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哪裏有四年級下冊第10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教案?

哪裏有四年級下冊第10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案

哪裏有四年級下冊第10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教案?

教學目的

1、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瞭解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樣的教訓。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

教具準備

幻燈片、投影儀、錄像

課前讓學生蒐集有關黃河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預習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回答。

2、指名朗讀課文,別的同學當“小老師”,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問題。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黃河及兩岸情況圖片,師配樂讀第三自然段。

4、放實景錄像,黃河流域的近況

5、體會“搖籃”與禍河的含義,產生“大吃一驚‘的切身體會。

二、學習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具體說出黃河變化兩方面的原因。

(2)這兩個原因有什麼關係。

(3)如果不制止,後果會怎樣?

2、導讀第6自然段。

3、學生交流學完第6自然段後理解的黃河變化的兩個原因是什麼?

4、同桌協作,完成下表。

黃河變化的原因 兩大原因的關係 嚴重後果 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類的破壞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讀:揭示中心,試談體會

1、品讀回顧全文,理出文章脈絡:變化原因治理。

2、根據文章層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環保小隊”上臺彙報:西安環境保護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原因何在。

4、師:從黃河的變化中我們應該吸取什麼教訓,應該怎樣保護環境?應在小組中就西安環保問題提出建議

5、在班中集體交流自己小組擬訂的環保建議。

四、作業 。

請同學們將自己調查的西安地區環境問題及建議寫下來,寄給省政府有關部門。

板書設計

10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2000年中 決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數據

數千年前 氣候溫暖 森林茂密

後來 含沙最大 是長江68倍 查資料

原因 氣候變寒 暴雨集中

開墾放牧 森林草原

治理 保護森林資源 規劃用地 修築水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2.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黃河,我國第二大河。我們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黃河流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很多年以來,黃河也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災難。我們這篇課文記述的就是黃河變化的情況。學習了這篇課文,我相信同學們都會感到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畫出有難度的字、詞、句,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1.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讀音容易出現錯誤,這樣的字應反覆強調。

“域”字應讀“y)”,不能讀“hu^”;

“衍”字應讀“y3n”,不能讀“y2n”;

“構”字應讀“g^u”,不能讀“g#u”;

“蝕”字應讀“sh0”,不能讀“sh9”;

“耕”字應讀“g5ng”,不能讀“g5n”;

“頻”字應讀“p0n”,不能讀“p0ng”;

“擇”字應讀“z6”,不能讀“zh2i”。

還有一些字形相近,在書寫過程中很容易誤寫。因此,這樣的字應該放在一起,按音、形、義區別組詞。

禍(禍害) 擇(選擇) 衍(繁衍)

鍋(鍋蓋) 譯(譯文) 銜(銜接)

沃(沃土) 噸(千噸) 迭(更迭)

躍(跳躍) 頓(頓時) 跌(跌倒)

蝕(腐蝕) 構(結構) 域(地域)

濁(渾濁) 鉤(魚鉤) 或(或者)

2.解釋詞語,爲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搖籃:指發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較高、地形起伏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養育後代。

憂患:困苦患難。

流域:一個水系的幹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地區。

河道:河水流經的路線,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牀:河流兩岸之間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蓋在某一個地區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許多植物的總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沖走或被風颳走。

關鍵:對情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懸河:河牀高於地平面,遠遠看去好像懸掛在空中,故稱懸河。

(三)理清結構,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講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苦難。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講黃河爲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第三段(第4~6自然段)這是課文的重點段,主要講黃河變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的是科學家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

(四)結合思考題,學習課文。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但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指導。

課後思考題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課文的內容。因此學生通過自學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也就理解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完成了學習任務。

課文一開始講:“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搖籃”指什麼?

(“搖籃”指發源地。)

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黃河真的使中華民族幸福安寧嗎?沒有,請同學們齊讀第一段,記住黃河近兩千年間的表現。

齊讀課文,激發學生了解黃河的積極性。

過去的“搖籃”是什麼樣的呢?

(自然條件很好,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書:搖籃 氣候溫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們的祖先就選擇了這裏生息繁衍。“可是,後來黃河變了”。請同學仔細讀書,認真地想一想:黃河爲什麼變了,從兩個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說一說這些原因之間的關係。

(黃河無數次地給兩岸百姓造成苦難,成爲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板書:憂患

(黃河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黃土高原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幾個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堵塞河道。因此,黃河中的泥沙越積越多,以至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發生變化的兩個原因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關係。)

板書:氣候轉寒 暴雨集中

植被破壞 水土流失

科學家爲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決黃河給人民帶來的“憂患”,科學家爲治理黃河設計了什麼方案呢?請同學繼續自學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後說一說。

(因爲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積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暢,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壩決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把泥沙管住。科學家針對這一情況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是:一,黃土高原應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二,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儘快恢復;三,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才能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板書:牧林爲主 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 修築水利

(五)組織學生討論,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黃河變化的教訓及自己學習了這篇課文受到的啓發。

學生可以舉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談談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可以從黃河的變化談人類應接受什麼教訓。通過討論,提高學生們對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認識。

(黃河的變化給人類的教訓是:一定要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綠色的植被,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總結全文。

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黃河流域,因爲這裏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爲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長、水土流失,使黃河多次決堤,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憂患。科學家爲此設計了牧林爲主、保護資源、規劃用地、修築水利的治理黃河的計劃,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爲現實。

板書:治理

【板書設計 】

【小資料】

黃河

我國第二大河,上源卡日曲出自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各姿各雅山麓,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等省區,在山東省北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有洮河、湟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支流。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爲上游,流經高原峽谷,水流較清;河口至河南省孟津爲中游,穿行黃土高坡,含沙量增大,水色渾黃;孟津以下爲下游,流入華北平原,水流緩慢,泥沙淤積,兩岸築有大堤,成爲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黃河汛期洪水暴漲,解放前經常氾濫,歷史較大改道有26次。1938年國民黨軍隊炸開花園口大堤,造成人爲改道,使豫東、皖北、蘇北部分地區成爲“黃泛區”,受災人口達1250萬。解放後在上、中游除進行水土保持工作外,先後興建了三門峽、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和劉家峽水電站等;在下游修建、加固了1800公里的河堤,修建了人民勝利渠等工程,引黃河水,灌溉農田,綜合利用黃河水利資源。從1949年以來曾受洪水多次威脅,但都未成災。沿河重要城市有蘭州、包頭、鄭州、濟南等。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案

一、教學目的:

1、瞭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和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弄清課文爲一些難懂的詞語。

3、學習課文,懂得作者是怎麼樣積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課前準備:

出示黃河流域示意圖。

三、學過程:

第一課

一、學習“預習”部分。

1、黃河是我國第幾條大河?

2、我們的祖先什麼時候就生活在黃河流域?

3、後來黃河有沒有變?變成什麼樣子?

二、提示課題。

1、板書課題。板書: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2、解題。

三、初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四、學習分段,根據段意。

第一段:講近2000年,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第二段:講數千年前,黃河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是我們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講由於黃土高原氣候的變化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黃河改道。

第四段:講科學家設計治理黃河方案,使黃河逐漸變好。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人們把黃河比作什麼?

(中華民族的搖籃)

2、可是,近20000年來,黃河的表現爲什麼叫人大吃一驚?

3、課文是怎樣說明這個問題的?

4、小結:這一段先從正面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着從反面來說明黃河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課堂作業。

1、抄寫新詞。

2、預習課後作業第1、2題。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第二段。

1、這一段講了什麼?

(講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3、爲什麼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課文是怎麼樣描寫的?

二、講讀第三段。

1、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憂患是什麼意思?

2、黃河造成災難的原因是什麼?

(含沙量大,泥沙沉積,河牀升高,成爲懸河,容易決口,形成水災。)

3、造成黃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麼?

4、理解“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小結:這一段講黃河變壞的原因:大自然本身變化造成的;人類破壞造成的。

5、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三、講讀第四段。

1、讀最後一段。

2、面對日趨嚴重的問題,科學家們想出了哪些辦法?

(關鍵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讓它隨心所欲地流進黃河。)

3、科學家設計了什麼樣的方案?

(1)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

(2)保護好森林資源、儘快恢復植被;

(3)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

(4)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4、這些方案有什麼好處?

(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四、總結全文。

1、黃河發生變化給人類怎麼樣的教訓?

2、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要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五、課堂作業。

六、板書設計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決口

變化:含沙量大<>大水災

改道

大自然變化造成

原因<

人爲造成

治理牧、林爲主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修築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