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通用5篇)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通用5篇)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1

《玲玲的畫》是二年級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這樣的課文,卻往往是語文老師心中最“怕”的課文,因爲它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沒有高遠深奧的哲理,用語文老師們的話說,就是沒有“可挖掘”的東西。在一陣“無措”之後,我明白了:語文新課標的頒佈實施,對語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改革的熱點,更是課程改革的難點。當一位語文老師真正具備了把握教材的能力,那無論是怎樣淺顯的課文,我們的心靈都可以和孩子們在課堂是共舞。

一、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着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日般明瞭了。

二、抓朗讀,讀中體會,體會中朗讀

一開始,自由讀文,檢查生字認讀;然後聽看動畫片讀文,理清線索,兩次對課文的整體閱讀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務,層層逼進文章。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帶着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孩子們的表現特點,我設計了表演讀(讀玲玲和爸爸的對話時)、推前想後體會讀(如讀玲玲“哇”地哭了起來的句子時,憑藉老師提供的句式勸玲玲,幫玲玲)、加提示語讀(如讀玲玲哭着說話的句子時)、抓重點詞理解讀(如理解“端詳”一詞時)、背誦爸爸意味深長的話等等,多形式的讀使學生讀得自然,讀得開心讀得意味無窮,讀得“愛不釋口”。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不絕於耳,學生邊讀邊感悟語言,同時對人物心情變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掩卷深思,這次授課給自己帶來的啓示很多:多看語文教學專家的論著,將理論和實踐恰好地結合,纔會使課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師、向周圍的.人學習的機會,不斷豐富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上的自己更加遊刃有餘;繼續深鑽教材,提高短時間把握文本的能力;時刻不忘語文教學的本,不忘記在語文課堂上紮實培養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對於徜徉於語文課堂的那份自如,那份美麗,自己是那樣地癡迷,那麼,就讓自己帶着這些啓示、這些教學中寶貴的財富繼續完美自己的語文課堂吧。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2

《玲玲的畫》文章語言樸實,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便明瞭。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以識字、識詞爲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收穫,亦有遺憾。

根據二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字詞教學是重中之重。教學中,我分四步落實。首先是初讀課文,讓學生藉助拼音整體認讀;然後跳出語境識字,先借助拼音識詞,再去掉拼音識詞、識字,循序漸進,體現低段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其次是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加深記憶。最後,鞏固識字,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由字到詞再到句子最後到課文。通過檢查學生的識字率達99。8%。

在寫字教學這一環節,我先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組詞,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接着師範寫較難寫的字,最後生臨寫。

遺憾的是在教學中,對於讀我指導的不夠,在檢查學生識字情況時,我出示了句子,指名讓學生讀,但沒有及時進行指導,導致學生在讀課文時讀的不是很好。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在指導讀上下功夫。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3

《玲玲的畫》這一堂課內容簡單,道理明確,主要講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髒了,在爸爸的啓發下,玲玲修改了畫,並且使畫看上去更好了。告訴我們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優點,但不足的地方更多。

優點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如普通話標準、語言富有情感、教姿教態自然等,這些都是之前在學校就已經打好的基礎,並不是我能夠一直啃下去的“老本”。

比起這屈指可數的優點,更多的是不足,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過於注重教學環節

在教學時,我太多過於注重教學的進度,一直往前面走,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學生是不是有時間去思考問題,有沒有跟上我的思路,有沒有跟着我從一個環節進入下一個環節。導致到最後,只有幾個學生跟着我思考,回答問題,大部分學生都已經走神、發呆。

二、不會組織學生,課堂的紀律不好

雖然有老師告訴我說,紀律好了很多,但還是不夠,我不會組織學生,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不知道怎麼把他們放飛的思想收攏,心思收回到課堂,課上有一個說擬聲詞的環節,學生們說出了很多,課堂一下就活躍了,之後我就收不回來了,只能乾巴巴的喊口令,強制收回來一小部分,有些孩子的精神還是處於這個環節,只是沒有講出來,這樣一來,課堂的聽課率自然很低。

三、不會發現課堂閃光點,聯繫實際不足

課後評課時,廖老師和張主任說課堂上課件上面出現錯誤,我立馬能夠改正,而不是說老師課後再改,做得很好,但是沒有抓住這一個閃光點,繼續點明課文的道理——壞事變好事。經過兩位老師的指點,我才恍然大悟,是啊,還可以這麼處理的。

根據最新的教學理念,應該要讓學生自己說,老師少說,沒有用的不說,學生不理解的不說。這一課我說的太多,很少讓學生自己說,甚至於聯繫實際時,都沒有讓學生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完,匆匆結束。

四、朗讀不夠,板書不嚴謹

平時學生的朗讀拖音現象嚴重,老師讀得好,不知道怎麼讓孩子們學習。周麗老師給了我建議:平時朗讀一拖音就停,多放一放朗讀的音頻,給課文打拍子,有節奏就會好很多,朗讀之後老師的評價語也要到位,指明讀的哪裏好,其他孩子就會模仿。板書不嚴謹,不足,無法看出課文的過程,字跡不工整,需要多多練習。

今後,要培養學生們聽、說、讀、寫得到能力;多讀、多聽名師的講課,讓課堂更加精彩豐富;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在課堂上更加遊刃有餘;繼續深鑽教材,提高短時間把握文本的能力;在每一堂課中間練習自己組織學生,吸引注意,收回學生思維的能力、經驗,多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以生爲本,只有真正把學生裝在心中,處處以學生的需求出發,語文課才能更加充滿語文味。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4

我在教學《玲玲的畫》這篇課文時,抓住主線教學,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着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的主要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在課堂伊始,老師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般明瞭。

抓朗讀,讀中體會,體會中朗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緊跟“讀(走進文本)——多形式的悟(理解文章)——再帶着感受讀(表現文本)”這一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孩子們的表現特點,設計了多形式的讀,使學生讀得“愛不釋手”。

聯繫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在學生聯繫實際談感受到過程中,其實正是他們對文本所體現的啓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5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啓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案。經過反覆修改之後,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1、教學中,我嘗試着隨文識字,抓住“端詳、評獎、叭、糟”等重點詞語進行識字教學。先從文中發現生字,然後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最後把生字放回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樣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年級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

2、當然,遺憾的是課堂中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詞的教學中,語言上不夠嚴密,應準確分“案”和“畫”的區別,“名字”和“字”的區別,不能爲了自己所認爲的“巧妙”失去語文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

最後拓展部分,有的孩子只是說了努力克服的困難,但是沒有體現的“好”事。由於是第一課時,字只停留在認讀上,如果有時間的話,應做寫字的具體指導, 掩卷深思,是帶來的啓示很多:多看語文教學專家的論着,將理論和實踐恰好地結合,纔會使課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師、向周圍的人學習的機會,不斷豐富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上的自己更加遊刃有餘;繼續深鑽教材,提高短時間把握文本的能力;時刻不忘語文教學的本,不忘記在語文課堂上紮實培養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