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年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

2016年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羣衆血肉聯繫的重要紐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6年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歡迎大家閱讀!

2016年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

  【2016年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1】

攸縣地處湘東南部,轄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304個村(居、社區),2648平方公里,81萬人。縣情有四個特點:一是歷史較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縣境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自秦始皇二十七年置縣至今已2200多年。二是資源較爲豐富。擁有江南最大的億噸級煤田、酒埠江國家4A風景區和攸縣麻鴨、攸縣豆腐、攸縣米粉三個中國註冊地理標誌,是中國油茶之鄉和商品糧、瘦肉豬、豐產林、油茶林生產基地縣。三是經濟較爲活躍。歷來是湘東南、贛西北的物流集散地,綜合實力連續9年躋身全省十強,全國縣域經濟排名第140位,成功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範縣、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縣、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十大範例。2015年全縣實現GDP313.5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25.25億元。四是民生較爲殷實。有全國“的士第一縣”之稱,是全國平安暢通縣、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金融生態縣、全國衛生縣城、農村電氣化試點縣、農村社區建設試驗縣和全省文化先進縣、省園林縣城。全縣共有公民辦學校155所,其中小學118所(含教學點),初中26所,縣直高中4所,職業中專1所,十二年一貫制民辦學校3所,民辦職業學校2所,特殊學校1所;現有中小學在校學生78692人,在編教職工5100人;公民辦幼兒園140所,在園幼兒23650人。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圍繞“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全面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致力推進“教育強縣”工作,教育事業健康、快速、均衡發展。先後被評爲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湖南省教育工作優秀單位、株洲市推進教育強市先進縣、株洲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連續四年被評爲株洲市高中質量建設先進縣。小學、初中差異係數分別爲0.33、0.31,2015年公衆滿意度問卷調查綜合滿意度88.4%,實地走訪滿意度85.3%。

一、落實三個到位,組織保障促均衡

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確定了全縣教育事業發展“五優先”政策:一是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堅持教育優先適度超前發展;二是在安排財政預算時,保證教育經費優先增長;三是在規劃城鄉建設時,優先考慮中小學校佈局;四是在提高幹部職工福利待遇時,優先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五是在部門執法時,優先考慮整治學校周邊環境。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四大家領導議教會、縣委常委會議、政府常務會議和縣長辦公會等專題會議討論研究教育工作,制定並下發了《攸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綱要》、《攸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了義務教育三年提升計劃,明確用三年時間,使縣域內義務教育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辦學質量上實現基本均衡。成立了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監察、發改、教育、財政、人事、國土、住建、審計、規劃、招投標、廣電等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各部門教育工作職責,並將其履職情況納入部門政績考覈的重要內容。二是經費投入到位。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的原則,優先保障教育投入,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教育投入逐年增長。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佔財政預算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2013年、2015年分別爲14.99%和15.19%,同比提高0.21%。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2015年教育財政撥款比上年增長19.69%,比財政經常性收入高28.2%。2013年和2015年,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分別爲35961萬元和42805萬元,增加6844萬元,增長19%;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分別爲5574元和6426元,增加852元,增長15.28%;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分別爲2394元和2930元,增加536元,增長22.3%。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建設維護稅等政策性經費按規定比例用於教育,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醫療保險金、社會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金均按比例全額預算,教師住房公積金按照12%的比例足額撥付到位。教師績效工資逐年上升,2013、2015、2016年分別爲人平2萬元、2.4萬元和2.6萬元,發放年終人均考覈獎金2400元。探索建立了農村義務教育教師補貼和激勵機制,縣財政每年投入350萬元,面向義務教育農村偏遠地區教師,按每人每月150—300元的標準發放津貼,並以每年5%的幅度遞增。三是督導考覈到位。堅持將教育督導作爲促進教育工作落實和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保障機制。建立督學責任區制度,將全縣所有學校劃分成5個督學責任區,張貼“督學責任區公示牌”,公佈責任人姓名和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構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隨訪督查、責任追究”的教育督導長效機制。積極開展月主題督導,全面發揮教育督導的作用,促進了全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制定了《部門、鄉鎮(街道)教育工作考覈細則》,在年度考覈中將教育工作單列考覈,將規範辦學行爲、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保障教育公平等列入重要考覈項目,考覈結果與各單位主要領導的年度績效考覈直接掛鉤。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監測制度,實施全方位的監測。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對履職不力的單位和個人予以“一票否決”,不予評先評優、不予提拔任用,有力保障和推進了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二、實施三大工程,夯實基礎促均衡

一是高標準創建合格學校。堅持城鄉均衡、校際均等的工作理念,制定了《攸縣創建合格學校實施意見》、《攸縣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規劃》等文件。近3年共投入近4億元,將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創建爲省級合格學校,完成新建校舍項目200多個,擴大體育場地及綠化面積10萬平方米,添置教學儀器設備3360萬元。加大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和扶持力度,2015年共投入4274萬元,新建校舍1.79萬平方米,維修改造校舍3.24萬平方米,農村學生添置課桌椅8000套,牀位1500張。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投入,每年投入28.1萬元完善全縣寬帶網絡校校通,全縣所有學校接通4M以上寬帶網絡,鄉鎮以上學校均實現10兆光纖接入互聯網。投入2476萬元爲農村小學及教學點配置班班通設備1431套。二是大投入改造城區學校。致力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縣政府制定了《攸縣城區“十二五”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採取集中整合、擇址新建、改造擴容等措施,2012年共投入4600多萬元,新建了工業路小學,增加學位2000多個,對城區東北街小學、文化路小學、交通路小學進行了改造提質。2013年投入3.5億元,新建了城區公立初中震林中學,增加學位近2000個。2015年,出臺了《攸縣城區學校擴容提質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用三年時間,以新建、改擴建、改造等方式,進一步優化城區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佈局調整,全面提升辦學水平,不斷滿足城區適齡少兒入學需求,有效保證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入學。2016年投入1200萬元,改造了城區中街小學,增加學位600個。三是全方位實施關愛工程。攸縣是勞務輸出大縣,農村留守兒童3萬多名。出臺了《攸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方案》,共投入2.6億元新建、改造校舍近21萬平方米,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46所,實現農村寄宿制學校全覆蓋。着力解決殘疾兒童入學問題,投入700萬元完成了縣特校整體搬遷,積極開展殘疾少年兒童“隨班就讀”工作,全縣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加強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留守兒童管理,制定了《攸縣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讀暫行管理辦法》和《攸縣中小學留守兒童管理辦法》。注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各學校均設立了心理諮詢室,建立了學校少年宮19所。圍繞“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目標,積極開展貧困學生“送溫暖”活動,近三年共資助學生46631人次,資助金額2738萬元。全縣小學鞏固率100%,初中鞏固率98.8%。

三、建立三項機制,調優師資促均衡

一是建立教師補充交流機制。縣政府出臺了《關於建立和完善教師補充機制的實施意見》,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教師,開闢綠色通道引進優秀人才。近3年,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436名,全部充實到農村薄弱學校任教,規定3年以上工作時間方可進行工作調動,並結合我縣教師隊伍現狀和未來教師需求變化,定向選送98名優秀初中畢業生到省一師參加農村小學教師培養,進一步調優了教師結構,提高了縣域內城鄉教師的均衡配置水平。加強教師交流,制定了《攸縣城鄉和鎮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定期交流實施辦法》,2015年共交流教師220人次,其中縣外支教64人次。二是建立教師隊伍培訓機制。建立了教師培訓中心和3個教師培訓基地,設立了教師培訓工作管理站。縣財政每年撥付教師培訓專項經費200萬元,其中10萬元主要用於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的獎勵。近三年,中小學教師培訓總數達1.25萬人次,完成培訓項目70餘個。大力推行師德師風考評,開展“十佳教師”、“最美鄉村教師”等系列評選活動,將師德師風考覈結果作爲教師評先評優、崗位聘用、職務評聘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依據。創新入職培訓、崗位培訓、高級培訓、骨幹培訓等培訓模式,實行師徙結對、以賽促訓、小課題研究、聯片教研、送教下鄉等舉措,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展現了教師的活力。注重新教師專業成長培養,對293名新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磨練和達標考覈,編著了《教師專業成長必讀》,有效推動了教師素養的整體提升。三是建立校長隊伍考覈機制。加強校長隊伍管理,通過校長論壇、校長談思路、校長公開課等形式打造校長學習、交流、展示平臺,先後選派218名校長參加全國及省市校長培訓。始終堅持校長上課、聽課、評課制度,推動校長將工作重心下移到教學第一線,並將具體執行情況納入年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績效考覈範疇。2015年,全縣各學校校長上公開展示課65堂,聽課1320節,得到師生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四、強化三項改革,提升教學促均衡

一是強化德育創新。開展了“經典誦讀”、“我的中國夢”、“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讀書系列活動”,組織學生深入家庭、街道、社區開展“潔淨攸縣、敬老孝親、文明禮儀”知識宣傳與實踐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提升了廣大羣衆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養。每年組織幾千名學生到網嶺羅家坪德育實踐基地實踐體驗,吸引省內外學校前來參觀、學習,河海大學、株洲市二中、株洲青少年軍校等學校將羅家坪作爲學校德育實踐定點基地,《湖南日報》進行了專題報道和推介。注重特色教育,全縣創建“快樂德育特色基地校”31所,逐步形成了菜花坪鎮中心小學的養成教育、檟山鄉中學的留守學生管理、淥田鎮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坤學校的快樂德育、長鴻學校的校園學生實踐體悟活動等一批特色。二是強化課程改革。以“課改樣板校”爲抓手,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創建市級課改基地校20所,市級課改樣板校3所,14所學校的校本課程獲得株洲市百優課程。突出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形成了有價值、可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先學後導、自主高效”、“五給四讓三動”等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十二五”期間,獲國家級課題成果獎1項,市級課題成果獎6項,成功申報省規劃課題1個、省學會課題6個、省級研究項目2個、市規劃課題6個。廣泛開展十大特色項目創建活動,打造一校一品,成功創建市級書香校園示範校3所,科技創新示範校2所,陽光體育運動示範校8所,體藝“2+1”項目特色校10所,素質教育示範校4所。小學生、初中生體質健康及格率分別達到98.6%、98.5%。大課間活動亮點紛呈,網嶺鎮中學的太極拳、蓮塘坳鎮中學的腰鼓、桃水鎮桃水小學的舞龍燈、黃豐橋鎮閣前小學的竹竿舞等各具特色,每年組織舉行的中小學田徑運動會和文藝匯演大受好評。三是強化科學評價。實行目標管理考覈,制定了《攸縣教育目標管理方案》及細則,從校長、處室到班主任、任課教師,從辦學思想、校園建設、隊伍建設到教育教學、安全衛生,實行大範圍、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覈評估,有效督促全縣各學校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規範辦學行爲,推動教育科學發展。近三年來,每年表彰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等500多名,每年發放獎金200餘萬元。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事關教育持續長遠發展,事關民生福祉。今後,我們將不斷強化工作舉措,加大教育投入,狠抓工作落實,進一步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校際之間的差距,努力讓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城鄉,惠及更多的羣衆,爲實現“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目標努力奮鬥!

  【2016年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2】

90年代初,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開發浦東的重大戰略決策。15年來,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關懷和指導下,在歷屆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浦東廣大教育工作者牢牢抓住浦東開發開放的歷史性機遇,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始終把城郊基礎教育一體化作爲奮鬥目標,實現了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在完成了以數量擴充爲特徵的第一次跨越之後,目前已進入以城郊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內涵發展爲特徵的第二次跨越階段。

基礎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校總數達到378所,其中中學105所,小學107所,幼兒園163所,特殊教育學校3所。學生總數26.2萬人,教職工2.4萬餘人,其中專任教師數1.8萬人。1993年浦東建區以來,學生數占上海市的比例從1/9發展到1/7強;共新建公建配套中小幼學校214所,學校佔地面積從240.0萬平方米增長到459.4萬平方米,增長了91.4%,建築面積從99.4萬平方米增長到282.7萬平方米,增長了1.8倍。15年來,區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增長了9.9倍,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定額小學提高了9.6倍,初中提高了9.1倍。

基礎教育改革穩步推進,優質教育資源逐步擴大。以公辦爲主體,公辦、民辦、中外合作和外國機構獨立辦學並存的多元辦學格局已經形成;校(園)長任期目標制和教師聘任合同制全面實行,加強初中建設工程和創建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取得明顯成果。涌現出華東師大二附中、建平中學、進才中學和福山外國語小學等一批辦學質量高、有特色、在全國和全市有一定影響的學校;堅持“兩個爲主”原則,滿足了5萬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的義務教育需求。

一、調整城郊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爲城郊教育一體化奠定堅實基礎

建區前,浦東地域分屬三區兩縣(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和川沙縣、上海縣)管轄。1993年浦東新區成立,爲城郊教育一體化帶來了歷史機遇。

2015年前,浦東郊區基礎教育一直實行區、鎮兩級管理體制,這對於調動鎮政府辦基礎教育的積極性,彌補當時區級財力不足,起到了積極作用,郊區基礎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到2015年,新區共有鎮管公辦和鎮辦學校86所,其中完中13所,初中12所,小學34所,學生數、教職工數以及資產總值均佔全區基礎教育總量的1/5左右。

然而,隨着浦東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城郊基礎教育的不平衡性日顯突出,制約了全區基礎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對此,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作出了調整基礎教育區鎮兩級政府分級管理體制的重大決策,自2015年9月起,86所原鎮管中小學全部劃入區統一管理,在上海市率先實現了城郊基礎教育一體化管理,這對於提高浦東基礎教育整體水平,加快浦東的郊區城市化、村民市民化和城郊一體化,率先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進一步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力度,切實改善城郊學校辦學條件

浦東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首先是要實現城郊教育一體化。浦東始終把推進城郊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作爲履行政府公共教育職能的首要任務。管理體制調整後,浦東制訂了《浦東新區關於加快城郊教育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城郊基礎教育的四個“統一”原則,即:統一撥款標準,統一硬件配備水平,統一信息平臺,統一提供教師培訓與發展機會。

1、城郊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同步增長

體制調整後,浦東統一了城郊學校經費預算管理辦法和預算編制標準,實行全區統一撥付。同時,區財政增加教育投入,03、04兩年全區所有小學、初中的生均公用經費定額達到統一標準,爲城郊學校的發展提供了經費保障。

2、城郊學校辦學條件同步改善

體制調整後,03、04兩年浦東安排專項經費,完成了80餘所學校的校舍大修項目、64所學校運動場地翻建和45所學校食堂內部維修改造等項目。重點實施“加強初中建設工程”,使城郊初中辦學條件明顯改善。03、04兩年,新區財政性投入初中教育分別比上年增長28.6%和29.7%,新建擴建初中校舍18萬平方米,修繕校舍117萬平方米,使初中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同時,投入專項資金改善郊區學校的計算機房、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音樂美術專用教室、教材配套儀器等設施設備,確保城郊學校的學生都享有良好的教育條件。

3、城郊學校信息化建設同步發展

近幾年來,浦東教育信息化發展較快,全部中小學校都已建成“一網三室”(校園網和教師電子備課室、學生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03、04兩年,爲城郊學校增配1.7萬臺計算機,生機比全部達到上海市標準。04年,浦東又投入資金,按2:1的比例爲中小學教師配備計算機,預計05年可全部到位。

04年浦東遠程教學系統建成。在6所城區學校建設了主播教室,在60所郊區學校配備遠程教育專用教室,採取直播和錄播兩種方式,用於城郊教師網上開展教學和教研交流。

4、制訂向郊區學校傾斜的政策

城郊教師收入同步提高。體制調整前,城區、郊區教師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03、04兩年,區財政投入資金,在消除郊區教師收入與城區教師收入差距的同時,使城郊教師收入得到同步提高。

近三年,浦東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進一步加強了郊區學校的管理力量和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師職務評聘方面浦東規定,凡評、聘中學高級教師職務的教師,必須有在郊區中學任教一年以上的經歷。郊區學校的中級職務評聘比例可在上海市規定的結構比例基礎上再放寬5個百分點;在加強郊區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浦東安排專項資金對相對偏遠學校的區級骨幹教師與學科帶頭人每月給予500元補貼,對到郊區學校支教的城區優秀教師給予補貼。04年選派了第一批城區優秀教師64名到郊區學校支教,選派10名原區直管學校校長到郊區學校任職。

5、規範管理,改善民工子弟學校辦學條件

新區按照“兩個爲主”原則,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目前,新區有適齡民工子女約5萬人,以四種形式在我區就讀:一是在公辦學校插班就讀,二是舉辦專門招收民工子女的公辦學校,以這兩種形式就讀於公辦學校的學生爲2.2萬人,並享受與戶籍學生完全相同的待遇;三是到民辦學校就讀,四是在民工子弟學校就讀。新區鼓勵公辦學校敞開大門接收符合條件的民工子女,同時鼓勵民辦學校接受民工子女,並按小學每生1900元/年、初中每生2300元/年的標準給予民辦學校補貼。委託教育中介機構管理民工子弟學校,加強規範管理,並支持其改善辦學條件,03年撥專款150萬元,改善25所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學設備、廚房設施。

三、加強城郊基礎教育內涵發展,全面提升城郊學校辦學質量

城郊教育一體化就是要在均衡的基礎上實現內涵發展,讓所有的浦東人都能享受到均衡和優質的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對浦東整體提升城郊學校辦學水平創造了良好條件,浦東要以此爲契機,採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強基礎教育的內涵發展。


1.2016年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

2.2016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

3.2016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

4.2016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

5.2016關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

6.2016中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自查報告

7.2016年學校精準扶貧自查報告

8.2017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

9.2017鄉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