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綠》導學案(蘇教版九年級上冊)

《綠》導學案(蘇教版九年級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一、學習目標:

《綠》導學案(蘇教版九年級上冊)

  1、認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瞭解多角度細緻描繪景物的方法。欣賞優美的語言文字,結合討論“探究·練習”第一題,把握文章的主旨。

2、對圈點批註、總評、提示的問題進行評價,學會如何動筆讀書。

3、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並根據“探究·練習”第三題開展表情朗讀的評判活動。

4、感受綠色之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珍惜綠色,珍惜環境的美好情懷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二、學習重點:

1、對圈點批註、總評、提示的問題進行評價,學會如何動筆讀書。

2、欣賞自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方法:

讀悟結合、討論欣賞、教師點撥

 五、學習過程:

1、導入新課:在初一我們學了朱自清先生的優美散文《春》,今天我們學習他的另一篇有沒得散文《綠》。(板書課題:《綠》朱自清)

2、讓學生認真閱讀本單元的“開篇語”和文後所附的圈點符號,教師再就如何圈點批註作簡要的點撥.讓學生弄清如何動筆讀書。

3、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可先不閱讀“讀書動筆示例”“總評”和“幾個問題”部分),理清文章的思路,瞭解多角度細緻描繪景物的方法.

學生讀課文後,思考文章的思路,然後小組交流。

教師點撥:《綠》是朱自清先生《溫州的蹤跡》一組散文中的第二篇,寫於1924年。當時.作者正任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國文教員。這篇短小的記遊散文,通過對梅雨潭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觀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

全文四段。

第1段:開門見山,一語點題。

第2段:從幾個不同的觀察點寫梅雨瀑。

第3段:從多個角度描寫梅雨潭的綠。

第4段: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

《綠》不同於一般的遊記散文,它的重點不在於記述遊蹤和見到的種種景物,而是通篇文章緊緊圍繞梅雨潭的“綠”展開,抒發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激情。文章思路清晰,線索清楚。開頭一司“驚詫於梅雨潭的綠”,落筆點題.感情傾瀉而出,是文眼所在。可是緊接着卻未寫“梅雨潭”,而是寫梅雨瀑。初看僅僅是爲了刻畫梅雨潭周圍的環境.交代梅雨潭的綠的成因;細看實際上筆筆都在寫“驚詫”。遠景,可驚詫;近景,可驚詫;瀑布水花給人的奇趣,更可驚詫。到作者寫到“梅雨潭”的綠招引着我們去“追捉”,以至“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時,讀者才忽然悟到,原來寫“梅雨瀑”,是用來作陪襯,以顯出“梅雨潭的綠”尤其令人驚詫。

全文選擇了三個觀察點,由遠而近寫梅雨瀑、梅雨亭和梅雨潭。第一個觀察點是山邊,所看到的是梅雨潭的遠景;第二個觀察點是梅雨亭邊,寫梅雨潭的環境;第三個觀察點是梅雨潭邊.極寫梅雨潭之綠。交代觀察點的語句有“走到山邊”、“坐在亭邊。”‘‘站在水邊”等。作者先在山邊,後在亭邊,由遠而近,由高到低,從各個方面細看梅雨潭的美麗景色。山邊仰望,寫梅雨潮潭的遠景;亭中平視,寫梅雨潭的近景;然後爲潭水的綠所折服,下潭追捉綠的蹤跡;下到潭邊,極寫潭水的形狀、質地、規則、色彩。這便是觀察點移動的線索。全文依次寫了潭——亭——綠,處處流露出狂喜之情,把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融會到這一片綠色之中。

4、再讀課文,欣賞優美的語言文字。結合討論“探究·練習”第一題,把握文章的主旨。

結合課文中優美的文字進行交流欣賞:

(1)作者熱情地寫了梅雨潭之綠,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熱情地寫了梅雨潭之綠,抒發了自己對生機勃勃的綠的傾慕和嚮往,表現了作者對新生活的希望和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2)作者首先把強烈感情傾注在對梅雨瀑和梅雨潭的描寫之中。舉例說說作者用了那些比喻句和抒情句來描寫的?談談這些比喻句抒情句的好處。

討論,小組同學回答,教師點撥:

如作者這樣寫梅雨潭的綠:_

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用一連串生動、形象的比喻,從不同角度對梅雨潭的漣漪以及綠的亮度、純度等加以表現。寫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綠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愛。

除了融情於景之外,文中還有直接的抒情.

“那醉人的綠呀”“滿是奇異的綠呀”,抒發了難以抑制的濃烈的喜悅之情。尤其是文章第三段結尾的一段較長的直接抒情,抒發的感情十分強烈:“那醉人啊

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這個句子中,作者一連用了九個“你”,又用了“拍”“撫”“掬”“吻”等富於親切感、抒情性極強的動詞,極爲充分地表達出作者對那“醉人的綠”的熾熱而奔放的愛戀之情。

5、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閱讀“讀書動筆示例”“總評”和“幾個問題”部分,思考這些圈點批註、評論和質疑是如何精當,並結合討論“探究.練習”第二題,組織學生對圈點批註、總評、提示的問題進行評價,各抒己見,並要求發表不同意見和補充意見.爭取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局面,進而真正掌握動筆讀書的方法。

6、深人閱讀課文,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並根據“探究·練習”第三題開展表情朗讀的評判活動。

教師點撥讀的方法:這一段文字主要寫梅雨潭,從全文看是文章中的襯筆,不宜傾注過於強烈的情感,節奏不宜太快。語調不宜太高,抒情要適度。可以分爲兩個層次|處理。首先是梅雨亭的靜態寫照,強調其“奇”。“這個亭……”開始放慢語速,語氣略收,有一種靜默觀賞的感覺。“綠意”一詞有點染鋪墊之妙,又在畫面的收筆處,用重音輕讀點出。“梅雨亭”“正”“仰頭”“全體”“蒼鷹”“雲”“流”“油油”“綠意”等應該處理爲重音。後一層是梅雨潭的動態描繪。表現其“壯”,要賦予一定的氣勢(但聲音不宜放開)。句間的銜接可適當加緊。三個比喻十分傳神,要在讚歎語氣的襯托下形成變化和節奏。“分外”“幾綹”“布”“飛花碎玉”“亂濺”“白梅”“微雨”“梅雨潭”等要處理爲重音。

7、佈置作業

摘抄文中所有比喻句,背誦課文第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