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斑羚飛渡》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斑羚飛渡》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斑羚飛渡》教學設計

《斑羚飛渡》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動物與人一樣,也是有情有義的。這是沈石溪《斑羚飛渡》給我們的啓示。文章成功運用了細節描寫、反襯等手法,謳歌了自我犧牲精神之偉大。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詞語的理解、積累(預習完成);體會語言的生動、準確和景物(彩虹)描寫、心理描寫的作用;感悟文章主旨。

2、情感目標:感受斑羚自我犧牲精神的偉大、求生意志之頑強,從而得到啓迪,陶冶情操,磨鍊意志。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速讀感知能力、比較閱讀能力、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

  三、教學設想:

本文情節曲折,情感濃郁,教學時擬以“情”抓住學生,引導學生感受大氣磅礴的自我犧牲精神之美,體會文章主旨;同時,結合幾何、物理知識畫圖,多學科滲透;在課文教學基礎上比較閱讀、說話寫作,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設計四步:披情入文、整體感知、分析理解、實際應用。

  四、教學用具:

自制的多媒體課件,比較閱讀材料,投影片

  五、教學過程:

  (一)披情入文,故事導入:

“有一羣大象生活在一片曠野上,它們賴以生存的水源自一個四四方方、深不可測的潭。一年天大旱,潭水急劇下降,最後,連象鼻子也夠不到水了,一天、兩天……大象們總是滿懷希望而來,又失望而去。當它們又一次艱難地來到潭邊時,望着深深的潭水,成年大象用長鼻子摩挲着小象,好象在舉行莊嚴的儀式。然後它們排着隊向小潭衝去,落水的聲音驚天動地。當一切沉寂後,小象們再次來到潭邊時,終於吸到了清洌甘甜的生命之水……

大自然有着許多驚人的相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斑羚羣,去傾聽發生在它們身上的同樣動人的故事,《斑羚飛渡》的故事。”(點擊課件,顯示題目、作者)

心理學認爲: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緊密相關的,情感對認識活動有很重要的影響。精心設計開場白易於打開學生情感之窗、激起學生情感之浪、撥動學生情感之弦。在教師的娓娓講述中,學生自然而然地被引導到課文氛圍中。

 (二)帶疑閱讀,整體感知:

感情導入,已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慾望,及時出示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整體感知。

由於本文情節曲折,扣人心絃,不少學生早已讀過,故佈置預習時學生羣情激越,其實已處於“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思考題可讓其紛亂的思維凝注到文章要點上,使閱讀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投影顯示思考題:

1、斑羚羣被逼到懸崖上,已置身必死境地,是什麼啓示其飛渡求生的?(試畫環境示意圖)

2、斑羚是怎樣飛渡的?畫出年輕斑羚飛渡簡圖。

3、詳寫“飛渡”之際,爲什麼要加進“我”的猜測?找出有關句子體會作用。

4、頭羊具有怎樣的品質?齊讀12-14段,談談本文的主旨。

5、讀了本文,你有什麼感觸?試談談。

  (三)主動學習,深入理解:

  速讀畢,讓學生積極思維,利用課文具體內容解決問題。主動學習,理解內化。教師作適時點撥。

題1抓住了彩虹在文中的特殊作用,引發學生思考其特點及蘊含的深意。畫環境示意圖,可加深對“絕境”和彩虹作用的直觀感受,有助於理解飛渡壯舉。(課件顯示)

題2設計體現了多學科滲透教學,融語文、幾何、物理知識於作圖中,正確理解並再現飛渡情形,體會飛渡之艱險、悲壯,有助於學生更好地領會文章主旨,完成認知、情感、能力諸目標。一人板演,衆人評議。(課件顯示飛渡弧線)。

“好花還須綠葉襯”,課文利用“我”的猜測來達到對斑羚崇高飛渡目的和獻身精神的有力反襯,從而產生出人意料、驚心動魄的效果。題3設計抓住了課文這一要點。

題5答案不求劃一,放開讓學生自由談,以肯定、鼓勵爲主。

以上各題,由易及難,體現了序進原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機會,因材施教,讓學生“跳一跳,摘蘋果”,教師適時點撥,讓“跳起來的都能摘到蘋果”,嚐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使其思維由“憤”“悱”過渡到“啓”“發”階段,把課堂教學推向深層。

  (四)精選材料,比較閱讀:

“面對死亡的威脅。老年斑羚甘願墊背赴難,而把生的希望留給年輕一代,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多麼崇高的精神!動物尚且如此,作爲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又是何種表現呢?閱讀《古老而又永恆的豐碑》(摘自初一自讀課本)節選,找出答案。”(出示問題2)學生自行解決。

(問題:潘天琪、賀豔文夫婦面臨死亡時是怎樣做的?文中又列舉了幾個典型事例?揭示了什麼主題?)

葉聖陶認爲:“教課文本意並非教講一篇與學生聽,而是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此課文,從而使學生自己觀其它類似文章。”本題據此而沒。同時,讓學生體會父愛、母愛之偉大,從而培養熱愛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的美好品德,充分發揮語文的情感薰陶功能,完成情感目標。

 (五)實際運用:說、寫結合:

  承接《古老而又永恆的豐碑》顯現的父母之愛,請學生回憶最令自己感動、體現父母愛子之情的一件往事,先同桌互述,再指名交流。據此佈置課外作業:寫成250字的小作文。

這一環節設計,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感知━理解━應用,“感知”爲開端,“理解”爲核心,“應用”爲目的,環環相扣,聽、說、讀、寫全面訓練、提高。

教學後記:由於本設計由易及難,層層推進,學生跟得上節奏,教師借課文之“情”和自己流露的真情緊緊抓住學生之“情”,故教學過程學生表現積極、投入,思考題能迎刃而解;板書與問題銜接緊湊、自然、重點突出,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把握;比較閱讀、說寫訓練扣緊中心,學生有話說,也樂於說,參與度高,教學目標完成較好。

  《斑羚飛渡》教學反思

在生死關頭,老斑羚因渴望生而慌亂,母斑羚因渴望生而生幻覺,鐮刀頭羊因渴望生而心生悲愴,生命是多麼難以割捨啊。只有萬分珍惜,不捨的東西,我們才能說它是珍貴的,輕易可以拋棄的東西,怎麼可以說珍貴呢,而生命恰恰是我們最珍貴的,最不願意拋棄的東西。生命,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求生是一種本能,不僅僅是人類有,每個人都有保全自己性命的權利,所以,當面對死亡時,任何的猶豫、慈悲、膽怯、退縮都是對生命無比珍惜的表現,正是因爲生命的如此珍貴,在面對死亡時,那些將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將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捨身救人的人才顯得如此高尚,如此高貴,我們更敬仰他們。文中老斑羚羣就那麼從容地、甘心情願地,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它們死的悲慘但更悲壯,它們的生命終結了,但同樣的他們的生命在種族繁衍中得到延續,他們用死亡架起的通向生的橋樑,何其壯哉!

這是幾次讀罷《斑羚飛渡》後我對這一羣在被逼到絕境,面對種族滅絕,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讓種族在逆境中得以重生最大的感觸。

帶着對他們的敬佩之情,我研讀了這篇課文,在這一節課中我將重點放在了對老斑羚這種甘願犧牲精神的延伸與人和動物該如何相處上。

一連串課上下來,聽課的老師給了我很多的好建議。拿在手裏這厚厚一沓的簡短評價。我是又激動又羞愧。

反思自己在這節課的表現我認爲:

優點:

自己對於語言的總結性上有一定的優勢。板書的設計能讓人一目瞭然。思路相對還是比較清晰的。不論中間過程如何糟糕,我都清楚自己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同時不足很多:

平時的課堂我們班都是在輕鬆愉快都度過的。我們半開着玩笑我也是自信滿滿的上着每節課。可是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在整節課上表現的不夠自然,就像大家給我提的意見一樣,我的情緒影響着學生的情緒,因爲我的緊張學生也不敢放開,在課堂上畏首畏尾。整節課激情不足,稍有沉悶。同時自己對細節的關注還有欠缺。如兩個比喻句的運用,學生一下子說出了答案,但對於作者用這兩個比喻有何深意,讓學生再多分析一下會更多的體會到老斑羚死的悲壯。

斑羚飛渡,一半是慷慨赴死,一半是重獲新生。老斑羚用無與倫比的勇敢、智慧、巨大的犧牲換來了種族的生存。人之初,性本善。老斑羚用他們的生命給我們上了悲壯的一課。只有精神的強大,纔是真正的強者。我們呼喚的不是犧牲,而是人性的迴歸,是我們對於所有生靈的同情之心,關愛之心,憐憫之心。願我們都能與所有的生靈和諧共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