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範文

《目送》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目送》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爲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下面是《目送》讀後感範文,歡迎參考閱讀!

《目送》讀後感範文

  《目送》讀後感範文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

這是兼具母親和女兒雙重身份的臺灣女作家(社會批評家,思想家)龍應臺龍先生,在她的散文《目送》裏記下的一段感想。在目送一文中,龍應臺描寫的是她個人的感情,與兒子逛街,他不願牽她的手;送機的時候,兒子跟着人流前行,連頭都不肯回,她就在背後依依不捨地看着他的一舉一動,兒子長大了,已經有了疏離感。母親得了老人癡呆症,反反覆覆地問她是誰,一遍一遍地重新認識她這個女兒;但是與母親逛街的時候,母親依舊是一副愛美的樣子。與父親逛街時,她自己已經人在中年,父親卻像個孩子似的,要牽她的手;父親住院期間,生活已經不能自理,她卻只能匆匆地來,匆匆地走,父親就坐在輪椅上默不作聲地望着她離開······等等。

還記得第一次離家在外上學,忙碌中的父親母親,出我意料地放下手中的事情,親自將我送到那座於我陌生的城市。我的行李裝滿了五花八門的物品,直到現在,室友都不忘調侃我,問我是不是以爲學校裏面什麼都買不到呢? 我暗自驕傲,這都是我那偉大的父親母親千方百計地諮詢其他父母的成果。第二天,父親母親離開的時候,我戀戀不捨地跟在他們身邊。一路上,他們又不厭其煩地叮囑了我一番。走到校門口,母親突然轉過身,淡淡地對我說:“快回去吧!······”。於是,我就很聽話地頭也不回地耷拉着腦袋一溜煙地往學校裏面走。那時那刻的我,根本就不會想着回頭去看一看。

臨畢業前那一年,第一次和同學約好去到南方的那座城市,離開的那天剛好趕上大年初五,家裏忙着招待客人,我一個人揹着行囊向一羣人道別,根本顧不上身邊的父親母親。我們一路上坐着火車晃晃悠悠地走,欣喜若狂地領略沿途各地不同的風光,情不自禁地細數着每個城市的不同之處······轉車,再加上晚點,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初到遙遠異域的我,心中充盈着新奇和興奮,想當然地認爲父親母親早已經熟睡,無需打擾。第二天中午,當我跑去打電話的時候,電話那頭傳來的卻是焦急的聲音,父親母親徹夜未眠,一直在等着我這個沒心沒肺的女兒向他們報平安。從那以後,我的隨身物品裏多了一件長久以來被父親母親鑑定爲並無多大用處的東西——手機!

不知不覺中,我們畢業了。那一年的七月,是傷感的。我和一羣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站在擁擠的站臺,靜靜地注視着眼前的一幕幕情景:無數個淚眼朦朧的年輕的臉龐,無數雙緊握着久久不肯放開的手,緊隨着飛馳的火車追逐的腳步,車窗內外對視着的目光······我被擠在攢動的人流中,一路小跑,目光自然而然地跟隨着一個個遠去的身影移動着。此時的我,才真真正正地體會到原來目送着親朋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是如此的艱難。

畢業以後,來到南方的這座城市工作,一呆就是幾年。不定期地回家,定期地離開,每一次臨行前,父親總是默默無語地看着我來來去去地收拾行李,母親則站在一旁絮絮叨叨地指揮。於是,背起行囊的時候,忙碌的父親就看着我坐上的士,母親則是每次都堅持將我送到入口處。在分手的一剎那,沒用的我一向都是低着頭,從來都未敢正視母親灼熱的目光,嘴裏勉強應付着她無數次的囑咐。然後,急急地轉身,眼裏噙着淚花,腳步卻越來越快。那時那刻的我,根本就不願也不敢回頭。

回想以往,身邊的人來的來,去的去,經歷過了無數次形形色色的送別的場面,人已經逐漸變得麻木。但是每次,還是不願面對背後的那灼熱的目光。不是不敢,是不忍心。

“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我們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

  《目送》讀後感範文2

最近,我閱讀了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隨筆集《目送》,這是一本適合情感細膩的人閱讀的一本好書。

《目送》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等等,在剛讀完第一篇的時候,我就不忍釋手,深深爲之吸引,爲之感動。

龍應臺先生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讀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亦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目送》是《目送》的開篇點題之作。閱讀它,讓我的內心無比的酸楚,眼淚差點決堤。文章分爲兩個段落,第一段龍應臺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敘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第二段龍應臺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的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爲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龍應臺是一位優秀並且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閱讀總是伴隨着無數的感同身受,當閱讀《雨兒》一文時,我不禁被作者所記錄的一點一滴所感動,每天,作者都給媽媽打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年邁的母親已經糊塗的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思維不夠清晰地說着“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當作者來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懷疑地說着“你好像我的雨兒!”,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樣地確定着:“媽,千真萬確,我就是你的女兒”,“你的女兒要看見你笑。”。作者伴媽媽睡、陪媽媽聊天、帶媽媽洗溫泉、坐公交車,讓媽媽享受着有女兒陪伴的分分秒秒,這應該是人世間最樸實的幸福吧。所以,爲人父母以後,不管工作多麼忙碌,都應該抽出時間帶着孩子來到父母親的家中,做一頓母親愛吃的飯菜,聽一聽父母家長裏短的嘮叨,然後不住地點頭應和。

忽然聯想到她寫的另一篇文章《寒色》,作者自認爲是對“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早有體會的人,可是當別人問她“家,是什麼?”的時候,她卻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幫我們歷數了一個個叫做“家”的地方:作爲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終身的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裏,哪裏就是家。

在作者清新細膩的文字裏穿梭,我讀懂了太多關於愛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們爲母親發明的“大字報”;《爲誰》一文中安德烈讓媽媽學做的“西餐”無不浸透着真摯濃郁的愛。在《尋找》、《憂鬱》的文字裏,我也讀懂了作者傷春悲秋的情懷,就像秦觀的《踏莎行》裏的句子“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在《我村》、《火警》、《手鐲》等文章裏,我還讀出了世間的人生百態。所以說,讀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的,更需要有一種對散文情有獨鍾的心境。這樣的文字,纔會觸動我們的心靈,震顫我們的神經。閱讀,才能變成一次快樂的旅行,實現一種深刻的人生體味。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纔是最寶貴的?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