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平平搭積木》的教學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平平搭積木》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平平搭積木》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課文以小見大,從搭積木生髮開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質。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啓發和教育作用。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平平搭積木》的教學反思,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平平搭積木》的教學反思

  《平平搭積木》的教學反思【1】

《平平搭積木》是小學語文上冊第5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采用兒歌的體裁,講述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分別想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用多媒體形式,將遊戲與學習結合在一起,讓一年級的孩子來理解,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着明顯的不足之處。授課後,我對這堂課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結合這個學期對一年級課程的教學和低年級小朋友的瞭解,我將會在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以讀爲本,讀中感悟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爲主。因而,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讀爲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要讓學生多讀。可以通過指名讀、小組讀、齊讀、男女生賽讀、師生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通過反覆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品味,從中受到啓迪,情感上受到薰陶,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的效果。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明白了,在教學時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多讀,並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強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二、挖掘訓練點,發展想象力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但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就能點燃學生創造性的火花,促其展開豐富的想象。我在本節課的設計時,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要片段讓學生展開想象。比如在《平平搭積木》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就讓學生思考,平平是個怎樣的孩子?我想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讓小孩子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答案就可能有以下幾種:“我覺得平平是一個乖孩子,因爲??”“我認爲平平是一個能幹的孩子,因爲??”“我認爲平平是一個想象力很豐富的孩子,因爲??”“平平是一個很會關心別人的孩子,因爲??”“平平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孩子,因爲??”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在回答這個問題中,學生的思維可能會發散開來。當學生思維有時候還發散不出來的時候,教學應正確引導,而不是代替學生回答問題。

三、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樂趣

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樂趣對學習的促進尤爲重要,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怎樣讓學生樂於學習對我們教師來說卻是一個難題,因爲他們太小,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太短。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我覺得這些方面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樂趣。

1、創設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教學情景,教師要發揚民主,做到心中有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輕鬆、愉快、活潑的課堂學習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採用多

種激勵手段和新穎的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喚起學生們求知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學生學習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一個被動者變爲一個主動者,把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出來,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教學與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好動的特點。如果我們能在教學時開展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就能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大大的提高。這些活動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可以在多媒體教學中加入一些動畫遊戲,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可以加入演講、歌詠比賽,講故事等。這樣可促使學生重溫課文內容,鞏固了所學課文的內容。

總之,作爲當代小學教師,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改革,積極應對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不斷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的知識取得、能力發展與興趣提高和諧統一地結合起來,體驗學習的興趣。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爲把孩子培養成棟樑之材多做貢獻!

  《平平搭積木》的教學反思【2】

在課堂上,合理恰當的提出問題,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梳理思路。可是,相反如果問題提的盲目不恰當,反而會給學生帶來很多疑惑。

很久沒在課堂上問這個問題了,在學生初讀完《平平搭積木》後,我問他們:“你們讀懂了什麼?”其實我也不希望他們說出什麼正確的答案,只要他們能說就行。可結果實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舉手的人寥寥無幾。不敢再請了,我是犯了一個大錯了,書還沒讀通,學生如何能悟呢!記得上次聽課,就有提到對於初讀的要求不要過高。認識到錯誤,忙引導學生反覆讀。讀了多遍,最後請大家思考“平平是一個怎樣的小孩?請你再讀讀書,要說說爲什麼這樣認爲。”孩子們有的說平平是個愛自己家人的好孩子,有的說平平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接着還有懂事、天真、可愛、活潑、愛學習等,每一條他們都在書中找出依據了。連我認爲最不沾邊的“愛學習”他們也解釋爲:不愛學習就搭不好積木!讀確實能讀出東西來啊!“那你們認爲哪一個特點最主要?”這下好,都說自己說的特點最重要,真是一個亂字了得!“下面老師讀,你們接着讀好嗎?”我引導他們讀書上主要的幾句話,讀了兩遍後,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是平平很關心別人!”“平平心裏爲別人着想!”讀,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得到昇華。

尊重學生是課堂民主的前提。學生對課文,對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滿足他們。民主、自由、寬鬆、愉悅的環境也應該造就一羣聰明可人的、歡快活潑的小朋友,這不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嗎?只有讓孩子民主、自由地成長,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習習慣,上課注意力集中,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活而不亂,張揚個性,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的奇思妙想。

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意味着個人與世界關係的'轉變,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轉變。這裏所說的學習已不是傳統意義是的學習知識和形成能力。學生學習是爲了掌握生存的常識和技能,以便獨立地面對世界;學生學習是爲了尊從生活的律則與規範,以便和諧地與人相處;學生學習是爲了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以便有尊嚴地立於天地之間。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想法,每個孩子們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讓我們努力去豐富課堂形式,珍惜孩子獨特的感受!

  《平平搭積木》的教學反思【3】

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瀆、選代表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師生比賽讀……通過反覆朗讀,學生們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住;一間給爸爸媽媽住;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他還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而多種形式地朗讀後,學生還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善良聰明的好孩子。

當然,課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導朗讀時,我這樣問: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樣和你說話的?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課堂紀律一時難以控制。的確,每位學生對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語的,有的奶奶的慢聲細語的。所以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什麼可取性的。不如直接點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藹的,因此讀奶奶的話時應該慢一些,輕一些。這樣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節約了時間。課堂節奏自然也快了起來。所以教師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提出的問題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