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的讀後感範文3篇

《目送》的讀後感範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濃淡,一次次的目送講述了多少滄桑鉅變,本文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寫《目送》的讀後感,歡迎參考借鑑。

《目送》的讀後感範文3篇

  《目送》讀後感1

我以前很少認認真真地讀完過一本散文集。但這本書,竟然會讓我爲了其中的字字句句而感嘆、思考,甚至於感動到視野朦朧。

這便是龍應臺的《目送》。

“二十一世紀的《背影》,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無疑成爲了對《目送》最精闢的評價之一。無奈的愁緒貫穿全書,卻未嘗失去對未來的憧憬與對生活的希望;對於過去的不捨與深情追憶,漸漸變爲對漫漫人生“生死大問”的深刻思考,目送着或悲或喜的往昔,斟酌着眼前的現實,悲哀、深邃而美麗。

龍應臺的文字溫暖細膩,富有親和力,字裏行間中充滿着怡然情趣與幽默自嘲。我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何必要強壓住內心的情感,定身站在那裏看着“他”逐漸消失呢?就算真的不必追或說真的追不上,爲何不重新審視自己追的方式甚至是追的人呢?

也許你正要在小路轉彎的那一端,爲何不回頭再看一眼佇立在小路另一端遲遲不走的人,再說一句表達珍重情義的話呢?

你無法逃避生活中的不忍與不幸,你只能選擇被動忍受和主動直面。如果我們時刻珍惜彼此相遇相聚的緣分,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就不會在離別和失去時倍感不捨、憂傷、慚愧,就不會在這時才懂得要去珍惜。自是仍然不忍與不幸,卻不止是安慰了自己。

《目送》便是在用作者親身經歷和切實感受這樣不斷地提醒着我:你可以目送過去,但是請不要目送現在;如果你不想目送現在,那麼請時刻目送過去中的不忍與不幸,努力改變現實!

只因爲,現在還爲時未晚。

  目送讀後感2

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窗外的雨已經停了。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在書裏,那位母親輕聲的呼喚——雨兒。我不停地在問自己,誰目送了我,我又目送了誰。隔着一條馬路,當我回頭的時候,是誰在那裏,是誰在哪裏輕聲呼喚我。

人們常常說,三生,可是真的又三生嗎?如果又的話,今生的我在不停地被誰目送,來世我又會目送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真的是如此嗎?許多年過去,當我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我是否會在拐角處回過頭來,然後笑着對母親說——媽;或者,我是否也會在母親悲傷的目送中消失在拐角處?

我記得小的時候,我常常躺在母親的懷裏,聽母親將她那童年的故事,母親的淚光是啓蒙我的明珠。如今,我們兩人之間卻常常隔着一扇門,我在門裏頭,她在門外。我卻沒有勇氣打開門……父母養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那是責任。年少時,母親目送孩子離去,年老時,孩子目送母親離去。那又是什麼呢?目送着,背影消失裏,只剩下哀傷和寂寞嗎?不,不會的,我相信不會永遠都是目送的。我想,我會打開那扇門的,我依舊可以像兒時那樣,像兒時那樣依偎母親懷裏,儘管母親不再將她童年的故事了。

在這本書的魅力睿智的文字裏,我看見了自己,在嘆息作者的哀傷之餘,也深深地體會到母親,我的母親的那麼傷情。我想,許多年之後,等我也是一位母親的時候,是否也會如此,是否也只是目送?

珍惜可以挽留,不是嗎?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難過,但是,至少不會遺憾,不是嗎?

  目送讀後感3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目送》這本人生之書,從中也能獲得許多啓示與感慨。這本書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目送》帶給我的不僅有感動、感觸,更有對人生以及對生活的思考。

首先,是對我們上幾代人的經歷的感慨。雖然從歷史教材上以及家人的敘述中對幾十年前的歷史有所瞭解,但是當讀到這些出現在《目送》一書上的苦難的人民時,仍然不能不同情他們、爲他們感到悲傷。《目送》中有這麼一章—《幸福》,首句便是“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全文都以“不必?”的句式寫出當時那個年代各種各樣的人民所會遭受的苦難。那個時代的人民的幸福在我們今天來看是很簡單的,但是我能從《幸福》的字裏行間讀到這樣的幸福也來之不易,當時的人民的生活動盪,一切都沒有保障,如同浮萍在水上漂泊,無依無靠,不必恐懼便猶如奢侈品般遙不可及。然而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也擁有了那個年代的人民的幸福—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尋常的日子依舊,尋常的人兒依舊?恍然間,便覺得自己真的已經很幸福了,只是爲當時的人民感到心痛,我們的上上一輩的上一輩人民他們遭受了多少動盪、多少苦難,卻仍然沒有放棄,頑強地堅持下來,等待塵埃落定的一天。更讓我揪心的是幾十年前在海峽兩岸被分開的親人,那位只因過了海去買一瓶醬油的少年,在突然襲來的噩耗下,硬生生地只能留在故鄉的對岸。幾十年光陰逝去,再踏上故鄉的土地,山河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的草裏,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里已無故人”。而在當年有相似遭遇的少年,又有多少啊。

然後是對和平與戰爭的思考。金門如今也是一個戰地旅遊景點,但是這片土地上所遭受的深深的創傷,是怎麼樣也撫平不了的。美麗的海灘上,有倒插着的猙獰木樁,埋藏在地底的地雷,儘管戰爭已停息,但是戰爭給這裏的人民的苦難卻沒有停止。戰爭所留下的隱藏的危險,剝奪了這裏的孩子嬉戲玩耍的機會,剝奪了人們正常生活的機會,甚至奪走了人們寶貴的生命。戰爭是殘酷的,它把地雷深深埋藏地裏,也把永恆的傷痛深深埋藏在人民的心靈中。而在如今這個現代世界,卻還有多少人民因爲戰爭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啊,在這些土地上的無辜的人們只能被動地遭受苦難。戰爭的影響如同地雷一樣—埋下去容易而除去難。我無法不爲如今的生活感激,和平是對於人民來說最爲寶貴的。《目送》教會我感恩生活並感激和平。

最後是對親情的思考。《目送》一書中寫到了作者與孩子以及作者與父母之間的親情。兩相對比,這兩者有所不同。前者,是作者一如所往的付出和孩子的被動接受,後者是父母已老卻仍然心心念念兒女和作者對父母的關愛。在我看來這反映的是年齡上對親情的理解上的差異。十幾歲的少年也許因爲叛逆以及迫不及待想要長大的急切心情,因而對於父母的愛顯得很被動;而當經歷了爲人父母后,便終於能體會到當初父母對自己的用心,因而回報父母。書中有一句話令我有所感觸:“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授予我們生命,陪伴着我們成長,而在我們成人時,父母已然老去,我們更應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莫讓我們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漸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處纔是我們應該做的。《目送》讓我對親情的理解更深了一步。

《目送》一書讓我有所啓發有所思考,讓我對人生這本大書的理解又進了一層,也讓我能在人生這條康莊大道上,懷着感恩的心,沒有錯過身邊的美麗風景,又快又穩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