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大綱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故宮博物院》這篇文章是一篇比較典範的說明文,課文按照遊覽參觀路線,由南到北逐次並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希望您喜歡。

《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篇一:《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學習這篇課文,既可以從中獲得對故宮的一般性瞭解,又可以增強我們對祖國的傳統建築藝術產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說明順序和文章的結構對我們學習、寫作說明文都具有指導性。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故宮博物院全貌,能夠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以及找準作者的立足點;領略故宮博物院的宏偉藝術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首先告訴學生有關作者的情況,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完成課後故宮建築的簡單示意圖——就是根據課文內容註明各部分的名稱,我想這應該是很簡單了,因爲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遊覽者參觀故宮的順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紹說明。5分鐘過去了,令我無語,大部分學生沒能完成示意圖。看來同學們印象並不深刻,我想在學生的腦海裏沒能形成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印象,對一些方位詞的理解也不到位,看來課堂上只靠老師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導式的學習,該讓學生自己完成的老師堅決不能代替,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來完成,並且日後要經常複習鞏固。

2、重點在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築羣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築物的特點而定。在講解過程時,能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尤其從課文第五自然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六自然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七自然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作者在介紹建築羣時,分清主次,採用詳略結合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讓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3、本課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較簡潔,結合課文內容講解,同時又不過分突出該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較好。在課後作業部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遊介紹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課外練筆設計可讓學生複習課文內容,補足課堂上沒有講解的景點內容(如:後三宮等),另外,又可鍛鍊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文本探究中,不斷質疑爲什麼採用這種說明順序,怎樣採用這種順序。學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須根據說明對象來確定最合適的說明順序。在空間順序說明時注意確定立足點和準確的方位詞。在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後,進行說話訓練,學生比較容易學會。

三、不足之處

文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是課文重點,沒有很好地自然地安排體會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特點。學生對爲什麼把太和殿作爲重點介紹,由於課前學生資料查閱不夠,閱讀文本不夠深入,討論之後依然沒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學生在說話訓練中立足點過渡不自然,沒有準確使用方位詞。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的腳印片段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接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中的結構層次。然後以小導遊的形式介紹參觀順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順貞門——神武門。學習作者抓住中軸線,採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太和殿),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築物的特點與聯繫,清晰明瞭,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最後以空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介紹我們的學校,或者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間。

  篇二:《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作者按照空間順序,抓住中軸線,由南向北,詳略得當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我着重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去研讀文本;讓學生自己總結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自選作業儘可能地面向全體學生並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

本節課上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是:

1、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以播放故宮圖片作爲情境引入,這一活動的設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着,讓學生概括故宮建築物的特點,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故宮博物院》這篇文章運用空間順序進行寫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憑空想象很難再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建築羣宏偉壯麗、精美的藝術感和統一的佈局對學生來說只是抽象的概念。鑑於此,我藉助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主要用以下整合突破:

(1)用故宮的圖片導入,激發興趣,貼合文本。

(2)通過多媒體展示故宮建築平面圖幫助學生直觀的梳理寫作順序。

(3)用故宮建築羣直觀的圖片和故宮視頻資料的播放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建築羣規模宏大、佈局統一的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輔助教學能夠更好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篇三:《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是一篇說明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學習空間順序說明方法。文本學習起來並不難,我覺得除學習說明文的知識外,更重要是引起學生對祖國的歷史、傳統建築藝術的興趣和自豪感,瞭解更多的與故宮相關的知識。雖然有部分學生去過故宮,但受地域、時間的限制瞭解並不充分、細緻,爲了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有更全面、細緻的瞭解,我將這篇課文設計爲網絡課,除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與故宮相關的知識外,還學習利用網絡信息查閱所需資料,擴大課文外延,並以課件形式反映學習成果。故宮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涉及到建築、歷史、美術、工藝等方面,所以學習前要求學生對想了解什麼、重點了解什麼要有明確的目標,有針對性地查閱、學習。

教師通過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如:你知道故宮爲什麼叫“紫禁城”嗎?狀元在什麼大殿產生的?有多少皇帝住過故宮?等等。學生在確立學習目標基礎上利用網絡查閱所需信息,並以課件形式反映學習成果。從課堂交流和學生作業看,達到教學目的和學習目標,學生涉及的知識面廣,入題角度新穎,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祖國古代歷史、文化、建築、美術的熱愛,對網絡課這種課型也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