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說課稿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玲玲的畫》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說課稿

我今天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5課《玲玲的畫》。本單元教材圍繞着“要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玲玲的畫》講的是玲玲收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參評的畫弄髒了。在爸爸的啓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的事。從而反映出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依據教材的內容,確定本課的設計理念爲:1、以學生自主讀書爲主要形式,讓學生在盎然趣味中產生閱讀的激情;2、使學生在質疑解讀中理解文章的蘊意;3、幫助學生在想、述、讀、演、議中內化語言的深情,從而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素養。

  設計特點:

(一)情感爲線、深度感悟語言

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滿意到着急再到戰勝困難後的喜悅。教師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

語言。例如:課文開始,教師抓住“滿意”來理解“端詳”的含義,“好的”這個語言的語氣;課文中間抓住“着急”來體會“畫弄髒了”的不同感受;課文最後抓住“克服困難的喜悅”來品味、思索爸爸簡短的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這樣,學生在體會人物感情的基礎上,析詞品句,感受文本中的語言,向學生滲透文章的表達方式。

(二)以讀爲本、尊重個性感悟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爲了落實以讀爲本的原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採用自讀、範讀、評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並且激發學生對於讀文的.興趣。讓學生想讀課文、愛讀課文。充分讓學生感悟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深入朗讀,在交流、評價中理解朗讀的方法,依據學生獨特的感悟,讀出自己的課文。例如: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爲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這時,孩子們可能會說出高興、自豪、滿意、激動、興奮等多種感受,再讓學生讀出自己體會到的心情。在朗讀爸爸的話時,讓學生想象:假如你是爸爸的話,你會怎樣說?可能孩子們會懷着沉穩、高興、興奮等多種自己感悟到的心情去朗讀。

(三)聯繫生活,拓寬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理解端詳一詞時,讓學生聯繫生活想象、表演,這樣,將學生的親身感受引入課堂,使學生理解的更加深刻。再如:聯繫生活,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壞事變好事的情況。尊重學生的差異,把學生的個性差異作爲資源,例如:以“你體會到的玲玲的心情是怎樣的?”爲主線,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的不同生活經歷和獨特的感受,讀出不同的課文。這樣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課堂,讓學生的生活成爲學生學習的資源。

  課堂反思: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缺點和不足。例如:教師基本功有待加強,特別在教師的語言上,提問應該更加準確,引導應該更加到位等。再有,教師還應該豐富知識積累,提高文化底蘊,這樣可提高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教學機智方面,還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究,善於捕捉課堂生成,深度訓練。

  一、教材分析:

《玲玲的畫》是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爲我們講述了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講的是玲玲收 拾畫筆時不小心把第二天要參評的畫弄髒了。在爸爸的啓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巧妙地掩蓋了污漬。第二天她的畫在評獎會上得了一等獎。從而告訴我們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啓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二、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腦筋”這個詞語。

2、體會人物的心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三、設計理念:

1、“以人爲本”,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2、“以讀爲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四、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課題

(二)初讀學字詞

(三)通讀理課文

(四)指導寫生字

  五、教後反思:

經過我的精心設計,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反思整個教學過程,以下幾點是我對這堂課比較滿意的地方。

(一)清清楚楚抓主線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淺顯,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該如何下手?考慮再三,我決定以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滿意(畫好作品)——難過、着急(弄髒作品)——更滿意(畫更漂亮)爲本文的主要線索展開教學,同時藉助課文中的三幅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從而形成了“以心情變化爲主線”“以畫爲輔助”的兩條線索。這兩條主線相互交錯,相輔相成,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

(二)紮紮實實教字詞

因爲這是第一課時,字詞教學無疑是一個重點,因此,我將差不多一半的時間都化在了這個環節上。其實,上課伊始從導入部分就開始了生字教學,在與新朋友玲玲認識的過程中,既完成了生字“玲”的教學,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兩得。其餘的生字我採用了從詞、句到字的教學模式。即先讓生字寶寶出現在具體的詞語、句子環境中與小朋友見面,再單獨認讀。因爲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這種模式更易於學生接受,學生記得更快更牢。又因爲二年級小朋友已有一定的識字經驗,因此各個生字的教學又各有側重,如“催”側重於形象記憶字形;“筋、收拾”重點正音;“髒”通過看偏旁猜一猜引出它的另一個讀音;而重中之重是“叭”與“趴”的區分,不但在字音上重點指導,而且通過演示、動作從字義上進一步理解。把生字放在句子中教學,既便於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同時對這些長句先行進行朗讀指導,又可以爲後面學生讀通課文掃除障礙,何樂而不爲。我覺得這樣的字詞教學還是比較紮實有效的。

(三)認認真真讀文本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而本學期我們教研組的活動主題就是“重視低年級學生感情朗讀的指導與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着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努力落實以讀爲本的原則。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整部分朗讀,到重點句子的研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採用自讀、範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始終牢牢抓住那條情感主線,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滿意到着急再到戰勝困難後的喜悅,緊緊抓住玲玲的情感變化讓學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語言,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當然,教學始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整個教學過程也暴露了許多的缺點和不足。如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是過於嚴重,牽引的痕跡比較明顯,需要進一步改變教學方式。課堂評價語言也比較蒼白,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課堂評價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因爲課堂是千變萬化的,需要教師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將成爲我今後教學工作不斷努力、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