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4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課是《孟子兩章》中的第二章,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本文篇幅短小,邏輯嚴密,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語言精闢,用形象化的語言說明覆雜的道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4篇

1、 本節課注重朗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在讀的過程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質疑-探疑-合作解疑”貫穿教學始終。學生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積極探討問題,真正感受到求知的樂趣。

3、 注重學生髮散思維的培養,注重了問題的多元化,引導學生 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本節課既讀書,又育人,既重知識能力目標的落實,又重方法過程,還特別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2

那天在二(1)班給學生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預設的“情境導入”是: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青蛙丟進沸水中,青蛙奮力一蹦跳,出來了!而將青蛙放入溫和的水中,發現青蛙樂於呆在裏面,再將溫水加熱使溫度“溫和”地升高,青蛙慢慢適應,最後竟被煮死了。請問同學們——你們從這個實驗得到什麼啓發?

學生們是討論開來了,還伴着一些輕鬆的笑聲。我把正跟同桌說得眉飛色舞的黃裔鵬同學叫起來“說說看”,他竟然說——我得到的啓示是:不要把青蛙放入到溫水中慢慢加溫!

他的回答話音未落,全班鬨堂大笑。就在大笑的那麼幾秒鐘,我內心委屈極了:臭小子!居然拿老師精心設計的“預案”不當回事兒!但很快轉念一想,似乎也不錯啊!是我的提問太大、太空了,沒有把“情境”引導到“課題”上來,他當然可以這麼回答。就像我釣魚穿上“誘餌”拋入水中,魚兒只是“試探”罷了,我卻“急於求成”地認爲“上鉤”了,結果性急一提,沒魚呀!

看來,拋出“鏽餌”的同時,還得“穩”一下,沉住氣,想出具體、細緻的“引魚上鉤”的辦法來,這就是需要我們老師在平常要多注重你的課堂提問。我在接下來的四班的.授課中,就將之前的情景導入進行了改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兩個班的學生在這節課中表現最好的是,“教學片斷二”,大部分同學能集中精神並自主地進行“翻譯”,課堂上的這種嘗試性學習是我一直提倡的,只要你敢上來發言,不管對錯,我都會爲其提供表現的機會,我總對學生說“課堂是你們的舞臺”,只要你抓住機遇,你的表現就是最精彩的!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重點在於翻譯前兩段內容,本課時的重點有兩個:一是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二是理解本文層層推進的行文方法。本節公開課由於沒有把握好時間,匆匆忙忙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文言文翻譯這個重要的環節有所疏忽,講解不夠細緻。《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不管是句子的翻譯,還是內容的理解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在教學的過程中,一些重點句子的翻譯,教師應寫在黑板上供學生參考。另外,教學環節也有必要做調整,先翻譯課文,整體感知,再分析寫作方法及內涵。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學生不能夠暢所欲言。總而言之,今後的教學,應多從學情出發,不能太高估學生的能力,而是要慢慢培養學生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多學習,多鍛鍊,多積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教學反思4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一課是《孟子兩章》中的第二章,這一章講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本文篇幅短小,邏輯嚴密,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沛,感情洋溢,語言精闢,尤長於譬喻,用形象化的語言說明覆雜的道理。

從本節課教學過程來看,有以下幾方面優點:

1.本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思維活躍,衝破樊籬,充分解放了他們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學習的主人。

2.本節課還體現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許多不能解答的問題得到了解答,使許多能解答的問題在頭腦中愈發明朗。

3.“質疑──探疑──合作解疑”貫穿教學始終。學生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積極探討問題,真正感受到求知的樂趣。

4.在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的同時,還突出了文言文教學“以讀爲本”的教學宗旨,讀貫穿整個教學中,且形式多樣,有吟讀、有研讀、有賞讀,還有範讀、齊讀、對讀……在讀中賞美點,在讀中研難題,在讀中獲知識,在讀中明道理。

5.本節課既教書、又育人,既重知識能力目標的落實,又重方法過程,還特別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存在不足的是:對學生的發言缺少鼓勵、肯定,應給予適當的評價,讓學生樹立信心,使他們在課堂上樂於展示自我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