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課改課堂教學的反思

課改課堂教學的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悄悄地發生變化,語文課堂逐漸“活”了起來,課堂上師生之間熱熱鬧鬧的,充滿活力。可以說,課程改革給教學帶來許多盎然生機。但是有的一堂課下來,只見活動的熱鬧,卻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挖掘和共鳴。也就是說,這樣的課堂存在着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課改課堂教學的反思

首先,一味追求熱鬧而忽略文本

新課改以來,“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成了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爲了避免課堂上出現冷冷清清的場面,許多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挖空心思、花樣百出,穿插了諸如遊戲、表演、畫圖、採訪、辨證會、播放課件等衆多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結果,一堂課下來,氣氛是活躍了,學生們始終處於興奮狀態,聽課者也倍感輕鬆。

然而,熱鬧的課堂是否就等於豐碩的收穫?我在參加語文教學交流時,常看到教師花大力量來設計活動,課堂上師生之間熱熱鬧鬧,但是課文被擱置一邊,一堂課下來,只見活動的熱鬧,不見文本的有效開發、挖掘和共鳴。而且,課堂上教師的隨機點撥欠缺,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深長的思維方向,結果,這樣課堂只是讓人感覺熱鬧而已。

新課標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課堂上,教師不必拘泥於教參上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試內容的拘束,手腳一放開自然就有了新鮮的活力和瀟灑。課堂形式也隨之多了起來,演講小品表演、辯證會……層出不窮的授課方式,讓語文課有了盎然生機。可靜心一想,這節課學生讀了幾遍書?提出了幾個疑問?思考了幾個問題?學會了哪些語文知識?發展了哪些語文能力?便又覺得這課活潑有餘,紮實不足,只是空洞的熱鬧。

因此,我們不僅要從表面看課堂是否活躍,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在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這些活動是否有益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活潑的課堂形式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最終目標,我們應通過創設一些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高效率地進行思考、練習,使我們的教學真正做到:在務實中求活,在求活中務實。語文科千萬不可因爲強調了"人文性"而又忽視了"工具性",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麼上,用什麼方法最好,什麼形式行之有效,沒有一個標準去加以衡量。千言萬語,何者爲是?不同的教師,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學形式的選擇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語文來說,立足文本卻是爲文本服務的,如果在備課和上課只是專注於活動,一味花力氣在活動中創新出花樣,脫離了文本,無異於本末倒置。

常言道:一千個人讀《紅樓夢》就有一千個林妹妹。也如魯迅先生所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yin,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祕事”。形形色色的讀者閱讀同一部鉅著,所收所獲當然也會是各種各樣的。這說明了一個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證明了解放教學思想,開放教學活動的價值。然而,不要忽略這話的前提是讀《紅樓夢》,如果是讀《竇娥冤》,讀《白毛女》呢?我們何從讀出一千個林妹妹來?看得見yin、纏綿、排滿、宮闈祕事?是從《紅樓夢》中裏讀出來的。因此,語文教學的核心準備,還是應該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讀和感悟。語文教材的主體是一篇篇精選的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本身就是值得我們去用心開挖的一個個寶藏。

我看了許多以活動爲主的語文課,也聽了許多花樣百出的語文課,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的確讓課堂有了生機活力,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是空前的高漲。然而,經過一年的摸索,我發現學生在語文學習問題研究上,卻不能靜下心來讀課文,這樣的本末倒置勢必影響語文學習的效果。

如果說,多樣的形式能夠活躍語文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話,那麼,多樣的形式是否也會影響學習和閱讀的習慣,而變得心緒浮躁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我認爲,作爲一個語文課教師,如果我們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卻不能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導學生深入地研讀文本,那麼,我們就會偏離新課標準的方向。語文學習以“讀進去“作爲基礎,纔會有更大的發展。早有語文學習的經驗之談: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爲了克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我在語文教學上逐步從追求多樣的形式走到追求語文閱讀的深入,細緻上。在《皇帝的新裝》時,我作了這樣的安排,自讀-精讀-探討。這樣,學生能夠讀進去,讀明白,才談得上獨特的感受和體會。

因此,引導學生讀進課文,挖掘文本中豐富、深厚的資源,在此基礎上,再輔以各種有效的方法,讓學生髮散思維,發揮想象力,是我們當前使用新課程標準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其次,過分強調個性而疏忽引導

新課改提倡教師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是的,各人的知識背景、生活經歷、處境與心境的差異,必然會導致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與體驗不盡相同,這是尊重學生的表現。而實際操作中,不少教師過分強調學生獨特的體驗,對學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揚,不敢帶有半點否定之詞,惟恐招來“扼殺學生創造性思維”、“不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或“不以學生爲主體”的“罪名”。

曾經聽過一位年輕教師的課。其間,教師請學生談談讀課文後的感受。一位學生的發言明明大大偏離了文章的主題,可教師卻在一愣後,馬上微笑着評價:“你很有創新意識,觀點與衆不同,這是你獨特的體驗。誰還想談?”

這就是教師的評價嗎?是的,我們一貫提倡“給學生創設敢於發表個人見解的氛圍”、“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這並不代表教師對學生只能褒揚,而全然不顧其見解與體驗是否科學、合情合理。與過去語文教學不同,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理解要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化體驗,而不強調統一的標準答案,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上課時都有解脫了緊箍咒的感覺,而變得隨意自在。一節課上完,教師的心情是輕鬆、愉快的,學生也沒有了必須如何理解的強制性煩惱。這種沒有統一答案的上課方式,已經被老師和學生普遍接受,學生上課大多數能大膽發言,且常有自己獨創的見解。記得剛接觸新教材時,有個別學生就曾經問過我:老師,你上課總是鼓勵我們大膽地說,卻從來沒有告訴我們哪個同學的是標準答案。一節課下來我不知該記哪個同學的答案。不象小學教師那樣給標準答案。聽到這樣的問話,我沒有感到驚奇,這麼多年的標準化教學模式,不是早就使我們的學生熟門熟路了嗎?標準答案已經成了他們手中的拐,離開了它,路該怎麼走?以學生爲主體並不排斥教師的指導和引領,當發現一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失偏頗或體會不夠深入時,難道不需要教師指點迷津、有效引導嗎?上述課例,教師在學生回答後應加以引導,既充分肯定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勇氣同時,又要啓發學生進一步有效思考,以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篇文學作品,允許有多樣化的體會和理解。學習一篇課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各抒已見。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應該提倡不同的理解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妨其始妄聽之,繼而啓發之,使之不偏離文本大前提。即教者還應有引導能力,使學生學習質量保持在同一個較高的水平上。這就是如何使個性化的理解和諧統一的問題。如果在教學中只一味地提倡個性而否定共性的話,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恐怕大多隻能保留在膚淺的層面,而難以提出有深度的問題。當然,我這是所說的共性,與過去所說的標準答案是截然不同的,我認爲共性是指在個性化體驗的基礎上得出的一種最能貼近作品的體會和感悟等。一篇文學作品,其主旨及作者的感情,應該是比較明確的。基於此,如果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出現偏差,我們是否該用最能貼近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去加以引導呢?這學期,在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時,學生看完課文,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認爲,對待困難不就該面對。一種認爲對待困難要勇敢面對。兩方面的同學辯論起來都很有道理。兩種理解,哪一個最貼近作者的本意,是不難判斷的。我認爲,學生對文學作品有個人的獨特的理解和體驗,這是就該鼓勵的,但理解也不能是天馬行空。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只是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讓每一個人都能暢所欲言,而卻不能對其給予點、引導,我們的教學難以提高,深長理解也勢必停留在一個低層面上,難以突破。

又如:在教學生賞析艾青的詩歌《魚化石》時,我先不做任何傳授,上課就讓學生反覆誦讀,直到會背,然後讓他們說出自己讀到了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有的說讀到了一條魚變爲化石的經過,有的說讀到了生命在於運動的哲理,有的說讀到了魚兒的傷心,有的說讀到了生命的意義……雖然有點紛亂,但畢竟都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而且他們都能從詩中找到依據。詩歌這種文學樣式,本來就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必要再去講解分析,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獲取新知。他們的認知需要、創新意識、成就願望就會連同他們學語文的興趣一起與日俱增,使他們終於想學、愛學、樂學了。然而,對一些錯誤的理解,我們也應該給予糾正,給予引導。否則,我們過於強調個性化的理解的話,便會走入一個新的誤區。

第三,過多討論探究而忽略背誦積累

過去曾有一時將閱讀背誦,視爲死讀書,死記硬背,被打入冷宮,課堂上被老師的講解分析和學生的討論探究所佔用,課外被題海、查找資料等淹沒,學生根本沒有讀背之時。沒有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沒有大量的讀背,就不能有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我認爲,多讀多背,強化積累,培養語感,豐富知識,擴大視野,提升個體人文素養,這是值得傳承的優良傳統。

新課標也是重視背誦的。課文中規定了背誦的篇(首),還附錄了課外背誦的60首古詩詞,也要求任課教師向學生推薦。熟讀背誦是語文知識積累的重要途徑。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認爲,背誦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陶冶情操,積累知識,增加語文感受力和表現力,具有永恆的思想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語文學習是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逐漸積累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形式,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沒有積累更談不上良好語感的培養,也絕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就學不好語文。實踐證明,積累過程中最重要的形式便是背誦,尤其是古詩文不能不背。古文化的載體多在古詩文,不背若干,則對中國文化無法體會,更不用說傳承了。著名學者程千帆說:“背誦名篇非常必要,這種方法看似笨拙,實則巧妙。”古今很多大學者,都是從小背下“四書五經”,許多名篇佳句,積澱了許多古文化。魯迅曾說他在15歲,差不多讀完了十三經,那時的讀,也就是背。巴金十二三歲能將《古文觀止》倒背如流。這都爲他們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無可置疑,背誦這是積累知識、學好語文的有效途徑。

因此,新課程課堂教學,是以學生髮展爲本。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也該引導他們說得成理。課堂上,允許分歧,但不能有沒共識。只有讓學生的個性化與共性化理解和諧統一,“三維目標”的統一,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進入一個新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