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

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論語》的前四篇,都是來講解孔子學問之道,對其思想核心“仁”的理論闡釋,而本篇不同於前四篇,加入了具體事例,師徒之間的討論,使語錄體充滿生機。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

  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_第1篇

本篇共二十八章,加入了具體事例,師徒之間的討論,使語錄體充滿生機。孔子的學問之道,多以用爲主,而不是侃侃而談,紙上談兵,文中事例主要是評論弟子施政才能、仁德品行,褒貶不一。主要評論人物的德行、仁德,孔子這樣的教育理念與當代的教育理念“立德樹人”不謀而合。

本篇中包含有孔子嫁女,孔子對弟子、他人的評價,對德行的肯定與批判,在和弟子的交談中,也吐露出孔子心中的最終理想。從孔子嫁女中,可見孔子對人才的認定,不在於外在,而在於內在是否有德,也可以看出孔子評人論事的標準是客觀的,不會因爲某件事兒輕易論斷,而是辯證地看待一個人。雖然隻言片語中很難看到孔子所選女婿全貌,但從孔子的標準來看,此人應該是品德高尚之人。

孔子對衆弟子及他人的評價中,或有讚揚,或有批評,比如孔子肯定冉雍的仁德,而否定浮華的言語;漆彫開對仕的謙虛,不做無把握之事,孔子欣慰不已;孔子稱讚宴嬰的交友之道,與人交往能善始善終,保持長久的友誼;孔子對子路忠誠的肯定,對其好勇的否定;對申棖慾望過多的批判等等,都是從弟子爲人處事的現實中肯定他所弘揚的“仁”。從這些具體的交談中可看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處事方法、人格修養。

本篇中我喜歡的句子:“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聽其言而觀其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等。

  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_第2篇

【原文】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註釋】

子路原名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或稱季路,魯國人,是孔門“十哲”之一,也是“七十二賢”之一。 子路性格直爽,急躁,遇事容易冒進,孔子經常提醒他要穩重、多思量;勇敢果決,信守承諾,忠於職守,敢於對孔子提出批評,勇於改正錯誤。周敬王四十年,衛亂,父子爭位,子路被蒯聵殺死,砍成肉泥。

“子路有聞”,“有聞”有所聽說的,是指聽到了師友教導的學問、道理,例如六藝的學問。

“未之能行,唯恐有聞”,“有聞”的“有”,和第一句的“有”不同,意思及讀音和又相同。已經聽到的學問、道理,一定想要完成。如果尚未完成,就怕再聽到新的學問、道理。因爲一起並行,就怕無法兼顧,最後必然一事無成。“唯恐”是描述子路的用心,怕自己辦不到,言行不一。這正是子路積極實行,而能入門、升堂的關鍵。

【譯文】

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

【解讀心得】

★ 教學不能急躁,務必講清道理,做到大小概念點點清,並構建科學系統的概念圖,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並能對所學知識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做到知行合一。

  論語公冶長篇讀後感_第3篇

《論語》公冶長篇中有一則這樣的記載: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感慨假若他的志向無法實現,便會選擇乘坐木筏漂流到海外去,而能跟隨他的可能只有仲由了。子路聽了這樣的話很高興,此時孔子卻改口補充道:“仲由太好勇了,這方面已經超過了我,其他也沒有什麼可取的地方了。”

我們要知道,子路非常的忠誠勇敢,一直擔任着孔子的保鏢。孔子也深知子路爲人,所以他纔會說當他完全失敗且失望的時候,也只有子路一人會跟隨他,其餘的人可能都有作鳥獸散了。這句話對於子路而言,無疑是很高的認可與褒獎。但是子路的性格一向就是容易沾沾自喜,尤其是得到了孔子這樣一個猶如最高榮譽的評價,自然是高興得無法形容。而孔子見狀自然是要對症下藥,並且一下子就是一劑猛藥。“無所取材”四個字頓時讓在雲頭飄飄然半天的子路再一次被悶棍打回地面。

當我讀到這些故事的時候也產生了困惑。爲什麼孔子總是喜歡在誇讚子路後,子路興奮時候突然潑冷水呢?這一點,我覺得答案可能在《論語》的先進篇裏。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閔子站在孔子的身邊,正直而又恭順的氣質;子路,剛強而又直率的氣質;冉有、子路,溫和而又快樂的氣質。孔子看着他們笑了,但是又轉憂爲喜“像仲由這樣剛強,恐怕不好啊。”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孔子爲什麼總是打擊子路,不願意讓他過於得意了。子路的性格特徵正是剛強直率。而孔子當時爲亂世,老子也曾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像子路這樣剛強直率的人很容易成爲攻擊的對象受到傷害和責難。孔子正是因爲愛惜子路,希望他能夠化剛爲柔,從而在當時的亂世文化中容身下來,纔會不斷地去提醒子路。

然而,孔子的這樣一個猜測最終還是不幸應驗了。衛國的孔悝之亂裏,子路因爲剛直不撓不知迴避最終被敵人殺死。這樣的一個結局讓我讀後感到十分的扼腕與悵然。倘若子路在世的時候,孔子能夠對他再多一些教導和提醒,再多一些勸誡和點撥,子路是不是能夠逃過這劫呢?孔子的因材施教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挽救這樣一幕的發生,這能不能說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種缺憾和侷限之處呢?

可惜,我的這一切疑問,都已經隨着孔子與子路的消逝,在歷史上無所尋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