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的讀後感3篇

目送的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目送》中沒有歇斯底里的語氣,卻在你讀每一句時,心靈總是一次次地被滾燙地衝刷,從頭至尾,眼眶都是溼潤的。那一字一句間隱隱的悔恨和憂傷,彷彿不是龍應臺的憂傷,而是我們的父母的憂傷:讀得也彷彿不是別人的心情,而是我們父母的心情。下面是關於《目送》讀後感範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目送的讀後感3篇

  《目送》讀後感

初識龍女士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針見血的筆桿子給我以公民意識的啓蒙。而《目送》與《野火集》大有不同,少了那種犀利,多了柔情,親切而含蓄,令人感嘆。

《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字裏行間,寫盡悲歡離合,令人動容,感同身受。這部跨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用流暢的筆法寫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書以時間爲軸,以親情角色爲卷,作者遊走於“女兒”與“母親”的雙重角色,用細膩的情感之筆勾勒出每寸光陰中觸動自己的“背影”。

目送,一個簡單溫暖的動作卻穿插了我們的一生,那些倏忽而去的背影是否應經帶走了人們太多的記憶、溫情和牽掛?在目送中,時光悄然帶走了滿頭的黑髮,帶走了挺拔的身軀,帶走了如火一般熾熱的凝望。然而,在那個不斷變化成長背影后,目送的人一直都在,那份落寞與希冀一直都在,直到有一天,他或她再也無法目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是一個談不上奢望的等候,目送的落寞便悄然由那些轉身而去的背影再也沒有回頭開始延……那些倔強的背影一次次傷者母親或是親人最柔軟的內心,那些等候中的一瞥一次次充塞着生命中的悽傷,而原本不該是這樣,原來也不是。

那些長大了的身體總渴望擺脫父母、家庭的束縛,那些渴望飛翔的翅膀,總有一天希望高舞晴空,卻從來沒有想過回頭,從來沒顧忌過曾經棲息過的溫暖胸懷……

生與死,也許就在這目送之間,也許,別離是每一個生命必須的演繹。然而,站在生命之路上的兩個人,有一個卻始終緊緊拽着那根牽絆的絲線,把自己的柔情一絲絲年捻進短暫卻又漫長的時光裏,等候。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讀着這樣的落寞,我久久不語。今生今世,已說不清有多少次目送。然而,每一次背影轉身的瞬間卻始終刻在心間,那是一個母親漫長時光裏最真切的回憶,也是一個母親最落寞的回憶。

《目送》一書,可視爲龍應臺的人生筆記,不僅僅就內容而言,從寫作態度來說,本書體現了她真正的實質,比較接近生命本體的、巨大問題的關注和回答。作爲讀者的我,彷彿也進行了一次“目送”人生的旅程,有些情緒體驗能夠感同身受,有些因爲缺乏經歷而不能體會。沒關係,這本書足夠強大,留待日後慢慢品味。

  《目送》讀後感

這個寒假,周圍的朋友都去遊玩了,陪伴我的,只是一本書——《目送》。看着龍應臺淡淡的敘述,從目送晚年的母親開始,以目送衰退的父親結尾,龍應臺用她平淡沉穩的筆觸,訴說了她對生活的感悟,對周圍事物的見解……從她的敘述中,我認識了一段靜默的時光,體味了一份陳舊的心。

閱讀中總有想流淚卻眼眶乾乾的感覺,龍應臺內心無法抑制的苦澀和悵惘,讓人情不自禁得想流淚,可她那平平淡淡的口吻,又讓人慾哭無淚。那些埋藏在靈魂深處熱烈卻又無法言說的感情,卻又被淡淡地敘述出來,讓人時而悲痛,時而無奈,時而感動,這也許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當讀到這段文字時,喉嚨不知什麼時候哽咽了,讓我體味到隱隱的淒涼與哀傷。

其中的《跌倒》一文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指出了現在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訴了孩子如何成爲卓越的人,卻不曾告訴他們那些卓越的人背後的辛酸,告訴了他們卓越的人成功的經歷,卻不曾告訴孩子怎樣去面對挫折;告訴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卻不曾告訴他們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而這樣,必教育不出優秀的,有擔當的好孩子。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兩本存摺》裏有這樣一段話:我突然就明白了:原來,這兩本存摺之間,是有斬釘截鐵的反比關係的。你在那一本存摺裏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積累,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是,“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兌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去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地法兌換。這引人深思,也告訴了我們時間的珍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抓住時間啊,這是龍應臺作家對我們真摯的囑咐啊!

《目送》一書,龍應臺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動人的詩意。在這本書中,會看到感性而又素樸的文字背後,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刻領悟。再多的不捨和遺憾都是生命的過程,那些都已不復存在。我們只能堅定地往前走,用回憶癒合過往的傷,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

那本書講述了父母親情、閨蜜友情,每一個篇章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沒錯!它就是臺灣作家龍應臺的人生三部曲之一《目送》。

有一種捨不得你走叫《胭脂》。“媽,我明天我就要走了。”她也許正用空濛蒙的眼睛看着窗外的天,這時立馬把臉轉過來,慌張的看着我,“要走了,什麼要走呢?”這個場景多麼熟悉,每次去外婆家,臨走時,外婆總是那麼說“這不才剛來嗎?着急回去幹嘛?再玩兒會兒。”,每次我們必須離開時,從後車窗回望,準能看見她那孤單落寞的身影。也許幾十年後,我們也會這樣吧!

有一種鐵閨蜜叫《牽掛》。“拜託,洗衣機裏有洗過的衣服,忘了拿出來晾了,請你處理!”“還有冰箱裏過期的東西全部丟掉,都發黴了。”“你要保重,要保重!”這是閨蜜間最平常的對話。我也有好幾個好閨蜜,我們相識七年了,這七年裏我們吵過,鬧過,但更多的是幸福着,我爲有這些閨蜜而幸福。她們在我難受時就會陪在我身邊,在我開心時,總會有她們與我一同分享喜悅;我們中一人獲了獎,其他人便都像是自己得了獎狀那樣開心自豪,這大概就是閨蜜吧!

有一個溫暖的家叫《寒色》。家是什麼?作爲被人呵護的兒女,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裏,哪裏就是家。有了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是啊,這都是家,是一個溫暖的棲息所,是累了可以回去休息,痛了可以回去治癒,是我們永遠的港灣。如果人是一片葉子,那家就是那棵遮蔽風雨的大樹,如果人是一條魚,那家就是那片溫暖自由的海洋,如果人是一葉小舟,那家就是那個風平浪靜的港灣

有一種遺憾叫《如果》。每個人都有離開世界的那一天,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我們誰都無法改變。如果有一天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埋怨自己,爲什麼沒有在他年輕時逼他少抽點菸?如果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後悔,爲什麼當初沒有控制着他少喝點酒?如果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抱怨自己爲什麼沒有留在他身邊?可抱怨和後悔又有何用?我們都清楚的明白,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趁我們和親人在一起的時間還很長,就從今日開始行動吧!多麼希望親人,能永遠在我們身邊陪着我們呀。

有一種擔憂叫《牽掛》。牽掛,因放心不下而想念。放心不下,是啊,年幼的時候,父母在出門前提醒我們帶好鑰匙,卻總是放心不下,一遍又一遍的詢問;在快要下雨時提醒我們帶傘,卻總是放心不下,再打個電話確定一下;我們出門在外時總放心不下我們的衣食住行,“吃飯了嗎?吃的什麼呀?住在哪裏”?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字眼,父母年邁時,人生就會反轉,給父母打電話時總會問,“最近身體怎麼樣啊?沒感冒吧,加沒加厚衣服啊?自己做沒做飯啊?”幸福在彼此的牽掛中流淌。

目送着你遠去,情愫卻在我心中蔓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