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鷹學飛教學反思

小鷹學飛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小鷹學飛》這篇課文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童話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小鷹學飛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小鷹學飛教學反思

  小鷹學飛教學反思1

語文教材《小鷹學飛》這一課,主要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是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盡頭,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同時。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我抓住以下三點展開教學:

一、示範引領,培養語感。

學生的閱讀能力從何而來?最重要的就是立足於文本,重在品詞析句。這篇課文以對話形式展開,特別適合分角色朗讀。不過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還不太能分清人物的語言,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先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人物的語言,這樣爲小組內分角色朗讀做好鋪墊。然後緊緊圍繞人物的對話以讀爲主,緊扣“已經”“真的”“總算”等詞深入體會小鷹不同的心理活動和心情。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和學生演讀示範,讓孩子們深切體會小鷹急促地喘着氣說:“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的情景,再通過孩子們小組內分角色表演,進一步體會小鷹的心情。最後,讓學生表演朗讀,這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也是對文本的理解性閱讀。把自己當成小鷹的同時,也從小鷹的身上學到了只有不斷努力,才能越飛越高。通過孩子主動參與,角色體驗,朗讀自然是水到渠成。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吸收的過程,實現這一過程最重要、最有效的就是朗讀。讓學生在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交流、邊讀邊演中理解詞語,朗讀感受,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中培養語感,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感悟能力。

二、品詞析句,想象補白。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在教學中,爲了讓學生感受到小鷹的好學,我抓住“拼命”“盤旋”這兩個關鍵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訓練,補充文章空白。“小朋友們,如果你是小鷹,你是怎樣拼命向上飛的?”有的孩子說:“翅膀累了,也不停下來,繼續向上飛。”有的說:“累得滿頭都是大汗,還在向上飛……”這樣的補白,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展了學生合理的想象,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拼命、盤旋”等詞的意思,再放到句子中進一步朗讀體會,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文章的內涵,即學無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三、圖文並茂,激發興趣。

直觀的形象更容易吸引孩子。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除了用多媒體課件以外,還用了大量的簡筆畫進行板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課始導入時,我根據學生回答,用簡筆畫在黑板上對大樹、高山、白雲進行了簡單勾勒,直觀形象,一目瞭然,也爲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和準備。另外,爲了讓學生能參與近來,我還準備了老鷹和小鷹的.圖片,根據故事發展,請學生動手把圖片貼在相應的位置。最後,當小鷹看到還有幾隻鷹在盤旋時,利用多媒體顯示場景,讓學生髮揮想象,進行說話練習。

總之,整個課堂都我都以學生先學,小組互學爲主,交流時教師進行點評、引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交給學習方法,讓學生學得更深入,讀得更充分,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小鷹學飛教學反思2

《小鷹學飛》這篇童話,清晰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的好題材,簡短的篇幅留下了豐富的聯想空間,簡單的語言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本課我主要從分角色朗讀和說話訓練入手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融入童話角色。

童話世界中太陽是位老公公,花兒會微笑,小鳥能唱歌……所以《小鷹學飛》這篇童話中的小鷹和老鷹不光有飛翔的動作、語言,還有表情、語氣和心情,且隨着小鷹一次又一次地學飛,角色的表情、語氣和心情是不斷髮生變化。在朗讀時只用到課文中直接給出的語言和動作,要想真正融入童話角色是不夠的,因此在教學時,我除了不斷提醒學生“你就是小鷹”“你就是老鷹”“把你的翅膀打開,飛起來。”,讓學生產生角色意識外,還讓他們在朗讀中體會小鷹和老鷹的表情、語氣和心情。當學生體會不到時,就用語言進行引導“小鷹覺得自己真的會飛啦,都飛過了高山,變得更高興了,都有點?”這樣一引導,學生都能體會出文中兩個“高興”所代表的不同心情“開心、驚喜”和“驕傲”,能有助於學生更準確地把握角色的情感,更好地進入體會角色。

在朗讀時讓學生加上飛行的動作,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能增加他們的朗讀興趣,也有助於他們更快地進入角色,但由於自己在設計課件時沒有考慮到部分學生對課文內容熟悉度不夠,沒有將課文內容完整地呈現出來。所以當他們的雙手脫離了課本開始飛翔時,朗讀就變得困難了,他們在朗讀和飛翔中徘徊,導致加動作反而使朗讀效果變差了。吸取了本次的教訓,在今後的教學設計中一定要考慮得更周到些,在解放學生雙手的同時要讓學生眼中有文,才能不至於手忙眼亂。

二、角色朗讀,體驗不同的角色感受。

之前在教學要求分角色朗讀的課文時,我一般採取學生男女集體分角色或同桌分角色或小組分角色或師生分角色朗讀。這次在討論這一課時,蔣老師談到她是讓每個學生自己整體朗讀《小鷹學飛》的三部分內容的,也就是在朗讀時學生既是小鷹又是老鷹,還要讀好旁白。這些話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之前總覺得學生的分角色朗讀課文存在問題,具體問題又說不上來,原來是因爲之前的分角色朗讀方法並不理想,導致學生總是代入了文中的一個角色而忽視了其他角色。因此當學生需要自己獨立朗讀全文時,就不能讀出其他角色的感受來,就不算掌握了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分角色朗讀課文就是要學生能夠讀出文中多個角色的不同感受,在朗讀全文時能夠成功的“扮演”不同的角色。基於這樣的觀念改變,我在教學本課時,我也採取了讓學生將《小鷹學飛》的三次學飛都完整地朗讀給同桌聽,獨立完成課文的分角色朗讀,體驗不夠的角色感受。但由於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分角色同桌對讀形式,部分學生對這樣的朗讀要求還不太熟悉,本次課堂的朗讀效果並不理想,可見,在今後需要更加明確要求,多加訓練才行。

三、關注細節,提高朗讀效果。

《小鷹學飛》這篇課文中標點符號的運用非常的巧妙,尤其是小鷹第三次學飛時說的話“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用到了省略號和問好,理解了省略號的含義並結合前文的“急促地喘着氣”以及最後問號所代表的詢問背後的虛心,就能更好地讀出小鷹第三次飛行後的語氣、心情和狀態,就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效果。

四、續編文本,加深教育意義。

學完了課文內容之後,我讓學生進行續編課文:小鷹第四次學飛。小鷹看到白雲上面還有幾隻鷹在盤旋,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通過這樣的提示,學生能簡單的說出小鷹也想飛到白雲上面,想要學會盤旋的本領,還會繼續往上飛等等,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就能自然引出童話故事所要傳達的道理“學無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能讓學生懂得要像小鷹那樣虛心好學、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