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兩堂公開課中反思幸福課堂

兩堂公開課中反思幸福課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兩堂公開課中反思“幸福課堂”

兩堂公開課中反思幸福課堂

2014年,是我在三尺講臺的第二年,慢慢褪去最初的青澀懵懂,開始有了自己的些許領悟。最爲慶幸的是加入了z這個睿智的團隊,讓我能夠嘗試“幸福課堂”,更讓我的成長之路少走許多的彎路,真誠感謝每一位給予我幫助的良師益友。

本學期上了兩堂公開課。一堂亮相課,一堂視導課。兩堂課的效果相去甚遠,而每一次課後我都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總結得與失,從而讓我對“幸福課堂”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對以後的教學思路有了更多的想法。

亮相課上的是《春秋戰國的爭霸》,這一課涉及很多的歷史人物、歷史故事,內容較多,但又都是學生感興趣、想知道的。因而備課時我一心想體現出歷史的生動與精彩,準備了許多的歷史小故事,甚至還編排了一小段課本劇。但一堂課下來,連我自己都頗感意外,完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似在泛泛而談,時間安排也不盡合理……

而一轉眼又迎來了市教科院教研員的視導課,這一次上的是《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科學和藝術》一文。文化課給人的感覺是內容比較散,似乎沒什麼主題思想,不易把握。備課時思忖良久,一直難於找到一個突破口。後來在師父的指點下,終於領悟,爲避免這一課落於枯燥之流就應當與現實生活相聯繫。因而課堂上不再是單純的講述一千多年前的科學藝術成就,而是以今天的視角去走進它們。這就讓學生感受到了一種真實,這些歷史的沉澱原來離他們並不遙遠,引起他們興趣的同時,一種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情感價值觀的目的也達到了。課堂是輕鬆愉悅而又高效的,也讓我感覺到了些許“幸福課堂”的影子。

年輕教師就是要在磨礪中才能成長。通過這兩堂公開課也確確實實是給我自己上了深刻的一課。過程固然是艱辛的,結果確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真正收穫了許多,對於如何讓歷史課堂成爲名副其實的“幸福課堂”也有了自己幾點不盡成熟的思考。

第一,上一堂好課的基本前提是先備好課。

而之前一直忽視或者說認識不夠的是:備課不只是備教材,其實更關鍵的還在於備學生。上課不是老師的獨角戲,那麼備課自然也不應該完全按照老師自己的臆斷,而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所以平常應儘可能地多接觸學生,多瞭解學生,嘗試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備課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到上課時學生自然會感同身受,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積極配合、熱情參與,老師也就避免了自問自答的尷尬。學生真正參與了,有主人翁的感覺,我想這應該也是構建“幸福課堂”所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亮相課時我正是忽視了這一點,沒有更多地去思考學生想知道什麼,因而在課堂上想要引起學生的共鳴當然就不太實際了。而到亮相課時我首先在備學生方面多下了功夫,效果自然就不同了。

第二、要上一堂好課,教師必然要全身心投入課堂。

老師就是課堂上的一面旗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影響着學生。當老師神采奕奕、滿懷激情地出現在教室門口,學生便開始對這一堂課充滿了期待與好奇。然後老師跟隨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或悲或喜、或驚或嘆,而不是乏味地照本宣科,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自然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對比自己的兩堂公開課,亮相課時由於壓力較大,沒能放鬆心態,亦沒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從整體上就使課堂缺少了些活力。而視導課時首先就給自己樹立了信心,也放鬆了心態,而後與課堂融爲一體,娓娓道來。一堂課下來自己心情舒暢,學生也因學到了新知識而深感滿足。這大概就是我所希望的我的課堂所應該達到的幸福效果吧!

第三、把握好歷史學科的特殊性。

歷史是已經過去了的人和事,學生往往容易產生疑惑——這與我的現實生活有關係嗎?長此以往難免產生牴觸情緒。因而教師的任務絕不是單純地把過去的歷史告訴學生,而應該從現實的角度去思考、去借鑑,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真實性、可觸性。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讓學生感覺原來學歷史是有用的。例如視導課時,講到《水經注》這部地理著作,我摘取了其中記載湘江和瀏陽河的段落,通過多媒體課件放映出來,一下就把一千多年前的歷史帶到了學生面前。學生既興奮又驚訝,繼而是一種信服,原來歷史就在就他們身邊,並不是離他們幾千上萬年。

第四、歷史課堂的形式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更立體、更豐滿、更鮮活!

每一個歷史人物都是鮮活的,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是生動精彩的。傳統的老師提問,學生討論、回答的形式根本不足以表現這種鮮活與生動。或許可以嘗試由學生來描述、表演,亦或是猜謎、辯論賽、演講賽、故事會等多種形式,讓歷史課堂活起來!當然這一點在我平時的課堂及兩堂公開課中都還未能很好地體現出來,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更是我前進的方向。這也應該是在目前“幸福課堂”大討論下最應該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