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過的隨筆散文

走過的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很多年前,被臺灣歌手辛曉琪的那首《走過》觸動心底那根弦。對我而言,“走過”這是一個很觸心的詞,不只是一個詞,更是對人生經歷概括的一種詮釋。人生的道路,都是“走過”的一個過程,走過才懂,走過才悟。

走過的隨筆散文

這些年來,畢業後就業,業餘再就讀,下崗再就業,跳槽再擇業,轉行再創業,然如一隻不知倦的蝸牛輾輾轉轉地匍匐前行着。生活這個大磨盤把女兒家原有的嬌柔與軟弱都磨厚了皮,也把那年少輕狂都磨平了菱角。如一文友曾說:“時間無情,環境無意。爲了應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那個叫成長的東西讓我們的個性漸漸變得圓滑,卻也讓我們曾經柔軟、敏感、又帶着溫暖的一顆紅心,一天比一天堅硬。”這些年,就是這樣走過。

1993年高考,我落榜了。那時的高考升學率比例不能與當下的大學升學率和升學質量同日而語。我是讀理科,但七科之中最高分是語文,如計單科成績上大學的話,我可以進入漢語言文學系就讀,但七科標準分總分卻離大專分數線相差10分。那時的學校可選擇性也沒法與現在五花八門的高校相比。不甘心就讀中專的我,任性地也算是超前冒險地選擇當時省內首批的民辦大專就讀。我一心只想離開所在的小城,要到廣州讀書,那時青春年少,對前景、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回想那時的那間大專學校,主辦人其實真的躊躇滿志,縱是舉步爲艱,仍效仿正規高校的辦學模式進行,正規的入學軍訓,男女生獨立的住宿大樓,生活區與教學區分離,清晰的專業分系等。那時的專科任課的教師全是外聘華南師大、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在職的講師到校授課。全校幾千名學生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我縱是停留短暫的兩個月,但結識了很多五湖四海的同途人。然而,那時的民辦學校仍未完全被社會認可,難以站穩腳根。入學兩個月後的一天,突然我媽來校找我,用很試探性的口吻告訴我,這次是來勸我回城就讀市內那間唯一的省屬中專學校。因爲我爸工作單位是屬於金融系統,那時的單位教育科仍積極落實在職職工子女的就讀和就業。經過兩個多月的“闖蕩”,其實我從媒體和親身感知已切實體會到,我選擇民辦大專的風險性和不切實際。出乎媽媽意料,她不需對我作任何思想工作,我竟一口答應了。或許是緣,或許是命。初中畢業,爸爸曾建議我考慮考進這所中專學校,那時我的成績完全可以考上。這所中專學校,前身是廣東金融專科學院的分校,現獨立爲省屬中專學校。那時的我,只是一心想考大學,中專這名詞無法讓我接受。同時,我的夢想只想讀師範,對金融毫無概念。三年高中學習生活結束,高考不盡如意的我,只好聽任命運的安排,最終還是進了這所中專學校。那時的學制確實奇怪,初中畢業進中專讀三年,高中畢業進去讀二年,畢業證一樣。命運使然,我們畢業不久,這所中專學校又重新升級爲廣東金融專科學院的分校,設大專和本科。人啊,只嘆時也命也。

1995年中專畢業,我仍幸運地享受着父親單位的職工子女解決實習和工作單位的福利。父親是個有文化、有意識的人,同時也希望我們姐妹倆也如是。在我中專剛畢業,他已幫我在系統內報讀業餘金融管理專業的大專班了。1998年結束了三年的業餘大專學習的我,主動繼續報讀了經濟管理專業的業餘本科。金融專科學校正規畢業生在當時市內的金融單位工作,算是新力軍,出納、會計、結算多個崗位都擅長。工作不足兩年,本部門更換領導,正如一朝天子一朝臣,芸芸衆生,我竟意外讓新領導計劃提拔爲單位的會計主管。然而,那時生性內斂、初生牛犢的我由於欠缺信心和魄力,細作思量後竟然拒絕了這難得的升遷機會。那新領導雖然不太樂,但後來系統內凡有專業技能培訓和技術人員選拔機會仍會派我參加。那次,將爲系統升級對全系統的數據資料做初始化的人員調動中,每個單位僅有兩個名額裏,我仍佔其一。這本該是很有前景的發展機會,我被上調到系統總部進行數據資料輸入。可是不久,我發現自己懷孕了,不適宜每天八小時坐着對着電腦長久工作。無奈權衡後,我只好申請調回原單位當出納,每天不直接操作電腦,而是天天數現鈔。

事過境遷,有時回想,如果,我當時答應當會計主管;如果,我一直留在總部,可能我日後的人生道路會改寫。然而,生活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1999年11月,本曾以爲的鐵飯碗僅如紙,遇上金融改革,我夫妻雖然是在同一系統不同的單位,卻一夜之間雙雙下崗了。縱是正規專科學校畢業,縱是自考大專、本科文憑都是工作不定,下崗就下崗,手停口停。或許,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現實。人,只可活在當下。

那夜,是我結婚一週年紀念日前一夜,還在家裏休產假的我與剛下夜班的先生,幾乎是同一時間,分別接到各自單位的電話,突然通知明晨準時集中單位開會。同系統中各單位的所有人員,同時意外收到同樣的通知。不算懵懂的我們已意識到不是好事了。結果是宣報,金融政改,這系統屬下的所有銀行即日起關停並轉了。全市當時全系統一日之間,差不多五百人下崗了。突如其來的變故,前路茫茫,身邊盡是哭、怨、鬧、默……那時的我,雖然是夫妻雙雙失業,雖然是女兒出世不久,雖然組建新家負債累累,然而,我沒有哭,不曾哭!或許,我認爲我們還年輕,只要敢於嘗試,一定有機會。我視它爲人生的新起點。

那年我是24歲。就在幾個月與工商銀行交接儲蓄帳務工作期間,爲儘快找到新工作,不坐以待斃,我一有時間就每天揹着女兒到處找工作,也曾遇到過很多很有趣的記憶。曾去過多間專賣店應聘,遞上簡歷,幾分鐘即被退回。迴應是:大專?在讀本科?我們這裏請不起這樣的學歷。於是,我身上帶上不同的簡歷,根據不同行業,交不同的簡歷。偶然地在一次外出,錯過了班車,就在候車的空檔時間,意外發現車站附近正舉辦本市首屆的人才招聘會,我好奇地花了十元錢走了進去,隨意填了幾份自認適合的應聘表。就是那偶然,就是那隨意,一週後,我收到了面試通知,意外地收穫了改變我人生過去十多年很關鍵的一份珍貴的工作機會。真是絕處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從此,我從金融業轉向商業發展了。

不得不感謝自己,敢於嘗試,敢於主動走出第一步,所以纔有所獲。從此,我對任何招聘會,任何報紙的招聘欄,任何的大型權威招聘網都很關注。例如CHINAHR招聘網、51JOB招聘網、智聯招聘網等都成爲我日後求職必然常瀏覽的招聘網,從中我會獲取很多行內的職位需求信息。經驗告訴我,單純靠這樣網上盲投簡歷,成功率近乎零。只能通過網上不斷更新的行內招聘信息,然後自己再針對自己的目標企業相關的招聘崗位的信息,想盡辦法找行內的現職人員確認該企業目前實際的崗位招聘信息是否真實,如是情況屬實,通過在職人員嘗試找相關的人員聯繫並提供簡歷,或進行推薦。只有這樣,纔有面試和成功的可能。那纔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求職捷徑。

我慶幸,那年我在人才招聘會成功應聘到一家可算是粵西最大的日化商品經銷商,擔任出納崗位,後來得上司信任,兼當行政管理工作。當時的面試官是該公司總部的總經理。據說他面試了很多人,最後留下兩個簡歷衡量,其中一份是我。他先選擇了另一位曾經在酒店當財務有經驗的女士。他把我擺作後補,原因是學歷高,熟悉銀行運作,但認爲我是打“皇家工”出來的人,習慣收入待遇高而挨不了私企的勞苦。也算是機緣巧合,後來當通知那位首選女士上班的時候,對方稱只當會計不願當出納,沒有到崗了。就這樣,我從後備變正選了。我對什麼崗位都沒所謂,因爲我太需要一份工作了。縱使我對這工作及前景存未知,然而我想,別人能做的事,我也應該能做到並做好。那時,這間實力雄厚的公司快速擴展,還承包了當時市內最大最旺的`商場的日化系列銷售。我每天都要與經銷代理商品的廠家和商場供貨商等打交道。短暫的兩年裏,爲我日後十年間在銷售行業打滾搭建了豐富的知識基礎、人脈關係和機緣際遇。後來這家公司因總部在稅務方面出了問題,把這家異地分公司給撤了。我再次面臨失業了。我感謝自己一直以來的人緣厚積薄發的福廕。通過原來接觸合作的廠商人員的幫助下,我很快就從商業財務角色向快速消費品銷售人員角色成功轉型了,開展了我亮麗豐富的第三職業旅程——銷售。

一路走來,我曾在經銷商當銷售人員;也曾幸運地成爲多間世界五百強國際品牌企業的正職銷售人員;最後離開銷售一線,再轉當經銷商銷售行政管理人員。期間,我也曾與一位好友合作業餘搞一個以玉蘭油和美寶蓮爲形象品牌的化妝品專櫃;也曾自己獨立嘗試開了一間針對兒童而設的手工製作培訓和小學生學習輔導爲一體的手工習作坊。兩年前,我開始選擇從事少兒託管輔導,真的希望這是我最終的職業和事業。於我而言,這是我個人的興趣,也是我的謀生方式。一次又一次失業再就業,跳槽再擇業,轉行再創業,我從不曾放棄。只是坦然地面對,只是不讓自己停下來歇息,不是不想停,是現實生活有股無形的力量一直把我向前推,我停不下來,只能不斷地走下去。或許,這就是生活!我不止要生存,更要好好地生活!

曾經,有位從事銷售多年的朋友在認識我不久時,對我說:“你不適合做銷售,性格不適合,最適合教書。”幾年後,我們都不斷地變,工作、自己都在變。他有一次很感慨地對我說:“你很適合做銷售,因爲性格隱忍,懂得適者生存。”

曾經,一位認爲很瞭解我的過客,他曾疑惑地對我說:“我以爲我最瞭解你,何時起我才發現我根本不瞭解你,我印象中內斂溫文的你,竟然存在八面玲瓏、能屈能伸的一面。”

曾經,在一間著名國際品牌公司,我遇上一位很優秀的上司。在我很不容易入職後,我問他,據聞在面試我之前,你曾見過很多人,且有個別是行內較有資歷的人,何故最終選擇我?他對我說,:“你在該城市的行內的口碑很好!我選擇你只是給你一個嘗試的機會,後來的兩度面試仍是靠你自己闖過來。”後來,在我離職的時候,他也對我說,我有很強的執行力,很用心,但唯一就是欠缺一種強勢,太懷柔,商場如戰場,這樣太吃虧。

曾經,一位我跟隨他四年,大智若愚,慈懷心明的老闆,在我決意離開這間公司的時候,他告訴我:“你在行內的口碑真的很好!你離開,一定會有很多人認爲我失寶了。”

曾經,很多認識我的人,看到我離開銷售行業,轉行從事與教育相關的行業,都紛紛地說,這纔是最適合我的職業,做回我自己。……

這些年,我真的不知道那條路是適合或是正確,而是很清晰一點——我要生存,我要生活;所以,我要工作。我也不知道,什麼方式、什麼方法、什麼態度纔是最好的工作和生活的捷徑和技巧。只知道,做一行愛一行,當一崗擔其責,做自己的本份,以真以誠,問心無愧地做人做事。多年的波折與磨鍊讓我深深懂得,經歷是成長最大的體現和收穫,同時也讓我深諳了爲人處事的方圓之道。任何的工作,都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你有權衡量是否選擇職業和企業,對方也有權衡量是否選擇你。當職業生涯走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在選擇的過程中,僱傭雙方同時還存在着一個價值觀差異的問題。甚至出現,僱傭雙方用相應的籌碼進行角力。生活,太多的變數了,當你如常興高采烈上班,或許你從不曾想到當天你會突然失去這份你已習慣並賴以生活的工作,而不需過問原因。人,永遠不知道下一分鐘將會發生什麼無法預知的事情;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路口是該轉左還是該轉右纔是近道……

當觀聚望散成爲習慣,當世事不可掌控,活在當下,或許就是人生!人生的道路,都是“走過”的一個過程,走過才懂,走過才悟。人,只好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笑對人生,不斷前行。永不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