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範文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在假期裏,我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一書,感想頗深。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埋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而王老師的這本書爲我指明瞭課堂管理的方向,它既重視理論的探討,又有具體的操作方法,讀後我感覺受益匪淺。

《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後感範文

課堂是教育教學與管理的交匯之處,二者既矛盾又互相支撐。沒有適當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如果講課有藝術,能吸引學生,則管理就相對容易得多。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學也有管理功能。因此,我想,要讓自己的課堂管理更有效果,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是一個方面,只有用更精益求精的教學,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減少管理的時間和壓力;同樣,也要把管理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爲教育教學服務,使課堂學習更有效率。

王曉春老師認爲,課堂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而生活是活潑的、不拘一格的。課堂管理越嚴格,它離生活就越遠,就越缺乏生活的情趣。課堂不但是個學習的地方,而且是個過日子的地方,過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樂趣。所以,課堂管理過分嚴格,反而會刺激學生在課上幹課外的事情,只不過轉入地下了。教師首先要考慮如何和與學生交流,其次纔是維護“規矩”的尊嚴。

王老師這本書列舉了大量的生動鮮活的事例,這些事例差不多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或親眼目睹過的,讓人讀來倍覺親切。更重要的是,許多困繞在我心頭的問題,在他的這本書中,幾乎都能找到答案,找到對策,找到理論依據。比如有些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但是並未影響他人,或者對他人影響較小,這時候管一管也是必要的,但王老師建議應點到爲止,速戰速決,不可和孩子較勁;比如某個孩子遲到,教師批評他五分鐘,這對於全班絕大多數從未遲到的孩子來說是浪費時間,而且不公平,那麼這種情況下王老師建議教師一般簡單詢問一下就可以了,也可連問都不問,先讓他回座位聽課,課下再詢問也不遲;這些建議,對我來說,無疑是黑暗中的明燈,是迷途中的路標,是課堂管理的指南。

王老師在此書中給我們介紹了17種使課堂安靜下來的技巧,分別是:1、不說話,在黑板上寫出要學生做什麼;2、沉默、注視;3、請求學生安靜;4、壓低聲音;5、做手勢;6、題外話;7、倒計時;8、評比;9、提示聲等等。

王老師還給我們提供了在處理課堂管理問題時的一些具體做法。1、震動面小的問題,裝作沒看見。2、一定要分清影響課堂秩序與影響教師心情兩種情況。不要把個人情緒問題上升爲“紀律”問題。3、能用提醒的,就不批評。提醒的方式要委婉。4、能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解決問題,就不靠嘴說。5、能課下解決問題的,就不在課上解決。6、避免“導火索”似的語言。說話不要太尖刻,傷害學生的自尊。還有,不株連、不擴散、不翻老賬、不糾纏,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把學生趕出教室等等。這些看似我們做教師都懂的解決方法,往往在遇 到問題時被我們拋到九霄雲外,究其原因是我們對管理的認識問題沒有解決。

王老師告訴我們:課堂管理是交流,不是外部控制;課堂管理是質的管理而不是量化管理;課堂管理是柔性的,而不應是剛性的;課堂管理是爲了學生的發展,而不只是爲了教育者的業績。認識到這些,我們就能正確面對課堂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讓課堂管理不再困難!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說:課堂管理,真的不難。

我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課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急切地想尋求提高課堂管理效率的妙計。王曉春老師的《課堂管理,會者不難》,給了我一些啓示。

一、我認識到了課堂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以前,我總想當然地以爲學生就是應該遵從教師的規定,該幹嘛,不該幹嘛,都應由教師說了算。殊不知,學生處在課堂,也有自己的爲難之處。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爲,學生在課堂應該是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努力地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不一定會有這種意識,於是我們勃然大怒,覺得自己失敗萬分。其實,只要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爲他們想一想,或許我們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爲教師,當課堂管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應該清楚,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教師個人對課堂的把握。一個人的注意時間有限,那麼我們該思考的是,自己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投其所好,來減少學生的分心時間。比如在課堂上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上英語課時讓孩子們做遊戲,唱歌謠,當記者,當小老師,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歡的,課堂管理應用了這些妙計學生在快樂的玩耍中學到了知識,而且對英語的學習培養起了興趣。

二、語言是人們溝通的橋樑,在課堂管理中語言上的技巧尤爲重要。同樣表達一個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說的話,會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師的說教語言應該儘量簡短,速戰速決。課堂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如果太過冗長,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教師說的第一句話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責的語氣,避免發生無謂的爭吵。限制使用“你應該”,這是指揮性的語言,而不是指導性的語言。這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體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而不是永遠的發號施令。用“讓我們”代替“你們”,減少老師高高在上的感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那樣學生纔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課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平時可以採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視,這是靜態的方法,這個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計時,這招也挺管用,時效性很強,但是維持時間不久。評比,這個技巧相對來說比較有用,因爲小孩子爭強好勝,集體榮譽感比較強,所以他們會盡力保持安靜來獲得老師的獎勵。還有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壓低聲音,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變化,進而意識到自己也許出了問題,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整。

在課堂管理方面渴望得到幫助的我,通過閱讀《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以後,得到了一些啓發,無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明確了方向,對課堂管理工作增強了信心,相信能改善現在的局面。

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課堂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急切地想尋求提高課堂管理效率的妙計。 王曉春 老師的《課堂管理,會者不難》,給了我一些啓示。

我認識到了課堂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以前,我總想當然地以爲學生就是應該遵從教師的規定,該幹嘛,不該幹嘛,都應由教師說了算。殊不知,學生處在課堂,也有自己的爲難之處。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爲,學生在課堂應該是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努力地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不一定會有這種意識,於是我們勃然大怒,覺得自己失敗萬分。其實,只要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爲他們想一想,或許我們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爲教師,當課堂管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應該清楚,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教師個人對課堂的把握。一個人的注意時間有限,那麼我們該思考的是,自己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投其所好,來減少學生的分心時間。比如在課堂上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上英語課時讓孩子們做遊戲,唱歌謠,當記者,當小老師,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歡的,課堂管理應用了這些妙計學生在快樂的玩耍中學到了知識,而且對英語的學習培養起了興趣。

王老師認爲建設課堂有三個主要目標:一是有安全感的課堂,二是有秩序的課堂,三是有效的課堂。其中建設有安全感的課堂給我的感受最深。“學生在課堂上能做到基本上不焦慮、不恐懼、不孤獨,這樣的課堂才能稱得上安全課堂。”這個標準不高呀。事實上我們的課堂能達到這樣標準的並不多。從我縣中考各校與考數可瞭解到,厭學生比例仍然較大,問題生不少,有的學生已經發展到了學校恐懼症的程度,說明相當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並無安全感。我以爲無安全感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學生害怕上某些課,這些課老是聽不懂,在課堂上如坐鍼氈。二是“孤獨”,有孤獨感的學生在課堂上心情不好,沒有朋友,與人很少交流,走進課堂的感覺就像走進沙漠一樣。三是教師的強勢,課堂上教師“肋迫性氣勢”起主導作用。爲此,王老師書中介紹的幾種解決方案很有借鑑作用。一要創造非脅迫性的課堂氛圍;二不能用分數給學生加壓;三對學生即要限制,又要尊重;四是給學生安全感的教室環境。

課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平時可以採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視,這是靜態的方法,這個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計時,這招也挺管用,時效性很強,但是維持時間不久。評比,這個技巧相對來說比較有用,因爲小孩子爭強好勝,集體榮譽感比較強,所以他們會盡力保持安靜來獲得老師的獎勵。還有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壓低聲音,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變化,進而意識到自己也許出了問題,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整。

當我們懂得了這些,就會發現,課堂管理,真的不難。

近日學習了王曉春老師的《課堂管理 會者不難》一書,有春風沐面,親切之感。

王老師以簡樸的語言,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幾位美國優秀教師的課堂管理策略,力圖幫助廣大教師搞清課堂是什麼,課堂管理與其他管理的差異,樹立正確的課堂管理理念,創設有安全感的、有秩序的、有效的課堂。讀後我感覺受益匪淺。

1.關於課堂本性

學生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課堂度過。王老師認爲,課堂 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課堂對於教師和對於學生,含義是有差別的。對學生而言,課堂是多維的,不但是學習的地方,也是過日子的地方。過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樂趣。我校第七週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節課評選,七年(1)班在32節課中,選出了一節音樂課,理由是“老師教我們唱歌很好笑、我們大家都喜歡唱歌。”;七年(7)班選出了一節政治課,理由是“因爲蘇老師上課很會和我們開玩笑。”雖然有失偏頗,但從學生角度,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要讓自己的課堂更讓學生接受,就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想方設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只有更精益求精的教學,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減少管理的時間和壓力。反之,課堂上教師教學枯燥無味,即使你課堂管理嚴格,學生不取造次,但他們可能到了其他課又去發泄情緒和精力。

2.關於懲罰

當下,談懲罰學生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話題。今年秋季開學,上海全面啓動小學一、二年級“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滬上部分小學紛紛出臺具體實施措施。一位小學老師反映:新學期,學校規定老師批改課堂作業時,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師質疑,難道連孩子面對自己錯誤的勇氣也不用培養了?更多人認爲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王老師認爲“作爲教育者,頭腦一定要清醒---教育是有強制性的。” “教育懲罰是一種客觀需要,是教育手段之一。我們即不迴避它,也不可迷信它,最需要的是把懲罰條理化、具體化、明晰化。”文中例舉了美國優秀教師的案例,他們對待懲罰問題很坦率、很平靜,定義明確,措施具體,操作性強。可見,其實懲罰也沒有那麼可怕。懲罰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教育的途徑。懲罰的方式很多,也可以有多種色彩,並不一定都是劍撥弩張的,也可以是輕鬆平靜的。有的老師認爲學生不歡迎自己是因爲太負責地管理學生,是片面的。我校不少優秀教師嚴格管理學生,但嚴而有格,同樣深受學生歡迎。

3.關於課堂安全感

王老師認爲建設課堂有三個主要目標:一是有安全感的課堂,二是有秩序的課堂,三是有效的課堂。其中建設有安全感的課堂給我的感受最深。“學生在課堂上能做到基本上不焦慮、不恐懼、不孤獨,這樣的課堂才能稱得上安全課堂。”這個標準不高呀。事實上我們的課堂能達到這樣標準的並不多。從我縣中考各校與考數可瞭解到,厭學生比例仍然較大,問題生不少,有的學生已經發展到了學校恐懼症的程度,說明相當部分的學生在課堂上並無安全感。我以爲無安全感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學生害怕上某些課,這些課老是聽不懂,在課堂上如坐鍼氈。二是“孤獨”,有孤獨感的學生在課堂上心情不好,沒有朋友,與人很少交流,走進課堂的感覺就像走進沙漠一樣。三是教師的強勢,課堂上教師“肋迫性氣勢”起主導作用。爲此,王老師書中介紹的幾種解決方案很有借鑑作用。一要創造非脅迫性的課堂氛圍;二不能用分數給學生加壓;三對學生即要限制,又要尊重;四是給學生安全感的教室環境。

作爲老師,我們都知道,課堂管理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和保證,正好看到了王曉春老師的這本《課堂管理,會者不難》,讀完以後,給了我一些啓示。

一、我認識到了課堂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以前,我總想當然地以爲學生就是應該遵從教師的規定,該幹嘛,不該幹嘛,都應由教師說了算。殊不知,學生處在課堂,也有自己的爲難之處。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爲,學生在課堂應該是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努力地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不一定會有這種意識,於是我們勃然大怒,覺得自己失敗萬分。其實,只要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爲他們想一想,或許我們就可以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作爲教師,當課堂管理出現問題的時候,應該清楚,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教師個人對課堂的把握。心理學上說,一個人的注意時間有限,那麼我們該思考的是,自己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投其所好,來減少學生的分心時間。比如在課堂上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語文課時開小火車,當小老師,這些形式都是小朋友很喜歡的,多用用允許全民參與的形式教學,課堂管理或許就會容易一些。

二、語言是人們溝通的橋樑,在課堂管理中語言上的技巧尤爲重要。同樣表達一個意思,用不同的形式說的話,會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師的說教語言應該儘量簡短,速戰速決。課堂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如果太過冗長,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教師說的第一句話一定要慎重,不要用指責的語氣,避免發生無謂的爭吵。限制使用“你應該”,這是指揮性的語言,而不是指導性的語言。這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體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而不是永遠的發號施令。用“讓我們”代替“你們”,減少老師高高在上的感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那樣學生纔有可能更接近你。

三、課堂管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平時可以採用的方法有,沉默,注視,這是靜態的方法,這個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我也在使用,略微有些效果。倒計時,這招也挺管用,時效性很強,但是維持時間不久。評比,這個技巧相對來說比較有用,因爲小孩子爭強好勝,集體榮譽感比較強,所以他們會盡力保持安靜來獲得老師的獎勵。還有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壓低聲音,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變化,進而意識到自己也許出了問題,在短時間內進行調整。

在課堂管理方面渴望得到幫助的我,通過閱讀《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以後,得到了一些啓發,無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現在,我已經把自己吸收內化的一些東西運用在課堂上,效果很好。

在假期裏,我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課堂管理,會者不難》一書,感想頗深。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埋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而王老師的這本書爲我指明瞭課堂管理的方向,它既重視理論的探討,又有具體的操作方法讀後我感覺受益匪淺。

課堂是教育教學與管理的交匯之處,二者既矛盾又互相支撐。沒有適當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如果講課有藝術,能吸引學生,則管理就相對容易得多。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學也有管理功能。因此,我想,要讓自己的課堂管理更有效果,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是一個方面,只有用更精益求精的教學,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減少管理的時間和壓力;同樣,也要把管理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爲教育教學服務,使課堂學習更有效率。

王曉春老師認爲,課堂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而生活是活潑的、不拘一格的。課堂管理越嚴格,它離生活就越遠,就越缺乏生活的情趣。課堂不但是個學習的地方,而且是個過日子的地方,過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樂趣。所以,課堂管理過分嚴格,反而會刺激學生在課上幹課外的事情,只不過轉入地下了。教師首先要考慮如何和與學生交流,其次纔是維護“規矩”的尊嚴。

王老師這本書列舉了大量的生動鮮活的事例,這些事例差不多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或親眼目睹過的,讓人讀來倍覺親切。更重要的是,許多困繞在我心頭的問題,在他的這本書中,幾乎都能找到答案,找到對策,找到理論依據。比如有些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但是並未影響他人,或者對他人影響較小,這時候管一管也是必要的,但王老師建議應點到爲止,速戰速決,不可和孩子較勁;比如某個孩子遲到,教師批評他五分鐘,這對於全班絕大多數從未遲到的孩子來說是浪費時間,而且不公平,那麼這種情況下王老師建議教師一般簡單詢問一下就可以了,也可連問都不問,先讓他回座位聽課,課下再詢問也不遲;又如兩個孩子打起架來了,教師只要把他們分開,讓他們不再打下去就好,不宜當時開庭審案。這些建議,對我來說,無疑是黑暗中的明燈,是迷途中的路標,是課堂管理的指南。

王老師在此書中給我們介紹了17種使課堂安靜下來的技巧,分別是:1、不說話,在黑板上寫出要學生做什麼;2、沉默、注視;3、請求學生安靜;4、壓低聲音;5、做手勢;6、題外話;7、倒計時;8、評比;9、提示聲等等。

王老師還給我們提供了在處理課堂管理問題時的一些具體做法。1、震動面小的問題,裝作沒看見。2、一定要分清影響課堂秩序與影響教師心情兩種情況。不要把個人情緒問題上升爲“紀律”問題。3、能用提醒的,就不批評。提醒的方式要委婉。4、能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解決問題,就不靠嘴說。5、能課下解決問題的,就不在課上解決。6、避免“導火索”似的語言。說話不要太尖刻,傷害學生的自尊。還有,不株連、不擴散、不翻老賬、不糾纏,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把學生趕出教室等等。這些看似我們做教師都懂的解決方法,往往在遇到問題時被我們拋到九霄雲外,究其原因是我們對管理的認識問題沒有解決。

王老師告訴我們:課堂管理是交流,不是外部控制;課堂管理是質的管理而不是量化管理;課堂管理是柔性的,而不應是剛性的;課堂管理是爲了學生的發展,而不只是爲了教育者的業績。認識到這些,我們就能正確面對課堂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讓課堂管理不再困難!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說:課堂管理,真的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