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感

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感

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感1

今天,我讀了著名小說作家、報告文學作家葉永烈先生的文章——《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讀完之後我感觸頗多。

這篇文章開門見山提出論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接下來通過三個不同人物遇到問題不放過,努力將問號變成感嘆號的事例,論述了這個觀點,最後進行總結指出只有見微知著,善於獨立思考,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才能發現真理。

讀了這一篇文章之後,我不禁深深的感慨道:其實,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要有拼搏的精神,你要有善於發現問題的眼光。古人說:“學貴有疑,疑則進也。”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有懷疑的精神,不要盲從或迷信權威只有在不斷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發現奧祕,揭示規律才能使自己不斷髮展和進步。正如作者所說的:“精微之處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的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正向數學家華羅庚所說的,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是的,沒錯,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你能見微知著,善於發問,勇於探索,勇敢的去追求真理,就能發現:科學並不神祕,真理並不遙遠,我們要善於觀察,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捨的追根求源。

讀了葉永烈先生的這一篇《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我真是受益匪淺啊——讓我們都來從生活中司空見慣、不足爲奇的事情中發出疑問、大膽質疑,在解決若干個問號之後找到真理吧!

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有感2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一百個問號之後誕生真理。——題記

讀罷《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我似懂非懂,但我清清楚楚的'明白:真理只會給有準備、鍥而不捨,堅持不懈的人發現。

課文以三個方面層層展開,步步深入,主要用事實論述了只要善於觀察、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捨的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文章列舉了三個事例證明這個觀點。通過三個具體事例一步步揭示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道理。在第一個事例中,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敏銳地觀察到”漩渦中水的旋轉問題,進而提出問題,研究探索得出:水的漩渦旋轉方向與地球自轉有關。在第二個事例中,化學家波義耳在偶然裏“敏感地分析出”紫羅蘭的某種成分遇鹽酸會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實驗,終於發明了石蕊試紙。在第三個事例中,奧地利醫生在他兒子睡眠時發現了兒子眼珠的轉動,經過反覆觀察與分析,推斷出凡睡者眼珠轉動都表示在做夢的普遍現象與規律。

真理總是從問號開始。蚯蚓在美國東海岸有,在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在美國西海岸卻沒有。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從蚯蚓的分佈,推論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分爲了兩個洲。是啊,無數科學家的實例告訴我們:只有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且鍥而不捨的追根求源,解決問題,才能發現真理,有所成就

讀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我受益匪淺,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告訴我:科學並不神祕,真理並不遙遠。只有我們善於發現細小、身邊的事,就能夠看到真理,找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