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目送》有感(10篇)

讀《目送》有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讀《目送》有感(10篇)

讀《目送》有感(10篇)
讀《目送》有感1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讀《目送》有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

最初讀《目送》是和媽媽一起,那時候我還讀小學,只能在媽媽的講解中去領會簡單的道理,但我知道媽媽的感觸應該很多,好幾次我都在泛黃的燈光下看見了媽媽微紅的眼眶。後來,當我自己一遍遍去讀的時候,對書中的內容有了自己更深的感受,讀到情深之處自己內心也是一陣翻涌,許多的的回憶在我腦海翻轉,很多生活的情節也恍然明白了好多。

“她的眼睛還是很亮,那樣亮,在淺淺的晨光中,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年輕時的鋒芒餘光,還是一層盈盈的淚光。”這段話就讓我想到了我姥娘。當了一輩子教師的姥娘到了老年因病導致語言神經壞死,只能發出“啊”“嗯”這種音節單詞,但她的眼睛經常閃着水光,尤其在見到我媽媽的時候更加明顯。姥娘格外疼愛我媽媽這個小女兒,每次回家看姥娘,她都會用手輕輕拍拍我媽的頭,滿眼的慈祥和甜蜜。有時候看見桌子上放着錢,她就偷偷塞給媽媽,還做個噤聲的手勢,讓媽媽哭笑不得。每當離開的時候,姥娘遲遲不肯去睡覺,總緊緊抓住我媽媽的手,媽媽就會輕輕撫摸着她的手背,說她出去一會就回來,晚上回家住,總是哄上好久姥娘才肯去睡。我不知道姥娘醒來後會不會還要找她女兒,會不會因爲找不到而難過和傷心,我也不知道她的記憶是否能保存那麼長時間,如果這樣,我但願她不記得,快樂也罷,傷心也罷,都在她的腦海裏如風飄過就好,就像文中作者的母親,健忘的不認得自己的女兒,也就沒有了思念女兒的傷心和牽掛。

八月份,媽媽的心臟病差點犯了,那幾天都不敢開車,去哪裏都隨身帶着救心丸,那綠色的葫蘆小瓶對我來說好像魔鬼一樣,電視劇裏纔有的情節居然也會在我的真實生活中上演。媽媽虛弱的躺在牀上,我心裏是害怕的,但我不想表現出來,趁她熟睡的時候,我偷偷用筆在她腳踝上寫下“我親愛的媽媽要快點好起來啊!”可能是有些癢,她老是用手去抓撓,表情憨厚的很是可愛。休養了幾天,媽媽身體逐漸恢復,但醫生說不能生氣動怒不能勞累,於是一下子我就長大了,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與她頂嘴。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永恆,誰也抵不過時間,從牙牙學語到蒼蒼暮年似乎只有一步之遙,沒有機會回味,更沒有機會後悔。我更加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雖然我明白他們已開始目送我離去,但我還是要讓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

讀《目送》有感2

我來看此花時,很不經意的,花開的並不美,是殘缺的;但是在殘缺中,我相信着,他原來美好過,或者它的以後會美好的。這是《目送》的代序給我的那種微妙的感覺。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或是對生命的期待。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與父母的分離,那個女人心中好不是滋味;17歲的她的孩子,那個女人似乎不太滿意着;面對父母的衰老與漸忘,那個女人甚是心疼;1946年的同學聚會,56歲的那個女人心想着自己對於當年留下的多少不捨.....在時光老人的追趕下,無言的目送着生命的遠去,我們開始孤單、寂寞的如同黑夜中獨自淋雨的不知名的花。我們跑着跑着,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消失不見,我們哭泣、不捨,但不得不忘記。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那個女人不知是不是太孤寂,竟不自覺的苦苦追尋着一隻叫的讓人毛骨悚然的杜鵑;在香港的薄扶林與猴幫還有舞池中,不同的那個女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在廣州那條迷人的街上有巷子,巷子中的手鐲驚豔地讓那個女人驚訝;在首爾,那個女人看見的僧人、紙店與臺階.....好愚笨的我,真的看不太懂其中的含義。或許在那個女人想來,其中沒有主要內容,又或許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主要內容。那個女人有太多的故事,確實是個極好的文學家。而我卻是那麼渺小,但我卻也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她的經歷進行剖析,或許,這是個極度想家的女人。

漫山遍野茶樹開花。蒼老的父親在行動上的幼稚,明顯是父親那寵愛的沉澱;母親那顆天真的少女的心,這是多麼可愛的媽媽;坐在輪椅的父親隨着詩句一步一步行走;最後的時刻,在一片內心無邊際物的曠野裏,那個女人的父親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天空飄起絲絲細雨,滿山片葉的茶樹,陪着父親也會孤單。是啊,人,終會離去,當我們在別人不捨的眼中逐漸的消失,他們無奈、心痛,卻也只能把我們送到無人處,與花相伴。

那個女人便是龍應臺。這是她所採下的每一個她親眼“看見”的瞬間剎那,在她採下的同時,她所感受到的稍縱即逝,不斷遠離。她無奈,害怕,想要用手緊緊抓住,卻是一陣冰涼,冷徹身心。她好痛,卻也終於放棄,目送美好。

我太喜歡她溫柔的語言,從中,我甚至能感覺到她骨子裏的溫柔似水。我真的難以詮釋自己對於這本書的喜愛,一讀再讀,卻也毫不厭倦。可是,朋友說她看不懂《目送》,事實上我也不懂,卻總會看到某一處便覺得痛到某一處,,心痛,眼淚欲流。是啊,我們都抓不住時間,抓不住生命,好無奈,只能目送自己認爲的美好,但我現在會珍惜《目送》的美好。

讀《目送》有感3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目送。作者龍應臺在散文《目送》當中,通過描述她兒子如何隨着年齡增長與她疏離以及描述她與父親的多次離別,清晰地表達了她對於人生路上親人之間悲歡離合的無奈以及闊達。

這篇文章寫了其中三個情節:作者送她的孩子華安上小學的第一天,鈴聲響後,華安揹着書包往前走卻不斷回頭看我;華安十六歲到美國做交換生,作者與他在機場送別,眼看他消失在了海關窗口,卻盼不到他的回頭一瞥;華安二十一歲時,上的正是作者教課的大學,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作者的車。幼時的華安,曾是那麼依依不捨地離開母親上學,在走進校門時不斷地回頭。那時的他,對母親敞開心扉,對母親的依賴佔據了他幼小的心靈。可隨着他的成長,他漸漸地關閉心靈的大門,儘管母親對孩子有無限的關愛,可孩子不理睬母親。隨着他頭也不回地,毫無留戀地走上飛機,留給母親的,除了背影,只有無盡的落寞和無奈。

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會到這一個階段,開始對親人的.關心感到不耐煩。在這時候,周圍的人或許會痛心,但這是令人無奈的,只能默默地看着自己的背影漸行漸遠。

活在當下,就只存在於眼前的這一刻。現在的我們,回首往事,抽幾分鐘仔細想想,又是怎樣的一番心境?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以爲自己懂得那所謂的“三思而後行”,可在我們做完一件事之後,又總會覺得這樣不足那樣不滿。也許,這就是人生

或許就如龍應臺所說“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讀《目送》有感4

我愛龍應臺的《目送》,愛她書裏淺淺的陽光下弓着腰的老婆婆,柔弱如稻草的身影;我愛那廢棄的斷牆下濃青、豔紫的牽牛花,愛那綴滿鳳凰花的枝丫。

午後,陽光點亮了書房。翻開書本,我彷彿看見她走在石橋上,看溪水緩緩流淌。去思考,去行走,去愛。

書中的龍應臺,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她喜愛散步,別人眼中破敗的庭院,她能發現牆角的牽牛花,能感受到歲月沉澱的美好。河流中淺眠的天鵝,是他人眼中一晃而過的畫面,她卻能體會其中的安詳與寧靜。

那種對生活的熱愛感染了我。原本,眼裏無趣的鎮子,此時卻頗具韻味。

我開始行走,走在充滿茶香的徽州小鎮裏,我站在梧桐樹下,看陽光透過樹葉在柏油路上灑下光斑,手拿一本好書,度過一個溫暖的下午。我站在十字路口,看人們爲了明天奔走着。我在清晨的環城路上騎車,看遠處的山峯在霧中透着古樸的青灰色,那麼高大,那麼遙遠。

作爲華人世界犀利的一支筆,《目送》中不僅有潺潺的小溪,更有着險峻的山峯。十幾歲的龍應臺,也同我一般的愛做夢,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想要走自己的路。可在那個民風閉塞的臺北小鎮,家家戶戶都是漁民,女孩唸書,出國留學,彷彿是天方夜譚。可她仍然堅持自己,爲自己的未來的路而拼搏着。

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十六歲的我,更多的是迷茫。不知道前面的路如何去走。從初三緊張壓抑中走出的我,就像繃緊的彈簧突然鬆開,毫無分寸。沒日沒夜的沉迷於網絡,懶散、放縱又無奈。害怕自己一旦停下,中考的失誤,遠去的朋友、繁忙的高中,種種煩惱就會佔據我的大腦,使它痛苦不堪。難道我的人生就是當個“乖寶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難道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重點”構成的嗎?難道以後我只能做一份待遇好但呆板無趣的工作,渾渾噩噩地過下去嗎?不,我不願意!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發出抗議。

是的,我唾棄這條枯燥無味的平坦大道,愛那條風景獨特,曲徑通幽的夢想險路。可我一想到追夢者顛沛流離的生活求而不得的苦惱又心生恐懼,就又終日沉溺於虛擬世界,不願思考我的未來。

直到那個下午,我翻開《目送》。書中對自我的剖析,對未來的思考,對生活的熱愛。就像一束陽光射入我滿布灰塵的心。我開始振作起來,爲我的未來而努力奮鬥。我一定要走我的路。

我行走着,心中的勇氣在日漸增多。既然不願混過大好年華,何不放手一搏。贏了,夢想之燈就此點燃;輸了,殘缺的古牆也有歲月的美麗。

別害怕,向前走!一路有電閃雷鳴,也有旭日東昇。看遍整個世界的風景,去掌握自己的明天。

讀《目送》有感5

教室的窗外,是一片銀杏林。

說它是個林子,其實有點誇張。但是每天在枯燥的數學演算中,抽閒兒望望那幾棵銀杏樹,心情會突然間就變得舒爽起來。小小扇形葉子,在風中搖曳着,宛如一隻只綠色的蝴蝶在舞蹈,在歌唱。我知道,綠色是生命的顏色,綠色往往給我帶來希望。

即使到了秋天,我也對眼前的銀杏,充滿了愛憐。那一片片葉子開始慢慢變黃,開始在風裏靜靜地飄落,靜靜地躺在地上,似乎在準備與大地做一個香甜的冬夢。我相信,來年的春天,我會看到銀杏會再次上演一場生命的燦爛。因爲,生命總是在長河中走向下一個輪迴。

這是我在銀杏樹上讀到的故事,更是在《目送》中讀到的一個生命體驗。

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母親一天天地老去。作爲龍應臺,有不捨,有留戀,有辛酸,有無奈。可是,她沒有就此停步。她嘗試着與愛子溝通,寫下了《親愛的安德烈》;她嘗試着記錄,寫下了《目送》;她嘗試着追念,寫下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並且努力做到最好。

看着書中的故事,我突然發現,現實中的我們在與長輩的相處中忽略了很多很多。

比如說奶奶。我的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獨自一人住在農村。媽媽和爸爸幾次三番地要她來城裏住。可是她一口回絕了,說她的根就在老家,她過慣了農村的日子。百般勸說,毫無所動,我們也就斷了請奶奶來家裏常住的念頭。

眼看入秋了,我和母親去奶奶家送點心。

那是個週末,大約坐了一小時的車,我們到了奶奶家。走進了奶奶家的院子,一眼看見的便是滿地的落葉。慢慢走進了室內,昏暗的燈光照射着原本就很黑的屋子。

“奶奶,奶奶!”我邊走邊叫。“誰啊?”我聽見奶奶的叫聲了。

這時,只見一位瘦瘦的,矮矮的老人從屋裏走了出來,佝僂着背,緩緩的,緩緩的……奶奶見到我們很激動,連忙招呼我們坐下,然後便開始忙碌了起來。一邊燒面、拿飲料,一邊就和我們聊了起來。

可能是許久不見的緣故,我們之間好似陌生人,低沉沉的氛圍包圍着我,讓我感到很不舒服,我輕輕推了一下母親,示意要走了。 或許連母親都有些不適應了,她對奶奶說:“我們走了。”“啊,這麼快?再留一會吧。”奶奶緊張地說。

“我們還有事,以後再來玩,不用送了。”母親邊走邊說。

到了外面,也不見奶奶出來,本以爲她不會來了,可正當我上車後回眸的那一瞬間,一隻佈滿皺紋的手攀上了鐵門,緊接着,從門後探出了一個老人,老人笑着對我們說再見,一直目送到我們車子開遠了爲止。

就在我們的車子拐過村口的時候,我發現遠處的老人竟然拿起一隻手抹了抹眼睛——奶奶流淚了。奶奶竟然哭了。當初的我,竟不知道奶奶爲何而哭。只覺得遠處的老人是多麼的孤單而落寞。可是讀了龍應臺的文字,我才知道,我們這些人喲,竟是不懂得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

而我,只在她的老屋停留了片刻,覺得無話可說就匆匆離去了。唉,我竟然連她這一個小小的願望都滿足不了,足以想象,我將一個老人的心傷的有多深!

漸漸地,我明白了,我們做晚輩的,要在老人有生之年,多陪伴他們,讓他們感到不寂寞,而不是在你的身後默默目送你。停下手中的筆,我望向窗外。暖暖的冬陽下,那片銀杏林靜默着。

只見每棵銀杏光禿禿的,靜靜地立着,地上則躺着一層厚厚的落葉。那些銀杏,沒有了綠葉的遮蔽,我居然清晰地看到了枝條的長勢,它們不約而同地指着同一個方向——向上,向上,直指天空!

我恍然間,覺得自己就像窗外的那些銀杏,而奶奶恰似地上的那層落葉,彼此相依,靜靜陪伴。

讀《目送》有感6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從她的文字中,總能讀到一個矛盾的雙面的她,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着不同的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這是後關於三代人的生活,我從龍應臺的筆下看到的不止這些,有很多情感是難以言語的,要自己在生活中體會。其實很多情節很相似,可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時你總有些難以釋懷,看《目送》後知道自己的真情了。其實可以表達然後上路漸漸成爲目送另一個人的人

讀《目送》有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臺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書《目送》中的一段。龍應臺,這支亞洲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會有最柔軟和難以言盡的時候。在此之前我讀過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都是用盡了深沉和喜悅的筆鋒,寫盡了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驚歎和感慨。而《目送》卻是思考着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其實,《目送》只是這本書中的開篇。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溼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爲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很多遍。

於是,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決堤了一樣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知道,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卻沒有了最親的人,庭前花開卻失去了駐足欣賞的人,你的喜悅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你額前的傷疤出自何時來自何處,你,可以這樣想象嗎?

感謝龍應臺的《目送》,讓我們下定決心再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窮盡我所有,愛他們,因爲我們是爸媽最親愛最疼愛的孩子!

讀《目送》有感8

假期讀了龍應臺的《目送》,書中寫盡了作爲女兒、母親、姐妹的她與自己的父親,兒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離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濃淡,一次次的目送講述了多少滄桑鉅變。

新學期伊始,我和爸爸離開了我們一直生活的營口,來到了大連。爸爸來這裏工作,而我也來到了一個新的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親身邊,突然的離別讓我感到興奮和恐懼,興奮的是我終於可以擺脫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恐懼的是我面臨的陌生環境常常讓我感到離開了母親的孤獨。

曾幾何時,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長不大的小小鳥,可是現在我要一個人來面對以前從來不用費心的日常生活,儘管還有爸爸,可他是個工作狂,忙的時候常常自己的顧不得吃飯。

臨行前媽媽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該帶走的東西,但我們踏上月臺,例行揮揮手的一剎那,滿載着行將遠行的興奮的我突然發現母親眼角的淚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還是我太不在意了,我還沒有能力去體會她此時此刻的感受。當列車漸行漸遠,我依稀能感覺到媽媽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風中,列車,也許是我的身影,像一塊吸力巨大磁鐵,牽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樣,她會一直望着遠方。

這種經歷讓我想起《目送》一書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作者的兒子安德烈,他在媽媽的心目中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從小對母親的依賴,直到學校門口也不肯鬆開緊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頭,與我四目相對,跨越一切。可是當他一天天長大,漸漸對母親不解,不屑,甚至反感,當他終於有一天遠赴異國求學,臨上飛機之前,我們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夠到他的胸口,很明顯,他在極力忍受着這種告別在他等待檢查護照的過程中,我一直站在那裏,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這次,他沒有,他沒有回頭,甚至沒有做出任何動作,自動門‘咻’地關閉了,再開門時,人影全無,只剩下一隻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樣佇立,靜默着

仔細想想,我和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雖然我沒有象安德烈那樣對母親牴觸,但我以後不會嗎?我永遠不會嗎?我不敢答應自己雖然我現在每天都樂此不疲第和媽媽電話彙報、滔滔不絕講我的新生活,但我會不會有一天面對着她卻默默無言嗎?我不敢肯定。

時常想起和媽媽一起在超市裏推着購物車,看到我中意的東西,無論多麼貴媽媽都會撿到籃子裏,而有一次她選了一包自己喜歡的餅乾,我竟然說媽媽,這種口味的餅乾最難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裏,媽媽只對那些被我吃膩了而丟到一邊的食品感興趣,而且那樣津津有味。

當年的媽媽身後的跟屁蟲現在已經自己單飛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樣經歷着無數次的彼此的目送,當她過來陪我度過每個週末返回營口,當我每次從營口返回大連,看着列車遠去,看着彼此的身影從對方的視線中變小變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她在變老,而我,在長大。

沒錯,就象龍應臺在書中所寫:我漸漸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與他的緣分是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在小路的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處,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讀《目送》有感9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這段話是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龍應臺在《目送》中寫下的。初讀這本書時,我很納悶,這本書寫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長大,不是我們這個年齡所應該閱讀的。但前幾周,幫媽媽吹頭髮時,猛然發現,年輕漂亮的媽媽何時竟也有了白髮?留心觀察,爸爸臉上竟也出現了皺紋。這才明白,我們長大的同時,原來父母真的也在老去,只是我們從未察覺,從未真正地去關心他們。

認真的再讀一遍《目送》後,我覺得龍應臺的兒子真不懂事,討厭母親的擁抱、頭也不回地離去、與母親劃分界線。曾經想過:我永遠不會變成這樣,我會永遠是媽媽的小棉襖,不會讓她因我傷心。但一天早上去學校上學時,走出五六米遠,突然發現手中空蕩蕩的,原來是沒拿裝作業的袋子。我轉身回去拿,卻發現媽媽還站在剛剛送我的地方,手裏拿着我的袋子,身子微微向前傾斜,正眺望着我的位置。見我突然轉身,頓時愣了一下,稍後便明白,看着手中的袋子笑了笑。不知爲何,當時我腦子裏卻浮現出“目送”二字,起初我不明白爲什麼會想到這兩個字,但隨後便領悟了:原來媽媽每天也都目送着我上學,只是我,像龍應臺的兒子一樣從未回過頭。接過袋子,走出兩三步,我又一次回頭,對着媽媽燦爛一笑,她也微微一笑。轉回頭,我心裏卻很不是滋味:原來,我也這麼不懂事。

我害怕,害怕將來的某一天我也會不知不覺變得不近人情,也會不知不覺傷父母的心。但現在,我一定會去溫暖他們的心。

讀《目送》有感10

我從《目送》這邊書中看出主人公淡淡的無奈,混雜着憂傷,從方正的印刷字中滲出,似乎可以看到這縷對母親的情,自書飄逸而上,彌散於半空,漸漸融成她們母女倆路上穿過的那片櫻花林。風起,花卻輕輕悄悄地繞着小圈落下,淡粉色櫻花與母親的臉明滅掩映,恍惚間那個曾經那般耽溺於美的母親回來了;她文眉,上腮紅,點朱脣,對着鏡子做着矜持的姿態,兀自笑得慵懶美好。

然再嬌豔的花最終也會以凋零作爲結局,母親身子愈來愈瘦,腳步愈來愈輕,神情愈來愈退縮,灰白稀疏的頭髮暗示着時間的逝去。像幾乎所有老年人一樣她開始時光錯亂,記憶斷斷續續地回到四十年前既進又遠,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亂世界。

母親老了。龍應臺用平靜的語言闡述着這個事實。她領着母親,就像小時候所有的母親一般,溫聲細語地講話,彷彿在哄着賭氣的小孩。從字裏行間,不難讀出她的苦,她的痛與她的執着。

讀《目送》總是給人暖暖的籍慰,這種港灣式的柔情便是以父母,兒子的各種生活對話,互動作爲主基調,漸漸渲染開,團成周邊模糊而又朦朧的光暈,那是家無聲的召喚,不論你處在何地,家中,總有盞永不熄滅的燈,正發着幽幽暖意等待着你投入懷抱。

《目送》用拉家常般的親切口吻,面向着中國,轉向亞洲,朝着世界,堅定地用親身經歷宣誓:永遠都不要讓親情等待,很多時候,可能轉身便是永恆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