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文言文《段太尉逸事狀》教案設計

文言文《段太尉逸事狀》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教學目標:

文言文《段太尉逸事狀》教案設計

1、瞭解傳主既剛勇忠貞又慈惠愛民的性格特徵和清正廉潔的情操。

2、學習本文根據主旨的需要合理剪裁、精心安排結構的寫作技巧。

3、認識文章讓事實和形象說話,在敘事中寄寓作者褒貶的史傳特點。

教學重點:

瞭解傳主的性格特徵和高尚情操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合理剪裁、讓事實和形象說話、寄寓褒貶的寫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自讀理解文句,瞭解傳主事蹟。

  教學進程:

 一、簡介

1、寫作背景:寫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貶居永州時,是作者給當時在史館任職的韓愈修史時做參考的。

2、介紹段太尉(719—783):名秀實,字成公。唐汧陽(今陝西省千陽縣)人。官至涇州刺史兼涇原鄭潁節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涇原士兵在京譁變,德宗倉皇出奔,叛軍遂擁戴原盧龍節度使朱泚爲帝。時段在朝中,以狂賊斥之,並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額,被害,追贈太尉(見兩唐書本傳)。

3、狀是舊時詳記死者世系、名字、爵裏、行治、壽年的一種文體。逸事狀專錄人物逸事,是狀的一種變體。

  二、自讀、理解文句

提示各段重點詞句:

第一段: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 領行 偷嗜暴惡 不嗛

第二段:以狀白府 願計事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見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亂,若何? 願奉教 幸甚 出如尉請。

第三段:注槊上,植市門外 無傷也!請辭于軍。 老躄者 尚書固負若屬耶?副元帥固負若屬耶?奈何欲以亂敗郭氏?爲白尚書,出聽我言。”

第四段:當務始終 戢士 火伍 晡食 請假設草具 戒候卒擊柝衛太尉 謝不能,請改過。

第六段:巽 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 乃我困汝!

第七段:汝誠人耶? 野如赭 汝將何以視天地,尚不愧奴隸耶! 暴抗 自恨死

第八段: 以司農徵 幸致貨幣 果不用吾言 以如司農治事堂 其故封識具存

第十段: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以爲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爲人姁姁 以色待物 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者。 言信行直覆校無疑,或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敢以狀私於執事,謹狀。

  三、瞭解傳主事蹟

文章寫了段太尉哪幾件事?全文可分爲哪幾部分?

提示: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諶和節顯治事堂。文章分爲四部分。

  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傳主的性格特點並體會傳記寫作技巧。

 教學進程:

  一、評價人物形象

1、勾畫出寫人特別傳神的句子。(文後練習一)

體味有關場面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細節的精彩。

2、總結三件逸事分別表現的人物特點:

勇服郭晞——剛勇

仁愧焦令諶——慈惠

節顯治事堂——清節

 二、賞析傳記寫作技巧

1、本文的結構如何?是怎樣把三件逸事串起來的?

討論後明確: 本文在結構上頗具匠心,運用倒敘。

所記逸事的開頭,作者都寫明瞭事件發生的時間。按順序,“仁愧焦令諶”之事應在“勇服郭晞”之事前,作者將它移後,把“勇服郭晞”提前來寫,其好處是能充分體現寫作主旨。因作者要反擊小人誹謗段秀實以笏擊泚是“武人一時奮不慮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就一定要強調他“遇不可,必達其志,決非偶然”的本質,而“勇服郭晞”最能說明這一點。

另外,這種先後倒敘也符合讀者的欣賞心理。作者先寫劍拔弩張的氣氛和激烈的場面,能給讀者一種強烈的印象。

2、文章最後特別刻畫了太尉“爲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氣卑弱,未嘗以色待物”的柔弱形象,這是否和前文段太尉不畏權勢、敢做敢當的形象矛盾?最後一段有何作用?

提示:不矛盾。以外柔反襯內剛。最後一段一方面強調事蹟的確鑿可信,另一方面,是爲了糾正人們的錯誤看法,與三件逸事起到了相互印證、互爲補充的作用。

3、文章運用了怎樣的方法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郭晞、焦令諶、白孝德、朱泚等人有何作用?

①選取典型事例,把人物放在矛盾衝突的漩渦中,通過人物的行動來揭示人物的性格。

②通過對照襯托的手法來表現人物。

寫郭晞的驕縱橫暴,是爲了襯托段太尉的疾惡如仇;寫白孝德的懦弱膽怯,是爲了襯托段太尉的見義勇爲;寫焦令諶是爲了襯托段太尉的仁厚愛民;寫朱泚的無恥行賄來對照段太尉的廉潔奉公。

4、本文的另一顯著特色是,全文不着一句議論,寓情於事,以形傳神,繁簡得當。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讓事實和形象說話,他精心選取了段秀實生活中的三則逸事,繁簡得當。

“勇服郭晞”一事,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寫其事件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餘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實的剛勇個性。詣營陳辭是這則事件的高潮,敘寫尤爲詳細,令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仁愧焦令諶”一事,作者爲展示段秀實的仁心愛民的品質,在描述其爲被打成重傷的農者洗血、裹瘡、注藥、哺食、賣馬、償谷,不避瑣細。而“節顯治事堂”,作者筆墨簡略,用的是以簡代繁的手法,敘事行文雖寥寥數語,然而由於能抓住主要環節,收到了見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識見和氣節仍光彩逼人。

佈置作業:課外選取《史記》中一篇傳記,進行比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