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楓橋夜泊》課文教學反思

《楓橋夜泊》課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學習是一個邊學新知識邊鞏固的過程,對學過的知識一定要多加練習,這樣才能進步。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楓橋夜泊》課文教學反思,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楓橋夜泊》課文教學反思

  《楓橋夜泊》課文教學反思1

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主要定位在誦讀和理解詩意上。進入三年級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如果僅僅限於讀正確和理解詩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努力實現意義到意境、意蘊的跨越,所以在教學《楓橋夜泊》一詩時,我把重點放在理解古詩詩意、體會詩情上。

教學中,我緊抓住詩中的“愁”字展開教學,找準了這首古詩的感情基調。緊扣詩眼,抓住“這首詩到底抒發了詩人一種怎樣的心情呢?你能從詩中找出一個字嗎?”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愁”,什麼叫愁?(煩惱)從哪裏可以看出他愁呢?他爲什麼發愁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古詩。在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張繼“愁什麼”時,首先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詩句字面意思的理解,烏鴉悲慼地啼叫,整個大地都被寒霜籠罩,江邊的楓樹,點點漁火,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切都讓詩人感到孤獨、淒涼、寂寞。然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猜猜詩人爲何而愁,學生猜測:他可能遠離家鄉,在思念親人;他可能是憂國居民等,然後出示一段介紹詩人張繼落榜的小故事,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認識到詩人張繼的孤獨、寂寞。

最後指導學生誦讀詩歌,學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來,也就讀出了張繼這種深深的愁。

  《楓橋夜泊》課文教學反思2

當週五上午聽完王崧舟老師執教的《楓橋夜泊》之後,令我覺得汗顏。課堂過程中教師不僅是引領學生對一首詩歌進行剖析與感悟,更是一次與詩歌、民族經典文化的零距離面對。整個70分鐘的授課過程,不光臺上學生投入學習,臺下幾百個師者也沉浸其中,給人感覺那不單單是一節語文課,更是一種文化的追根溯源,一份美的享受。

整個上午,我都沉醉在詩一般的課堂氛圍中,跟隨王老師的每一步教學,專注中時光轉瞬即過,那味卻悠悠不絕。心靈最大震撼之一——師之功底。

教師本人身上、言語間所傳輸出的深厚文化底蘊,是作爲一個師者最基本也最凸顯的地方。王老師的旁徵博引,談古論今,信手拈來,都使人感到師者本身的功底。也許正是這份功底使師者的教學風格更顯從容淡定,自然深遠。不論是詩歌教學以後報告講座,教師自身的這份文化修養和學術魅力,都猶如詩之有韻、有味、有境,讓人聽罷仍語音縈繞,回味深長。

古之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論“傳道”“授業”“解惑”都需教師有紮實而深厚的底蘊,這底蘊,來自於文化素養,來自於個人修爲,是“知”與“識”的合二爲一,是教育之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