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最新《目送》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最新《目送》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目送》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目送》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目送》讀後感1

《目送》中的龍應臺在步入了中年之後,追求到了她所想要的之後才發現原先身邊的人和事都已變了樣。正如書名,她一路目送着兒子不復以往對自己的依靠,她目送着父親的逝去,她目送着母親漸漸老去,而自己已經無法去改變什麼。她目送着時間慢慢流去,最終只剩遺憾和後悔。看完整本書,始終被書中淡淡的語句和始終消散不去的苦澀味糾纏,我們何嘗不是又一個龍應臺。而很多個我們和她不同的是,我們還有時間能夠也就應讓我們做不讓我們後悔遺憾的事。

對於這一點,我想,和我一樣剛剛踏入大學校園沒多久的人是同樣感觸良多的。我們中的大多數幾乎沒怎樣離開過父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有父母操辦,而當我們進入這樣一個脫離了他們懷抱的環境中,就會發現,掃地拖地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不是每個人都對你百般包容;你跌倒了要學會自己爬起來而不是伸手等人扶……但似乎人都有這樣的劣根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時候不知珍惜,失去之後才明白在那之前自己擁有多寶貴的財富。越是真心的人,我們越是會不在意地去傷害。

所以能夠在還年輕的時候珍惜眼前人,在雙方有限的時間裏無限大地真愛對方,不要目送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上前幾步,牽起他們的手,用最大的耐心和愛去陪伴他們。

勿目送自己所愛之人背影,去珍惜,去珍愛,不留遺憾。

  《目送》讀後感2

讀到這一章節,最後一句,頗有感觸:“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爲智慧必然來自孤獨”。突然想到湯顯祖在《牡丹亭》有《鷓鴣天》一闋,於你,於我,於所有奮鬥路上的年輕人頗有教義,提筆默寫,聊以爲寄——“刮盡鯨鰲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憑依造化三分福,紹接詩書一脈香。能鑿壁,會懸樑,偷天妙手繡文章。必須砍得蟾宮桂,始信人間玉斧長。”——題記

在我的大學生活中,有一樣東西是始終不可或缺的。數量不多,但是內容能眩人耳目,不貴,卻彰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散發着智慧的光芒,帶着精深的思想,載着作者辛勤的汗水,揹負着歷史背囊,向你緩緩行進。

它能幫你找到準確的人生定位,價值取向,與你分享人生的真諦,他的行文告訴我:男孩,士不可以不弘毅!她的墨香告訴你:女孩,此花莫與羣花比。

緩緩的翻開一卷帶着歷史滄桑感後濃重感的詞卷,那裏記載着太多古人的悲歡離合與浮萍散聚,有無數風流王者金戈鐵馬,逐鹿中原的故事,有山中隱士無心功名,歸園田居的故事,有着無數折腰英雄赤血黃沙,馬革裹屍的故事,還有無數仁人志士,遊走於茶馬古道,奔走相告。

當你對人事迷茫,對故鄉思故人的時候,你會聽到晏殊“不如憐取眼前人”的感嘆。在你蹉跎光陰時,你會聽到李清照“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的悲嘆。當你放蕩不羈,你會聽到李煜“無限江山,一響貪歡”的悔恨。當你感慨流年光轉,韶華易逝的時候,你會聽到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的些許無奈。當你仕途不順,屢遭坎坷,你會感受到東坡“又得浮生一日涼”的豪邁與豁達。當你春夢無痕,遙望月色,思念故里佳人,湯顯祖會對你有所慰藉“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當你沉浸在書海之中,你會無限歡愉,你無須與任何人交談。看似形單影隻,但意不孤獨因爲有的時候,一個人也是獨歡,兩個人卻是寂寞。就像龍應臺所說:智慧必定來自成熟。成熟,是成長的必然產物,猶如那初好的牡丹,雨後的新竹,或是那傲枝的寒梅,就在一場新雨過後,在你有意無意之間,就會看到怒花新立,竹林穿風,翠綠初新,雲霞翠煙。這也許叫做寂寞開無主吧,就像冷梅那樣,不爲別人讚美,自己傲然怒放,只聽從內心的召喚,在自己的季節裏綻放和搖曳,那沒一片花色與每一縷花香,惹得旅人駐足與觀望。我們讚歎她的盛美,我們可曾知道她在寒風中寂寞的綻放?我們愛聞寒梅的冷韻幽香,怎有知道她曾經受過的冷雪冰霜?我們也會讚歎雄鷹的振翅高翔,但是誰想過他們經歷過怎樣的生死存亡?

  《目送》讀後感3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的是她個人的情感。寫她與兒子一起逛街時,兒子不願跟她牽手過街,兒子大了,有了疏離感;寫她母親得了老人癡呆症,反反覆覆的問她是誰,寫她與母親逛街,母親的那個愛美樣子;寫她與父親同樣在過街時,要牽她的手,而她已經人在中年,寫她父親最後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時,由於傭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龍應臺的文筆優美而細膩,將這些生活中的點滴娓娓道來,那些情感也如流水般涌出筆端,躍然紙上。只是讓人不禁爲之唏噓的是,父母老後的情形。我甚至覺得在美麗文字的背後,龍應臺是不是也想到了她老時的情景?由此,你不得不想到自己。

這個社會是需要關懷老年人的。雖都說老人像孩子,但孩子是生命力的象徵,而老,那是英雄遲暮,美人易老時。那是一個成年人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時刻,那是垂垂老去等待死亡的時刻。那時,多少預示了人生的悲愴。或者,說的白一點,人,要有個好死!

我非常喜歡《不相信》中所寫的,假如我籠統的隱晦的表達的話,那就是理想主義墮落爲現實主義,而轉向實用主義的過程。是理想沿着這一路線演變而歸於世俗的過程。龍應臺在文末引用了李叔同的話。我想他是尊重這位弘一大師的。我猜測,她應該非常佩服佛家的圓寂。因爲這是將死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從容面對。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似乎應對那些主動捨棄生命者抱有尊敬之情。正像蘇格拉底所說,“踏上死亡之途”與“繼續存活”,“孰優孰劣”,“只有神明知道”。

當我們對生老病死充滿疑惑時,李叔同在臨終前“悲欣交集”四字絕筆及偈語或許告訴了我們他的人生體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