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報任安書》優質教學設計「第三課時」

《報任安書》優質教學設計「第三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教學設想】

《報任安書》優質教學設計「第三課時」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好友任安的一封覆信。在信中,司馬遷傾吐了自己內心極大的悲憤和痛苦,表達了“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人生觀,闡釋了自己之所以“隱忍苟活”的原因。全文感情真摯而強烈,思路開闊,文勢跌宕起伏。

蘇教版教材將其選入必修五第三專題“直麪人生”第一板塊“生存選擇”時,可能一方面爲了照顧專題主題,另一方面爲了降低學習難度,刪去了“身世遭遇”等內容,並對“遭辱之痛”等近三分之二內容作了翻譯。雖然如此,但學生學習此文,文字理解上的障礙還是很大。加之古今文化差異,學生對古代思想文化如“刑不上大夫”“太上不辱先”等內容瞭解不深,學起來會比較隔膜。所以,對於這些內容,老師若不有意識地提供資料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那學生的體驗只能是似是而非的淺嘗輒止,很難走進司馬遷的內心,更難體驗司馬遷選擇隱忍苟活的艱難和痛苦。

因此,教學此文,筆者計劃用兩課時從語言層面梳理文章,然後藉助一個“辱”字從文章內容層面用一節課時間展開學習,讓學生體驗到作者真摯的思想情感,從而豐富他們的心靈體驗,增進他們的文化底蘊。

 【教學目標】

通過細讀文本,體驗司馬遷受刑之痛,探究他忍辱苟活之因,從而豐富心靈體驗,增進自身文化底蘊,提升審美能力,爲進一步鑑賞研讀其他文學作品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

通過細讀文本,體驗司馬遷受刑之痛,探究他忍辱苟活之因,從而豐富心靈體驗。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刑不上大夫”“太上不辱先”等疑難語句。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前兩課時我們從文言層面對《報仁安書》(節選)作了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大致瞭解了文章內容。下面先複習一下以下句子的翻譯(PPT):

(1)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2)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3)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這節課,我們從內容層面對此文作深入學習。

  二、生死選擇,探討文本:

過渡:有關此信的內容,河南大學王立羣教授有一個精闢的概括,他認爲:

“整個《報任安書》就寫了一個字,恥辱的‘辱’。這一個‘辱’字貫穿全文,作者着重寫了三點。第一是受辱之因,就是爲什麼受到宮刑。第二是遭辱之痛,就是受了這場奇恥大辱之後,內心痛苦。第三是忍辱之由,就是爲什麼受了這麼個奇恥大辱,自己能夠忍下來,堅持活下來,爲什麼?”

——據“百家講壇”王立羣讀《史記》之“絕筆之作”整理

此文選入教材,編者將第一部分內容“受辱之因”即爲什麼受到宮刑等內容刪去了。我們課文節選的是後兩部分內容。

所以,這節課我們重點要探討學習的內容是:體驗司馬遷的“遭辱之痛”和探究“忍辱之由”。我們給這兩個問題細化一下PPT:

n 遭辱之痛—— “遭辱之痛”到底有多少痛?“遭辱之痛”爲何有這麼痛?

n 忍辱之由——一般士大夫萬一犯罪將要受刑罰,那他該怎麼辦?是“自殺免辱”還是“受刑苟活”?司馬遷爲什麼不選擇在受刑之前“自殺免辱”卻選擇“受刑苟活”?

下面,我們結合課文逐一來探討這些問題。

(一)遭辱之痛

1、核心提問PPT:“遭辱之痛”到底有多少痛?

l 教師點撥:從課文中你感受到司馬遷“遭辱之痛”了嗎?這“辱”有很多種,“宮刑之辱”在衆多“辱”中處於怎樣的位置?他給人造成的“痛”又達到什麼程度呢?從文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明確:由課文第三段“①太上不辱先,②其次不辱身,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其次不辱辭令,⑤其次詘體受辱,⑥其次易服受辱,⑦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⑧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⑨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⑩最下腐刑極矣”可知:這裏有“四不辱”和“六受辱”,其受辱程度關係依次是①>②>③>④>和⑤<⑥<⑦<⑧<⑨<⑩。司馬遷所遭受的宮刑,即腐刑,是最下等的刑罰,是極致的刑罰;宮刑是辱先,是最大程度的羞辱。尤其是“太上”“最下”“極矣”這些詞寫出了作者內心的極度痛苦。

從第七段“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爲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等內容可以看出,“宮刑”給他帶來的痛苦無以復加,簡直是生不如死。

(相機板書“生”“難”“死”“易”)

根據學生的回答,重點引導學生揣摩課文將“太上”譯爲“最好”是否正確(這裏應譯爲“最上等的”較妥),引導學生品味“太上”“最下”“極矣”“亦何……乎”“甚耳”“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等語詞,並指導學生誦讀上述內容,體會司馬遷遭受刑辱之巨痛。

2、核心提問PPT:“遭辱之痛”爲何有這麼痛?

l 教師點撥:宮刑,也就是閹割生殖器。司馬遷爲什麼就這麼痛苦呢?這與什麼有關?司馬遷那個時代及其那之前的人一般是如何看待受過宮刑的人的?請閱讀下面兩則材料結合課文思考討論。

(1)太上不辱先——古人眼中的'孝:

①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論語·學而》

②子曰:“夫孝,德之本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章》

③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孝經·五刑章第十一》

④“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孟子·離婁上》

(2)“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昔衛靈公與雍渠同載,孔子適陳;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同子參乘,袁絲變色。自古而恥之。夫以中才之人,事有關於宦豎,莫不傷氣,而況於慷慨之士乎!”(根據學情確定是否提供該段譯文)——《報任安書》

討論後明確:人是社會的人,遭遇宮刑感受如何與當時社會的“榮辱觀”密切相關。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宮刑,肉體上創傷,是不孝;“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宮刑,生理上不育,是大不孝。“夫孝,德之本也”,不孝則無德;“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不孝則不仁。

不孝不仁無德者,自然爲世人所不齒。

所以,課文第七段作者自己說“重爲鄉黨所笑”,一般人對待受“宮刑”之人,只有恥笑,沒有同情。

所以,“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孔子、趙良、袁絲等都極度鄙視宦官這類遭閹割過的人。

因此,宮刑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創傷,更是精神上的摧殘甚至毀滅。

一個人,一旦與閹割這種事沾上邊,也就進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不僅本人甚至其祖先及後人都會因此而蒙受羞辱。

相機板書:宮刑=傷身體+毀精神+絕後代+辱先。

極矣 太上

(怕學生一滑而過,特引資料使學生更爲深切地感受到宮刑給作者帶來的痛苦。)

(二)忍辱之由

1、核心提問PPT:一般士大夫萬一犯罪將要受刑罰,那一般士大夫該怎麼辦?是“自殺免辱”還是“受刑苟活”?

l 教師點撥:如何理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這句話?作者列舉西伯、李斯等“王侯將相”受辱又是爲了說明什麼呢?

老師相機PPT補充:

“刑不上大夫”語出《禮記·曲禮》:“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禮,禮制;刑,刑法(非刑罰)。禮制和刑法是兩套懲處犯罪的制度——禮制不針對庶民(只針對大夫),刑法不針對大夫(只針對庶民)。

“禮不下庶人”:“庶人以下的人”(即普通百姓)犯罪,不使用“禮制”,而施以帶有侮辱性的“墨(刻額染墨)、劓(yì割鼻子)、刖(yuè斷足砍腳)、宮(毀壞生殖器)、大辟(死刑,如斬首、腰斬、車裂、火刑……)”等五種刑罰,並在市井公開執行。庶人罪犯,既要受刑罰,又要受羞辱。

“刑不上大夫”:大夫以上的官員及君王親屬犯罪,不施用帶羞辱性的“刑法”,而使用“八議”之“禮”的標準來確定如何懲處。這其中也有刑罰,但不在市朝行刑,而是用其他方式,如自裁、君王賜死、於隱祕處施刑等。其目的是讓有貴族身份的犯人免受人格的污辱,保留適當的尊嚴、體面。

——據陸精康《“刑不上大夫”和“施刑于大夫”》整理

學生閱讀上述內容和課文第三段後學習小組討論明確:

“刑不上大夫”後接言“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意思是帶羞辱性的“刑法”(非刑罰)一般不加到士大夫身上,但士大夫若真的犯法,那要通過“八議”之“禮”的標準對其進行懲罰。若議定他夠得上“刑罰”,那士大夫該“定計於鮮”,即一般士大夫在面對刑罰之前,要先行引決,以免面對鞫(jū)訊(審問)受辱——“故士有畫地爲牢,勢不可入;削木爲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士可殺不可辱”。

作者列舉“王侯將相”受辱,是表明是否受辱有時又是身不由己不足爲怪的——“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若萬一已經遭受刑罰之辱,那自殺已經於事無補——所以受辱之後是不能自殺的。

PPT小結:一般士大夫要避免受辱痛苦,最佳途徑:潔身自好,保持節操,不要犯罪。萬一獲罪,要避免受刑之辱帶來的莫大痛苦,最佳途徑只有一個:受刑之前自殺。如果已經受刑,那麼名節已經受辱,節操難免改變。此時再爲了名節而自殺,就爲時已晚。

所以,司馬遷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在受刑之前自殺,要麼在受刑之後隱忍苟活——他自己也很清楚,按當時一般的常理,他應該在受刑之前自殺,或者說他該選擇“自殺免辱”而不該選擇宮刑苟活遭受痛苦。

這是理解此文的難點,學生自己閱讀時又往往不求甚解,無法“深入、透徹、清晰”地理解司馬遷選擇的艱難。所以,不惜給學生提供大篇輔助材料,以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

2、核心提問PPT:司馬遷爲什麼不選擇在受刑之前“自殺免辱”卻選擇“受刑苟活”呢?

l 教師點撥一PPT:是他貪生怕死不敢自裁嗎?如果選擇自裁會怎麼樣?

明確:從第四段“今僕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可以看出,從親情上,沒有可以讓他留戀的;“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僕之不得已乎?”從道理上,他懂得“去就之分”;從第六段“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等等,都可以看出:他不自殺絕不是貪生怕死。

因爲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之別,若選擇自裁,則“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爲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輕於鴻毛——“則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根據回答,老師相機指導學生抓住第三段“何以”“耳”“何也”“也”等語氣詞品讀“假令伏法受誅……用之所趨異也”等內容,體會作者不選擇在受刑之前自殺的無奈。指導學生抓住第四段“何如哉”“且……何……焉”“矣”“何至……哉”“且夫……況……乎”等語詞品讀“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況僕之不得已乎”等內容,體會作者絕非因父母兄弟妻子而“貪生怕死”和他對“去就之分”的清醒認識。

l 教師點撥二PPT:既然不是“貪生怕死”,那他爲什麼要“隱忍苟活”?請從他的生死觀、活着的目的、活着的動力等角度去思考。小組合作探討,分條概括。

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歸納PPT:

(1)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的生死觀。有“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的人生價值觀。

(2)活着的目的很明確——爲了著書立說——“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3)有古人的榜樣:①歷史上受辱並非他一人——“王侯將相”也受辱卻不能引決自裁;②“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孫子、呂不韋、韓非子等等聖賢,都在遭遇磨難後發憤著書立言流芳後世。

(4)孝——子承父志——父親臨危囑託,完成遺願。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章》)

小結:一個有着精神追求的人過着一種恥辱的生活,一個有着尊嚴的人不再在乎尊嚴,他還要爲人類著書立說,還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何其悲壯,又何其悲慘!什麼叫知識分子?有人說,那些爲了人類的進步,在黑暗中掙扎,不畏懼任何權勢,哪怕是死亡的威脅,哪怕是精神的摧殘,哪怕是人格的剝奪,都義無反顧的人,才叫知識分子。什麼是真正的男子漢?能把獨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看作生命的本體,能把傳播這種意志和精神作爲責無旁貸的義務的人,這就是真正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一言以蔽之:亙古男兒一子長,隱忍著書爲立言。(板書)

有了前面的學習鋪墊,這並非教學的難點,但這是教學重點之一。因此這個點的引導和教學需要重錘敲打。如果是語文素養較高的班級,這裏最好不僅僅要讓學生知道司馬遷隱忍苟活的上述原因,還要啓發學生理解上述原因間的內在關係——或因果或遞進等。同時,此環節的學習還要相機引導學生誦讀、品味,從字裏行間細細感受司馬遷爲此而活的悲憤和崇高。視學情,相機補充:“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也”和“立德、立功、立言”等。

  三、有感斯文,走出文本:

司馬遷隱忍苟活,成爲千古佳話。而屈原卻毅然赴死也被後人傳頌。這是爲什麼呢?請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獨立思考後學習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各小組派代表發表自己組的理解。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聆聽吸納學習同學的見解。只要言之成理,老師即給予肯定。

  四、課外作業,繼續提升:

此文是司馬遷寫給任安的回信,但有人說,此信不僅僅是寫給任安看的,還是寫給漢武帝看的,更是寫給天下人看的。你贊同這個說法嗎?

我們看了甚至是認真地學習了司馬遷此信的節選,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想,你能寫一封回信給司馬遷談談你讀後的感受或者所受的啓發嗎?

課外請閱讀《報任安書》全文及《太史公自序》和等內容,以《我想對您說》爲題給司馬遷寫一封回信。

 五、教後反思:

由於有了前兩課時字詞層面的學習,第三課時文章內容層面的學習總體上比較順暢,從課堂反應和課後學生給司馬遷的書信作業看,學生對司馬遷之選擇的理解體驗比較深入。但是,這課時的教學引進了“古人眼中的孝”、“刑不上大夫”等資料內容,量偏大了些,導致課堂上學生誦讀品味文本的時間略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衝淡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或許將這些資料在前兩課時展現給學生或課前以閱讀資料的形式發放給學生自學,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附板書設計:

亙古男兒一子長 隱忍著書雪前恥

宮刑=傷身體+毀精神+絕後代+辱先

極矣 太上

生 死

難 易

說明:此板書外形爲“天”字,寓意爲司馬遷乃一“頂天立地之偉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