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上冊《過秦論》教案

高一語文上冊《過秦論》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爲《過秦論》。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爲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鑑,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那麼《過秦論》好的教案怎麼寫?以下僅供參考!

高一語文上冊《過秦論》教案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史論,而大半篇幅用於敘述秦王朝興亡的歷史過程,實際上是以史實作論據,論證秦的迅速滅亡是由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因此,教學重點應是最後一段。

史論敘史不同於史傳,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主觀色彩;本文又是用駢體寫的,這種色彩就表現得更爲明顯,要講清這一點就很難。此外,還要考慮到本文的背誦量較大,要使學生既能背得順暢,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

2.教學方法。

課文練習只要求背誦最後三段,也是出於不增加學生負擔的考慮,但從教學的需要來看,背誦全文是大有好處的。爲此,擬採用誦讀教法。

背誦應有嚴格要求,但個別地方可以放寬。如第2段列出九國的順序是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而第5段則是,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據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東六大國置前,三小國置後,至於六大國中孰前孰後並無一定的準則。背誦時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順序不可。其次,第2段還列出20個人名,是舉例性的,不過是作此隨手拈出(例如樂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類),背誦時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順序。總之,要從總體着眼,只要不違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計較個別字眼,當然,關鍵的字眼決不容許出現錯誤,這是背誦長文(千字以上)的原則。

3.課時安排。

本文擬用3課時誦讀。

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及《過秦論》寫作意圖,分析全文佈局,誦讀第1、2兩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3、4段。

第三課時:誦讀第5段。

預習安排

1.朗讀課文2-3遍,要求字音準確。

補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從(zng)(以下約從從散之從皆讀zng)翟景之翟讀zhi(凡姓皆如此讀)墨翟之翟讀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讀。

鏃(z) 笞(chī) 因利乘(chng) 萬乘 (shng)之勢 將(jing)數百之衆

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是一篇史論,爲什麼大半篇幅是敘事?作者這樣敘事有什麼目的?

2.文章將秦統一全國的過程劃分爲幾個階段?爲什麼這樣劃分?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者和《過秦論》寫作意圖。

賈誼的《過秦論》共有上、中、下三篇。我們學的是上篇,文中概括敘述了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後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它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這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了中篇,作者對這個觀點作了分析,並進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顧天下之嗷嗷,繼續實行暴政,重之以無道,然後從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則: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這是作者爲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責秦王朝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

君主--子嬰的過失。

《過秦論》鮮明地表現了賈誼的政治立場。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人。18歲時以能讀詩書、善屬文,爲郡人所稱譽,廷尉吳公薦於漢文帝,被任爲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爲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貶爲長沙王太傅。後爲樑懷王太傅。32歲時鬱郁而死。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由於此前經過500多年的戰爭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他極力主張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評時政。《過秦論》就是爲宣傳這種主張寫的。論古是爲了說今,這是讀本文時首先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二、粗略分析全文佈局。

1.先按表達方式將全文分爲兩部分。

(一)記敘部分:寫秦王朝的興亡過程(前四段)

(二)議論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最後一段)

2.再分析記敘部分的層次,可分兩大層。

(1)興起的過程(前三段)

(2)滅亡的過程(第四段)

可以一邊討論一邊板書要點,最後形成下表(表中圓括號的數字表示段落順序):

三、誦讀第1段。

在誦讀練習中以提問方式明確本段的內容要點:

①秦的地理優勢;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統一天下;③基本國策(耕戰、連衡)及成果。

史實補充:①外連衡而鬥諸侯--這是跟上文內立法度......修守戰之具相對應而言,其實這是後來的政策。有些教參上甚至把它跟連衡政策的創立人張儀聯在一起,這是不正確的,張儀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後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見,史論敘史不同於史傳,重在會意。

②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記?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東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這是秦以詐力奪取諸侯土地的一個突出的例子。按:這是秦取河西地的開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獻河西地少樑(今陝西韓城南)。

四、誦讀第2段。

提問:本段敘述了哪幾位秦國國君時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即孝公之後,始皇之前的五位國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莊襄王死於前247年,其間長達90年,作者是怎樣敘述這90年間的歷史的?

討論後,歸納如下:

① 將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間的事情集中到一點上來寫:秦的領土日益擴大引起諸侯恐懼,以諸侯反襯秦。孝文、莊襄二朝則一筆帶過。這是從總體上看。

② 寫秦擴大領土,按南、西、東、北四個方位說,顯出其軍事力量無比強大;寫諸侯,按合從締交約從離衡從散約解的順序說,並極力渲染其聲勢,以反襯秦人困諸侯之易(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這是從局部來說的。

③ 統觀此段敘史,近乎藝術概括方式,本質是真實的,但客觀的歷史過程並非如此。

史實補充:合從締交,相與爲一--蘇秦說六國從親,約在前334--前332年之間,其時蘇秦任從約長,並佩六國相印。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這是第一次合從。前318年,蘇秦再次約從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爲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年表》中作五國)。這是第二次合從。此外,前298年,魏、齊、韓三國曾聯合攻齊。還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於河外,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內了。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所謂九國之師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這也說明史論敘史跟史傳的不同。

背誦要求:①可以從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衆直接過渡到嘗以十倍之地②於是六國之士......制其兵這一段可略讀。

五、留作業。

背誦第1、2段;準備誦讀第3、4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背誦第1、2段。

用提問過渡:本文題目是過秦,這兩段說到秦的過錯沒有?(沒有,雖然也表現了秦的詐力政策,但在鬥爭中使用詐力是每一方都會有的,只是看誰用得更好。)既然如此,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爲下文作鋪墊,以統一過程中的強大跟後來的迅速滅亡做對比。)所以,下段就先說秦的過錯。

二、誦讀第3段。

先默讀一遍,說說秦始皇的過錯是什麼。

找出寫過錯的那一層(於是廢先王之道......陳利兵而誰何)試用幾個字來概括秦始皇的對內政策。(愚民、弱民、以民爲敵。)

劃分全段層次並答問:

① 首句寫秦始皇統一全國,只有一個意思,卻連用四句來表達,爲什麼?(這是中國空前的統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鋪排;極言秦王朝的無比強大。)

② 次寫擴大版圖,有什麼作用?(仍是極言秦王朝的強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一句,是用來烘托秦始皇的威勢,可算是虛寫。如要實解就會出現矛盾,前218年,張良曾僱力士刺始皇於博浪沙,誤中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