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故宮博物院》,是一篇解說詞,它按照空間順序,採用移步換景的方法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特色,表達了對故宮的熱愛和讚頌,歌頌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篇一: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本文教學設計首先回顧運用已經學過的關於說明文的知識和本文的“預習提示”,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理清本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並結合讓學生填寫示意圖的方式進行。

這樣既可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又可讓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的認識,瞭解作者的說明順序。

因爲本篇課文只用一課時講解全文,因此重點在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段落,其他說明可—讀而過。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築羣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築物的特點而定。在講解過程時,能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特別從課文第5自然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6自然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7自然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作者在介紹建築羣時,分清主次,採用有詳有略的寫法,這樣才能突出重點,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寫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讓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

本課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課件比較簡潔,結合課文內容講解,同時又不過分突出該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較好。在課後作業部分,讓學生當一回小導遊介紹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課外練筆設計可讓學生複習課文內容,補足課堂上沒有講解的景點內容(如:後三宮等),另外又可鍛鍊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篇二: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回溯這節課,我感慨萬千:

  成功之處:

在“自主探究”環節中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集中的大問題:“請以‘太和殿______,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爲______。’的句式來評說太和殿的特點。”在這裏,我注意了對學生進行規範性的說話訓練,同時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

與此同時我也注意了重點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作比較、摹狀貌”等。中間插入了作比較的特別訓練,學生從中得到收穫,憑藉自己的力量找出了關於一些說明方法的特點、作用及規律性的東西,因爲是自己發現的規律,所以我相信我的學生會因此學會觸類旁通。在這裏我做到了立足於腳下,不擺“花架子”,實實在在教給學生一些東西,這也是我始終堅持的教學原則,即:讓一切教學設計都爲教學目標服務。

  不足與敗筆:

1、沒有真正貫徹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課改理念。有些環節急於求成,沒能給學生充分的展示空間。

2、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得不太好,在學生自主探究這個環節中,學生從很多角度談論太和殿,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爲了能儘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並沒有針對一些很好的想法而繼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而是直接過渡,沒有做到“教學生之所需要”的課改思想,從整節課來看在一定層面上對課文的挖掘缺少深度。

3、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課前面在自主探究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於後面的討論題目沒有充分展開,前鬆後緊。

4、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最後當堂寫導遊詞沒能當堂完成。我最初的設計是先出示“寫作提示”,然後看視頻回顧校容校貌(邊看邊構思),接着給出數據做參考,隨後馬上寫導遊詞,最後選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圍繞着本節課的學習重點盡己所能,展示文采。本來這個環節應該將這節課推向又一個高潮,可惜的是選讀的環節還沒進行就下課了。反思其原因,就是因爲前面有幾個問題耽誤了時間,有些重複或者說教師太過於追尋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實完全可以借同學們的精彩回答而靈活處理,馬上過渡到下一個問題。結果只能將此留爲作業結束本課,實在留有遺憾!

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點,多和同組老師交流,更充分地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利於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同時,通過學習和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篇三: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學反思

《故宮博物院》是一篇說明文,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故宮的主要建築及其佈局和功用,學習空間順序說明方法。文本學習起來並不難,我覺得除學習說明文的知識外,更重要是引起學生對祖國的歷史、傳統建築藝術的興趣和自豪感,瞭解更多的與故宮相關的知識。雖然有部分學生去過故宮,但受地域、時間的限制瞭解並不充分、細緻,爲了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有更全面、細緻的瞭解,我將這篇課文設計爲網絡課,除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與故宮相關的知識外,還學習利用網絡信息查閱所需資料,擴大課文外延,並以課件形式反映學習成果。故宮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涉及到建築、歷史、美術、工藝等方面,所以學習前要求學生對想了解什麼、重點了解什麼要有明確的目標,有針對性地查閱、學習。教師通過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如:你知道故宮爲什麼叫“紫禁城”嗎?狀元在什麼大殿產生的?有多少皇帝住過故宮?等等。學生在確立學習目標基礎上利用網絡查閱所需信息,並以課件形式反映學習成果。從課堂交流和學生作業看,達到教學目的和學習目標,學生涉及的知識面廣,入題角度新穎,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祖國古代歷史、文化、建築、美術的熱愛,對網絡課這種課型也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