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精選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精選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精選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精選素材積累作文彙編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素材積累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素材積累作文 篇1

(1) 那溪水是那麼清,溪水映着藍天、白雲,彷彿又是一片天空。小溪裏的水草,被水推着搖着,悠閒地扭動着纖細的腰肢。偶爾有幾朵野花飄落在水面上,一蕩一漾,整條小溪都散發着花的馨香。

(2)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爲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裏,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裏。

(3) 青春,是一本自傳體的大書,書的作者是自己。那麼,這本書怎樣才能寫好?我們要用智慧的頭腦構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崇高的理想佈局,用堅定的信念寫作,用奮鬥的精神修改,用執着的追求出版!

(4) 沒有人能夠“棄”你,除非你自暴自棄,因爲我們是屬於自己的,並不屬於他人。

(5) 縱比者易得到滿足,橫比者則易感到失落;滿足者則易裹足不前,失落者則易選取奮起。

(6) 有的人不管年紀多大,卻永遠年輕;有的人不管是榮是辱,卻波瀾不驚;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貧,卻樸實爲人;有的人不管受譏遭諷,卻依然闊步前行;有的人不管自我位有多卑,卻永遠惦念着祖國母親!

(7) 月亮一露面,滿天的星星驚散了。

(8)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最易迷失自己;處在別人的關愛中,最易弱化自己。

(9) 一次專心學習勝過百次囫圇吞棗;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輕率行動;一次真誠相助勝過百次憐憫同情;一次見義勇爲勝過百次豪言壯語!

(10) 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極像一隻擦亮的銅盤。

(11) 從高高的跳臺上往下望,頭暈目眩,但我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緊閉雙眼,不顧一切地向下跳去。

(12) 一陣微風吹過,金色的水稻隨風擺動,猶如金色的海洋。

(13) 一望無際的田野裏,金燦燦的稻子成熟了,就像一塊塊金子;果園裏碩果累累,有紅通通的蘋果,梨子像小葫蘆似的吊在樹上;樹葉枯黃了,紛紛落下,像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一陣風吹來,給人們帶來一絲涼意。

(14) 大樹下,一片片落葉從樹上“飛”下,像一隻只彩蝶翩翩起舞。

(15) 上午明明是陽光燦爛,睛空萬里,現在竟然已經是烏雲密佈了,下着像豆一樣的大雨。一粒粒、一串串,接連不斷的從天空中往下掉,中間不斷夾雜着炫麗的閃電,組成了美麗的圖畫。天上不斷掉下雨珠子,雨水珠子掉在地上的唰唰聲,雷電時的轟轟聲,組成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交響樂。

(16)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河裏的水燙手,地裏的土冒煙。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穀物都熱得彎下腰,低着頭。蚱蜢多得像草葉,在小麥地裏,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

(17) 書包是一隻船,載着我去泛遊學海,衝急流,越險灘,飄流遠航,到達勝利的彼岸;書包又是珍寶,它融有媽媽的情和愛,給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18) 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19) 歲月,是一首詩,一首蘊含豐富哲理的詩,歲月是一峯駱駝,馱着無數人的夢想。

(20) 學着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個太壞的局面。不自憐、不自卑、不怨嘆,一日一日來,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在於我們自己的修持每次考試就像是一種屈辱你說你會了別人不相信偏拿張白紙要你來證明。

(21)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流浪。

(22) 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23) 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啓心靈的智慧之窗。時間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奮鬥者前進的進程。時間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稱量奮鬥者成果的重量。時間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們追趕人生的目標。時間猶如一面戰鼓,它能激勵我們加快前進的腳步。

(24) 我願意在父親、母親、丈夫的生命圓環裏做最後離世的一個,如果我先去了,而將這份我已嘗過的苦杯留給世上的父母,那麼我是死不瞑目的,因爲我已明白了愛,而我的愛有多深,我的牽掛和不捨便有多長。

(25) 我們的父母是恆星,我們回家他們永遠是在的;我們的朋友是行星,有的時候來有的時候去,但是他們也是天空中的星;在我們的生命中擦肩而過的,一些可能在今生你再也不會碰到的人,我將他們叫做流星。

(26) 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不做不可及的夢,這使我的睡眠安恬。避開無事時過分熱絡的友誼,這使我少些負擔和承諾。不說無謂的閒言,這使我覺得清暢。我儘可能不去緬懷往事,因爲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我當心的去愛別人,這樣不會氾濫。我愛哭的時候哭,我愛笑的時候笑,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27) 運動使人充滿生機活力,音樂使人充滿浪漫快樂,思考使人充滿智慧理智。

(28) 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藥,溶在愛人的酒杯中,苦澀裏也終能品出甘潤;有時候,感情是一把雙刃的劍,握在敵人的手裏,縱輕輕揮下也覺傷痕累累。 朋友,鐵血的男兒也有情,沙場的將士也有淚。感情支配着心靈,左右着靈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讓其變幻了你評判的目光。

(29) 路由“足”與“各”組成,因此才“人各有路”;正正因“人各有路”,

(30)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柔韌的小草,你究竟是什麼呢?是我們無數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們是平凡的草民,卻也可以描繪春天,爲大地梳妝,弱小的生命聯合起來,還可以改變環境,創造世界。

(31) 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快樂幸福的。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愛人的能力,而不是被愛。我們不懂得愛人又如何能被人所愛。

(32) 只見他雙腳向後蹬,雙手向外劃,像只青蛙一樣向外遊.過了一會兒,我可以下水游泳了,由於受到了爸爸的啓發,我記住了游泳的要領,又藉助救生圈,一趴到水面上就放鬆身體,馬上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面上游來游去了。

(33) 秋天就像一幅金色的圖畫,到處是豐收的景象。

(34) 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35) 巨浪伸出雙臂把我猛地托起。

(36) 不是苦惱太多,只是我們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們不懂把握。

(37) 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學,沒有一件是太晚的。

(38) 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裏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素材積累作文 篇2

【素材解讀】

“一心爲國,兢兢業業”,這是師昌緒一生的寫照。他把最後的光和熱全部奉獻給祖國。不折不扣達成了他唯一的目的,儘管沒有等來那副對聯所說的“百歲更慶萬世功”,但他的人生因爲純粹而沒有遺憾。

【適用話題】

愛國、奉獻、赤子情懷、人生的價值

素材積累作文 篇3

夢,夢想,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夢想,相信每個人都會爲了彼此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夢想是什麼?相信你也曾經遇到過這個問題。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曾問過我這個問題,我那時是這樣回答的:夢想就是夢裏想的東西嗎?當時爸爸聽了,便不禁笑了,之後,他告訴了我答案:夢想不是夢裏想的東西,夢想就是你長大要幹什麼,做個怎樣的人,夢想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東西,它可以給人很大的力量。哦,我明白了。過了一會兒,我又問,那夢想能給人多大的力量呢?這就要你自己去找答案了。爸爸又一次對我說。

後來我漸漸懂得了父親所說的夢想的力量了。

夢想是沙漠中的綠州,它給絕望帶來生機;夢想是高山上的流水,它給沉寂的大自然帶來激情;夢想是陽光雨露,它給乾渴的禾苗帶來希望;夢想是照亮人生旅途不滅的明燈,它引導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前進。

夢想是一隻斷了線的風箏,我們需要去把它追回,並再次把它送上藍天。

追夢,試問什麼時候最適合追夢?試問有什麼時候會比青春這段時間更適合追夢?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有活力,最生氣磅礴,最年少輕狂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我們千萬不要害怕失敗,我堅信:青春無畏!青春不言敗!人生是不斷挑戰的過程,我們不能屈服於一次的失敗,因爲只要我們爬起來了,我們汲取經驗了,下一次,就是成功!青春是無畏的,是不言敗的精神。

追逐夢想吧,去追尋金色的希望。每一次揚風帆去遠航,難免都會有阻擋一隻要夢想在鼓掌,未來就充滿着希望;每一次張開翅膀去飛翔,難免會受傷,只要有夢想,在心中埋藏,發覺它已經慢慢走開,給人們帶來希望、光明和心靈的洗淨。

青春如一場夢,一場朝氣蓬勃的夢。夢裏,我們放着理想的風箏,坐着夢想之車,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追夢活動。

追吧,追夢吧!在這仲夏夜裏,讓我們一起去追那讓人充滿鬥志的夢想,追那讓人不怕困難的夢想,讓我們攜手夢想,一起飛翔!

素材積累作文 篇4

1、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重點的字是“過”和“教”。“過”的意思不僅僅是過錯,更多的情況是違反,改動的意思,違反改動的是什麼呢,叫做"正常的規律"。“教”指的是一個過程,意思包含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到現在“教”的含義要加上文化教育的成分,但是主要還是指父親對孩子的示範作用,示範的內容包含道德,禮儀,技能,勵志等;所以“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爲父親應該以身作則的教孩子,如果作爲孩子的父親沒有這樣做的話,就違反了正常的規律。

2、新時代背景下,應該賦予“養不教,父之過”新的含義:“生養了孩子,如果只是給孩子提供吃穿等物質生活,卻不好好的教育孩子,讓孩子沒有接受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就是父母的責任。”孩子如果出現的問題,那麼父母都要承擔責任,只要父母教育理念一致,齊心協力,共同給孩子指引人生的道路,才能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未來發展的更好。

3、教不嚴,師之惰。懲戒歸根結底對學生起到的只是一個震懾,警戒的作用,當教師連懲戒的權利都失去之後,剩下的只能是對學生一昧的遷就跟隱忍。在學生最應該明白規矩重要性的成長期,給他一個沒有規矩的環境,是很難保證該學生以後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孝敬父母,誠實處理,守規矩的人的。一位面對熊孩子唯唯諾諾的老師,絕不是一位稱職的老師。

4、教育是個嚴肅的事業。孩子不聽話,不完成作業,老師當然要教要管。屢教不改只能是進行懲誡……這種嚴肅背後是一種擔當,是一種責任,我們應該支持。因爲這種擔當這種責任是塑造靈魂,傳承文化……老師不管,孩子就學不好;老師太溫柔,孩子就不學好。老師、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家長是養分,培育根系的成長,根枝強壯,樹葉繁茂。老師是園丁,不斷地修理枝葉,成形成材……老師,家長和學生是一種塑選生命和靈魂的和諧的社會關係。

5、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爲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6、如果不對違反紀律、不愛學習的孩子進行懲戒,只是單純地與孩子口頭講道理,久而久之,孩子或許會把教師、家長的話當作耳邊風。讓孩子遇到一個心中有愛、手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度的好老師,這是所有家長的期盼。作爲家長,我們也必須要支持老師的工作,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教育懲戒是以教育學生爲根本目的,懷着關愛學生的.態度對犯錯或違反規定和規則的學生實施否定性的批評、處罰等,以警示學生。

7、教育懲戒作爲一種教育和管理學生的方式,在中國教育史上由來已久,諸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目前,一方面,賞識教育和關愛教育在教育界頗爲盛行,遏制體罰、禁止變相體罰學生在社會上的呼聲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師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爲困擾一線教師的難題。

素材積累作文 篇5

作文素材積累:孔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爲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鄭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國注:“言人而不信,其餘終無可”。朱熹說:“人面無真實誠心,則所言皆妄。”(《朱子語類》)近人蔣伯潛區分信有二義:“說話必須真實;說了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包鹹注:“訥,遲鈍也。言欲遲而行欲疾。”朱熹引謝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論語》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慎言其餘,則寡悔”(《爲政》)、“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參見“敏於事而慎於言”。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爲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朱熹注:“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盡其所有餘也。”(《論語集註》)又釋:“事難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謹。”(《朱子語類》)另外在《荀子·子道》、《韓詩外傳》、《說苑·雜言》等篇都有孔子語子路“慎言不譁”的記載。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予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說苑·尊賢》記孔子言曰:“夫取人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禮記·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語言取人,於予邪改之。’”也即此章義。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羣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註》)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注:“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論語集註》)清劉寶楠則釋此句爲:“謂以禮敬事鬼神也”(《論語正義》)。《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結合上述孔子告樊遲語,可看出孔子持與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觀,並教樊遲從周道。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孔子答子貢問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朱熹《論語集註》:“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於此觀之,可以見天理之周流而無閒矣。”清阮元《研經室集》:“爲之不厭,己立己達也;誨人不倦,立人達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達者,如‘在邦必達,在家必達’之達。”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徵。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書·儒林傳》:孔子“究觀古今之篇籍”敘《書》、稱《樂》、論《詩》、因魯《春秋》、好《易》,“皆因近聖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論語集註》:“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爲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爲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於我如浮雲,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註》:“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意謂:以不義手段佔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於學也。南宋朱熹《論語集註》:“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近人康有爲《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爲,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南宋朱熹《論語集註》:“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禮,有質有文。質者,本也。禮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謂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爲“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於此一則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了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子曰:‘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勝其質;殷周之質,不勝其文;文質得中,豈易言哉?”(《禮記·表記》)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蕩蕩,廣遠之稱。慼慼,時時憂慮之稱。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爲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慼慼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於榮利,耿介於得失,故長爲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於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雕,凋謝;松柏,喻棟樑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論語集註》)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爲?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鑑·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爲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爲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捨身取義有相通這處。後朱熹有曰:“民無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無信則雖生而無以自立,不若死之爲安。故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使民亦寧死不失信於我也”。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認爲,民富在於薄稅斂“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同上)。朱熹注爲:“民富,則君不至獨貧;民貧,則君不能貧。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止公之厚斂,爲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論語集註》)《荀子·富國》曰:“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多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大戴禮·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與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儒家一貫認爲:爲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爲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爲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朱熹《集註》:“見小者之爲利,則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論語正義》引荀子曰:“利謂便國益民也。爲政者見有大利,必宜興行,但不可見小耳”。《大戴禮記·四代》:“好見小利,妨於政。”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一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而人宜遠慮歷爲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西漢董仲舒作了發揮:“以仁治人,義治我,躬自厚而薄責於外,此之謂也。”(《春秋繁露·仁義法》)《呂氏春秋·舉難》又曰:“故君子責人則以仁,自責則以義。責人以仁則易足,易足則得人,自責以義則難爲非,難爲非則行飾。”朱熹注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註》)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爲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爲:該擔心我有什麼可爲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於此一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註》)王夫之注:“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志,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鹹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注:“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爲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註》:“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註》:“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爲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注:“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爲;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註》)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爲與願意不合。

當仁不讓於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當仁”有兩解:一爲面臨仁德;一爲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朱熹注:“當仁,以仁爲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爲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爲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註》)“師”字一般訓解爲“師長”。近人錢穆訓爲“衆人”。

道不同,不相爲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爲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爲謀,亦各從其志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爲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一爲“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一爲“道指術業,如射與御,各精其重,不相爲謀也。”(《論語新解》)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爲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爲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所記可爲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安國注:“三軍雖衆,人心不一,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帥可奪而志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志矣。”(《論語集註》)《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爲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爲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爲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爲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素材積累作文 篇6

我的爸爸,父親節快樂

結束了杭州的一年高復生活,又踏入高考考場的三天裏腦子裏沒有了去年那麼多冗雜的事情,全身心地考試。

記得同桌說,她老爸給她發了條信息,“只要你的腳還踩在這片土地上,就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輕。”心裏也被波及到一些感動,父愛如山,沉穩而默然。我的老爸雖然平日裏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正經時刻卻能字字珠璣,能力敵萬軍。不曾關心過我何時可以拿到第一,不曾把我的獎狀裱起來炫耀卻總是在我失落的時候敏銳地嗅到我的難過,默默地寬慰我。不曾對國家大事侃侃而談,不曾讓人覺得是一副厲害的男人的樣子,卻在路上與兇橫的東北男人打架,掛了彩他只說,他看不起打女人的男人。

這是我從小就認爲一無是處的爸爸,不會做生意,因爲不會撒謊;不會當官,因爲不喜諂媚;不會教書,因爲喜歡自由。換了一個個的工作,真得不合適。所以媽媽成了獨當一面的女強人,賺錢,奔波,費盡口舌地辛苦着。

他只是個書呆子。

可是大事媽媽都會交給爸爸,雖然她會在家裏罵他沒有用,可是所有人誇獎爸爸是個好人,一等一的好人。媽媽是有福氣的,嫁給他這樣好脾氣的人。媽媽每次生氣發火,他就倒好水怕她渴着,燒好飯怕她餓着,默默聽她數落,從不回口。有人說他是懦弱,可是,這明明就是愛啊!

也曾問過媽媽爲什麼要考慮老爸的意見,他像是個不在生活中的人,是這個世界上忙碌的人們中一個例外。媽媽只是笑笑,魚尾紋堆在眼角,“女兒啊,他是我的天。”這才驚覺,他們分明是老天配好的一對,在這塵世中相依偎。

如今,沒了經濟煩惱,沒了房貸壓力,他們要好的連我都會嫉妒,一起出門,一起進門,無論多晚爸爸都會去把媽媽接回來,無論,她在哪一家打牌,無論,多遠。

我怕黑,爸爸總是給我點着燈,等我入睡再幫我關掉。後來他們去了北方經商,他就給我買了走馬燈。徹夜不滅陪着我。

聽着你們兩個總是會討論我以後嫁人的問題,傻二老,我才二十呢。可是,親愛的爸爸,倘若有天我真得要嫁人了,他會不會像你對我那麼好呢?

你和媽媽,纔是上天賜給我今生最美麗的禮物。

我愛你們。爸爸,父親節快樂。

素材積累作文 篇7

1、寫日記——這種方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積累作文素材的方法。

雖然比較傳統但是很奏效,用起來也很容易。具體操作是這樣的:先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記錄時可以記得詳細一些,如果你真的不能詳細的記錄也可以簡單地先把事情的大致內容記下來。一些細節等以後用到時再回憶。所記的內容一定要有意義,要健康,這一點很重要。字數可以是數百字也可多一些,這有你的寫作水平來決定。記錄時一定要記清楚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樣我們在日後回憶的時候也會很方便。

2、做摘抄

——這種方法很簡單,就是通過看書閱讀將一些好詞好句或者名人軼事摘抄下來,儲備到自己的素材庫中爲以後作文服務。着這裏摘抄的內容和範圍一定要清楚,千萬不能什麼都抄,要有所選擇和借鑑。應掌握這樣幾個原則:(1)內容不新穎,全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沒有新意也無創新可言的內容不要抄。

(2)經常看見的常識性的素材不抄。

(3)內容太深奧太難理解的素材不抄。

(4)內容不健康的素材不抄。

3、廣收集——這裏是指有意的廣泛收集寫作文的素材。

形式包括從廣播、電視、報紙雜誌、和別人的交流談話中搜集有用的寫作素材,並把它們記載本子上,爲我們作文服務。

素材積累作文 篇8

1.石子

夜深了,一位巴格達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個神祕的聲音傳來:彎下腰,請多揀些小石子,明天會有用的!商人決定遵照這一指令,便彎腰揀起幾顆石子。

到了地第二天,當商人從口袋掏出石子看時,才發現那所謂的石子原來是一塊塊亮晶晶的寶石!自然,也正是這些寶石,使他立即變得後悔不迭:天!昨晚怎麼就沒能多揀些呢?

指南針:機不可失,時不在來。把握機遇,珍惜機會。

2.馬蹄鐵

耶酥帶着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馬蹄鐵,耶酥就讓彼得把它揀起來,不料彼得懶得彎腰假裝沒聽見,耶酥沒說什麼,就自己彎腰揀起馬蹄鐵,用它從鐵匠那兒換來三文錢,並用這三文錢買了18顆櫻桃。出了城,二人繼續前進,經過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酥猜到彼得渴得夠嗆,就讓藏於袖中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揀起來吃。耶酥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18次腰,於是耶酥笑着對他說:要是你剛纔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小事不幹,將在更小的事上操勞。

指南針:小事不小,不可忽視。讓我們想到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3.吸血蝙蝠

伏爾泰說:世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裏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很有必要學會隨時倒出鞋子裏的那粒小小的沙子。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雖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叮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咬破馬的皮膚,然後用尖尖的嘴吸馬血。無論野馬怎樣蹦跳和奔跑,都無法驅趕掉這種蝙蝠,野馬只能在暴怒和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

指南針:當一種東西小到不是你的對手時,你更應該格外小心。在現實生活中,將你擊垮的有時並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戰,而是一些非常瑣碎的小事。當災難突然降臨時,人們會因恐懼、緊張而不能地產生出一種巨大的抗爭的力量。然而,當困擾你的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時,你可能束手無策。這些生活的細微末節微不足道,然而卻無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就像那吸血蝙蝠一樣,能把強大的生命置於於死地。

4.丘吉爾學繪畫

有一位政治家,因爲大選實力,黯然離開政壇。其間的痛苦和失落,非常人所能想象。

在一次家庭聚會中,他突然在心中產生了一個念頭:學畫。從未拿過畫筆的他毅然學起了畫,並且成爲每天的功課。他的繪畫技術進步很快,並且得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對繪畫的狂熱讓他忘卻了政壇上的失落。

五十多年後,他的一些作品被公之於衆。英國一位名叫約翰.萊沃裏的宮廷畫師對他的畫讚不絕口,萊沃裏由衷地說:“如果他當初投身繪畫而不是從政,我相信他一定會成爲一位偉大的畫家”。

這位政治家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丘吉爾晚年時曾說,如果不是繪畫給我的精神支持,恐怕我貨幣到今天。

對於丘吉爾來說,1945年波茨坦會議前的他屬於政治的,但那一年,他從權力的頂峯跌到平地,只有的痛苦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幸運的是丘吉爾有了繪畫,他軟着陸了。

指南針:人應該有兩種準備的。一種是工作,一種是興趣。工作沒了,還有興趣在,興趣在,情趣就在,生活就在,自己就在。或者從興趣對人的重要性來談。

素材積累作文 篇9

(一)名人名言

1. 大丈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學》

2.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孔丘

3. 志不強者智不達。 —— 墨翟

4.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王勃

5.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 陶淵明

6.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7.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軾

8.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9.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10.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 ——汪國真

11.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12.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13.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 ——《論語》

(二)妙語集錦

14. 習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感覺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

15. 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16. 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17. 最爲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着。

18. 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爲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19. 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弘一大師。

20. 以修養對待修養還不是真正的修養;以修養對待無修養纔是真正的修養。

21. 修養,不是說不會發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脾氣。不會發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的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的人。

22. 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否則,他不是毀在鮮花中,便是毀在流言中。

23. 何以止謗,曰無辯,辯愈力,則謗者愈巧。——清?申涵光《荊園進語》

24. 堅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自信,但如果沒有這一點,它就有變爲高傲自大和無根據地過分自恃的危險。——伏龍芝

25. 除了人類和蝗蟲,很少有一種動物能在觀光一個地區時把它弄得亂七八糟。

——馬長山著《思路花語》

26. 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著名作家王蒙論學習

(三)事例類

名人事例

福特的修養

美國有個“福特公司”,創始人是福特,他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漬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裏。然後才直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爲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爲“福特公司”,也相應改變了整個美國國民經濟狀況,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佔據鰲頭,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大家說,這張廢紙重要不重要?看見小事的人能看見大事,但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見小事,這是很重要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