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範文1000字

目送讀後感範文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人都有溫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燒着野火的龍應臺。散淡的文章裏,把濃濃的親情深埋在字裏行間,下面給大家分享目送的讀後感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後感範文1000字

  目送讀後感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們的一生,永遠都在追逐別人的背影。可是,當你轉過身,你會發現我們的身後一直都有人在默默等着你。我們的身後永遠都有堅強的後盾,他們不辭辛勞,不求回報,我們卻並沒有能真正給予過他們什麼。他們在你一次又一次的離開中,目送着你的背影,不曾挽留,不曾後悔。你是否轉身看過他們呢?

“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當你真正轉身看他們時,原本黑髮如墨,如今卻雪鬢霜鬟。歲月帶走了他們的青春,卻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痕跡。他們望着轉過身的你,只有微笑罷了,可是內心的酸楚又有誰能知道呢?世界上一直在等你的只有父母,世界上一直默默無言守護在你身邊的只有父母,世界上一直時時刻刻在乎你的只有父母。

龍應臺的《目送》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夏天微涼的風吹拂着我的面龐,翠綠的柳樹迎風眺望遠方,它跟我的母親一樣。我的母親就站在那棵柳樹下,望着我漸行漸遠的背影。我轉過身去看她,她的目光在我身上隨着我一寸一寸挪移,眼裏是愧疚和不捨——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她沒有陪我一同前往。因爲她知道在那邊,在山的那邊,有一羣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也在等待着她。我有一絲小小的失落,卻還是獨自踏上了去學校的路,因爲我知道“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的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傷,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沒有人教過我們怎麼去接受失敗,但是,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有很多人關心着我們,他們都在等着我們。可是這條路註定是孤單的。來來往往許多人,終究只剩下你自己去解決這條路上發生的事,沒有人能代替你自己。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坦然接受現實,勇於面對未來的挑戰,路上的磕磕絆絆是避免不了的,跌倒了就站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爲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沒有人能一直陪你到最後,這條路上始終只有你一個人,他們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我們要學會獨立,學會勇敢,學會感悟。願行走在人生路上的我們各自安好。

前方的路不好走,但是沿途也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等着我們,你要堅持下去,因爲這條路上只有你自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2

在一個寂寥無聲的夜晚,我拿出一本書,翻開有些泛黃褶皺的紙張,觸摸書上的一字一句,是作者情感的寫照,是生活的點滴,更是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啓示。

當她的作品引領我在繽紛的情感世界細細品味時,我再次融入到作者的心境中去。她的文字像涓涓細流般,靜靜的流淌。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卻能深入讀者的心靈,樸素的言語中透露出的是身爲一個平凡人的她如何去感慨這世間喜怒哀樂,文字平實卻有着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講述着自己的經歷……

這是我第二次讀《目送》了,確切的說是第一次認真的讀,這是一篇讀後讓我有些酸楚和落寞的文章,龍應臺在文章裏的每一種感覺都撕扯着我的心,直叩着我的靈魂。每一句話都值得發人深省,每一個字都值得回味留戀……

《目送》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繼續閱讀“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的心再一次顫抖,也是在追問未來的自己,或許將來的我會選擇另外一種方式?“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每每看到這裏,我總是隱隱下定決心,堅信自己在長大後可以關心自己的家人,給予他們晚年的溫暖。但是,真的只是在長大以後嗎?有時,我因爲一些小事和家長起衝突,“解釋”卻遲遲不來。於是將自己鎖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裏,又試圖從縫隙裏找到那些沒來得及被我維護的愛。矛盾的我也許和作者的孩子一樣,那是因爲我們沒有真正的長大,在“幼稚”與“成熟”間還缺失了一個機遇。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想,任誰看到這樣的文字,都不免在心裏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包括我。

就像現在的我,徘徊在對過去的緬懷與回憶,和對未來的期盼與憧憬之間。但我覺得,我會選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吧。儘管以後的生活裏會迎來太多太多挫折與苦難,或是作爲一個平凡人過完風平浪靜的一生。我都會勇敢去面對,追求最真實的自己,肯定最好的自我。

我從書籍的世界裏脫離出來,那鮮明有力的字句還在我的腦海裏迴盪,熟悉的書籍、筆靜靜地躺在潔白的書桌上,柔柔燈光散落在四周,待耳機裏的一曲罷了,新的希望與黎明一定在不遠處顯現。

  目送讀後感3

“他說,那指的是生命,生命不論如何輝煌躍動,都只是大地之氣而已。”——題記

該是黃昏了吧?輕輕將手搭在書頁上,擡頭看見他的側顏,看着他青絲中的白髮,然後簌簌地落下淚來。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深刻地記得這段文字,我記得它的作者是一個集女兒,妻子,母親三重身份爲一體的女人——龍應臺,記得這是出自她的散文集——《目送》。

目送,何爲目送?我不願將它看作詞典中呆板規矩的“以目光相送”。或許,這樣的動作不僅是不捨的情思,更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經歷了這些,她是否會感到無奈,是否會感到悲涼?

七十三篇散文隨筆,七十三個不同情景,從心中的無奈轉爲人生的深沉。她曾依靠的母親像孩子一樣茫然,她曾擁抱的孩子卻像玫瑰一樣帶刺。正像作者在書中說的那樣:“人生本來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場,情再深,義再厚,也是電光火石,青草葉上的一點露水,只是,在我們心中,有萬般不捨”從懵懂無知的童年,到頑皮淘氣的少年,再到意氣風發的青年,最後到孤單沉默的老年。人生,至多不過幾十年光陰,可時間實在是太過於無情,奪走了那段時光,也奪走了那個無比溫暖的家。

家,何爲家?是放在桌上的早餐?是塞在書包裏的外套?還是,無比憐愛的責罵?這個家給了我們最美好的記憶,我們曾經最留戀的地方,最後卻散得只剩一個空殼,那幾個追逐打鬧的少年一個一個走遠,留下一兩個體態越來越孱弱,神志越來越不清的人,曾經溫馨的地方也可以變的荒涼,只剩下壓迫性的寂寞與寒冷。原來我們所留戀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差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而是一段時光,一段上了車就無法返程的時光。

書中的安德烈一再將背影留給母親,倔強而沉默,而我們呢?十幾歲的年華,是否都經歷過安德烈的叛逆?是否都曾厭惡過母親執意送過的傘?是否,都對他們的老去視而不見?“可是,‘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人的注視,任何人的注視?”母親可以在身後默默打點好一切,可當你成爲父母時,纔會猛然發現,眼中萬能的母親曾經也不過是個嬌氣的小姐而已。他們以一份簡單的愛支撐起整個家,我們卻一未地揮灑。十字開頭的年齡可以在一味的順從中漠不關心,等光陰逝去後越是美好的回憶越是令人老淚縱橫。

或許是發覺了吧,近年來關愛老人的廣告不在少數,可多少中年人以拼搏爲藉口而逃避親情,這“是一種被物質撐地過飽後的漠然?還是把一切都看得理所當然的無聊?”不知你是否徹徹底底地想過,拼搏只是爲了“幸福”二字,或許等真的拼搏成功時,曾經擁有的幸福早已消失殆盡。本質,終究是不可改變,而又有着一定期限的東西。

我們或許會對一切不管不顧,追求自己所謂的“青春”,最終離開他們“遠走高飛”,但身後的人兒明明是不願放手,雙目含淚,卻又只能是無可奈何,一遍一遍回憶朦朧卻又深刻的回憶,苦澀而甜蜜。我曾也是那個執迷不悟的“熱血少年”,從不在意身後緊緊追隨的目光,卻又只是在記住那個蒼老的背影后,才追悔莫及。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身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最細小,而又最不可或缺的事物。

生命,不過是一次輪迴,經歷的,未經歷的,終究會遇見,十字開頭的年紀未必能悟出些什麼,只是謹記,莫將親情肆意揮霍,莫將背影留給親情。

  目送讀後感4

有情懷,有生活,有領悟。父母、子女、兄弟、朋友,生活形形色色大多離不了如此幾樣。我們有時候不懂,得到又失去,相遇又離別,這生活她變幻莫測,到底爲了什麼?

讀《目送》,有感動,有驚異,又不時地在學習,我們的人生太短,於是在書裏初次體味那些朦朧的意境。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的記憶裏永不可消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裏站臺送別,父親笨拙地背影,那份父子之愛在我們心裏平添暖意。然而,龍應臺寫下的卻是一道道背影裏的無奈與悲涼。不斷的送別中送別者的寥落與離開者的沉默,大概都凝聚在那句“不必追”裏了吧。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沒有一個親生的兄弟和姐妹,甚至從未體會過與同齡人日日夜夜共同成長的生活。我們不知道,人到中年的兄弟姊妹聚在一起究竟是怎樣的心境;我們或許看過自家父母與兄弟姐妹的相親相愛,亦或是陌生疏離;又或許看過新聞裏刀槍相向的兄弟;我們或許疑惑不已,於是翻開手中書籍——終於得知,兄弟與姐妹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的歲月靜好。

“車子騎到海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溫柔,但是你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我們降生在沒有動亂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大陸,和平是我們所知道的,國家的發展與日益強大是我們所知道的;我們僅僅知道和平鴿銜來了橄欖枝,大地一片祥和,沒有硝煙與戰火,喧囂裏滿是幸福的歌。我們卻不知年幼的我們竟如此無知啊!“全球有兩萬六千人因爲誤觸地雷而死亡,大地裏還有一億一千萬枚地雷等着被‘誤觸’。”就像如今的東北仍有未被髮掘的毒氣彈,這其中的悲哀,究竟是這大地的無聲哀嘆,還是人類自己默默承受的淒涼?

“老天,你爲什麼沒教過我這生死的一課?你什麼都教了我,卻竟然略過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課?”我看着作者詢問蒼天,我試着揣度,那一刻,看着即將逝世的父親,她的心中是悲傷還是放下呢?我未曾親眼注視死亡,我僅僅一次一次的聽說,曾經與我說過話的人,曾經與我一起玩耍的人,她已不在人世……而我所體會到的,是周圍人強加給我的極度悲傷。我不知道要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死亡,我也一直難以理解爲何一個人會在這世界上憑空消失,留下的僅僅是人們對他的思念,或是早已泛黃的照片。讀着龍應臺的文字,我才慢慢了解,面對死亡,不論是自己還是別人,唯有放下與釋然,纔是最好的表達。

母親的老,父親的逝,兒子的成長,兄弟的共行;或是自然的變換,生活的變化,鮮花的盛開,遠古動物的滅亡;又或是國民軍的流亡輾轉,戰火留下的死亡的痕跡,時間的飛奔流逝……我們也曾經歷過的,未曾經歷過的,或者永不能經歷的那些世事無常,大概就是所謂的人生。

書的封底寫道“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這亦或是一本人生之書,有親情,有友情,有生與死,有毀滅,有纏綿的生活。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臺的《目送》一書,字行間流露着讓人不禁觸景生情的感動與親情。而在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龍應臺與父親之間的親情。

父親,是一位慈愛、關心女兒但又孤單,寂寞的老人。他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女兒,但卻只能“目送”她的走遠。女兒由於工作的繁忙又或自己家庭的瑣事,不能陪伴父親,從以下這一段便可以看出兩者的矛盾。

“‘禮拜天可不可以跟我去開同學會?’他突然在後面大聲對你說,隔着正在徐徐關上的鐵門。鐵門‘哐當’一聲關上,你想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讀完這一段,我不禁觸目傷懷,“大聲說”、“徐徐關上的鐵門”、“沒時間”等字眼,讓我觸景生情。父親想與女兒一起去同學會,唯恐女兒不願,直到最後才鼓足了勇氣大聲說,但最後仍遭到女兒的冷漠拒絕,在鐵門“哐當”一聲關上的時候,父親心中多麼失落與孤寂,這樣的場景直擊我的心房,讓我感到悽入肝脾。爲龍應臺父親難過的心情感到傷感,同時也爲龍應臺的工作繁忙感到無奈。是的,在現代社會中,有多少兒女也同樣如此爲了奔波勞碌工作而不能陪伴父母,甚至不能陪他們吃頓飯?這種遺憾,也許只有年邁的父親才能體會吧。

而不珍惜年輕的時光,待到父親的油盡燈枯時,再想回頭挽回以前的點點滴滴,卻怎麼也回不去了。

“你要陪他出去散步,發現他無法從沙發裏站立起來。他的身體微微向右傾斜,口涎也就從右邊的嘴角流出。他必須由你用兩隻手臂去拉,才能從沙發裏起身。他的腿不聽腦的指揮,所以腳步怎麼都邁不出去。他的手,發抖。”

這一段則講述了龍應臺想陪伴父親出去散步,卻發現父親已不再年輕了,他變得瘦弱、年邁,甚至不能行走。“口涎從右邊的嘴角流出”、“無法從沙發裏站起來”、“發抖的手”都指向着同一個事實——父親已不再健壯了,父親年輕的時光已經逝去,他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終點。龍應臺可能想起,是時候該陪陪父親了,但當她回來時,卻只能“目送”着父親的離去了。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在《注視》這一篇中,有一段讓人傷感得落淚的字語:

“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與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想愛……”

這是父親瀕臨死亡的時刻,死神在父親的身上環繞,他心中的確不捨,他想兒女、妻子、朋友、親人,而他失去的,是與你們感應的密碼。死亡像一把鎖,人們拼盡了平生的氣力渴望去打開,但父親卻失去了與親人們感應的密碼。那些悲傷的字句,真是透骨酸心。

龍應臺的《目送》一書,是一本生死筆記,道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它深邃、憂傷、美麗、傷感。親情的那些感人心脾的瞬間,真真正正地打動了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龍應臺與父親之間的親情,或許正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年老父母親的願望,也許只是希望我們多多陪伴他們,放下工作,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們。多陪陪父親去散心;多幫幫母親的家務,別在“目送”父母親離去時,還抱有遺憾。

《目送》所傾訴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