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樞密韓太尉書》九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樞密韓太尉書》九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一、文章主旨

《樞密韓太尉書》九年級語文教案

蘇轍直抒己見,通過論述“浩然之氣”,指出爲文養氣的精湛見解,並說明自己求見之由是見識豪傑以養氣益文,而並非爲幹祿求仕,表明了心跡。

二、結構內容

全文共四段。

第一段:作者闡述自己的文學見解,鮮明地提出“養氣爲文”的觀點。

第二段:聯繫個人實際,敘述實踐自己文學主張的情況,表明增廣閱歷可養氣的本意。

第三段:表達願睹韓琦之風采,“聞一言以自壯”的強烈願望。

第四段:進一步說明求見太尉之目的“非有取於斗升之祿”,只是爲“益治其文,且學爲政”,重申自己“生好爲文”的初衷。

三、獨到的構思與酣暢的表達

蘇轍與父蘇洵、兄蘇軾齊名,號稱“三蘇”,又同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語言酣暢,說理透闢。寫孟子,“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誇張的手法,極盡益文精妙;寫自己,“過秦漢之故都,恣現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排比的手法盡顯遊歷天下之豪放;寫歐陽修,“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遊,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志趣追求,字裏行間躍動着一股勃勃的生氣。

寫作手法上比較新穎、巧妙。先離開主旨,縱論其他,到了第三段“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筆意才收攏來,扣緊題目,讀來不但沒有離題萬里之感,而且仔細體味,前面所述,正是烘托下文。特別是第四段,從另一角度申述非求“斗升之祿”,而以“益治其文”爲其志,來進一步說明求見韓琦的原因。這樣的文章,在構思上是需要功力的。

四、運用例證表達觀點的寫法

本文雖意在求見,但開頭提出作文當有養氣之功,“文者氣之所形”的論點。作者認爲養氣成功,文章就寫得好,並舉出孟子和太史公兩人善於養氣爲例。作者又認爲,氣質的'培養,在於遊歷天下,廣交人士。爲了論證論點,作者舉出了司馬遷遊歷天下,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的事例,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

五、三步法研讀課文教學方法建議

學習本文過程可分爲整體感知——重點研討——總結強化三個步驟。

首先,熟讀課文,藉助文底註釋及工具書。初步弄懂全文的大概意思,初步把握課文的結構框架和作者的感情脈絡。要求自讀課文,準確認讀“溢乎其貌、宮闕、倉廩府庫、城池苑囿、汩沒”等詞,找出文中闡發議論的主體部分,多讀幾遍。本文在語言上酣暢淋漓,縱橫恣肆,表達思想感情上也很富有內涵。只有反覆閱讀,增強語感,才能整體把握全文。

在此基礎上,進入重點研討階段,理清課文的結構框架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要求在議論句前標上序號,歸納整理,看做老是如何一層一層地道出寫這封信的主旨的。如:文老氣之所形→太史公行天下放其義疏蕩→我已觀終南、嵩、華之高→已顧黃河之奔流→已仰觀天子宮闕之壯→已見翰林歐陽修→以爲未見太尉。在此階段要通過對重點段落的反覆研讀,找出直接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轍之來也,于山……於水……於人……而猶以爲未見太尉也。”分析作者求見心之誠之切。

精讀課文主體部分,分項研討,深入理解和欣賞。最後歸納總結,達到總體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