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故鄉觀課報告

2016故鄉觀課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編語:現代語文教學的一大弊端就在於把整體教學肢解爲板塊教學,對教材所選課文利用不夠,講解課文和寫作教學結合不緊或不當,甚至完全分離,對課文的寫法分析流於表面。

2016故鄉觀課報告

  【2016故鄉觀課報告1】

《故鄉》的第二課時,主要是對文章景物的分析,一種是先告訴學生景物描寫的作用,另一種是分析完後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第二種效果明顯更好些。

一、備課流程

教學流程上,第二次教學時,顯得很流暢,尤其是各個環節之間能夠緊密結合,由此可以得出,備課的重要性,不管內容是什麼,要把流程記清楚,也就是說知道明確下一步該講什麼?本節課要講哪些內容牢記心中。

二、肢體語言的運用

以前上課總是硬邦邦的,一副高傲的樣子,而現在上課學會把身體傾斜,明顯的引起學生的注意,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儘量不引起學生的集體關注,但紀律還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學會把肢體語言和口語表達相結合,非常的重要,

三、對於課堂的重點,以前是關注自己上課的內容,看學生有沒有講錯,或許就是照本宣科,今天,把答案丟到一邊,着重看學生的上課質態,尤其每個學生的反應,結果效果很好,能夠照顧到一部分學生上課是否是在認真聽講。再者,對於調動學生方面,以前總是提醒學生“坐正了。”而現在記得提醒學生該怎麼做,怎麼聽課,動腦子啊,思維活躍起來等等,明顯感覺上課時學生的眼神也有了變化,尤其是學生的效率提高了。

早上聽了一節課,上得很好,但是因爲容量少,所以很精彩,語文課上得很有語文味,能夠結合文本,這一點非常重要,不管講什麼都要結合學生手中的資料,不能脫離文本進行分析。

再者,分析一個人物,有重點很好,但有時候可以適當地拓展延伸,來提高課堂的效率。教師上課很有激情,能夠放開自己走入課堂,走入學生,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值得借鑑學習。

在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喜歡一種安靜的,學生需要思維跟上,不喜歡吵吵鬧鬧的課堂。

再者,講解閱讀文本時,一要回歸文本,讓學生知道講什麼,二是從不同文體的特徵進行分析,例如小說訓練,人物,情節,環境,教會學生分析,比交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或許思維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再者分析題目,然後呈現答案,根據學生實際讀部分學生的答案,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注意的是必須讓學生明確自己在講什麼,而不只是只顧着抄答案。

對於魯迅的分析,結尾給學生看了一篇自己對於魯迅的感悟,不管怎麼樣,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懷,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領悟到自己的一些思想,從而更好地走下去。不過後來想想如果能結合之前學過的,對魯迅進行分析就好了,知識的拓展遷移做的很不好。

  【2016故鄉觀課報告2】

語文高研班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各選一位老師,上同一篇課文,即魯迅的《故鄉》。

接到這個教學任務的時候,我的心裏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憂的是,魯迅的《故鄉》是初中階段的重點課文,因而在高中課堂上,對文本本身的解讀空間未免過窄;喜的是,這次活動是三個學段同時展開同一篇課文的教學(小學是節選了《少年閏土》這一部分),三節課放在一天進行,這是十分有趣的聽課/教學體驗;更何況,自己還是兼有兩種身份的參與者呢?

得知我的課排在當天的第三節,我腦中立刻浮現出一個問題,《故鄉》,我們還可以怎麼讀?潛意識裏,我把小學、初中的兩節課,當作自己備課的“前文本”,希望能在兩位老師授課的基礎上,體現高中學段的一些特點。因爲沒有初中的教學經驗(只實習時候的兩個月),所以我先把“還可以怎麼讀”的問題拋給我的學生,問問他們,初中都學了些什麼?高中面對魯迅,面對《故鄉》,還想有怎樣的解讀?

學生的答案/問題,出乎意料地精彩。

有人戲謔地說:“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想知道課文裏的魯迅能不能更“平易近人”一點。

有人尖銳地說:“更全面瞭解魯迅其人,不想僅止於那麼階級的他 。”“那麼階級”這個定語,用得多好!也說到了作爲教師的我的內心裏。

還有人更理性地指出:“我們讀過的魯迅文章主題大都是批判封建傳統思想,那我們有沒有可能是先入爲主,這篇文章有沒有可能還有別的主題。”兩個“有沒有可能”,體現了學生縝密的思維和批判的精神。

還有人針對魯迅的慣常語言風格、藝術手法等作出了精彩的總結,講到了自己的閱讀期待。

一半以上同學的問題,都集中在:

《故鄉》這篇小說的主題,可以有新的、其他角度的解讀嗎?

剛好,有學生把初中課本上的筆記拍照片發給我,

《故鄉》一課的主題,是這樣表述的:“小說通過對比手法的運用,表現閏土和楊二嫂在二十多年裏發生的巨大變化,說明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經濟衰敗,農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貧困,封建傳統觀念對人們的精神毒害,造成人們純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真切地抒發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熾熱感情。”

這個主題概括,很全面,很傳統,秉持的是多年來我們講《故鄉》的社會批判的視角。我想,貿然完全推翻這個主題,既不明智,也不符合基本的學術精神;但是,在這個主題的基礎上,作一些多元化的解讀和拓展,給學生打開一扇窗,展示更廣闊的學術/思維世界的一角,則是有可能做到的。

因而,我確定了這節課的主要問題:重新探究小說《故鄉》的主題。

既然是探究性學習,我給同學們確立了這樣的探究思路:

首先,從具體的小說文本出發,進行細緻的解讀。儘管小學、初中都有這樣的閱讀過程,但我要求同學們能夠不帶成見地去讀這篇文章,重新思考“小說的主題是什麼”,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做適當的總結。

其次,因爲這一屆學生在高一的時候已經讀過了魯迅的《吶喊》和《朝花夕拾》,所以我提醒他們,能不能結合已經讀過的魯迅的其他作品,對小說的主題做一點“旁證”?比如,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裏,虛構的小說人物“閏土”也被提及。

再次,在自己的閱讀經驗內初步確立了對文本本身的看法後,再來看一看別人的看法是怎麼說的。比如,在知網論文裏,有沒有不同的說法?比如,在近年來的學術著作裏,有沒有有價值的觀點?

最後,結合自己的觀點和自己能蒐集到的文獻資料和書籍的觀點,得出自己的看法。

在這裏,我必須對以上的探究思路作一點必要的“背景解說”。我教的這屆高二,從高一開始,就有全年級統一的閱讀書目,高一以小說和散文爲主,其中《吶喊》是必讀(精讀),《魯迅散文》是泛讀。我的班從高一開始,每學期要交一篇小論文,要求在自己讀書的範圍內選擇一個話題,結合中國知網能查閱到的文獻資料(要求引用不少於三篇),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論證。所以,這樣的探究思路里所運用到的種種方法手段,對同學們來說,是輕車熟路。

提前一週佈置預習作業以後,我特地安排了一個六人小組(他們的問題相近),請他們以小組分工的方式,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並安排兩人彙報結論。而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我班上的同學在高二以來也習以爲常:同學們每週用一節課的時間,分組討論交流讀報心得(《南方週末》),並製作讀報素材,撰寫時評。一開始各小組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問題,但分工的操作過程日益嫺熟,效率逐步提高;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上網蒐集材料的意識和運用多媒體進行彙報展示的技術能力都有所增強。

考慮到學校圖書館的條件和同學們的時間限制,我給這小組的同學提供了一些參考書,包括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錢理羣的《話說周氏兄弟》、李歐梵的《鐵屋中的吶喊》等,讓大家能接觸到學術界比較新的觀點。

課基本上是小組內的兩位同學講的(龔雯和周忠文)。龔雯作了研究文獻的主要觀點概述,周忠文結合中國人傳統的鄉土意識來探討故鄉的主題。後者正好體現了高中學生的學習背景,在高一時他們讀過一個專題的關於故鄉的文本(必修一“月是故鄉明”主題),所以有這樣的視角是完全能夠讓人理解並給人帶來欣喜的,知網上楊義先生的一篇文章講到《故鄉》的主題解讀,幾乎和周忠文的觀點完全合拍!

小組彙報以後,留給我的時間還剩十分鐘,我提了提其他作品對《故鄉》中“路”和“希望”的參證閱讀(這也是周忠文的彙報遺留的問題),並且從“社會學”、“傳統文化”和“作者個人”這三個角度給同學們做了拓展性的思考角度補充。

到了這裏,課雖然結束了,但是同學們的學習和思考纔剛剛開始。(兩週以後,好幾個同學的小作文裏都寫到了由這節課生髮的對魯迅作品的新的理解,我分別與他們用評語和麪談的方式進行進一步的交流。)當然,本課也是有遺憾的,周忠文有很高的熱情,但是小組彙報的時間略長,給坐在底下的同學所留的空間和發言機會還不夠,這應該怪我沒有協調好。如果再多出一節課用於彙報以後的全班範圍的討論,這課必然能激發更多思維和心靈的火花吧。

魯迅,我們還可以怎麼讀?我所做的是結合高中生的求知需要和閱讀背景,給他們小小的提示和儘可能多的閱讀思考空間,給他們儘可能多的表達空間,讓他們在讀魯迅的過程中讀出興趣和思考的慾望,而未必要讀出固定的答案。我很高興看到自己的學生能有這樣的表現,我也進一步明確了自己在以後的課上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