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目送有感3篇

讀目送有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目送》是思考着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下面是關於讀目送有感3篇的內容,歡迎閱讀!

讀目送有感3篇

  目送讀後感1

龍應臺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象她的表情,是淡然,抑或無奈?

曾經“手牽着手,穿過好幾條街”“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到後來不過是“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曾經他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我看着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後來“推着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目送》並不長,卻寫出了兒子的成長,寫盡了父親的離去,有纏綿不捨,有憂傷黯然,也有平靜釋然。

有人在評價龍應臺的文字時說:“‘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目送》這篇文章,給人的感覺正是“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那麼輕,那麼柔,讓人不禁深陷其中,感動於她對兒子的深愛,對父親的孝心中。

我不由想起自己。年幼時和阿太親,她問我她死後我會不會哭,我哭得稀里嘩啦;做夢夢到去親戚家的路上看到阿太的屍體,醒過來後撲在老媽懷裏狠狠哭了一場……可後來呢?後來慢慢地疏遠了,阿太死了,我卻哭不出了。

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目送呢?人生,不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目送嗎?

古人云“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到人死不能復生時才悔不當初,不如從一開始就好好對待身邊的親人朋友,珍惜當下,一起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就像海子曾經說的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目送讀後感2

龍應臺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也是我很敬佩的母親形象。“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兄弟們各自成家,這種最無法言喻的傷逝只在字裏行間,處處都是滿滿的親情,令人難忘的人生情景。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不知從何時起,父母囑咐的安全只換來我們的“知道了,這麼囉嗦。”一杯端到面前的熱水我們只會說“不喝不喝。”一件關切的外衣換來的只是不耐煩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父女母子之間好像隔了一層無法觸摸的牆,少了圍在身邊跑來跑去的身影,少了跟着父母問這問那的聲音。

一次次的目送,給我們帶來的只能是漸行漸遠嗎?

我依舊記得那一次在公交站臺目睹了一對母子。兒子身強力壯,母親的身軀卻微小瘦弱。老人明顯腿腳不方便,那位兒子小心翼翼地攙着母親,跟着母親的`步伐,一步一步,過了馬路。那兩個反差很大的背影,伴着夕陽印在了我心中,每每想起這個畫面,我的心是那樣的祥和,安靜,感到溫暖,他們每走一步,懷揣着的都是對彼此的愛。親情總是被人贊而又頌,與其看着彼此的背影漸漸遠去,爲何不大步向前,互相依靠,互相攙扶呢?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可明明我們有機會,爲何不和父母一起並肩向前,卻把他們拒之門外呢?我記得在我受委屈時父母擔心的神情,我記得我取得成績時他們的喜悅,我記得我獨自外出時他們的擔心,焦慮。正如龍應臺的文章裏,他在機場目送兒子離去,到消失人海的一剎那,兒子也沒有給她最想要,最希望的回頭一瞥。另一邊,目送父親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緩緩滑行,他們母子的故事,是全世界多少母子的真實寫照。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溼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

一次次的目送,的確使我們漸行漸遠,孩子走向人生的巔峯,父母漸漸走向黑暗的墓穴。

一次次的目送,絕不會讓我們漸行漸遠,因爲我們和父母都心心相惜。

孩子孝敬父母,父母疼愛孩子,這樣的好時光又剩多少了呢?別讓目送變爲隔閡,珍惜現在!

  《目送》讀後感

但願你的眼睛,只看得見笑容,但願你流下每一滴淚都讓人感動,但願你以後每一個夢不會一場空。

——題記

“理想”這個東西,在我眼裏,總是虛幻莫測。幼時,在玩具堆裏,翻出那一把自己鍾愛的小槍,別在腰間,彷彿自己真是一名警察;小時,在爺爺的軍帽,在電視的“升旗”“閱兵”儀式的影響下,總是憧憬着自己能成爲一名保衛祖國的軍人,戰士;等到上學後,又發現教師纔是最最高尚的職業,孜孜不倦,循循善誘,爲了學生,辛勤奉獻;爲了強國,教書育人;等到後來,讀過魯迅,讀過郭沫若,讀過林清玄,朱自清,老舍,冰心……的書後,竟然在墨香的書海里難以平復心情,又繼而勵志要成爲一名作家……

記得這本《目送》是和《繁星春水》一起買的,依稀想起買完這兩本書後,回來的路上正好下起了雨,那天我讀了《繁星春水》讀的特別認真,之後,總是在作文中有的沒的提上兩句,覺得特別有文采。再後來,老師佈置寫一篇讀後感,我便寫了上述者,沒想到竟然還在丹陽獲了獎。這一次的作文書目中恰巧也出現了《目送》,我便翻箱倒櫃地找到它,有些灰,但裏面的書頁還都是嶄新的。

我隨手翻閱,僅僅讀了《代序》部分,就愛上了這本書。有些後悔,爲什麼讀繁星時,沒有發現竟然還有一本更值得閱讀的書籍呢,而把如此一本好書擱置在角落了。三天,我便把這本《目送》翻了兩遍。這是龍應臺的一本散文集,“人生三書”中的最後一本。七十三篇感性的散文拼湊起來。寫了父親的患病離世,母親的年老失智,兒子的成熟離去,以及自己對人生所有的更爲深沉的思考……

《目送》的第一篇文章也叫《目送》,目送過父親和兒子(安德烈)的離開,我不知她當時內心深處到底有多煎熬難過,但是那平靜理性得讓人揪心痛楚的筆觸,彷彿是寒夜裏泛着冷光的碧竹,外界的蕭條瑟瑟,荒蕪慼慼,可能使竹竿也感到很落寞,但竹心依舊翠綠,龍應臺依舊冷靜,使得她,以及她所愛的人像竹一樣得以平行前進,依然向上生長。

可以發現她一向尖銳的筆鋒在這本書中明顯減弱了許多,是否是她也飽嘗人情冷暖,博閱滄海桑田,而對世界對親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呢?

我一剎彷彿讀懂了《目送》,讀懂了龍應臺,我若真成了作家,是否會像她一樣在平淡的日子中,品味出摯愛親情;在歲月的變遷中,醞釀出深邃哲理,在人世間的花開花落裏,而又唱出一首動人的歌呢?若她一般,一掬花葉便是一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