們要他們帶我們出去玩,他們就說忙,要不就是不去。”我問學生:“你們想去玩嗎?喜歡看風景嗎?”學生都說想去,也喜歡看風景。

下課後,我在想,記得我在教學生學習《黃山奇石》和《爬天都峯》時,我象導遊一樣向學生介紹了我旅遊時看到的黃山奇石和我爬天都峯時的感受,學生聽得非常入迷,而且他們在我的介紹下受到啓發,學習起來很感興趣,課上完後我要他們以導遊的身份介紹課文時,他們說得非常清楚有序。那是因爲他們把課文內容理解深深得記在了腦海,所以有話可說。

而這節口語交際課上學生無話可說,是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去看過家鄉的這些景物,要他們拿什麼來說呢?這不是閉門造車嗎?同時我也在想,我們的家長是不是應該多抽一點時間帶自己的孩子出去走走,去了解一下家鄉的風土人情呢?那樣,我們的孩子對家鄉的瞭解會多一點,孩子的視野也會開闊些,他們描繪家鄉的語言就會更豐富。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4

這個單元,是學習拼音之前,第一個識字單元。新教材重視識字教學,採用多種方法使低年級學生儘早、儘快、儘可能地多識字。在本課教學中,努力爲學生的學習提供輕鬆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識字,在有趣的遊戲中,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高漲起來,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語文園地二通過各種方式識記生字,並初步瞭解什麼是量詞,積累詞語。進一步熟記字母表中的大小寫字母,並能一一對應。初步學會通過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古詩,藉助圖畫大致瞭解古詩描述的內容,背誦古詩。一起朗讀《陽光》這個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寫的是什麼內容,並知道陽光的無私和珍貴。

一、教學效果:

對於“我的發現”,首先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減一減”識字方法,這是直接的方法的學習,滲透“發現”的意識,如觀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接着讓學生運用方法識字,達到鞏固識字方法的目的。最後,放手讓學生自我發現方法,並運用方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堂課超越了我預先的設計,這樣的課堂留給學生的印象,遠遠比我苦口婆心地講解到體會收效大。因此,我不得不相信課堂因學生而精彩,學生因老師而精彩。我們不要拘泥於課前預設,教師在課堂中善於捕捉這突如其來的課堂生成資源。這一臨時教學流程立足教課書,立足教學內容,向書外開放。

二、成功之處:

1.爲學生搭建了口語交際的平臺。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特級教師也曾說過:“口語交際的教學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口語交際的動機:要抓住教學中隨機生成的資源,展開口語交際的活動”。

2.在情感體驗中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

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表演說話中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悟中讀,朗讀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三、不足之處:

隨着新課程的開展,要求一年級同學掌握的識字量大大增加,但是光靠語文課堂教學來提高識字量是遠遠不夠的。其實識字教學的資源無處不在,充分利用生活環境識字,是有效的識字途徑。

四、改進措施:

語文園地的教學以複習爲主,內容比較枯燥,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每個題目我都通過先發動學生自學爲主,然後同桌互查,全班交流的形式鞏固掌握,體現了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理念。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5

本課教學時,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安全的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裏,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課教學設計有梯度性,先抓課本上,再向課外和生活中延伸。如在完成第一題時,老師創設導遊的情景,讓學生練習說話;在完成第二課時,要求學生充分的抓住文本特點,通過朗讀討論的形式,來理解文本的意思,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能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心情,並且能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充分的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在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培養學會主動探索,敢於實踐,善於發現的科學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創新意識。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6

語文園地的教學,重在提高學生實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下面我以習作爲例。習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順序寫校園裏的景物,或者別處的景物,還可以寫寫發生在校園裏的難忘的事。我們就先來選擇寫寫我們朝夕相處的校園。

先帶學生到校園裏走一走,選定自己喜歡的一處地方駐足觀察、思考,完成片斷練習。片斷內容可以是細緻地景物描寫,也可以寫寫發生在此地的一件事情。

然後,全班評改。評改要求:景物描寫的過程中,是否抓住了主要景物來描寫,是否選擇了恰當的描寫方法(描寫方法已在語文園地一“我的發現”一欄中有體驗、有訓練);事件記敘的過程中,是否與此地的景物、環境有所聯繫。

最後,讓學生選擇經典的片斷再次遊覽校園,列出遊覽的先後順序,加上開頭和結尾,將精彩片斷連成篇。

這樣的習作指導重在作文的二次生成。教學時以過程性評價或形成性評價爲主,以終結性評價爲輔。我認爲,在開放的作文活動中,有利於學生喚醒自我、提升自我、解放自我──“我手寫我心”。只有這樣,學生纔會用真實的筆觸表現生活,表現自我。以生活爲主線,要善於捕捉學生生活的資源,把學生生活中的資源,作爲張揚學生個性的源泉。在現實生活中,養成學生樂於探究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的責任感,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良好個性品質。

教學思考:

語文園地的教學要以生活爲主線,讓學生充分的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學的過程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運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因此表現出一定的封閉性。如何在語文園地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如何開發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如何情境互動,實現教學方法生活化;如何拓展延伸,實現教學時空生活化;如何多元評價,實現教學評價生活化。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去實踐的。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7

本單元是第一單元,所以在學完後要注意學生識字方法的鞏固,記憶。在做練習時應積極給予學生指導,尤其是方法的指導。

本次我的發現的設計能通過具體的事物,引導學生觀察聯想,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有趣的活動中,在聯繫已知經驗和生活經驗中,發展語言,發展思維。“讀讀背背”中“我會填”的練習,讓學生在自學生字中發現規律,在空中運用語言,充分尊重學生、培養學生自主性。本次口語交際設計,學生能充分參與交際的情境,激發興趣,創設全體同學參與的條件,激勵學生在多向互動的動態式活動進行對話,發表獨特感受,培訓口語交際能力。而在“展示臺”這個環節,學生自選展示內容,展示方式,在遊戲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春光美麗,語言的勉力。在寬帶網欄目中拓展知識,學習收集、處理、加工信息,培養主動自學的能力。

本次要求學生“把自己在春天裏的發現寫下來”的練習設計,主要是嘗試和開拓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第一學段寫話教學不容忽視的三個核心問題。

其一,興趣情感問題。

讓學生喜歡寫、樂於寫,有利於克服在口頭語轉化爲書面語過程中產生的畏難情緒。因爲學生對春天都不陌生,因此要求對春天有新的發現並寫出來,沒有興趣及情感的支撐是不行的。本設計注重從興趣入手,以歌激發情趣,以畫調動情感,以評價激勵使其興趣持久。學生有了較濃的興趣,當然就會輕鬆愉快地寫出自己在春天裏的新發現。

其二,聯想想象問題。

設計讓學生畫出和說出自己發現的春天的景物之後,想象它們想幹什麼,並以此爲基礎進一步寫出自己對發現的景物想說的話。這樣,有利於鍛鍊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把“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的要求落到實處。

其三,話語條理問題。

讓學生規範而且有條理地用自己的`話說出和寫出春天裏的新發現,既能擴展他們寫作思路,形成思維上的飛躍,產生靈感,又能體會到話語是要合乎習慣,要講究規則美的。只有這樣,他們口裏筆下才會有“小草探出腦袋來,想和我一起玩”之類的美句,從而得到語言上鍛鍊。設計用“發現什麼樣的景物+它想幹什麼”的順序說單個景物;按一定條理說一組景物;用“美麗的,我想對你說”的方式來表達感情,正是讓學生在作文起步的路上輕鬆而有條理地說話寫話,抵制“信口開河”的僞“自由寫話”,把作文的底子打好。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8

《語文園地五》有6個板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歸類呈現了4組表示時間的詞語,引導學生識記5個生字,瞭解時間之間的先後順序;“我的發現”通過偏旁歸類,讓學生了解漢字偏旁表義的構字特點;“字詞句運用”通過對“n—l” “sh—s”“zh—z”3組易混淆音節的強化認讀,加強學生的辨讀能力;“書寫提示”總結了“從左到右”“先撇後捺”兩種漢字書寫規則,培養學生按筆順正確書寫漢字的習慣;“日積月累”編排的是古詩《憫農(其二)》,學生在積累古詩的同時,明白要珍惜勞動成果,不能浪費糧食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一則有趣的故事《拔蘿蔔》,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瞭解故事內容,學習續講故事。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識字加油站”部分。教材呈現了四組表示時間的詞語。一天內的時間、以天爲單位的`時間、以月爲單位的時間、以年爲單位的時間。通過自己讀,同桌互讀,小組齊讀等方式,體會不同的時間。同時,聯繫《語文園地四》的“日積月累”部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引導學生珍惜美好的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2.“我的發現”部分。先讓學生認讀生字,正音。蘋、林是後鼻音。草是平舌音。再觀察這些字的共同點:每組漢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組成的。引導孩子理解偏旁代表的意義。一般來說,帶“艹”的字,表示和花草植物有關,帶“木”的字,表示和樹木或木製品有關。同時,再讓孩子列舉一些學過的或見過的字。如:“艹”:苦、萍、荷、藍。“木”:柳、棋、校、森。通過偏旁歸類法識字,可以提高識字效率,也滲透了偏旁表義的構字規律。

3.“書寫提示”部分。先回顧學過的兩條書寫規則及相應的例字。 從上到下:二、三。先橫後豎:十、禾。再學習這兩條規則。從左到右:兒、林。先撇後捺:本、天。我先讓孩子書空筆順,再仔細觀察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一邊範寫一邊強調書寫要領。關鍵筆畫的書寫,強調兩次。始終傳遞一種理念:我們一定要按照筆順規則,正確、規範地書寫漢字。學生練寫的時候,我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

4.學習古詩。這首《憫農》,很多孩子都會背。我出示插圖,讓學生看着插圖背誦。畫面上,烈日當空,一個農民伯伯扶着鋤頭休息,時不時伸手擦去額頭上的汗水。讓學生們通過畫面,來體會農民勞作的艱辛。引導孩子們要珍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有的孩子看了圖畫,感觸很深,說自己以後不挑食,不浪費。

5.“和大人一起讀”部分。《拔蘿蔔》這篇課文,孩子們都很熟悉。我採取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學習課文的內容及句式。“誰種的蘿蔔?”“老公公。”“老公公拔蘿蔔的時候拉着哪裏?”“拉着蘿蔔葉子。”“老公公拔蘿蔔的時候嘴裏喊着什麼?“嗨喲!嗨喲!” “蘿蔔拔出來沒有?”“沒有”“老公公請誰來幫忙?”“請老婆婆來幫忙。”“老婆婆拉着誰?”“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又拉着誰?”“老公公拉着蘿蔔葉子。”“他們一起喊什麼?”“嗨喲!嗨喲!”“蘿蔔拔出來沒有?”“沒有”依次類推,老婆婆喊小姑娘來幫忙,小姑娘喊小狗來幫忙,小狗喊小貓來幫忙,小貓喊小老鼠來幫忙……“蘿蔔最後拔出來了嗎?”同學們都興奮地回答:“拔出來了!”引導孩子們看圖,看每一次拔蘿蔔後,蘿蔔的變化,進而理解: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通過一問一答,幫助學生理解了內容及句式。這個時候,再要求學生續編課文就順理成章了。看孩子們聽得很投入,我讓大家回家以後自己試着續編課文,再讀給爸爸媽媽聽。

接下來我談談本次授課的一些不足之處:

1.在學習表示時間的詞語時,可以打亂順序,讓學生重新給詞語排隊,以加強對時間順序的理解。還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選擇性地瞭解一些時間詞語之間的關係:一年有幾個月?一個月有幾天?一天可以分成幾個時間段?……讓學生加深對時間的認識和了解。

2.偏旁歸類識字時,可以再列舉一些學過的偏旁。比如:“女”:媽、妹、奶。“氵”:江、河、湖。

3. 《拔蘿蔔》這個故事,以問答的形式進行了講解。應該再讓學生多讀幾遍。在朗讀中體會課文的趣味性。

以上是我對《語文園地五》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9

上完二年級《語文園地一》的“口語交際”和“展示臺”兩部分後,對我的觸動非同一般。“口語交際”一部分,讓學生明確了“口語交際”的內容後,讓學生說說到哪兒秋遊,學生在組織語言時說的很完整,很通順。“我建議大家到……因爲……”“我想讓大家到……因爲……”。不光學生的語言組織的非常到位,而且理由非常充分。在進行作業展示時,由於星期天給學生布置了做樹葉貼畫的作業,學生的作品真是五彩紛呈,有用樹葉粘貼成小兔子的,有用樹葉粘貼成海底世界的,有用樹葉粘貼成各種各樣植物的樣子……我問學生是自己做的,還是和家長共同完成的。有的說是自己做的,有的說是和家長一起完成的。總之,這一堂課學生學得自由,教師教得輕鬆。

【反思】

1、放手讓學生自己充分的'說:

口語交際中,教師在課堂上只要給學生明確提出要求後,教師指導到位,應放手讓學生充分的去想象,充分的去說。可以讓學生自由說,小組說,全班交流說。不論採用哪種形式,教師都要給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不能毫無目的的重複說。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不光包括與夥伴之間的合作,也包括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我們要經常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和別人的交往中學會合作。

3、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行爲:

要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表達”的習慣、“支持”與“擴充”的習慣、“求助”與“幫助”的習慣、“建議”與“接納”的習慣。學生良好合作行爲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需要教師從點滴抓起,更要求教師以身示範。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0

在《語文園地八》“讀讀背背”的教學過程中,聽、讀的能力都能得到發揮,所以我建議還應該加強說和寫的訓練,把寫作、口語交際融合於其中,例如讓學生例舉一些平時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形近字,多談談自己區分形近字的方法,充分發揮他們自主創新的精神,也可以通過整合小組成員之間討論的結果,再表達出來,這樣也使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有條件,還可以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更加豐富多彩的趣味語文活動,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確定活動的主題,自己分工,自己蒐集材料,自己策劃和主持活動,他們更具濃厚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能力無形間就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這節課的根本教學目的還在於讓學生根據語文知識的規律有效地學習、記憶和積累,所以還要把“寫”的訓練落實到位。所以我在課後要求同學們寫一寫課後感等,把自己的收穫和感受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各種能力,在這節語文綜合性學習課中,確確實實地得到了綜合運用。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1

今天有幸來到了惠濟區藝術小學上名師常態課,我講的是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語文園地四》分五部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五個部分,我在講的時候設計了三個環節,只講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本着我們東風路小學的信本課堂模式,讓學生從認到讀,從讀到寫,在活動中有規律地進行學習。這一課我的設計理念通過遊戲激勵兒童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在開始的趣導部分我自編了一首歌,把孩子和我初見的緊張氣氛一下子就過渡了,孩子們跟我一起手舞足蹈,我和孩子們的互動也都恰到好處,課堂上孩子們對我提出的問題都回答得很好。

這首歌也正好跟識字加油站裏面的內容相對應,我當時在設計的時候把人體部位名稱編進了這首歌裏,我們邊唱邊指孩子們和我配合的也非常好,讓我從最開始的擔心到後來的如魚得水,整節課課堂氣氛都很活躍。

第一部分本設計主要以讀爲主,熟讀成誦,讓學生以多種方法練習朗讀,齊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等,在讀中感悟,我以自己爲例指着身上的部位讓孩子說出名稱,孩子們更容易理解,這種在情景中靈活運用方法,做到了學以致用。第二部分讓孩子先聽我讀,在讀的過程中對帶有輕聲字的`詞語有一定的認知,瞭解帶有輕聲字詞語的讀法和規律,並拓展練習運用兩三個詞語造句。從中認識到這是輕聲,應該怎樣讀,然後再分組討論這三組輕聲的規矩,然後根據每種規矩自己再說出來幾個,最後拓展練習。第三部分是書寫提示,讓學生先去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佔位,點在中間或者左上方應該先寫點,點在右上方最後寫點,在正確、美觀的書寫漢字的基礎上能夠發現漢字的書寫規律,同一個筆畫出現在不同位置,書寫的筆順不同。認識到這種規矩,然後再開始書寫,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瞭解學習漢字的方法,陶冶戰勝困難的情操。我覺得學生在認讀漢字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學會觀察、學會總結,然後把總結的方法合理地運用到語文學習中去,並且在讀中感受、在讀中認知,在讀中感受中國語言魅力與博大精深。

我認爲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就是活潑有趣,所以課堂氣氛一定要活躍,設計的活動環節一定要有趣,巧妙創設活動情景,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然後以語文園地新穎性、綜合性強的特點,通過遊戲激勵兒童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主動發現語文課的有趣性,主動愛學習,會學習。最後藉助教師的引領,學習夥伴的互動交流,達成學習目標。爲學生課外識字提供舞臺。

我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求新知,希望以後我的課堂更具有特色性,加油,加油!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2

《語文園地五》安排了5個版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識字形式呈現,“飽、泡、跑、抱、袍、炮”6個形聲字,左邊偏旁表意,右邊部件“包”表音,讓學生了解形聲字構字規律的同時,感受字族文的有趣。

“我的發現”是三組根據偏旁歸類的形聲字,旁邊有學習夥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關。”讓學生在偏旁歸類的同時,進一步瞭解形聲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類的內容。

“字詞句運用”有兩項內容。第一項是“選一選,填一填”,要求學生能辨別形近字和同音字,並能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運用。第二項是查字典的練習,讓學生繼續鞏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日積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後語,學生在積累歇後語的同時,感受這種特殊的傳統語言形式的生動、有趣。

“和大人一起讀”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經典故事《狐狸和烏鴉》,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瞭解故事的內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閱讀的收穫。

一、教學效果

1、正確、有節奏地讀字族文,初步瞭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朗讀字族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奏。熟讀之後,利用“定位聯想法”,認識“飯、能、小大茶、輕、鞭、飽、泡、炮”8個生字。在認識“飽、泡、炮”時引導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生字,再聯繫句子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舉一反三,字族文中其他含有“包”這個部件的字,也可以讓學生說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我的發現”版塊,使學生正確朗讀每一行生字,像旁邊小朋友那樣說說自己的發現,並能夠適度拓展。拓展延伸時,引導學生翻翻識字表,說出一組同偏旁的字,如,蟲字旁的字、月字旁的字,再請其他同學來說說自己的發現。

3、“字詞句運用”能辨析學過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選擇使用。能用提高速度用音序查字法查詢生字。

4、“日積月累”熟讀成誦,初步瞭解歇後語這種傳統語言形式的特點,對積累其他歇後語有一定興趣。教師講解:這樣的句子叫做“歇後語”。歇後語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固定語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謎面,後一部分是本義,像謎底,通常只說前一部分,後一部分不言而喻。適當拓展,引導學生課外蒐集自己喜歡的'歇後語,在課堂上交流。

5、和大人一起閱讀寓言,瞭解了寓言的內容,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分享閱讀的收穫,感受出共讀的樂趣。

二、成功之處

1、引導學生複習學過的《小青蛙》和《猜字謎》中的第二則,都是關於“青”的字族文。還可以拓展其他的字族文讓學生讀一讀。

2、歇後語是學生第一次見到,本來就對此有一定的好奇心。我抓住學生的這個好奇心,出示相關圖片,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知大意,初步感受了歇後語生動活潑的語言形式。

三、不足之處

“字詞句運用”版塊中,只是和學生一起探究兩個字的區別,未能引導學生能在句子、詞語等語境中理解字義,從而辨析填空。如,“青山”是指綠綠的山,應選擇表示顏色的青色的“青”;“清泉”與水有關,應選擇三點水的“清”。在教室門口的“在”表示在哪裏,與“再見”的“再”是不同的。也沒有進項適當的拓展,可以補充“請、情”“巴、把”“做、作”。致使學生學得很機械。

四、改進措施

1、本次語文園地,應該根據版塊內容按順序教學,也可以對相關欄目進行整合。如“識字加油站”和“我的發現”都包含了形聲字構字的規律,但角度又有所不同。在教學完兩個板塊後可以總結:相同的部件“包”加了不同的偏旁,意思就完全不同了,說明形聲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但是這些字的讀音比較接近,說明“包”有表音的作用。從同偏旁的一組字中,我們又發現相同偏旁的形聲字,往往指的是同類的內容。

2、欄目裏出現的字詞只是舉例,在具體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學過的內容,適當拓展。如“識字加油站”只列舉了“包”這個字加偏旁後的不同意思的字,還可以讓學生複習“青”加上不同偏旁後,偏旁的表意作用。如“我的發現”欄目只列舉了三組同偏旁的字,可以讓學生翻翻識字表,找找其他同偏旁的字,如“蟲字旁”的字,本單元就有6個“蜻、蜓、螞、蟻、蜘、蛛”,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加深對形聲字構字規律的認識。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3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讚賞、激勵的評價語言對孩子們有神奇的鼓勵作用,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而且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引進積極的.評價機制,不失時機地對學生的進步和成功給予表揚、鼓勵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自信心。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4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語文園地一是孩子們進校以來的第一個複習課,內容很豐富,它是第一單元識字、閱讀、積累、交際的延伸,是溝通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的橋樑,既是學生合作、競爭的平臺,又是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因此,我們需要採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以前教學“我會讀”這一環節中我要求學生比賽讀,在比賽中學生基本能夠很好的讀出詞語來,我一直比較滿意。而在今天教學這一環節時我變換了方法,要求學生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選擇,比如“帶學生讀,自己讀,帶四人小組讀,帶女生全體讀”,還有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挑戰讀了“挑戰小組,挑戰個人,”他們的方法比我想到的要多。所以我覺得應該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做教師的能不能真的放開了,有沒有真的給學生創造一個發揮的平臺。

《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15

《語文園地一》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一)中的一篇文章。《新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也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少講多練,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的規律,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園地的教學,就是要以生活爲主線,就是要讓學生充分的感知、體驗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學生纔會用真實的筆觸表現生活,表現自我。因此,我們要教學生從小就接觸和認識社會,觀察社會生活,積累生活,從社會生活(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選取寫作素材。指導學生體驗生活,還要指導學生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讓生活中美的內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一幅幅美的畫卷,當生活中的這些美觸動他們敏感多情的心絃,使他們產生寫作上的衝動時,語言的激流就會宣泄出來。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關注天下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景和物,從生活中選取素材,提倡寫生活的真實。只有生活真實、感情真摯,文章纔會感人,纔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以生活爲主線,要善於捕捉學生生活的資源,把學生生活中的資源,作爲張揚學生個性的源泉。在現實生活中,養成學生樂於探究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的責任感,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良好個性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