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帶着理念進課堂伴隨反思出課堂的反思

帶着理念進課堂伴隨反思出課堂的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新一輪課程教材改革是與充滿了希望和活力的新世紀,一起來到我們中間的。它帶給我們教師很多寶貴的饋贈:不僅是新“課標”,還有新理念、新方式,新思維、新行爲……可以說是從根本上挑戰了教師的生存方式,撼動着教師的生存狀態。

帶着理念進課堂伴隨反思出課堂的反思

在課堂上從事語文教學實踐探究達二十年的鄭百苗老師,從他詩意地棲居着的校園裏,挾帶着一身碧蔥清新的“田野氣息”,和一部《走近語文新課標》的手稿,在早春二月的一個星期天,來到了我蝸居的“容膝齋”,談甘言苦,論教說文。

記得心理學家弗羅姆曾經提出人類有着兩種不同生存方式的話題:以“佔有式”生存的人,會簡單地把物據爲己有,但在擁有物的同時,忽略了“我”的存在,相反爲物所控制;以“存在式”生存的人,卻不會簡單地爲物所異化,始終感覺到自我的存在,從而創造性地對待和使用“物”。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教師,確實也有不少教師,一輩子兢兢業業地從事着“知識傳授”的工作,他們也許已嫺熟了教科書之內的知識體系,擁有了令人尊敬的30年教齡,然而卻在“書越教越不會教”的心態下,步入了退休生涯。於是,回首往事,未免茫然:畢生從事教育事業,因何未能成爲“專家”,反而淪爲“生手”?擁有了一生所能有的教齡,因何最終並不擁有“自信”?

展讀鄭百苗老師的手稿,彷彿與他一起在潛心課堂教學,探究教學設計,從事課題實驗,挑燈筆耕不已……因此爲之慶幸:“走近語文新課標”的他,不僅獲得了新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方法,同時也改變了教師傳統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狀態。這也許正是今天走進新課程、走近新課標的所有老師的寫照----由傳統的知識傳遞者逐漸變爲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

請別以爲只有教育理論需要研究,而教育、教學實踐是不需要研究的。須知教育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教育存在”,“它包括兩種存在形態:一種是實踐形態的存在,一種是理論形態的存在”。

①這種對實踐形態存在的研究具體表現在“教育研究能夠轉化和運用到具體的教育教學中去:它激發了教育實踐者的變革意識和變革慾望;它改變了教育實踐者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使其成爲更科學更有效的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簡而言之,它能夠有效地影響和改變教育生活與教育存在。”

②總觀本書的內容,有來自教學實踐者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實驗和解讀,雖然只是探索,但給我們帶來的卻是火熱教學生活和濃濃氣息;也有來自教學第一線對《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探究,雖然只是初識,但給我們帶來的卻是很有價值,頗多啓迪的嘗試;有出自教師之手的課堂教學設計和很有見地的評議;也有來源於真實課堂生活的反思與品賞……這些豐富的材料,雄辯地說明了教師不僅是研究者,而且處於最佳的研究位置,擁有最佳的研究機會。教師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是課堂,而課堂正是檢驗教育理論的最理想的實驗室。像鄭百苗老師那樣“走近新課標”,不僅是從事教學,而且能同時反思教學、研究教學、提升教學,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的生存狀態。教師不再是教書匠,而是走上了一條成爲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教師的幸福康壯大道。

《愛彌兒》開篇就說:“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會變壞了。”

③所謂“造物主之手”也就是“自然之手”。對於教育科學研究來說,課堂就是“自然”,課堂就是教育、教學的原生、原創之地!

帶着理念進課堂,伴隨反思出課堂,或許這纔是我們所企盼的“教育科研雄風”!

專家教師的陣地永遠在“煥發着生命活力”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