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朗讀者》家觀後感

《朗讀者》家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4K 次

導語:《朗讀者》是多麼奇妙的一個節目,它將情感、文學集合於一身,帶給人們心靈的慰藉。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第九期《朗讀者》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朗讀者》家觀後感

  第九期朗讀者觀後感【1】

“家” ,是個會意字。上面的寶蓋頭表示與房室有關,最早的房子是用於祭祀祖先或家族聚會。下面是“豕”即野豬,這是非常難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豬祭祀。這應該是“家”的本義。由此引申出人們常說的“家庭”、“家居”、“家屬”、“家譜”等詞語。

人們常說,家是溫暖的岸,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因爲那裏,有自己最愛的——親人。每年春運,遠在外地的遊子、異客,都要千里跋涉,返回故里,回家。可見,家的凝聚力,家的血脈情。

六組朗讀者,分別從自己的角度,講述了他們心中的“家”,他們與家的故事。

作家畢宇飛說,他是“漂泊”者。在那特殊的年代,造成他的父親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家庭的傳承缺失。沒有了家,沒有了“根”,他的父親是絕望的,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殘破地掛在樹梢枝頭,孤獨無助地,任憑狂風暴雨摧殘。當他朗讀自己的小說《推拿》時,我流淚了。一羣盲眼的人,一羣無助的人,隱喻自己漂泊的人生,以及對“根”的期盼。

臺灣演員王耀慶講述他爺爺的故事。政治的藩籬,時空的阻隔,他的爺爺未見到自己的親人,那種痛失親人的傷感,那種刻骨銘心的經歷溢於言表。他朗讀的是揚·馬特爾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結尾部分。他的動情朗讀,傳遞了對家依依眷戀的真摯感情。作家樑曉聲朗讀自己的佳作《慈母情深》,母親的艱辛,母親的慈愛,讓人唏噓。家,有親人的眷戀,有親人的付出,家是一盞長明的燈,讓人魂牽夢繞,讓人葉落歸根。

拳王鄒市明一家的朗讀,是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那親情充盈的現場,那可愛的一雙孩子,那奶聲奶氣的朗讀。當冉瑩穎回憶現場,爲丈夫吶喊助威的畫面,那滿含淚水的雙眸,讓人感到家就是幸福的港灣,親情之所在。

臺灣演員趙文瑄眼中的親情是默契,是天衣無縫的默契,是心之交融的默契。他朗讀季羨林先生的《老貓》。他與季老的樂趣相同,寵物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咪的陪伴與相守,是趙文瑄的家之所在!

中國科學院院士、焊接專家潘際鑾的成長與祖國母親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在“烽火連三月”的`歲月,輾轉奔波,終於在昆明以優異成績進入西南聯大,以後又參與清華的恢復重建。現場,他和衆多清華老教授朗讀體現家國情懷的《告全國民衆書》,讓人潸然淚下。

家國!國家!血脈相連,同祖同根!願家幸福!願國繁榮!

  第九期朗讀者觀後感【2】

本期的主題聽起來就那麼的溫馨: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

家是什麼?是一束溫暖的陽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夜行人晚歸的路程;是一個溫馨的港灣,可以遮擋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風風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夠洗滌掉繁雜的世事迴歸安靜的心靈;是一陣清風,可以拂去煩惱和憂傷;更是那一縷情絲,穿透着人生的每一個角落……

家是寧靜的,家是溫暖的,家是甜蜜的,家也是安定的。她可能不華麗,但一定要雅緻。那點點滴滴的幸福,實實在在的歡樂,時刻都可以把她裝扮得暖意融融。她可能不富裕,但一定要洋溢着愛和情,一句貼心的話,是濃濃的親情,厚重的給予。

家是一座充滿愛的房子。即便豪華也不失溫情,即便樸素,也有美麗的憧憬,房子裏應該充滿歡聲笑語,充滿和諧溫馨,而不是冷冷冰冰,磕磕絆絆。或許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就組成了一個家,但這就是一種緣,每一個人在這座房子裏都有着無可替代的位置,缺少了誰都是今生的遺憾。

家是一個放鬆的地方,讓人心情舒暢,怡然自得。累了,煩了,傷了,痛了……你都可以在家中找到釋放的空間。回到家,可以聽幾首舒緩的音樂,靜坐冥思;也可以飲一杯幽香的清茶,和家人分擔你的苦惱。

關於家,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們只能感嘆人類語言的貧乏,不能把家完整無缺的表達出來,蘇軾詞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是啊,家就是一個人我們的心靈安靜下來的地方,它可能不那麼奢侈、漂亮,不那麼寬敞,可是,家一定讓我們心安。

昨天的朗讀者中軒主印象最深刻的已經耄耋之年乃至期頤之年的那些老者聲情並茂的朗讀的《告全國民衆書》,在祖國飽受蹂躪的時刻,中國的知識分子站了出來!他們選擇了勇敢的面對而不是逃避!在那個國破家亡的危難時刻,在華北已經放不下一張課桌的時候,家就更不用想了!經歷過那個苦難時代的人更能夠感受家的溫暖吧。

軒主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在那個國將不國,家不是家的戰火紛飛年代,在中國西南的一隅,西南聯大爲什麼創造了那麼輝煌的業績?有多少名震當代的科學家、思想家出自這個學校?以學校條件論,西南聯大大概連現在的三流學校都不如,別說學生了,就是那些全國聞名的大教授有時候連溫飽都成了問題。可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怎麼還培養出那麼多世界一流的大師級人物?和他們比起來,現在的大學是不是應該好好發反思反思,爲什麼條件好了,我們的學術水平卻沒有提高那?

前兩天看了一篇文章,好像是德國的一個學者寫的,說中國人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才能夠爆發出驚人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他的本意是警告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不要把中國逼急了,那樣的後果他們承擔不起。想想這個學者說的有一點道理啊,平時我們一盤散沙,只有到了國家的危機時刻英雄才會橫空出世,帶領我們走向下一個輝煌。

  第九期朗讀者觀後感【3】

作爲一檔大衆綜藝節目,《朗讀者》之所以選擇朗讀這種展現方式,而並非靜默意義上的讀書,部分用意或許就在於此。除此之外,我們也要看到:閱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屬於一種個體化、私人化的行爲。在電視、報紙等大衆傳媒尚未誕生之時,一位知識人最常見的獨處方式,就是閱讀。即便當今各種媒介無比發達,相當一部分知識人在獨處時,仍然會選擇與書相伴。這種與書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完全可以是在靜默無聲之中進行的。

朗讀則明顯不同。既然要發出聲音,那麼在大多數場合裏,都應該會有傾聽對象。朗讀者與傾聽者之間的互動,區分於閱讀者與書之間的交流,前者明顯被自然賦予了某種公共性。無論是朗讀這種行爲的大衆化特徵,還是其具備的公共性特質,都跟央視對於文化綜藝節目的定位與訴求一拍即合。

既然是強調大衆性與公共性,那麼營造朗讀者跟廣大觀衆之間的通感和同理心,就變得無比重要。我們可以看到:在《朗讀者》登臺的這些節目嘉賓,無論他是知名老翻譯家許淵衝,還是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抑或是著名演員、導演蔣雯麗,其在舞臺上所呈現出的身份與角色,都跟其上述社會屬性無甚關聯。在舞臺上朗誦的那一刻,他們是慈祥的父親,是孝順的兒子,是充滿愛心的女人,是溫情滿滿的赤子。他們所展現的,都是人之所以爲人的自然人性與情感。在這樣的情感感召之下,觀衆會暫時忘記這些嘉賓種種高不可攀的社會身份,而自然而然地覺得:他們是跟自己一樣,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普通人。這樣的通感營造,給精英與大衆之間的情感維繫,搭建了一座自然的橋樑。

大衆化、公共性、人本主義視角,再加上契合了政府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的大環境,這樣的節目,怎麼可能不火呢?

我是在微博上看到的關於《朗讀者》的宣傳,可愛的許淵爺爺讓我一眼就對這個節目產生了好感。因爲他代表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化。

當我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看《朗讀者》時,我是全心全意地被吸引的。不跳片頭,不跳片尾,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很難得的做法。

我不是學藝術的,也不是學文學的,我對於這些形式的東西一竅不通,我作爲一個普普通通有着一點小小的文字情節的小女子,是喜歡的。

我不知道爲什麼很多人都在對於他的形式提出質疑,特別是有賺人眼淚的嫌疑之說。在我看來,如果一篇文章不能讓讀着在開心處拍手大笑,不能讓讀着在傷心處掩面嘆息,那麼讀過,就會忘了,文字如果不能引起心靈的共振,它的存在就沒有意義。幸運的是,一千個哈姆雷特中總能有一個人能爲之震顫。

文字只是一種手段與方式,它只是作爲一種媒介,一個載體,它並不優美,甚至枯燥乏味,就如當初學着寫字時的心情。但是,當它成爲了文學,它承載着文化與記憶的時候,它就變得美好起來,它成爲音符流淌在舌尖,它表達着人們的喜怒哀樂時,它就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一種文字,如果要有力量,那麼它的背後就一定藏着一個故事。

同理,一個好的節目,沒有強大的情感作爲支撐的話,是走不遠的,我更願意把這種情感稱爲文化底蘊。一個好的節目,也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製作,不是來自於舞臺燈光效果和刻意的抒情,它是在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對話間就能打動你。回顧《朗讀者》,它並沒有刻意去歌頌什麼,讚美什麼,記憶中,第二集,那個在朗讀間裏讀着冰心送給媽媽的女孩兒,只是簡簡單單的兩三句話,就已經讓我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