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風箏》教學實錄

七年級上冊《風箏》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師:今天有很多專家和老師來看同學們上課,同學們的心情一定很緊張吧。老師來了解一下,緊張的同學請舉手,這麼多的同學舉手,老師送你們一句話:你們是追求完美的人。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你們擔心你們在回答問題時候回答不好,想回答好一點,所以心情有些緊張,爲了緩解同學們緊張的情緒,我們先從一個輕鬆的話題談起,童年,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年的遊戲更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做過那些遊戲,請隨便發言。

七年級上冊《風箏》教學實錄

生:捉迷藏

師:非常有趣

生:老鷹捉小雞

師:想象力非常豐富,我想可能還有一些同學做過這樣或那樣的一些遊戲。它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感受,可是有一個小朋友,他卻沒有我們同學們這樣幸運,小時候他想放風箏,可是他的哥哥卻不允許,同學們想了解這個故事嗎?

生:想

師::好,下面請同學們翻開課本21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風箏》。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完後思考一個問題,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看完的同學思考一個問題,這篇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也可以用老師給你們的句式來表述,可以用自己思考的結果,也可以用課文上的詞語,只要是自己獨特的感受就行。

生: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關於誤解的故事。

師:爲什麼是說關於誤解的故事,能說明理由嗎?

生:魯迅的弟弟自小就喜歡放風箏,而魯迅就認爲這是沒出息,就不給他放,魯迅長大之後才發現自己錯怪了弟弟。

師:回答得很好,既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又回答了理由。大家發言都要向她學習。

生:這篇文章寫了一個關於魯迅後悔的故事他很後悔他小時侯阻止他弟弟放風箏,剝奪了他童年時候喜歡玩的樂趣。

師:剝奪了他的童趣,你的感受很深刻。很好!還有人說嗎?我們知道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個人的經歷不同,興趣不同,有時得到的啓示也不同。不必在意對錯,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就是讀書的最高境界。請同學們放開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生:我覺得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在誤解和衝突中也有親情的故事。

師:哦?你這個見解真是非常獨特。談一談。

生:因爲這篇文章中的小弟弟很喜歡放風箏,可是“我”不讓他放。“我”覺得這件事是不對的。可是二十多年後,“我”不幸看了一本外國的關於兒童的書,“我”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我”覺得誤解了小弟弟,所以我認爲是一個誤解和衝突的故事。

師:你的表述非常精彩,但是老師聽到你剛纔將的時候談到了“親情”,能具體說說嗎?

生:因爲那時是封建社會,玩風箏作者認爲是一件很沒用的事情,讀書才最重要,從中也側面看出了作者很關心他的弟弟,希望他以後出人頭地。

師:你的發言讓老師非常佩服,你讀書太認真了。

生:他不讓弟弟放風箏是因爲關心弟弟,想讓弟弟好好學習。以後爲國家做貢獻。

師:你也認爲“我”的做法是對的,這也是一種見解。

師:好,通過同學們剛纔的發言,我們對文中的內容有了一個瞭解。下面我們換個角度來談談對文中兩個人物的認識。還是剛纔的要求,你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用老師給你的句式,我們先談談對小兄弟的認識。你認爲小兄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生:我發現文中有一個健忘的小兄弟。因爲成年後魯迅和他談這件事,他卻什麼也不記得了。

師:哦!你從這兒發現的,你讀書也很用心,可以,“健忘的小兄弟”。還有嗎?

生:我覺得文中的小兄弟是一個聰明、細心的人。因爲在他哥哥不許他放風箏,自己又買不起的情況下,自己在後院拾枯竹做了一個風箏。我覺得他很聰明。

師:我覺得你這個發現很重要,我們看看他做了一個什麼風箏?

生:蝴蝶風箏

師:我們知道理解一個句子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那麼我們看看前文天空中出現的是什麼風箏?

生:瓦片風箏,蟹風箏

師:弟弟做的卻是蝴蝶風箏,看來他真的是非常——

生:聰明

生:我發現文中有一個非常喜愛風箏的小兄弟,我從文中小兄弟的“做”和“看”兩方面看出來的。

師:能說得具體一些嗎?

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吧,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這是從“看”來體現他愛風箏。因爲一般喜歡風箏的人只是喜歡放風箏,並不會這樣去看。從“做”的方面是“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物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現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這些話的意思是說他在躲着做風箏。如果他不喜歡的話,就不會這樣做。這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愛風箏的人。

師:你的發現很重要,你真了不起。

生:我不同意陳瑞山的說法。應該是一個熱愛風箏的小兄弟。

師:你加了一個字,熱愛風箏,爲什麼?

生:因爲他哥哥不許他放,但他自己偷着做了一個,如果不是熱愛就不會自己做出風箏。

師:我覺得你的想法非常好,不僅是一般的愛而且是熱愛,那我們能不能從具體的詞語中找出他熱愛風箏?

生:“他只得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

師:從這個句子可以看出來,好,能不能還縮小一點,從哪個詞語?

生:呆看。

師:好!剛纔我們一起探討了小兄弟,接下來我們認識一下文中的“我”,談談對“我”的認識。

生:我發現文中有一個知錯就改的“我”,我從這些話中看出來,“我不幸偶而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來亳不憶及的小的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師:知錯能改,這個發現很重要,這種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生:我發現文中有一個殘酷的“我”。

師:殘酷的“我”?說說理由。

生:因爲“我在破獲祕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的玩藝。我伸手抓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了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

師:你是一個很有同情心的人。還有誰來說?

生:我發現文中有個疼愛小兄弟的“我”。因爲從“我”的心理角度看出,文中有一句話“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從這句話體驗出,因爲他的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作爲哥哥來想可能是說自己的小弟弟得了病,就不應該出來玩。

師:老師認爲你特別細心,你認爲“我”不讓他放風箏是關心弟弟的身體,對嗎?從這個觀點來說,你很細心。

生:我發現一個自私的“我”,他完全不顧小弟弟的想法,就這樣踐踏別人,他弟弟已經儘量躲他哥哥,不讓他哥哥發現他製作風箏,可是他哥哥還是把他的風箏搞壞了。這裏還有一句“論長幼,論力氣,他是敵不過我的,我完全感受到勝利”,這一句也說明他以大欺小。

師:以大欺小,剛纔你說的他是一個自私的人,他不顧別人的感受,我覺得你的理解——

一生搶着說:錯誤!

師:那你來說。

生:我覺得劉翔霖這樣說是錯的,因爲“我”也有想過不要弟弟那麼弱智,他不想他的弟弟這麼大還玩這些風箏。

師:那你認爲我不是自私的,那你認爲“我”是什麼心情呢?

生:“我”只是不想弟弟玩這些風箏,但“我”也沒想過弟弟的感受。

師:你覺得我是關心弟弟,是吧?劉翔霖你可以談談你的觀點。

生:他說錯了,因爲當時弟弟當時根本不知道這些,他還是個小孩。

師:你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沒必要這麼嚴格地要求自己,應該給他們一份遊戲的自由?

生:應該給他一種遊戲,因爲他小。他有遊戲的權利。

師:胡鼎佳你來說一下。

生:我不同意劉祥霖的說法,因爲文中有一句,“但是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爲我以爲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他是自己不愛玩風箏,所以纔不給他的小兄弟玩,他覺得那是很無聊的事情,並不是關心他。

師:就是]用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別人。是這個意思嗎?

生:是的。

師:看來同學們都非常的同情弱者,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文中的“我”是一個很細心的人,他發現弟弟很多天不在看別人放風箏,就想起弟弟在後院拾枯竹,就發現弟弟去了堆積雜物的小屋。

師:老師覺得你很用心,這點你都想到了

生:我不同意胡鼎佳的看法,因爲他是關愛他的小兄弟,他們是親兄弟,他是覺得這是沒出息孩子玩的東西,可是但他長大之後看了一本外國書,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爲,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他才後悔,而他是因爲關愛他,才道歉希望弟弟原諒自己,可是弟弟卻裝作忘記了這件事一樣。但我覺得他好像還記得這件事。

師:你認爲他弟弟還記得這件事。剛纔我們同學講的都是少年時代的事情,同學們之所以不理解“我”,是因爲哥哥折斷了弟弟的風箏。中年以後,他認識了這個問題之後,他的心情怎麼樣呢?從這個層次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好嗎?

生:我認爲文中的“我”是一個關愛弟弟卻又不懂得表達的人,因爲他不想讓弟弟作個沒出息的人,就用那些不是很好的方法讓他不玩風箏,雖然他關愛弟弟,但其實是抹殺了弟弟的童趣。

師:我覺得你用辯證的觀點思考問題很了不起,我們來看一下當哥哥瞭解到事情的'真像之後他會有怎樣的心情?通過這個層次再來了解一下他哥哥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文中的“我”是一個懂得後悔的人,想得到他小兄弟的原諒,他小兄弟卻全然忘卻而無怨言。

師:懂得後悔,自責。這個可以概括我中年的思想,是不是?中年以後,我非常的後悔和自責。好,通過剛纔的討論我們漸漸認識了文中的兩個人物。可是老師現在還有一個問題不太清楚,就是成年後的我對小兄弟很關心,我爲什麼不允許他放風箏?還要折斷了他的風箏,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生:他想弟弟作個有出息的人。

師:有出息的人,對!之所以我不讓小兄弟放風箏,是關心和愛。我成年以後,認爲我的想法對嘛?

生:不對。

師:那我有什麼想法嘛?後悔自責,剛纔我們討論過了,現在老師不理解的問題就是在這裏了,翻開課本115頁有這樣一句話,不是有一次我和小兄弟講當年的事嗎?“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着說。像是旁聽着別人的故事一樣。什麼也不記得了”,怎麼理解這句話?

中年以後小兄弟完全忘了,爲什麼?我們來討論一下。

生:我覺得他不是全忘了,他知道他哥哥想求自己寬恕他,如果自己不寬恕又不太好,但是他又實在不想寬恕他,因爲他小時候哥哥這樣對待他,他真的很生氣,他恨他。

師:你認爲當時他恨他,但是現在呢?

生:還有怨恨。

師:那麼還有怨恨,爲什麼說是忘了呢?

生:他說忘了也是爲了騙一下他哥哥,但是爲了表示沒有完全原諒他。

師:你看看老師這樣子表述能不能代表你的想法?我明明還生氣,但是你問我的時候我故意說忘了,實際上表明我不想去原諒你,是這樣嗎?

生:是。

師: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嗎?

生:我覺得不是,因爲他知道哥哥愛他,怕他成爲沒出息的孩子,所以才這樣對他,他知道哥哥以前是爲了他好,所以裝作全忘記。

師:你的意思是他想原諒他哥哥,不讓哥哥傷心,是嗎?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因爲事情過了這麼久,他已經不生氣了。說記得那時候還吵架還會很尷尬。

師:你認爲他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他?

生:而且那個時候吵架會很尷尬。

師:尷尬,會引起些不好事,對嗎?

生:我覺得他是真的忘記了,因爲當他哥哥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他心裏會笑着想,有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然後臉上就有一種驚奇的表情。

師:你認爲這是自然的事,可能確實就是忘掉了,這是你個人的一種想法和感受。

生:我不同意她的說法。因爲這件事總共有十來年了,受過這樣的痛苦怎麼會這麼快就不記得?他應該是諒解了他哥哥以前的做法,哥哥是想他出人頭地,想他努力讀書,才這樣對待他,他又不想他哥哥難過,所以就裝作沒有這件事一樣,讓他哥哥不要記在心上。

師:你認爲他是想諒解哥哥,不想提這件事情,還有沒有?

生:我認爲小兄弟在親情和興趣之中選擇了親情,如果他和哥哥計較,他知道他們之間的兄弟關係會更加僵硬,如果他說忘了,就把大家的誤解化爲烏有。小兄弟是這樣想的。

師:你認爲他在親情和興趣之間委屈自己,選擇親情,好!

生:我覺得小兄弟是真的忘記了,因爲他驚異地笑着,因爲他覺得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的話,哥哥也不會求他原諒。

師:好,現在我們歸納一下兩種想法,一種就是沒忘,理解哥哥,不讓哥哥傷心,一種是確實忘了,老師現在假設一下,假使小兄弟真的忘了這件事情,你們又怎麼來看?

生:假使真的忘了,證明小兄弟的心胸很廣闊。

師:同學們都是從同情弱者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這是不錯的。老師這樣想,這個小兄弟他作爲當年的一個被虐殺者,甘受虐殺,毫不抗拒,折斷他風箏的時候他毫不抗拒,那麼成年以後,魯迅先生他想到當時他傷害他弟弟,弟弟毫不抗爭,讓魯迅先生對當時人和社會有什麼想法呢?你看你都被虐殺了,你都被傷害了,你都不抗爭,這樣魯迅先生有什麼感受,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

生:悲哀

師:好,哪個同學說的?悲哀,同意嗎?

生:同意

師:所以說我們這篇文章啊,“我”的思想是非常複雜的,經過我們的討論以後啊,我們對這兩個人物有進一步的瞭解,我們同學們對這兩個人物一定有什麼話要說說,下面我想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對這兩個人物的看法和認識。用這樣一個句式來說話,比如說對兄長我想說什麼,對小弟弟我想說什麼,可以說一些期望,鼓勵的話,老師現在說一句好不好?我想對兄長說,你能夠深刻地反省自己,深深地自責,從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美德,這是從敬佩哥哥的角度來說的,現在同學們可以商量一下,同學之間討論一下,選一個角度來說一句。想好的可以舉手。

生:小兄弟,當時你的兄長弄爛了你的風箏,他不是故意的。希望你長大可以出人頭地,他是用心良苦。

師:你是從勸慰的角度勸小兄弟。很好。

生:我想對小兄弟說,你有一顆不計仇恨的心,因爲你的哥哥把你的風箏給折斷了,經過了二十多年你就把他忘記了。

師:說的是理解的話。還有嗎?

生:我想對兄長說,你是一個負責任的人,因爲你認爲弟弟放風箏是可鄙的,就去阻止他不讓他學下去,不過你的方法是不正確的,應該跟他說道理讓他理解你的用意,然後改正。

師:除了理解他之外還給他一些勸告。

生:小兄弟,我很敬佩你,當年你兄長弄壞了你最心愛的風箏。你竟然也可以原諒他,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

師:你非常的敬佩他,對吧?希望你們也有一顆這樣寬容的心。

生:我想對小兄弟說,你對你哥哥能忍了這麼多年,我真佩服。

師:看來我們不要太壓抑自己,有什麼事情早一點溝通會好一點。我們說了我們想說的話,現在還有一點點時間,你對這篇文章還有那些地方不懂?有沒有問題提出我們一齊解決。給機會三個同學,我們解決三個問題好不好?

生:文中的最後一句話:“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師:好。有哪位同學會回答?

生:因爲風箏是在春天放的,冬天是不放風箏的,他想去冬天是想讓這件事情忘掉。但明明現在又是很冷的。

師:那這個冬天會讓人更加悲哀。

生:這又是指當時的天氣,襯托出心中的悲哀。

師:襯托出心中的悲哀。好。

生:第十段,最後一句,“無怨的恕,說謊罷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師:無怨的恕,說謊罷了,怎麼理解這句話?

生:老師說過句不離篇。我覺得文中的“我”覺得自己的弟弟是在說謊,,小兄弟用自己的無怨的恕表示自己沒有怨恨了,但哥哥自己覺得很悲哀。

師:能夠聯繫全段來看問題,老師覺得你學會了一種非常重要的閱讀方法,很好。

生:無怨的寬恕,就是沒有怨言,就當是寬恕,他覺得自己不能原諒自己。

師:他覺得自己不能原諒自己。對嗎?我們同學們可能還會有些問題,也可能剛纔的回答對提問者來講還並不滿足,但這都不要緊,因爲隨着我們這個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以前我們不能理解的問題,以後會慢慢地理解。重要的是,我們有了這個過程,參與了思考,說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的收穫。我想同學們都知道,對小兄弟的精神的虐殺,以及後來的悔恨,都表達了我對小兄弟的關愛。那麼我們的生活中需要一種什麼樣的愛呢?我想同學們在生活中也會有過類似的經歷,請同學們在下課之後寫下來,再私下和老師進行一個交流。好,這節課最後老師送同學們一句話:在我們生活中什麼都可以缺少,但唯獨不能缺少愛,願我們生活中多一些愛,少一些精神虐殺。好,下課。

生: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