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四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今天上《鯨》第二課時。看着孩子們表演的生動有趣的《鯨與蟹的爭吵》,我非常激動。激動之餘,我也產生了一些感觸。

四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首先,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於他們自學習慣的養成。在教學中,我以故事開頭:“一天太平洋地區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魚類運動會。各式各樣的魚游到了指定的海峽,並順利通過了賽場大門。當鯨到達賽場大門口時,卻被蟹將軍擋在門外……”“爲什麼?”我的話還沒說完一個孩子馬上問。“對,這就需要孩子們來解答。”我提出讀書的要求,“請孩子們自己讀課文,結合你們蒐集的資料來解答這個問題。”於是孩子們進入了讀書中。十五分鐘後,我將孩子們分成兩個組,一組扮鯨,說出應該參加運動會的'理由,一組扮蟹說出鯨不能參加這次運動會的理由。孩子們情緒高漲,“鯨”和“蟹”的理由都很充分。在這種交流中,可以看出孩子們讀懂了課文。課後,孩子們編寫了《鯨與蟹的爭吵》的故事。今天還進行了表演。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學生樂在其中,充分發揮了潛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同樣是這一課,幾年前我也上過,用的是逐段講解的方法,不僅耗時,而且低效。

另外,本文出現了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但對小學生來說,顯得較爲陌生。由於這些說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把文中用到的幾種說明方法寫在黑板上告知孩子。讓孩子們在文中尋找,哪個地方用了哪種說明方法,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孩子們的回答是令我滿意的。如一個孩子說:“文章開頭的這兩句,‘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在這裏作者用的是作比較這種說明方法。因爲大象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動物,知道大象體型高大、力氣也大,但還有比它‘大得多的動物’。這樣一比較,就更突出了鯨的龐大。”我想,這樣的學習方法對他們日後的學習應該是有所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課前孩子們查找了大量的有關鯨的資料,對鯨有了比較多的瞭解,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根據課文內容畫的“分辨鬚鯨和齒鯨”、“鯨睡覺”等圖畫,真是讓人歎爲觀止。可見他們對鯨興趣濃厚。這樣的學習,課內課外相結合,效果的確不錯。

課前,我也蒐集了許多有關鯨的圖片,製作了課件,遺憾學校沒條件演示。如果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我想更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不過,我也在反思,《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學法,讓學生獲益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