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小石潭記》說課稿大綱

《小石潭記》說課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記》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石潭記》說課稿

  《小石潭記》說課稿1

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石潭記》,它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位於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它能代表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遊、遊覽、返回的全過程。觀察入微,描摹細緻,寫出了“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形似寫景,實則寫情。作者在寫景中傳達出被貶居生活的孤寂和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我認爲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優美的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設置:

1、知識能力目標:

1)積累文言文詞語,掌握實詞的用法和意義。

2)瞭解作家作品的常識,能借助工具書和註釋及已有的文言文知識和能力,疏通文意。

3)學習本文對景物入微的觀察,細緻的描摹的能力。

4)能正確、流利的朗讀及背誦全文。

2、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鬱憂傷的感情。

2)體會作者筆下的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設計意圖:依據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三、重難點的確定:

本文是一篇山水遊記,其中抓住景物特點,用特寫鏡頭寫景狀物的方法是最主的寫作特色,這應是學習的重點。其次,疏通文意是重點之二。本文語言表達含蓄,寓意深刻,作者這種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是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四、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係統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識積累和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文言文的分析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只是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朋友興趣。

五、教法設想

羅素說過:“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智慧,這種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是一種災難。”新課標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因此,在課堂上要十分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激發他們質疑,辨疑的意識,在體驗和探究中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個人語文素養的目的。

六、學法指導:

1)教學千法,朗讀爲本。特別是文言文,“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多讀是關鍵。

2)質疑法和討論:有疑纔會去探索,討論能明辨是非。

3)點撥法:難點的突破還靠教師巧妙的引領和點撥。

4)卡片製作:知識複習鞏固。

七、課時安排:3課時

八、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語:中華大地,山川秀美。“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多少文人墨客,傾心謳歌。唐代詩人王勃即興寫就《滕王閣序》,使南昌滕王閣頓生光輝;宋代文豪歐陽修一篇《醉翁亭記》,讓滁州醉甕亭名揚天下;范仲淹的應邀之作《岳陽樓記》借景抒情,讓人心曠神怡。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貶居永州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小石潭記》是其中的珍品。讓我們跨越時空,與柳宗元一起同遊“小石潭”,去領略永州優美的風景吧。)

(設計意圖:引用本導語意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走近作者,瞭解背景:

(課件出示:圖片《江雪》引出作者,學生參考註釋及已有的資料,瞭解作者作品以及背景資料,並在小組交流。交流之後,課件呈現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形式收集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通過對作家的生平介紹,瞭解寫作背景,有利於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對難點的突破起到關鍵的作用。)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播放課文朗讀(要求學生聽範讀,給生字注音,掃清文字障礙,把握句讀停頓。)

2、學生自讀課文(讀熟,讀流利。)

3、抽讀、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吐詞清楚、聲音洪亮;讀出句讀、讀出語氣、讀出情感。)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教學朗讀爲先,誦讀是基本方法和基本任務。教會學生讀文言文的方法。)

(四)、自主探究,疏通文意。

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參考資料和課後註釋,疏通文意。圈點勾畫疑難句子,小組討論,如還不能解決的難句,全班討論,老師在點撥,同時老師強調重點詞句的理解翻譯。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培養合作意識。)

(五)、課堂檢測:(課件出示練習題)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 )

3)心樂之( )

4)參差披拂( )( )

2、一詞多義:

“以”、“可”、“清”、“許”等

3、翻譯句子:

1)悽神寒骨,悄愴幽遂。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其岸勢犬牙參互,不可知其源。

4)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自學情況,調整掌控教學效果。教師插漏補缺、強調重點。)

(六)、與作者同遊:

1、再讀課文,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寫景的寫法:(投影問題,引導思考)

1)本文寫景條理清楚,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2)小石潭有哪些景物?它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寫的?

(小組討論,學生回答,教師評價並板書明確。重點品讀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去探究寫作特點,感受小石潭的幽靜。)

2、學做導遊,介紹“小石潭”。(教師先作示範,學生仿寫:課內如完不成,課外繼續完成)

1)選一處文中自己最喜歡的景,設計一段導遊詞,可以發揮想象,做形象的描述,以引起“遊客”遊覽的興趣。

2)請3——5名同學給全班同學導遊。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書面、口頭表達能力。)

(七)、品味文章,與作者對話:

1、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

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暢說優美景色給人的`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彷彿置身其景。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對小石潭稱讚不已。如果你也坐在潭邊,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2)深入探究,走進柳宗元:

面對如此美景,作者卻是如此憂傷,文中哪句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呢?你能不能結合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憂傷從何而來呢?

(設計意圖:按新課標的要求:“學生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我設計這個環節,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中,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理解文中包含的情感,就是寓情於景。這樣來突破難點。)

(八)、師生共同總結反思:

1、學了這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

2、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及作者的瞭解,你有什麼啓發?

(九)、課外作業:

1、根據寫作思路背誦課文

2、翻譯全文。

3、收集已學過的寫景的古代詩文,並欣賞。

4、做知識卡片。

附板書設計:

發現小潭 聞聲 取道 見形 移步換景

潭水:清澈 側面描寫

潭中景物 特寫鏡頭

游魚:動靜結合

《小石潭記》 浮身:曲折蜿蜒

小潭源流 形象比喻

岸勢:參差不齊

潭中氣氛 幽深冷寂 寓情於景

  《小石潭記》說課稿2

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小石潭記》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代借景抒情散文。可安排一至二課時進行教學。課文作者通過仔細入微的觀察,運用多種技巧,生動地描繪出小石潭的優美景觀。編入教材意在讓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學會多種描寫技巧,領會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所教班級學生實際,我制定教學目標爲:

⑴知識目標:落實字詞,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掌握課文的記敘順序。

⑵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學會多種描寫景物的技巧。

⑶美育目標:體會小石潭優美的景色,培養審美情趣。

⑷情感目標:把握作者的感情變化。

3、教學重點、難點:

⑴重點:

①掌握課文的記敘順序。

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細緻描寫事物的方法。

⑵難點: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確定依據:根據單元要求及課文內容我確定以上幾點爲教學的重點、難點。

說教法

這是一篇古代文言散文,距離現在時間較長,學生自學較難以理解,且興趣不濃。爲堅持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爲主導;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上主要運用創設情景、啓發點撥的方法。整體思路是:情景導入→出示目標→啓發提問→教師點撥→討論探究→總結擴展→佈置作業。這樣設計,使學生思維進入課堂,明確任務,自主合作、探究其中的知識,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說學法

在教師的引導,指導和點撥下,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默讀去自學課文;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歸納,總結,識記感知課文的內容,以達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是教學的主人”的教學效果。

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

我設計的導語是:“如果你疲憊,如果你煩悶,不妨到大自然中走走……”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同學們己經樹立一定的環保意識,知道大自然是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應該保護自然、敬畏自然,這樣導入就把課堂和學習的內容拉近我們的生活,創造出良好的情景,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展示課題和學習目標

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的方向。

三、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目的是使學生能讀準字音,感悟本文的作者的情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自讀課文,落實詞義,讀通全文,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新詞詞義,能通譯課文。

3、默讀課文,把握內容,掌握寫法。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本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方法,爲研讀揮襯課文奠基礎。

四、研讀,探究

1、找出你認爲最美的一句加以分折欣賞。這題是提高學生的審美,析美的能力設計的。

2、作者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描寫事物?這研討題是本節課的重點。目的是通過討論使學生掌握課文的描寫技巧,並運用到實際的寫作中去。

在行文中,作者前後一樂一憂,該如何理解?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目的是爲讓學生準確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及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根據學生實際:“起點較低”,這幾道研討題,提出並落實到各組討論,教師還不斷在旁邊提示、點撥,然後讓各組代表發言、儘量使師生在課堂上互動起來。

五、總結、擴展

總結和擴展設計爲:

總結:本文生動描繪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小石潭結構奇特,潭水清冽,景物秀麗,游魚活潑。

擴展:優美的文章、往往得力於作者觀察細緻。如魚在水中“然不動,爾遠逝,往來忽”的情態;溪水時隱時現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細緻觀察是難以描寫出來的。

總結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擴展的設計是加強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的習慣。學到致用,應用細緻觀察到到實際的寫作中去。

六、佈置作業

1、一詞多義(略)。

2、翻譯句子(略)。

作業的設計爲積累學生的文言詞,加強學生對文言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