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三進三幫民情日記「優秀篇」

三進三幫民情日記「優秀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導語:黨員幹部進農村,幫助固本強基,壯大實力。以下是三進三幫民情日記【優秀篇】,歡迎大家的閱讀與參考。

三進三幫民情日記「優秀篇」

  三進三幫民情日記第一篇

X月,我來到位於萬州區鐵峯鄉富強村進行“三進三同”活動,走訪了當地鎮委、鎮政府、村委會和農戶,採取上門調查、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深入基層瞭解情況,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現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鐵鋒鄉富強村幅員面積12.19平方公里,地處萬州區北部山區,距萬州、雲陽、開縣三地均半小時車程,區位優勢明顯。全村有耕地面積3000餘畝,林地面積8000餘畝,森林覆蓋率達70%,轄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38戶共2338人,其中勞動力900人左右,外出務工800人左右。近年來,隨着國家和市、縣、鄉政府對於“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彩電、摩托車、手機普及範圍廣,農村廣播電視實現了“村村通”,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二、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是資金短缺、項目啓動資金週轉不靈。調查顯示,由於受資金投入不足瓶頸制約,直接導致村建工作進度緩慢。二是缺乏專業的種植養殖技術指導和高效益的農資項目,傳統耕作多以家庭爲單位,規模小,產量低;三是信息渠道不通,農副產品市場銷路窄。山區農民所獲信息的渠道極其有限,對科技、市場等信息的獲取量幾乎是空白。四是農村勞動力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由於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農民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五是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導致的“空巢村”現象凸顯。

  三、發展建議和意見

(一)加大土地開發利用。一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促使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就地謀業,既能取得勞務收入,也不耽誤農時。要結合全市涉農培訓,加大對農民的各種培訓,把諸如科學種田、市場營銷、法律法規、進城務工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傳授給他們,提高其綜合素質、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增強他們在科學種田、誠實打工、文明生活的本領。二是大力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農民以土地出資的形式,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從而發揮閒置土地的效益。三是要密切結合富強村發展的.實際,在嚴格依法辦事和長期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依法按程序推進市場化的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切實解決耕地拋荒問題。

(二)加大扶貧幫困力度。一是大力培育艱苦創業精神。二是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要依據自然條件、資源優勢,着力選擇具有特色的優勢項目,把潛在資源優勢轉化爲特色產業發展項目,使產業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規模化、規模經濟外向化。三是大力培育發展致富的帶頭人。充分發揮農村致富帶頭人的“傳、幫、帶”作用。要把那些素質高、思想好、帶動羣衆致富能力強的人及時選拔到村幹部的崗位上來。四是要加快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富強村的社會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優撫、社會幫困等工作。

(三)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一是要搞好規劃。針對富強村建設和發展的現實需要,在不影響總體規劃實施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應對當前富強村急需安排的項目作出靈活安排,並做到盡最大可能地保護生態環境,盡最大可能地便利村民生產生活。二是要明確重點。要以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爲重點,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這既是改善農村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會催生更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以農田水利爲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三是要加大投入。政府要結合新農村和“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建設,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通過國家投入,帶動集體、個人投入。

(五)着力培育支柱產業。建議富強村結合“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建設,放活山林經營,發展林下經濟,以開發林業、林果、林地種植和養殖、林產品加工、森林旅遊等爲主要途徑,着力培育以林業爲主的特色支柱產業。同時,也要加大對勞務經濟的扶持和引導。

  三進三幫民情日記第二篇

按照市委“三解三促”“三進三幫”活動領導小組的指示精神和市交通運輸局黨委的統一部署,響應“聽民生、察民情、解民憂、聚民心”大調研活動,今天,我與市局領導一起來到“三進三幫”活動掛鉤的盱眙縣馬湖村進行調研,走訪瞭解村裏的情況。

剛到村口,村裏王書記等一行就熱情地迎了上來。我們跟他們談了我們這次活動的目的,王書記激動地說:“好啊,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上級部門對我們農民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呀,讓你們深入基層瞭解羣衆的困難,反饋羣衆的意見和建議,幫助我們發展致富,對我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這對我們村今後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走在通向村部的路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整潔的道路和路左側整齊別緻的小樓,家家戶戶門前乾淨整潔,樓頂上都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一家村民樓前的草坪裏甚至安裝了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個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環保衛生意識較強,生活條件不錯。

走進村部,村黨總支、村民委員會、馬湖社區、馬湖社區民兵營四塊牌子掛在村部牆上,在一樓特別設立了“農家書屋”,供村民農閒時閱讀。會議室裏,村“兩委”日常工作步驟及程序和“四議、三評、兩公開”工作法醒目的張貼在牆上,顯示出村班子民主管理和信息公開做的比較到位,班子團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較強。我們與村支“兩委”負責人、村民代表就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了座談交流,宣講了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共同探討了解決問題和困難的措施和辦法。

走訪中我瞭解到,馬湖村裏民風淳樸,2011年人均收入近7000元,年集體經濟收入2萬多元,主要來源爲荒山出租租金,組織部曾幫建10萬元。村裏基本沒有上訪戶,比較穩定,主要是鄰里之間的小矛盾,村裏都能及時解決。村裏有38戶低保戶和10戶特困戶,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病喪失勞動力導致,村民主要大病統籌都已實施。村民關心的熱點是道路和農業集中區的環境整治問題,全村顯現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團結和諧的良好態勢。

在走訪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開展“三解三促”“三進三幫”活動是切實加強新形勢下羣衆工作、融洽黨羣幹羣關係的實際行動,是鍛鍊幹部,轉變作風,聯繫羣衆的一項經常性、長期性工作,是紮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抓手,非常及時和必要。要想把此項工作做好並做出成效來,讓羣衆滿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就得定下心來,貼上身去,想羣衆所想,急百姓所急,紮紮實實地爲百姓做一些實事、好事,切實解決百姓的困難和問題。

2、通過這次訪農情、知農事、做農活,聽取農民兄弟的心聲,真正瞭解他們內心的苦,聽到他們的實話,加上我對有關強農惠農政策的講解,他們帶着熱忱的期盼,給予我極大的信心和支持。通過走訪座談,我深刻感受到了“關注民生,促進發展”八個字分量 ,也感受到幫助農民兄弟排憂解難,促羣衆致富是多麼地迫切和必要。

3、在活動中,要爭做百姓的貼心人,做羣衆的好朋友。只有把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以理服人,纔會贏得羣衆的信任和支持。

4、今後,要抽出時間做到多走訪,多調研,多到第一線去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制定對策,幫助解決問題。

5、要加強學習研究,積極拓展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農村工作錯綜複雜,包羅萬象。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對各方面的問題要充分考慮,建議和方案一定要符合村、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