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

一、活動主題提出的背景:

傳統節日文化是悠久民族歷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國民間節日文化有着鮮明的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養我們中國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學期“節日文化”主題研究活動開展之後,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越發感到祖國傳統節日所承載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學生對傳統節日由“沒意思,沒什麼認識,不如洋節日”到從心底裏流露出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喜愛和爲自己的祖國擁有燦爛的文明而自豪。基於以上認識和了解,我校本學期的綜合實踐課題仍然走探究傳統、感受歷史的路子——《走進祖國傳統節日》由此產生。我們的目的旨在讓學生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能產生髮自內心的對中國節日文化和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熱愛,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正確認識和了解祖國的傳統節日,增長知識和才幹,完善自身,立足社會。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維度的目標

將中國傳統文化、節日風俗習慣、地方風土人情、描寫傳統節日的詩詞等知識內容合理恰當地融入整個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而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拓寬他們的認知視野,激發學生在活動中自主獲取新知的慾望,促進學生方法性知識的的獲得與掌握。

2.能力維度的目標

學生在經歷與體驗整個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在研究小組子課題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掌握調查與訪談技巧,提高規劃安排能力,學會整理與分析有效資源,運用創新思維探討實施活動計劃。

3.情感、態度維度的目標

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在深入認識中國傳統節日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與使命感,端正對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態度,摒棄崇洋mei外的不正風氣,繼承與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三、活動實施準備

1、課程資源導航:

(1)收集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風俗習慣,可以通過查閱書籍、雜誌,詢問父母、長輩和民俗機構等方式;

(2)與少先隊輔導員聯繫開展主題活動,“節日文化”主題教育是最現實的愛國主義教育。與計算機、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師聯繫,取得支持,多學科教師參與組織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全面考察的綜合實踐活動。

實施過程

四、活動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確定主題、發現問題、制定活動計劃

組織學生學習課題,撰寫出活動計劃,計劃力求涵蓋主題、小組分工、研究階段、探究方式等各項內容。主題確定後,活動就全面鋪開。師生共同確定實施本課題的調查點:

1、瞭解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這些傳統節日的各種風俗習慣。

2、向家長詢問傳統節日的由來以及典故。

3、去圖書館或網上查閱有關資料,瞭解古往今來的中國傳統節日,以及它們的文化。

4、向家長詢問古今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性,瞭解中國歷史背景。

第二階段:師生自主探究交流學習

1、認識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1)以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爲主要研究對象查閱相關資料,認識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文化,以及它們的傳統風俗習慣。

(2)依據它們的風俗習慣,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寫出有感日記或記錄等。

(3)配合主題開一次專門的班會,針對主題節日,辦一次小報,以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4)瞭解學生對各種節日的需求,以及他們想對家長說些什麼。

2、瞭解中國古今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性。

(1)向家長詢問中國古今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

(2)學生全班開一次主題班會,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差異問題進行討

論,找出差異的主要原因。

(3)學生上網或有關圖書資料查詢,瞭解家長所不熟悉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

(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

(5)向家長彙報自己的所得。

3、調查各種傳統節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長詢問民間常見節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們的形式。

(2)上網或查閱圖書瞭解節日文化的起源,師生共同研討起源的原因。

第三階段:總結評價階段。指導學生寫出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體會,整理實踐報告資料。

5.班級趣味活動

①動手品味中國傳統節日風俗——包糉子、做湯圓

學生在相關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習包糉子、做湯圓,在動手勞動中深入體會傳統節日風俗的樂趣,品嚐與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②我是小小朗誦家——描寫中國傳統節日的詩詞朗誦

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或圖書館的資源,查找符合要求的詩詞並背誦自己喜歡的篇章,在朗誦比賽中彙報自己的成果。通過朗誦活動,幫助學生從詩詞的角度加深對傳統節日的認識與瞭解。

③我是辯論小能手——外國節日與中國傳統節日誰更好

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引導他們收集與辯題有關的知識內容,在辯論過程中端正學生對中外節日以及中外文化的態度,培養學生信息篩選、表達交流及臨場反應等能力。

6.學生將調查、訪談、利用互聯網或圖書館收集的信息以及在班隊趣味活動中的收穫與心得進行系統化的整理。

7.成果總結交流及宣傳展示

①各小組成員對本組資料進行彙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總結。小組在班級彙報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並接受其他各組的互動提問並進行答辯,完善結題報告。做好學生對此次實踐活動的反思指導工作。

②指導學生利用PPT、小報、圖片及影像資料等製作成果集於展示板,

在學校及街道社區舉行成果展示活動,個人設計,用畫畫的形式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節日文化。提高人們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重視度,宣傳我國傳統文化。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植樹造林,美化環境,綠化家園,是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風尚,也是關愛自然、關愛人類的行動。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傳統的植樹節,我鎮籍此契機,舉辦植樹活動,以激發全鎮人民愛林、造林的熱情,促進綠化事業的發展,進一步美化鎮容鎮貌,保護我鎮的生態環境,爲打造“和諧zz”貢獻力量。

二、植樹時間:

20xx年3月12日上午9時左右。

三、植樹地點:

xxx

四、參加植樹人員:

市、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市、區相關部門及鎮直單位全體人員、zz中學團員、青年志願者、鎮民兵應急分隊,巾幗植樹隊等。

五、具體活動措施

1、造林現場組織:負責人:zz(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提名人),成員:各站所(辦)負責人,zz中學,各村支兩委主要負責人。

職責:負責場地及人員安排組織。

2、造林苗木準備。由鎮林業站具體負責組織,並送到造林地塊和公路兩旁,苗木全部採用帶土蔸的綠化大苗。

3、植樹工具籌備。負責人:zz(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成員:綜合辦、林業站、村管所。

職責:負責鎮機關造林的工具100把,(其中鋤頭50把,鐵鍬50把),水桶40只,其他人員的由各參加植樹單位自行負責。(工具包括鋤頭、鐵鍬、水桶等)

4、技術指導:負責人:zz(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成員:鎮林業站全體幹部。職責負責組織所有的技術骨幹力量深入到造林植樹地點進行技術指導。要確保每個地塊都有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植樹節背景介紹;植樹方法介紹;村民代表栽種示範。

5、宣傳報道:負責人:zz(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成員:黨建辦、文化站及鎮直各單位。

職責:負責督促各單位在主要路口、路段、植樹點懸掛有關造林綠化的'橫幅橫幅、標語。負責宣傳報道,將此次造林綠化活動的聲勢造大造強。

6、秩序維持:治安負責人:zz(鎮黨委委員、鎮政法委書記),成員:派出所及鎮民兵應急分隊全體人員。職責負責維持交通秩序,植樹造林活動期保證車輛通行有序和車輛的停放。派出所負責參加植樹活動期間的安全保衛工作。

7、環境秩序:負責人:zz(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成員:鎮村管所全體人員,職責:負責玉銅線及集鎮的環境整治。

六、其他事項說明:

1、體、弱病殘者不宜參加此次活動、

2、參加植樹人員要各自注意人身安全,嚴防勞動工具誤傷他人等傷人事情發生。

3、各參加人員的勞動工具、交通工具、飲用水、用餐等由各單位自行負責。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3

一、活動背景

中華大地,幅員遼闊,秀麗的山川,承載着世代相襲的衆多民族。幾千年來,憑藉他們的智慧和勤勞,創造了極其豐厚又極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飲食習慣、特色飲食、地方風味構成了燦爛的中華飲食文化。此次活動通過對峯峯地區的飲食習慣及特色飲食的調查研究,瞭解峯峯地方的的飲食狀況,探求飲食的營養價值,學會科學飲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開展此項活動,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給他們提供實踐的機會和環境;通過學生對周邊感興趣的人和事進行調查、瞭解和訪談、諮詢活動的開展,學會求知、做人、合作的本領;同時還藉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習科學家探究問題的方法及創新精神,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峯峯飲食習慣及特色飲食的調查研究,瞭解峯峯地方的飲食狀況及探求其飲食的

2.學會用多種方法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索研究的方法,加深學生對飲食文化的進一步瞭解。 3.在活動中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強學生在學習中實踐操作的能力,樹立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指導學生分組、制訂活動方案、設計調查問卷等。聯繫熱心的家長和教師參與。瞭解學生活動的進展情況及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及時給與指導。收集相關資料,製作課件。

學生準備: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由組成活動小組,討論制訂活動方案,按計劃開展相應的活動,隨時記錄活動中的點點

四、課程資源分析

1.社區資源:充分利用社區飯店、小吃店、快餐店、網絡的資源,讓學生調查、訪問,參與實踐。

2、家長資源:成立家長協助指導小組,邀請熱心學校教育的家長作爲學生活動指導老師,支持和幫助活動的開展。有家長是飯店的工作人員,烹調專業的指導老師,他們可以爲主題活動的開展給予專業知識上的指導。

五、活動過程

活動安排

活動時間:8周

階段一:(一週)確定主題,小組分工人員分工,分爲不同的美食小組,制訂峯峯美食文化研究計劃、方案。

第一組:皮渣美食小組 第二組:豆沫美食小組 第三組:豆腐湯美食小組 第四組: 三下鍋美食小組 第五組:燻肉美食小組 第六組: 羊湯美食小組

階段二:(三週)通過參觀、實踐操作、實地調查、訪談、實驗、上網查找方式開展活動。

1、上網查找峯峯美食資料

2、訪問鄰居,問父母瞭解峯峯的美食有哪些。

3、去二礦訪問了解豆腐湯,彭城參觀瞭解三下鍋、豆沫,和村參觀和村皮渣、羊湯、燻肉的做法

4、用視頻、文字、照片記錄過程性資料。

階段三:(兩週)整理峯峯美食文化的來歷、內容整理資料,辦手抄報、分析、總結研究成果,歸納整理活動材料。

階段四:(兩週)總結、彙報交流,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4

一、活動宗旨:

學校擬組織學生開展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親密接觸大自然,欣賞春天美景,拓展學生的視野,並在活動中鍛鍊學生的自理能力,學習與人交往的常識和技巧,培養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學校將遵循“安全第一”和“就近、當日返回”的原則,做到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感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活動方案:

年級活動內容車輛數活動時間

一崑山星期九生態農莊94月13日8:30~15:00

二xxxx淹城野生動物園94月14日8:00~16:30

三綠光開心農場、蘇州海洋館94月15日8:00~15:30

四xxxx淹城主題夢幻公園64月15日8:00~16:30

五xxxx中華恐龍園64月13日7:45~16:30

六綠光開心農場、蘇州海洋館64月14日8:00~15:30

注:活動時間前段爲出發時間,請各班提醒學生提前15分鐘左右集中;後段爲到校的大概時間,通知好學生家長到校接孩子,如遇特殊交通情況,學校再統一聯繫家長。

三、 活動要求

1.注重安全:各班提前一天進行文明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學習。出發和返回時必須清點人數,整理隊伍,不推不擠,不亂跑,不換位。在活動處,一定要注意水、崖等所存在的安全隱患,要文明活動。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嚴肅制止一些同學破壞植物、設施等行爲。返回時,要早準備、不走散。活動結束後必須先回到教室,小結完畢後放學離校。

2.陣容整齊:全體同學務必佩戴好紅領巾,服飾整潔,行進途中,隊伍必須整齊。

3.講究衛生:活動中需帶相關用品的請務必裝袋回收,保持所到活動場所的'乾淨,維護學校良好形象。另外要保管好自己的衣物,以免遺失。

4.及時報道:以年級段爲單位,及時在網站發佈高質量的圖文新聞。

5.活動評獎:年級組長和年級聯繫領導根據實踐活動的組織情況、內容安排、安全情況、遵守時間、文明禮儀、衛生情況等,評選優秀組織獎,記入班級考覈。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5

一、背景提出:

當代的中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被長期嬌慣的孩子,他們很少用心去體會父母的感受和辛酸。爲此,我特准備這樣一個活動讓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交流,並讓他們深入瞭解父母勞作的辛苦。

二、活動時間:一週

三、活動地點:學校家裏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鄰家

四、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課題小組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體驗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習興趣。

2)通過這次活動後,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體諒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們的角度爲他們着想。

3)能夠通過向父母的學習,鼓勵中小學生成爲社會有用之才,爲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知識目標:

1)知道父母的興趣愛好

2)瞭解父母對家庭、社會和自己所做的貢獻

3)從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觀說出父母對自己的影響

能力目標:

1)通過和父母深刻的談話能夠形成逆向思維的能力和爲他人着想的能力

2)通過和周圍鄰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談話,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在瞭解父母的興趣愛好和處事方面蒐集資料時,可以培養深入思考、獨立處理和蒐集資料的能力

5)通過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夠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五、活動條件:

活動沒有限制,適用於中小學的每一個學生。

六、活動實施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幾個同學一組共同構思問題,單獨完成提問部分,再集體討論得出總結)

1、準備階段

1)由老師事先聯繫一個本班學生家長較多的村

2)設計好向父母提問的問題

3)做多份問卷調查給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構思好幾個關於父母勞作作時的問題給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動階段

1)老師帶領同學們去觀察,近距離地觀察父母勞作,體會父母勞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回家後和父母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狀況

3)週末,就和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進行交流更進一步地瞭解父母的處事態度、原則和工作風範

4)自己也寫下對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親手做兩張致謝賀卡給父母

6)學會做一件簡單地家務

3、總結階段

歸總討論:迴歸到每組交流、討論,互相介紹自己父母的工作、興趣愛好和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關心

七、活動意義:

這次活動主要是加強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讓當代新的一代能夠深切體會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讓他們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爲父母着想、爲父母分擔。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6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爲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的意識和善於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

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繫時,纔是有效的。綜合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性、現實性的、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不在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在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是綜合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的內容是豐富的,的方式也是多樣的。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爲學生營造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着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矗

2、實施途徑

(1)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娶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2)社區服務與社會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實際,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爲活知識,使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活動課程開展成敗的關鍵。這不是幾個擔任該課程教師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事。通過學習和研究,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活動課程的設立是一種新生事物,必須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持。以協調和組織順利開展各項活動,必須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學校設立綜合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與協作小組,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各年級綜合活動內容。

綜合活動小組名單:

組長:徐耀良

副組長:陳黎明

成員:吳根元(小)、葉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剛、

許曉紅、吳文喜、及各涉及教師

綜合活動協作小組名單:

二年級組負責人:金美媛

成員:程大妹、賈靜燕、王怡、姚金妹、顧菊芳、龔杏芬

三年級負責人:陳燕紅

成員:魏萍、嚴鳳、蔡秋蘭、胡靜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級組負責人:周秋英

成員:徐豔、毛進興、唐鐵君、徐洪、吳根元(大)、孫文霞

五年級組負責人:吳根元(小)

成員:許曉紅、鄒雪英、胡建剛、張紅豔、孫麗娟、龔燕

六年級組負責人:夏雪明

成員:馬蕙珍、朱葉、鄒國芬、鄔旭霞、吳茜、平建國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和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特色(文學)和社區實際情況(城鄉結合部),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

(4)加強聯繫,取得支持

綜合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區、家長有多效參與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鑑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評價體系。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7

活動分析:

這是一次整合了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多項語言實踐方式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目的在於進一步圍繞第五單元學習內容的重點,拓展瞭解對中華歷史有重大影響的人物,通過蒐集、整理、展示名人資料等活動形式,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動腦、動手、動筆、動口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課標對五年級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學習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所以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會大量收集但不會合理選用資料的情況,此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學會整理、彙總資料,並啓發學生根據本組收集的名人資料,靈活選用獨特的方式展示活動成果。

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圖書館、書店或互聯網等途徑蒐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2、以本次活動展示爲契機,提高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3、圍繞第五單元學習內容的主題,引導學生表達對名人的崇敬、讚頌之情,增強學生對名人的瞭解,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

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以小組爲單位彙總、整理所收集到的名人圖片、音像等資料,以獨特的呈現方式編排活動。

教師準備:製作課件、編寫教案、指導學生整理資料。

活動流程:

一、揭示活動主題

師:開學初,老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收集名人的資料,並進行分類彙總、整理,相信你們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名人集,這節課,就讓我們以“尋找名人的足跡”爲主題進行活動展示,現在老師想了解一下在開展這項活動的過程中,你們是通過哪些途徑去了解名人的?(學生各抒已見)

生:我是通過視頻觀看和上網查找了解了文學家的相關資料。

……

二、明確活動要求

1、出示活動展示的具體要求。

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瞭解到的名人的情況,並展示蒐集到的照片、音像等方面的資料,說一說你搜集這些資料的途徑和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彙報。

2、學生自讀,明確活動展示要求。

三、展示活動成果(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活動成果展示)

1、中華偉人

(1)中心發言人整體彙報所蒐集到的中華偉人的資料及蒐集資料的途徑和本小組的展示方式。

(2)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彙報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

(3)教師小結:針對學生的展示方式、彙報內容或偉人身上所具備的崇高精神品質等進行鍼對性地小結。

2、文學家

(1)中心發言人簡介本小組開學以來收集了哪些文學家的`相關資料及收集資料的途徑和展示活動成果的方式。

(2)小組成員以獨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也可以帶動全班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

(3)教師有針對性地小結。

3、家鄉名人

(1)中心發言人將開學以來蒐集到的家鄉名人的資料及收集途徑向全班學生進行解說。

(2)小組成員全員參與活動成果的展示。

(3)教師有針對性地小結。

〔設計意圖〕學生的活動成果非常豐富,展示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可以是文字資料介紹,可以是書法展示,可以是知識問答,也可以是朗誦等等,活動成果展示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參與者、引領者。當然,一定要引得及時,領得到位。注意評價、小結多元而具體。以本組獨特的方式向大家介紹收集到的家鄉名人的資料和蒐集這些資料的主要途徑及展示方式等。

四、暢談活動收穫

瞭解了這麼多名人之後,能說說你的收穫嗎?(自由暢談,教師對學生的收穫給予肯定、激勵與指導。)

五、總結活動實效

教師針對本次展示活動的方式、學生的表現及本次活動的實效性進行總結。

師:本次活動,各小組以不同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中華名人的風采,身爲中國人的我們感到驕傲。

六、延伸活動足跡

1、製作一張名人書籤卡,送給老師,同學或家長。

2、選讀一本名人傳記。

七、評選活動獎項

學生進行民主評議,推選出本次語文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最佳表演獎的小組。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8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由此看出這次課改提倡採用多種途徑,讓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學習英語。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是有效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途徑之一。它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補充和完善、檢驗和運用。於是,我們便大力力氣抓了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但在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些問題,部分老師對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教學重視不夠,只是在教學的安排上,有部分實踐活動課,缺乏努力提高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質量的意識;重視計劃,少實行,導致課堂效果不佳.部分教師非常重視課外實踐活動教學,但教學方法陳舊、實效性差。學生學習質量雖有了付出,但收效甚微.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我校的英語課外實踐活動能力整體水平提升緩慢,影響了我校任務型英語教學的開展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提出了“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探究”這個課題。努力提高老師們對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探究這個課題的重視程度。研究出一套具有實效性和推廣價值的課外實踐活動教學方法,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我校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水平。以局部帶整體,促進我校中學英語任務型教學實驗的開展,從而使我校學生的英語素質有顯著提高。

二、活動的具體目標:

1.探索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2.探索課內外結合、學科間融合,英語與生活緊密結合、大面積、大幅度提高學生英語課外實踐能力的方式、方法。

3.探索通過評價機制促進課外實踐能力提高的方式、方法。定期開展英語學科的測評活動,及時獎勵,促進提高.

4.拓展思維,在真實語言情境中交往、實踐。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親身體驗語言的得體性,形成真正的語言交際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講禮貌的良好品德。

5.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瞭解國外的文化,在他們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開拓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方式

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擴展學生知識突破,課堂教學和教材的'時間、空間以及資料範圍的限制,引導學生直接潛入知識的海洋去尋求各種珍寶。使學生的智慧、個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展露和體現。爲此,我們學生所能接受的節奏,以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爲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的英語素質爲綱,做到All for students, for all students and for students all (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

(一)、定期開展文化活動,拓展文化視野

英語教育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也要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社會習慣、歷史文化、價值觀念等。語言的本質是爲了交際,學生只有具備了語言的能力,交際才能順利進行,讓學生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他們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於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文化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瞭解。爲培養學生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打下基礎,我們採用了以下幾種活動方式:

1.以英美點滴文化風俗爲話題辦英語牆報

學生們通過充分的收集整理佈置,舉辦了“英語牆報”設計,這樣使校園充滿了英語學習的氣息,也爲學生展示英語和表現自我搭建了“平臺”,激活了學生們學習的潛能,提升了他們的求知慾,開發了英語學習的渠道,這樣充滿英語氛圍的教室佈置,能給學生提供學習英語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得輕鬆而愉快,爲日後學好英語奠定了良好基礎.

2, 爲培養節約意識,鍛鍊實踐能力,體驗奉獻快樂,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組織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豐富的角色體驗培養合作團隊精神,借五一活動的契機,與英語學科知識相連,形成人人學英語的良好氛圍,在活動中是學生和老師學會利用一些英語購物日常用語,增加交流機會,鍛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創新能力。在假設英語街內買賣雙方儘可能用英語交流,英語老師提前做好購物常用語的使用指導,各班培訓英語翻譯者,爲在英語街購物的不會說英語的顧客當中翻譯,及英語導購員促銷員,收銀員,市場管理員,活動取得了老師,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得到了孩子們的特別喜愛,也取得了讓我們這些設計者及組織者們都意想不到的效果。

3,以適合中學生特點的“英語諺語”爲主題作窗貼,來營造走廊英語文化。

爲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及空間,我們英語組全體教師,在學校教室門窗及走廊的玻璃上粘上英語窗貼,讓學生在玩時,課前及英語課中向老師詢問及學習英語並將所學到的英語諺語努力運用到口語交際及英語寫作中,而且學生班級,教師辦公室,多媒體教室中的諺語各俱特色,同樣也適應於本校的任課教師學習及應用。

(二)、開展競賽活動,培養競爭能力

中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好勝心和表現慾望,我們便利用這一特點將競爭機制引入活動,組織不同層次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個個聰明才智,顯露身手,檢查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學習樂趣橫生,變幻無窮,競爭活動系列可以以個人或班、組爲單位開展,競賽內容從現有學生水平出發,可略有提高,競賽的主持,評制及整個競賽過程的組織全由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主完成,英語課成了學習樂園,沒有了以往的古板生硬死記,有了新鮮靈活的快樂場所,學生們興趣盎然,學英語蔚然成風,其主要形式有:

(1)製作英語手抄報比賽

(2)英語朗讀演講比賽

通過競賽,獲勝者受到了鼓舞,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未獲勝的學生也受到了鞭策和激勵,暗下決心,要超過競爭對手,這種積極的競爭氛圍轉化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保持對語言學習的極大熱情,在英語競賽活動中,我們要尊重差異性、多樣性、創造性,要面向全體學習,以正面評價爲主,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英語的潛力,我們還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爲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充分參與、不斷進步。

(三)、開展應用活動,發展和諧個性

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過程,也是合作交往運用語言的過程,它能夠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通過互相評價、互相矯正,讓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評價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溝通,形成民主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學生們在比較鑑別中培養了擇善而從的學習品質,爲其學會做人、學會求和創造了條件。

四、活動的結果與評價

<一>、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鍛鍊。

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對於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鍛鍊,師生關係更加密切、融洽。

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培養和發展,通過研究,學生在語言知識、語言機能方面的掌握情況呈上升趨勢。

〈二〉、學生的收穫

1.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能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纔會有愉悅的學習情緒,有了愉悅的學習情緒,學生的學習纔會變得主動,有了新穎的學習方法,纔會產生創造性的思維火花,有了優異的學習成績,纔會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

2.培養了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和交際的能力。

實踐活動可是學生較快地培養起用英語進行思維、表達思想和交際的能力,口語是操練人在非正式場合、在無準備的情況下使用的無拘束的言語,口語的無準備性不允許言語活動者通過翻譯來表達思想理解對方的話語,久而久之,學生的這種交際能力會不斷提高。

3.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了,啓發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開發智力,培養能力。

4.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能力、組織能力。

5.學生掌握了課外實踐活動的方式、方法、過程,樂於積極參與,敢於大膽嘗試,學會了積累,敢於並善於表現自己,使英語學習變得輕鬆、愉悅。

6.學生的作品及表演的節目通過精心的準備得到了校領導的肯定。

五、英語教師的認識和體會

1.實施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作用。

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和交際的能力,加強了學生的參與和認識,啓發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能力、組織能力。

2.進行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是一項長期而繁雜的地工作,教師一方面須與學生家長以及教育行政部門更好地溝通,另一方面要從自身做起,循序漸進,將課外實踐活動逐步開展下去。

3.有關時間和精力問題。

教師在設計各項實踐活動課時,必須充分考慮每一個活動的時間以及範圍,儘量使操作步驟直接一些,次數不宜過多,最好要與教學內容保持一致,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密切結合課堂教學。

4.應加強教師培訓。

5.課題研究中存在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何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課外實踐活動,不斷研究開發出新的評價工具和評價手段。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9

一、課題的確定

美譽度,指一個組織獲得公衆信任、好感、接納和歡迎的程度,是評價組織聲譽好壞的社會指標,側重於“質”的評價,即組織的社會影響的美醜、好壞。即公衆對組織的信任和讚美程度。美譽度不等於知名度。

這個選題本是從德育目的出發的。新生入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比較新奇。如何讓他們較快地認識學校、理解學校、更快地投入到新學校的學習與生活中?

經安中學建設落成近二年了,經過師生的不斷努力,不僅依靠先進的硬件設施和完善的教育教學設備,成爲我區一所高標準的寄宿制中學,也因爲教育教學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階段性的成果,得到越來越多的領導、教育同仁、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認可與讚譽。也可以說,經安中學的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

對於學校來說,這無疑是一筆無從的寶貴財富;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來說,也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份獨特的學習資源。

於是,我們專門針對七年級新生開展了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主題即——“經安中學的社會美譽度的調查研究”。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帶領學生了解並經歷一次相對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初步瞭解並經歷制定調查問卷的方法,初步感受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方法;更加深刻地瞭解學校的各種榮譽及爲此奮鬥的歷史,認識自己與學校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主要應用問卷調查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體驗到參與、合作的快樂。學習問卷數據統計與分析的基本方法。通過擴展性的活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精神、開發學生的潛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親歷親爲帶來的美好感受。啓迪學生通過親歷的實踐活動,學會友好的交流,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培養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在集體中的自律意識和文明素養,體驗自我在集體中的價值。培養感恩惜福的意識。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對於七年級的中學生來說,接觸相對規範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尚短,在活動中需要大量的輔助。尤其是對於如何科學地開展調查活動、如何科學地處理原始信息等問題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需要在活動中隨時的輔導與幫助。

四、活動構想

(一)課時安排

本主題的學習研究實行彈性課時制。計劃總學時數:10學時,整個學習研究過程歷時四個星期。

其中,課內學時:4課時;課外學時:6課時(機動課時)

課內4學時安排(每週固定1課時,按課表規定,常規上課。每一節指導後,規定學生哪些學習任務必須在下次指導課前完成):

第1課時:開題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分工及活動方案的.簡要設計;

(課下任務:完善學習方案及調查問卷)

第2課時:專題指導。調查問卷的設計、調查技巧的指導;

(課下任務:根據修訂的問卷,課下自行進行調查活動。)

第3課時:現場指導。階段小結及研究方向的修正;

(課下任務:將收集的材料進行整理,統計,並以小組爲單位寫出調查報告。)

第4課時:反思性指導。彙總、交流學習成果及活動反思。

(課下任務:將本次活動成果進行延伸。)

(二)活動準備

1.用1課時作爲活動鋪墊。(學校建校史、基本情況簡介、學校近年教育教學所取得的各項成果及榮譽。)

2.教師提前準備課件及文字材料,作爲學生的助學資源。(學校文化)

五、活動過程具體指導

(一)明確活動內容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大主題“關於經安中學社會美譽度的調查研究”是老師根據學生實際選擇與提煉的,是將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作爲研究的問題。主題只有一個,活動內容有兩項,即調查與研究。

在這一部分的開題指導中,通過學校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各項榮譽的圖片與專題片的視頻,激發學生對研究問題的興趣與參與的強烈慾望。

師:那我們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就到社會中調查一下經安中學的社會美譽度吧!

學生興趣非常濃厚,躍躍欲試。

師:我們要去進行調查,怎麼做呢?

生:要想好了問什麼問題;要敢說話;要把別人的回答記錄下來。

師:對,所以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物質上的,要帶好調查訪問的用具,還要做好克服困難的準備。一會兒我們分小組來研究一下,可以分哪幾步去完成這個活動?

活動前在物質準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設計調查問卷,你們看到過調查問卷嗎?是什麼樣的?(學生說自己所接觸過的調查問卷)

師小結:就是把自己想要調查的問題列出來,集中在一張紙上,形成一張小卷。方便使用,方便記錄,也方便將來的統計。

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想法。那麼這樣做:我們先六位同學一個小組,民主選舉組長,然後,研究你們這個小組完成這個任務分幾步,最後,再設計一下你的調查問卷。(把這三項任務再次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

(二)分小組,制定活動計劃。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組建小組,每組6人左右,小組成員民主選舉組長。教師給予必要的建議和人員調整。

1.分組,民主選舉組長,明確小組及個人活動的任務。

2.每個學生參與制定活動計劃。並討論及可行性。小組成員討論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總結及展示的方式。通過展望成果,引導學生對活動成果的強烈渴望

3.小組同學共同制定調查問卷。

(神奇的雙面膠——每個成員在背面貼着雙面膠的紙條上各寫二個問題,然後把全組同學的調查問題進行彙總,最後把小組同學認爲最有價值的幾個問題貼在一張A4紙上,快速製成一張完整的問卷。)

(三)藉助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多種多樣,建議學生充分發掘和利用學校、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資源,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指導人員,語文教師、美術教師、物理老師、家長等。將各學科已有知識及已有的生活經驗融會貫通。

這個環節我也做到了師生同行,爲學生提供了相應的學習資源。因爲我校地處農村,所以,信息化手段比較落後,所以,我把自己掌握的資源爲學生提前編輯一個集子,內容包括建校的背景、捐資助教者的相關事蹟、新學校建設的特點、學校各項工作所取得的榮譽等。因爲這些信息如果單獨靠學生自己去搜集,是有很大困難的,因爲他們手中有網絡資源的寥寥無幾。我們這種爲學生提供“助學資源”的方法,減少了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畏難情緒,提升了學習興趣。

教師的另一種提供助學資源的方式是,爲少數有網絡的學生,提供優秀的網站,讓他們高效的搜索所需要的信息。本次提供的是“中國綜合實踐活動網”中的學生版塊,在本網站首頁有一項是“學生入口”,學生進入其中,可以參加論壇的討論,將一些問題在老師與同齡人的幫助下自行解決,還可以參考許多有價值的做法。

(四)專題指導。

對於這個選題來說,要想提高學生在活動中的效率,製作有效的調查問卷至關重要。爲此,我們專門上了一節關於製作有效調查問卷的方法指導課。

1.展示與分析:

展示學生第一節課編制的調查問卷,分析其中的不足之處。

2.對比討論。將老師提供的問卷與學生第一次製作的問卷進行對比,結合本次活動的主題,再次感受一份有效的問卷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3.總結交流。

根據上邊兩輪的活動,全班總結交流,如何製作一份有效的調查問卷?教師這時作爲參與者與引導者,與學生一道總結“編制有效問卷應注意的問題”。

在編制調查問卷時,要注意如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1)問卷外觀。問卷的大小要適度,便於整理和保存。一般用A4紙或16開紙。問卷上字體要適中。

(2)問題形式。問題的答案宜採用選擇式或“是否”式,問答式應儘量少採用,用文字作答應越少越好。對於初學者,爲了便於操作,問題最好在5-10個。

(3)問題設置。問題的排列應由易到難,按邏輯順序,層次分明。答案應放在一定的位置,最好是另設一張答題紙列上題號和對應答案位置。

(4)問卷格式。問卷的開頭,應有調查介紹詞,介紹詞應該包括如下內容:說明調查者的身份;說明本調查重要意義;說明調查對象客觀地回答問題的重要性;向被調查者保證回答無所謂對錯,他們的身份、姓名不會被透露以及調查原始資料的處理是不公開的。

(講解後,多媒體展示:幾種反例。)主要是讓學生在感受與應用中,體會如何設計一份有效的調查問卷。

2.如何在活動現場與被調查者進行有效溝通?

有了問卷,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走出去,與被調查者進行溝通了。

在課堂上,讓學生拿着調查問卷,先進行了一下模擬演練。

然後總結出調查時的一些小竅門:

(1)克服畏難情緒,即使被拒絕也要走下去。

(2)態度謙遜,有禮有節。

(3)先進行簡要的自我介紹,說明來意思。

(4)語言簡潔,誠懇,靈活。

(5)有耐心,對被調查者提出的與問卷相關的問題進行簡要的解釋。

(6)調查結束要向被調查者致謝。並做好記錄。

(五)活動實施——邊做邊學,且行且思

1.集中活動,親歷親爲。

接下來,學生就根據小組學習計劃進行分頭活動。

我們的行動分爲兩個階段,一是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由地進行調查活動;二是專門利用一節課在校時間,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團體集中活動。

可以說,學生在第一階段自行調查時, 遇到了許多困難,甚至有的學生失去了信心,於是我們專門安排了第二階段的集中活動。

活動前,我們以小組爲單位總結了自行活動時的問題,老師進行了方向性的指導,幫助他們尋求更好的活動方式;活動時,來到黑沿子最繁華的地帶,進行調查活動,即黑沿子鎮商業街和漁港碼頭。邀請了四位老師進行指導與活動輔助。每位老師負責一至二個小組的活動。先向學生講了有關活動安全方面的要求,並告訴學生我們本次集中活動的時間爲四十分鐘。按時集合。

學生調查的人羣很廣,有商業街上的各店鋪的經營者,有橋頭市場的水產商,有大橋上的購買水產品的顧客,有附近政府的工作人員,還有附近的居民。

學生一般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實踐活動,並且在自行活動受挫折的情況下進行集體活動,所以在這次活動中表現是熱情高漲。他們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爭分奪秒,在規定時間內獲取了許多資料。

活動時間到,返程時,許多學生依依不捨,在談到洗體會時也十分踊躍。我心裏暗喜:這都是親歷而爲的結果呀。

2.整理活動成果。

(1)資料彙總與統計分析

用各種方法蒐集到的材料,必須加以整理方能得出結果。

把小組每個成員蒐集的原始資料進行歸類、彙總;把調查的原始數據進行彙總,並把調查數據進行統計、整理與分析。還可以製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爲了便於學生統計,我專門設計了數據記錄和統計表。學生使用起來十分方便。(重點)

統計後,針對得到的結果進行逐題的分析,得出本組同學的結論(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2)調查報告的撰寫

調查報告的表述沒有固定形式,爲了讓學生有章可循,提醒在撰寫調查報告時,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題目、調查目的(或背景)、調查準備、調查過程、調查收穫。

六、活動總結與反思性評價

1.活動成果展示。

活動後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了展示。

2.喚起關注。

爲了更好的強化本次活動的效果,擴大影響,我們在活動後又設計瞭如下的活動:參與社會生活,宣傳學校的發展,提升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努力學習,全面發展,爲學校爭得榮譽;參與校報、班刊的創辦與社會發放,擴大學校的知名度,提升學校的美譽度。

3.活動評價。

我們的評價分爲三個層次:

自我參照評價、小組成員互幫互評、教師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

一、活動主題:

中學生怎樣參與環境保護探究。

二、設計背景:

(一)現實意義: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另一方面嚴重阻礙社會生產持續發展,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衆多因素也出現了,其中最讓人們頭痛的就是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爲此我們以《中學生怎樣參與環境保護探究》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就應運而生了。讓學生通過這一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自覺地從我做起愛護環境,自主地尋求科學保護環境的方法,同時培養小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計劃背景:

1、設計理念:

以人爲本,充分發揮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讓學生在富有意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方法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科學精神,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2、學習資源使用對象及用途:

(1)中學師生。

(2)支持綜合實踐活動。

三、活動對象:

白銀四中七年級學生。

四、活動時間:

根據本次活動內容,預期3課時完成。

五、活動方式:

班級活動與小組活動。

六、活動目標:

1、學生通過活動,瞭解環境污染危害的的嚴重性,並意識到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地從我做起,自主地尋求科學抑制或減免環境污染方法,同時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行爲和習慣。

2、學生通過與同學、家長、親友、社會的不斷接觸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會收集、整理和初步運用多種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3、學生參與簡單的綜合實踐活動,對綜合實踐活動全過程有初步認識,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方法和能力。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科學問題並積極進行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七、重難目標:

以上目標均爲重點目標,其中目標3是難點目標。

八、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準備階段:

1、引導學生擬定活動方案。

(1)組織、指導學生圍繞主題收集相關的信息資料,確定活動內容,討論活動的價值。

(2)指導學生擬定活動方案。

(3)組織學生討論活動方案,論證活動方案的'可行性,並修改活動方案。

(4)擬定正式的主題活動方案(制定實施計劃、明確活動目的意義及目標,確定活動內容和形式、途徑和方法、相應的條件和預期活動效果。

2、教師指導學生確定出活動的重點、難點目標。

(1)環境污染產生的原因?

(2)環境污染的危害?

(3)防治環境污染的方法。

(4)學會收集、整理和初步運用多種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5)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問題並積極進行探究的意識。

3、引導學生根據每個同學的性格及特長,科學地分成能完成相應活動任務的小組。

4、教師把相應的網站或書目等提供給查閱資料的小組。

(二)活動的開展階段:

1、瞭解當前世界環境污染大致狀況。查閱各種資料、瞭解環境污染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瞭解科學的防治環境污染的方法。廣泛宣傳環保意識。

2、學生自主調查身邊環境污染情況。

3、討論中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造成或容易造成的污染環境的行爲、中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現實可行性。

4、擬定自己參與環境保護的計劃。

(三)活動成果展示:

1、學生自己在調查、詢問中獲得的知識以喜歡的方式,儘可能多形式地展示成果。如:辦小報,開展辯論會,寫心得體會

2、如果可能,還可鼓勵學生根據探究結果的總結,在校園內甚至社會上發出倡議,呼喚大衆的環保意識。

九、活動評價方式

遵循自主、激勵性評價原則,採用協商研討記錄的方式,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等形式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

十、活動實施建議

1、參與活動同學撰寫小論文或寫出心得體會。

2、與學校有關部門溝通協商,根據課時及活動進行情況靈活安排與調整。

3、聯繫活動場地、圖書室、微機室等,爲學生搜尋資料開綠燈。

4、以自己經歷到社區、校外公共場所進行現身宣傳,讓社會廣泛關注“環保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1

一、實施對象:五年級全體同學

二、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①瞭解春節的習俗

②瞭解春節的由來

③瞭解春節的文化

【能力目標】

①能對於“家鄉的春節”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並組成研究小組,能制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按照制定的方案開展活動,能對於活動過程對自己和組員作出評價

②能利用信息技術收集有關家鄉春節的信息。培養學生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彙總和應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說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標】

①通過對家鄉春節的研究,使學生更加了解家鄉風俗,培養對家鄉的熱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②通過同學間互相討論、合作交流,培養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體驗自己學習的快樂和成功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三、活動準備:

1.引導學生從網上或書上查找有關節日的背景資料。

2.引導學生向熟悉當地春節的有關機構和個人進行調查採訪。

3.準備好外出活動所需的一些設備,如攝像機、相機等.

四、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活動主題 ,分組制定計劃

1.通過開題課,學生討論得出研究的總課題《走近家鄉春節 感受民風民俗》以及研究的3個主題:“春節的由來”、“春節的習俗”、“春節的文化”。

2.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合,分配好人員,選好各個小組長。然後由組長帶領,明確活動目標、任務和要求,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

1.按小組開展調查、訪問、圖片收集、查找資料;實地考察;分析調查結果並對活動所獲得的資料認真做好記錄。由各組組長負責分工完成(訪問方式有:實地訪問、電話訪問等形式,對象適度含蓋老、中、青三個年齡階段,組員根據訪問的情況做好記錄)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組討論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和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等。根據活動的體驗和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吸取教訓,調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觀點。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組織評價。在老師指導下,各個小組的成員根據活動中獲得的信息作進一步的篩選和整理,形成共識,以書面形式上交調查報告,並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各個小組成員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學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後老師和同學共同評價這次的活動。

五、活動成果展示:

1.學生說活動感受

2.小組彙報研究成果,如: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文化

3.每組評選出:勇敢之星、主持之星、認真之星等等。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2

一、活動背景

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長期以來被人們作爲衡量爲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之一,也是體現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當今一種現象卻令人擔憂:中小學生文明禮儀缺失嚴重。一些青少年在學校裏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知道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在家裏不懂得孝敬長輩……,所有這些都在傳達着這樣一個信息:身處具有禮儀之邦美稱的我們的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文明禮儀的世界中,他們還不知道文明禮儀的行爲界定。我們班的學生也同樣存在對文明禮儀認識模糊的問題,認識上的模糊直接導致了他們行爲上的不文明。小學階段是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最關鍵的時期,爲切實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進而通過每個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去帶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關注文明禮儀,我們準備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二、設計理念

1、要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社會,走進生活。

2、注重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使學生能通過收集信息、觀察、調查、整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究與學習,擁有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真正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找到學習的樂趣。

3、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社會的責任感,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查找資料、小組合作進行攝影、表演示範等多種方式學習15種文明禮儀基本規範,讓文明禮儀深入學生的內心。

2、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3、通過每個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去帶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關注文明禮儀,爲構建文明校園和文明家庭作出貢獻。

四、活動內容

1、學習禮儀:通過一些圖片和兒歌、故事、禮儀教育短片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一些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15種禮儀文化。

2、實踐禮儀: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成爲禮儀活動的主體。確定兩週爲文明禮儀自我考察期,學生在這期間必須每天記錄自己在各種場合的文明禮儀行爲情況,並與自己所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進行對比,找出差距,進行自我總結,然後交組長彙總,再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討論,制定應對方案。最後進行全班交流。

3、展示禮儀:通過開展一些禮儀風采展示,兒歌、故事、繪畫比賽,文明禮儀之星的評比等來展現班裏文明禮儀活動開展的效果。

4、宣傳禮儀:每位學生向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宣傳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禮儀知識,並爭取讓對方能將文明禮儀落實到生活實際中。

五、時間安排

9月——11月(大約20課時)

六、實施過程

(一)看奧運廣告宣傳片,引發思考,確立主題。

1、師生共看與奧運有關的文明禮儀廣告宣傳片,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在我們身邊出現這樣的'情況,事情的發展情況會與廣告裏一樣嗎?

2、學生列舉出生活中一系列不文明的現象。

3、師生共同確立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文明禮儀伴我行。

(二)成立小組,討論各小組活動方案。

1、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小組,成立了“文明禮儀知識庫”(負責蒐集文明禮儀的故事、名言警句、歌曲和各種場合文明禮儀規範等資料)、“文明禮儀圖片庫”(拍攝各種與文明禮儀有關的照片)、“文明禮儀小老師”(學習併爲同學們示範各種文明禮儀)、“文明禮儀小畫家”(畫與主題有關的漫畫等)“文明禮儀小作家”(寫與主題有關的兒歌、倡議書等)這五個小組。

2、各組討論制訂活動方案,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禮儀:通過一些圖片和兒歌、故事、禮儀教育短片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一些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15種文明禮儀。

1、“文明禮儀知識庫” 和“文明禮儀圖片庫”展示工作成果。

2、師生共同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文明禮儀。

(四)實踐禮儀: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成爲禮儀活動的主體。確定兩週爲文明禮儀自我考察期,學生在這期間必須每天記錄自己在各種場合的文明禮儀行爲情況,並與自己所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進行對比,找出差距,進行自我總結,然後交組長彙總,再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討論,制定應對方案。最後進行全班交流。

1、以小組爲單位,學生記錄每天各自的文明禮儀規範執行情況,組員之間互相監督記錄情況。採用以下表格形式記錄:

文明禮儀執行情況

不好

學校

家裏

其他場所

(詳細的時間、地點和所做的事情要記錄清楚。)

2、兩週後進行自我書面總結,做的好與不好的各有哪些方面並找出原因。

3、上交兩週記錄及總結,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改進方案。

4、班級內進行交流總結,針對典型情況師生共同制定改進方案。

(五)展示禮儀:通過開展一些禮儀風采展示,兒歌、故事、繪畫比賽,文明禮儀之星的評比等來展現班裏文明禮儀活動開展的效果。

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

(1)開設文明禮儀圖畫展。(展出與主題有關的圖畫和照片)

(2)“文明禮儀小老師”組爲同學們示範各種文明禮儀或者表演相關小品等。

(3)“文明禮儀小作家”組唱與主題有關的兒歌並宣讀倡議書。

2、評比班級文明禮儀之星。

3、以小組爲單位舉行唱文明禮儀行爲歌比賽。

(六)宣傳禮儀:每位學生向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宣傳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禮儀知識,並爭取讓對方能將文明禮儀落實到生活實際中。

1、至少向一位親人或朋友宣傳文明禮儀規範常識。

2、記錄宣傳成果和心得體會。

(七)整理活動材料,交流活動收穫

1、把積累的材料整理好。

2、展開評價工作:自評、互評、老師評、家長評相結合。

附活動評價表

自我評價

同學對我的評價

爸爸、媽媽對我的評價

老師對我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鞭炮對地球的污染和人類的危害,培養學生形成禁放鞭炮的自覺和行爲,並逐步提高環保意識。

2、讓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參與設計製作環保鞭炮,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新方法、新思路,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

3、學會利用多種手段、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通過小組活動和其它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態度與能力。

二、活動準備:

調查研究活動、製作新型環保鞭炮的材料

三、活動過程:

1、同學們,我們以前燃放的鞭炮有哪些優缺點?讓我們以小組爲單位開展調查與交流吧。

星期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學生就鞭炮暢所欲言。呀,他們懂得可真不少呀:

A、鞭炮爲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爆竹”。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遠古時代民間把春節俗稱過年。源於舊時人們以放爆竹趕走怪物"年"的傳說。後來漸漸成爲一種習俗。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爲,家家戶戶都要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隨後鞭炮就逐步演變成點綴年節熱鬧氣氛的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了,可以說在鞭炮聲中節日的氣氛更濃了,人們更歡樂了。

B、放鞭炮的原始形式是火燒竹節,由於利用火燒竹節不容易產生較大的爆炸聲,且不容易操作。當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產生以後,便迅速應用到製作鞭炮上,產生了以火藥爲主要成分的鞭炮。在鞭炮的生產、貯運和燃放過程中,經常會產生許多危險,如爆炸和火災等,還造成人身傷亡,經濟損失,大量燃放普通鞭炮濃煙滾滾,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那"噼啪、砰"的巨響更是嚇死人,應當說,這是種嚴重的嗓音污染。

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給人們帶來濃濃年味的同時,也給一些家庭帶來痛苦,被鞭炮炸傷炸殘的患者成爲春節期間各大醫院就診的"主流"。

調查活動結束時,鞭炮的危害性已經深深地震撼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他們最後的一致看法是:以後我們可不能再放普通鞭炮了,還是多設計和推廣環保鞭炮纔是明智的選擇。

2、讓我們一起來製作環保鞭炮吧!

(1)設計鞭炮

任務佈置下去了,孩子們都忙着設計自己的環保鞭炮。他們有的請教家長,有的上網搜尋信息,有的到圖書館,有的……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彙報課上,他們的設計方案五花八門,他們的智慧令人讚歎。

A、這種環保鞭炮是空心的,裏面裝入一些小石子,使用時使勁地搖動這種鞭炮,鞭炮中就會發出噼啪噼啪的響聲,多衛生。

B、這種環保鞭炮是全自動的,在鞭炮內部裝入一個馬達,在馬達四邊還要安裝上一圈小鐵片,並且裝入許多小螺絲,只要同馬達相連接的電源一接通,馬達帶動鐵片旋轉,鐵片又摩擦螺絲,嘩啦嘩啦……多省力。

C、這種環保鞭炮更先進,它的內部由錄音機組成,裝上帶有鞭炮的錄音帶和閃光燈,一開開關又閃光又有鞭炮聲,多帶勁。

(2)製作鞭炮

設計方案出來了,孩子們都以高度的熱情投入環保鞭炮的製作中,他們把零用錢省下來買材料,能找到的材料就千方百計地去找,下課時我也經常看到孩子們三五成羣地在一起討論和製作環保鞭炮的身影。

(3)推廣環保鞭炮。

①開展問卷調查。

②提出推廣方法。

經過討論,學生們有主意了:

1)利用活動中查找的放鞭炮危險的新聞和放鞭炮污染環境的圖文資料進行宣傳。

2)製成"放環保鞭炮安全,放環保鞭炮有利環境"等宣傳牌或宣傳單張貼、發放。

3)遇到放鞭炮的人及時勸阻並宣傳環保鞭炮好處。

4)在老師的幫助下,準備好三句半節目《環保鞭炮》,進行演出宣傳。

四、活動小結:

環保鞭炮實踐活動圍繞着孩子們"爲什麼要設計製作環保鞭炮,如何設計製作環保鞭炮,如何推廣環保鞭炮等"的一系列困惑,一步一步深入研究,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活動讓孩子們強烈地認識到放普通鞭炮對人類自身、對環境的危害,禁放普通鞭炮,推廣環保鞭炮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事情。當活動結束時,可以說是不管是學生還是我都受益匪淺。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4

一、課題產生的背景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月明情意濃,圓圓的月亮、各式的月餅象徵着團圓,在中秋之夜,人們還愛吃些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滿、甜蜜安康。雖然學生都喜歡過中秋節,但是對這個節日瞭解得並不深刻。開學初,正值中秋節來臨,因此,我們確立了“走近中秋”這個活動主題,帶領學生在家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調查,從而瞭解中秋節的由來、習俗 、有關的詩歌秋以及月餅的由來 ,希望通過中秋節的各種活動讓孩子們瞭解民族的傳統節日並體驗社會生活。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以及民間習俗紀念的內涵。瞭解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習俗,能對節日形成一個正確的

2.過程與方法。初步引導學生學會有目的的蒐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 通過查閱書籍,報刊以及網絡等資料瞭解並解決問題,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

3.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認識,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過與同學的合作交流,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立於主動學習的能動性。通過動手做月餅提高勞動技能與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團結互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瞭解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和寶貴的財富。

三、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第2周)確定主題

提供分組任務,學生討論、自由選擇小組(具體內容見附表1) 第二階段:(第3周)明確分工

按照分組選出組長、記錄員,討論篩選活動方式,明確活動時間及個人分工。(具體內容見附表2)

第三階段:(第4周)走出課堂

按照小組分工在校園、社會進行實踐活動,填寫活動調查表(具體內容見附表3) 第四階段:(第5周)成果展示

以小組爲單位彙報實踐活動成果,出一期專題板報 第五階段:(第6周)總結評價

對參與本次綜合活動進行活動總結,開展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及家長評價。(具體內容見附表4)

四、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第2周)確定主題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你知道她有哪些佳節嗎?(指名學生回答)

2、欣賞課件(中秋節的相關圖片):過3個星期就是中秋節了,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從今天起,老師將和大家一起走進中國的佳節來研究有關中秋節的文化。

(二)啓發提問,確定主題

1、啓發提問:看了剛纔的圖片,大家有什麼話想說?關於中秋節,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生髮言)

2、總結髮言,確定主題:走進佳節話中秋。含四項內容:A、中秋節的由來; B、中秋節的習俗;C、中秋詩詞欣賞;D、中秋的月餅相關知識。

(三)活動指導,教給方法

1、我們可以通過上網下載、調查統計、參觀訪問、到圖書館查找資料、摘抄和拍照片等,開展中秋節的課題探究。科學分工,小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個好辦法。

2、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制定一個《走近中秋》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吧!

A組:小小故事臺 B組:月餅大調查C組:花燈的世界 D組:藝術的魅力

2、在小組中再自由組合成3--5人的活動小組, A1組——漂亮組(蘇婷、陳思晴、林卓言) A2組——動力組(張宇恆、尹嘉蕙、黃偉、利勇烽) A3組——可樂組(何家樂、何俊霖、胡惟斯)

B1組——美少女組(蘇芊沄、潘苑儀、陳境敏、譚婉琪) B2組——可愛月餅小分隊(阮熳君、蔡小芸、彭雯婧) B3組——甜甜月餅隊(王溢、林昌韶、謝澤泓、羅宇軒) B4組——月餅隊(蘇泓霖、許桂林、陳文坤、覃建明) B5組——可愛組(布偉健、李梓豪、張堡鈞、鄭兆達)

C1組——棉花糖組(冼德昕、李麗昕、林越、李籽璇、陳俐霖) C2組——花燈世界組(董明添、丁星華)

D1組——甜蜜組(何偉斌、潘曉彤、李康橋) D2組——變形組(黃浩然、陳文洋)

第二階段:(第3周)明確分工

(一)按照分組選出組長、記錄員。

(二)明確活動目標,討論篩選活動方式,安排活動地點。 1、收集資料:瞭解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習俗

(內容——故事、文字、圖片、視頻等) (方式——問大人、查書籍、上網等) 2、展示資料:篩選資料,小組共同或分工製作

(方式——紙板報、連環圖畫、照片展、ppt幻燈片、講故事等) 1、收集資料:

月餅爲什麼大多是圓的?還有什麼形狀? 瞭解月餅的製作過程。 調查市面上的月餅的種類。

調查、採訪、統計人們最喜歡的月餅口味。 瞭解最大、最小的月餅和普通月餅的尺寸。 比較不同材料製作的月餅包裝盒。

調查吃不完的月餅和空的月餅盒的處理方法。 推銷月餅的廣告詞。

(內容——文字、圖片、視頻、收集月餅盒等)

(方式——問大人、查書籍、上網、採訪調查統計、參觀等) 2、展示資料:篩選資料,小組共同或分工製作

(方式——紙板報、實物展、照片展、ppt幻燈片等)

1、收集資料:爲什麼中秋節掛彩燈?

調查彩燈的種類,比較各種彩燈的優劣。 調查、採訪、統計人們最喜歡的彩燈類型。 瞭解彩燈的製作過程。

(內容——文字、圖片、視頻、收集彩燈等)

(方式——問大人、查書籍、上網、採訪調查統計、參觀等)

2、展示資料:篩選資料,小組共同或分工製作

(方式——紙板報、實物展、照片展、ppt幻燈片等)

收集資料:與中秋節有關的古代詩詞、對聯,瞭解其意思。 與中秋節有關的兒歌、文章。 與中秋節有關繪畫、賀卡、音樂作品。 與中秋節有關的祝福語。

(內容——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 (方式——問大人、查書籍、上網等)

2、展示資料:篩選資料,小組共同或分工製作

(方式——紙板報、繪畫展、照片展、ppt幻燈片等)

(三)安排小組分工,填寫《第二階段計劃表》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5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指出,鑑於塑料袋已成爲“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通過一個學期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禁塑令”在人們的生活中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在最初實施時,超市、市場的塑料袋確實減少了,但現在人們的禁塑意識慢慢淡薄了,人們已習慣了付費購買塑料袋,塑料袋的用量又急速增長。所以本學期我們想繼續進行該主題,從我們自身做起,增強環保意識,然後去影響身邊的人,從而讓禁塑令深入人心,爲環境保護貢獻出我們的一點微薄之力。

第一、二週:上網查詢塑料袋的生產過程以及污染情況,製成幻燈片

活動目的:加強學生自己上網查找資料的能力,進一步瞭解塑料袋的有關內容,並將查找到的資料進行整理製成幻燈片,在班級裏進行交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第三週:走訪超市、集市,調查塑料袋的使用情況。

活動目的:鍛鍊了學生與別人溝通的能力,使學生敢於並善於同陌生人打教道。在實踐的調查訪談中鍛鍊膽量與口才,提高社會交際能力。

第四周:彙總調查資料,製成幻燈片,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過程中的交流和實踐,體會與人合作的快樂,培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運用多媒體的能力

第五週:寫出調查感受,在班級中以辯論會的形式談談自己的感受

活動目的: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第六週:製作減少塑料袋使用的宣傳標語

活動目的: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第七、八週:製作有關“減少塑料袋的使用”爲主題的刊板

活動目的: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第九、十週:編一個有關塑料袋的小品

活動目的: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鍛鍊學生的能力

第十一週:編一個有關塑料袋的歌曲

活動目的:發揮學生創造欲,提高他們合作精神

第十二週:給國家監管部門寫一封信

活動目的:以給國家監管部門寫信的方式,反映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