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古詩《楓橋夜泊》評課稿

古詩《楓橋夜泊》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王崧舟老師在《楓橋夜泊》的中說:“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聽完課想說的第一句話是:“這就是大師的魅力,這就是語文的力量。”再一次被王特深厚的文化底蘊,行雲流水般的“詩意語文”所折服。

古詩《楓橋夜泊》評課稿

在促進學生生命和諧發展的同時,努力實現自我生命的和諧發展,讓師生在教育的大地上詩意棲居”,我想他做到了,同時在感受王老師“情韻在胸、繞樑不散”的詩意課堂之後,張繼筆下寫盡天涯孤旅愁苦幽怨的夜半鐘聲依舊餘音繞樑,久久不絕,的確,我們千萬不要忘了瑰麗的經典魅力永恆,燦爛的文化需要傳承

課剛開始,王老師就引領着學生沿着文化的江河逆流而上,逐一呈現詩句。從當代詩人陳小奇的歌詞《濤聲依舊》開始,然後是兩百多年前清朝詩人王世禎寫的《夜雨題寒山寺》中的詩句,再接着是五百多年前明朝詩人高啓寫的《泊楓橋》中的詩句,又接着是八百多年前宋朝詩人陸游寫的《宿楓橋》中的詩句。其實,細心的學生已經發現,所有的詩句都跟鐘聲有關,而且是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所以當王老師在逐一呈現這些詩句的時候,這些詩句就像一浪一浪的錢塘江大潮,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的好奇心越來越重,越來越濃,到最後如錢塘江大潮鋪天蓋地:爲何這些詩人都要寫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鐘聲怎麼有那麼大的魅力?當學生的好奇心充滿胸膛的時候,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期待,《楓橋夜泊》的出現就顯得水到渠成了。

“愁眠啊愁眠,因爲愁眠,詩人在這個晚上看到了一些什麼?咱們按照詩的順序一樣一樣地說,看到了什麼?”一句很自然的過渡語,就巧妙地把愁眠跟這些景物聯繫在了一起。因爲這句話,學生在說到這些景物的時候,內心也有了幾許愁意。王老師這裏用的是情感的疊加法,他借學生之口把帶着愁的詞語一個一個寫在黑板上,其實就是把帶着愁的意象一幅一幅呈現出來,讓學生心頭的愁緒一層一層地增加。王老師是怎麼讓這些意象化成愁在學生眼中、心中呈現的呢?也就是說他用什麼手段撩起學生心中的愁呢?關鍵就在他的引導語上,可謂由點到面,生生不息啊!

當王老師一個一個地把這些詞語擦去的同時,也就把學生心中這一個一個意象擦去了,學生心頭的愁緒也一點一點減少了。黑板上還有“鐘聲”跟“愁眠”啊,心裏又一緊:看來這愁眠還真“陰魂不散”!其實,王老師除了有消解愁意,用意就是爲了突出“鐘聲”和“愁眠”。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鐘聲悠悠響起,那聲音既清越,又悠長,還富有禪味。依照佛教傳說,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只要聞鐘聲,便可“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這個傳說不是沒有理由的,當時聽課者聽到三下鐘聲,心頭莫不感到一陣清明,彷彿輕鬆了許多。但是我們輕鬆了,張繼他還不輕鬆啊,你得讓他聽到這鐘聲。於是,王老師讓學生化身鐘聲與張繼對話。此時,學生變成了善解人意的鐘聲,深情款款的鐘聲,激勵振奮的鐘聲,充滿禪意的`鐘聲。學生在勸慰、激勵張繼的同時,也驅除了自己心中殘留的煩惱。王老師瀟灑地擦去板書“鐘聲”和“愁眠”,至此張繼滿懷的愁緒煙消雲散,可以安然入眠了,而學生心頭的愁緒也冰消雪融了。

小小一首詩的教學中,穿插了從古到今多首關於“鐘聲”的古詩,豐富了課堂的文化內涵。還拓展了古人借“明月”抒思鄉,思人之情的一組詩句,點出張繼把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愁、懷人之情寄託給“鐘聲”的創舉。後人所寫的有關“鐘聲”的詩都跟張繼息息相關,跟《楓橋夜泊》緊緊相連。一首小詩,一位詩人,一段經歷,徐徐而來,蕩氣迴腸。這堂課,學生感受到了“經典的魅力,文化的力量。”聽課的我感受到了“大師的魅力,語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