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鯨》教學反思範文

《鯨》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06K 次

  《鯨》教學反思1:

《鯨》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說明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鯨》教學反思範文

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學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很感興趣,但如何避免將常識性課文上成常識課,是我教學本課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

第一課時我用較短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文,整體感知”,沒有遇到什麼難度,接着進入“精讀課文,體會寫法”環節。本環節我主要是採取“扶”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體會本課說明方法運用的精準、多樣以及這樣寫的好處。第二課時的學習,我開始“放”。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即理解、積累、運用語言。爲了鍛鍊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這個環節實際也是一次開放性的口頭作文訓練,根據學生能力可以是對課文內容的複述,也可以將課文語言轉化爲自己語言的一項創造性的複述,更高層次的學生,則能創造性地融入課外知識進行說明。學習4、5自然段我是採取“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鬚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後在小組內交流”, 合作學習是課標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說明方法。整個過程,我只是一個主導者,沒有過多牽引,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

反思本課教學,雖然沒能運作多媒體教學是個遺憾,但是感覺更多的關注文本,沒有花哨的刺激,學生反倒學的很紮實。

  《鯨》教學反思2: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本文在表達上運用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等多種說明方法,對鯨的特點進行一一說明。同時,作者準確用詞,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同時,通過學習本文培養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我執教的是《鯨》第一課時,五年級學生年齡雖然處於高年級階段,但注意力集中時間還是比較短,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結合學生的這些年齡特徵,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沒有一講到底,而是在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任務完成後,就及時設計了突破難點鯨生活在海洋裏,體型像魚,因此有很多人管它叫鯨魚,連漢字的寫法也是帶着魚字旁,爲什麼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呢?,然後讓學生再來讀課文,突破教學難點這一個教學環節。突破難點之後,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學習,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提問、畫畫、表演、朗誦等形式)學習,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學習收穫特別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由於課前設計嚴密,上課時組織得當,效果很好。這種做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枯燥無味的知識,學生自己解決起來問題來頭頭是道,條理清楚。除了課文介紹了鯨這麼多特點之後,我又用課件展示了鯨的渾身是寶這個特點,面對鯨渾身是寶,很多不法分子爲獲取自己的經濟利益捕殺鯨,出示課件,學生看後發出倡議,要保護珍稀動物。

另外我在語文教學時,一直重視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既注意自己語言表達的規範,又注意及時糾正學生語言表達的錯誤,讓學生儘量把語言表達的準確完整。我還注意板書規範、書寫工整。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這節課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學生回答問題舉手不是很積極,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偏重於客觀公正而鼓勵的話語少些,教學活動忽略了學困生的參與和接受能力等等,這些方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

  《鯨》教學反思3:

《鯨》是一篇精讀課文,與其它三篇課文是全冊中唯一的一組說明文。《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主要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針對課文的特徵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把這一課設計成了在網絡環境下完成的閱讀課。上完這堂課後的感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一)網絡成爲一個向學生輸入知識的重要載體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有了網絡環境的支持,就可以放手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網絡確實爲語文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教育資源。課堂教學再也不是教師作爲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的過程,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開展探究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知識也不再侷限於課本內容,網絡是爲學生輸送知識的一個重要載體。

(二) 促進學生多向協作交流,有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在《鯨》一課的教學中,我除了結合課文內容爲學生做了一些網頁以外,還鏈節了一些相關網站,如:鯨類家族的成員、海洋生物、瀕臨物種等。這個環節的自主學習,有利於教學時空的開放,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在平時上課是根本做不到的,學生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可以接受到如此大量的信息,因此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十分高漲,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在我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計算機充分自讀、自悟,帶着自己的學習所得和疑難問題走向同伴,走近老師,相互合作,相互探討。通過網絡的交互、監看、廣播、發送等多種功能,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習之間構成一個多維互動的交往空間,從而形成充滿活力、富有個性的課堂學習氛圍。

(三) 開放性的交流,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在這堂課中,網絡的運用,能引起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起學生說話的積極性,打開學生滔滔不絕的話匣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見,網絡的合理運用,能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聽話、說話能力,輔助作文教學。小學生的時間邏輯思維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培養。

(四)網絡的運用便於系列化教學

環保教育滲透在各學科的教學當中,是目前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最有效的途徑。對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重要,培養環保意識必須從小開始。《鯨》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極好教材。在製作網頁時,我通過互聯網,蒐集了瀕臨物種,製成網頁,讓學生了解哪些動物正瀕臨滅絕,就像鯨一樣,它們都是人類的朋友,正是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和環境的惡劣才造成它們數量驟減。一堂課下來,學生通過上網看鯨類的有關資料,已經喜歡上它們了,自然從心裏排斥那些讓鯨不能生存的行爲。基於學生的這種情緒,我馬上向學生提供了一些關於環保的網址,讓學生閱讀(課堂中來不及可以回家上網看),還把近年來已經學過的關於環保的文章和學生一起串起來。這樣,網絡的運用不僅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能把學科教學更系列化。

實踐證明,運用網絡輔助教學,省時、快捷、高效,大大增加了課堂密度,擴大了信息量,有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它可把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優化組合,使課堂教學形象化、趣味化、交際化和生活化,提高了教學質量。

在教學《鯨》這一課時,我讓學生通過填表畫水柱,展示鯨的睡覺過程這一系列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基本瞭解鯨的生活習性及特點;然後讓學生找找本文的說明方法,最後在班上組織一個“巨鯨演講團”,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鯨,以鯨的口吻向大家介紹。這就是我在上《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於他們自學習慣的養成。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同時,發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上做了大膽而有效的嘗試,將課文3~~7自然段都交給學生依照自學提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學,做到有的放矢。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課堂學習之中。最後的小組彙報時,讓學生做小小的解說員,藉助教師給出課件的輔助,順利地完成講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