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娛樂至死》讀後感(通用26篇)

《娛樂至死》讀後感(通用2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娛樂至死》讀後感(通用2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娛樂至死》讀後感(通用26篇)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

《娛樂至死》這本書的前言,提到了兩個預言:一個是喬治·奧威爾的預言沒有實現,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續。另外一個是來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赫胥黎認爲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他擔心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而《娛樂至死》作者想告訴大家的是,可能成爲現實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預言。

前兩個章節講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認爲某個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對於這個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質重心的形成有着決定性的影響。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的內容。第三章和第四章從歷史的角度說明了印刷機如何在美國發展壯大以及如何讓通過控制大衆時間、注意力等影響着美國的宗教、政治、商業社會和其他重要社會事項。爲後面和電視時代的對比做好了鋪墊。第五章和第六章則是講述了闡釋時代如何向娛樂時代轉變,從電報、報紙、攝影術的結合部不斷改變着公共話語方式,創造了一個躲躲貓的世界,到最終電視的出現,人們開始住在躲躲貓的世界裏,電視是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時代變成了娛樂業的時代。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別從電視新聞節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個方面闡述了電視是如何發揮作用,把它們變成娛樂的附庸的。第十一章講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試圖尋找解決的方法。他認爲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經瞭解了它的危險性,那麼這種媒介就不會過於危險。

作者認爲每種媒介都有自身的特點,而這些特點規範並控制了傳播內容的形式,甚至規範了決定了話語的內容。所以當媒介的形式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個思維方式都隨之發生改變。

"電視需要的內容和其他媒體截然不同,電視無法表現政治哲學,電視的形式註定了它同政治哲學是水火不相容的".過度娛樂的生活挖空了人們的頭顱,吞噬了人們的思維能力,我們越來越忽視靈魂的需求,單純地憑藉眼、聲與肉體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見所聞,評價信息,做出判斷。

媒體應當成爲拓寬我們認識世界的途徑,而不是剝奪我們思考的能力,將我們的靈魂變成機器媒介冰冷的附屬品。

我希望媒體延伸我們的器官,用它們獨有的特性將我們人自己的思考變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複製品;我希望媒體鍛鍊我們的器官,用聲、色、觸給我們更加敏銳的直覺器官而不是磨鈍我們的感覺,變得麻木,變得不斷尋求更強的感官刺激。

赫胥黎說:"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指的其實就是文化危機。這是一個娛樂的世界,但這個世界需要會思考的靈魂。呼籲大家不要讓媒體時代娛樂了你的靈魂。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

在作者那個時代,看電視是人們生活裏的主旋律,電腦還未廣泛普及,但從電視革命透露出來的危險信號在如今社會仍然是適用的。

在我看來,如今的媒介已從電視到電腦,來到了手機,已經到了數字信息化的第三個階段,更具體地講,手機中的各種APP就像當初電視中的各個頻道一樣,分散人的注意力,碎片化的娛樂,讓每一個手握手機的人在一陣嬉笑歡鬧中消磨時間,而過去的就已過去,以前的過去被稱作歷史,而這時代的過去僅僅是日期,就如作者所言,電視中的廣告越來越短,15~20秒最爲適宜。如今各種短視頻,答題遊戲不就是在印證作者所講的“短”、“效果”、“效率”這些被隱藏起來的規則嗎?到本書的最後,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無奈,但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我們無可指責,後現代社會各種文化的爆炸,讓我們像本書的書名一樣,以一種娛樂的精神,消磨我們的意志,直到“腦死亡”——變成沒有任何想法、思考、思維的現代人,變成赫胥黎筆下的嗦麻人。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3

第一部分的從字母、語言到印刷術到電報、攝影術到電視,即媒介逐漸走向娛樂化;再通過第二部分描寫電視將娛樂滲透到新聞、宗教、政治、教育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來表達他的一個觀點:娛樂的破壞力強大到可以毀滅一個人、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一個國家,能夠毀滅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惡的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我也喜歡娛樂文化,因爲在這個社會中完全摒棄娛樂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是我卻也愛印刷媒介,相比於火爆的電子書、電子雜誌,我更喜歡紙質書和紙質雜誌,也就是波茲曼所說的鉛字。

他在書中也擺出了一個事實:“印刷文字或者建立在印刷文字上的口頭語言更具有某些內容:一種有語義的,可釋義的具有邏輯命題的內容。”波茲曼在用赫胥黎的預言警告我們,娛樂正在改變我們的話語形式,攻擊我們的文化。

我認爲,對於每一種思想的新工具,有時是得大於失,有時候是失大於得。我們在或毀或譽時要十分小心,因爲未來的結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4

波茲曼認爲“媒介即隱喻”,攝影術和電報的出現使得新聞的嚴肅性被消解,電視將新聞的內涵外延至超越時空和脫離個體的一切事物,使新聞失去了對現實生活的實用性和指導意義,成爲了一種娛樂形式,並伴有大衆泛娛樂文化的副產品——即所有的內容都被電視以娛樂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的媒介使人們逐漸告別“闡釋年代”,最終拉開了娛樂業時代的序幕。

電視媒介順理成章地中斷了印刷術時代下成長起來的重視邏輯和理性的父輩一代的傳承,培養出了新的媒介語境下的“電視人”和“容器人”——輕邏輯、重感性的娛樂化受衆。在波茲曼看來,集影像、音響、圖片、文字於一體的電視媒介取代報紙成爲新聞載體並不能真正產生教育意義和新聞價值,因爲電視信息傳達形式娛樂化的特徵註定要葬送新聞的功能性定義並重塑話語結構,破壞掉原本邏輯分明、辯證理性的傳統語境。

我年幼時曾疑惑,電視主持人爲何能在播報了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後迅速轉換表情微笑着播報下一則新聞,彷彿剛纔消息中的悲劇從未發生。在這一點上,《娛樂至死》也做出瞭解讀。它認爲電視新聞本質是一種娛樂,目的是“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主持人擔當着表演的角色,也就是說,新聞播報的目的不是爲了讓受衆關注新聞本身,而是爲了取悅受衆。電視創造了一種“假信息”,這種“假信息”分散破碎且流於表面,離人們的生活很遠,無法作爲個人和公共事務的參考,從而使得人們對電視中真實發生的事熟視無睹。

書中關於辯論的闡述讓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美國的辯論傳統,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辯論(包括爭論、假設、討論、說理、辯駁等演說的傳統方法)作爲一種複雜而理性的話語的意義。美國在教育中強調辯證與邏輯,這在各類考試,諸如託福、雅思,以及TED演講節目中都能發現,可以說是有洞見的人在竭力傳承這一文化的結果。我也總能從周圍的美國人中感受到他們對辯論的熱情,雖然他們的辯論思維在現如今遠不及印刷術時代,但總算未完全丟失。

作者對邏輯和理性的強調,以及自白的方式,提醒了我時刻辯證地看待他的觀點,對此我心存敬佩。當然,我得承認,得出這些觀點,我佔了時代的優勢。

需求推動變革,優勝劣汰的法則下,電視和互聯網媒介成爲了新的載體,但是內容本身是客觀的(這種客觀可以是娛樂性的,也可以是嚴肅性的),形式是主觀的。波茲曼認爲電視的形式完全是娛樂的,我卻不太贊同,或許我們關於娛樂的定義是不同的。他認爲電視新聞不再是嚴肅新聞,但視頻、音頻的保真性卻更有助於排除掉虛假新聞,縮小主觀誤差。此外,書中關於電視新聞的描述並不完善,當時的電視新聞播放類型和形式還不成熟,電視專題報道、深度報道、系列報道、現場直播、嘉賓訪談、紀錄片等在後來逐步發展起來,形成了新聞播報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視角,認爲電視新聞是一種娛樂,本身是對電視新聞從業人員職業態度的輕視,忽視了其不斷探求、尋找真相、做好新聞的努力。

談到電視新聞,就必須認識到它與印刷術時代報紙新聞的區別。電視跨越了時空的物理特性使得它的新聞不再提供僅僅與受衆本人息息相關的信息,而是廣泛的、多樣的、複雜的、跨時空的新聞信息,對於大量與受衆沒有利益關聯的新聞,受衆傾向於娛樂解讀或知識儲備。印刷術時代下的報紙新聞受到時空的侷限,新聞本身是局域的、滯後的、有限的實用信息,這是在有限條件下供受衆引爲決策依據和行爲判斷的時代的必然產物——對有限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受衆傾向於功能性解讀。實際上,二者的新聞內涵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形而上學地來評價它們。

同樣,對於印刷術時代的看法,報紙並不僅僅充當個人和公共事務的參考指南,也存在有飽含煽情性、刺激性的低俗報紙,雖說可能不至於破壞掉它建立的理性公共話語,但總不至於書中那樣絕對,其影響也要從受衆來看。

關於受衆,有一點要說一下。電視新聞是否全然娛樂化還取決於受衆,受教育水平較高的受衆對新聞的解讀要相對嚴肅且耗費思考的時間,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受衆則相對隨意和不假思索,也就是說,受衆解讀的方式影響着新聞的功能。在現代,知溝擴大的形勢下,許多專業領域新聞的受衆幾乎只存在於特定圈層,它們成爲了劃分經濟實力與知識水平的“符號”,曲高和寡終難逃市場經濟的資本教訓。而娛樂新聞或其他軟新聞則因獲取輕鬆、不耗費精力成本且取悅讀者而收穫了一大批受衆。

書中提到,電視獲得了控制人們教育的權力,但我們應當關注的問題是“怎樣利用教育來控制電視(或電腦,或文字處理機)”。在今天,電腦、手機等互聯網電子媒介已然將這項權力接管了過來。作者在書的最後給出的解決辦法是:依靠學校來學習和認識媒介,深刻而持久地意識到信息的結構和效應,消除媒介的神祕感,從而纔可能對電視,或電腦,或任何其他媒介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並學會怎樣自覺疏遠某些信息形式。因此,儘管這本書主要討論的是多年前電視的媒介文化和影響,但其對媒介認識論的闡述,在手機等移動終端取代電視成爲主流媒介甚至“元媒介”的今天,其意義則在於啓示我們如何更理性而合理地認識和利用新的媒介,這些新媒介正在發揮着怎樣的作用?當初針對電視發出的警告是不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又一層隱喻呢?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5

最近時間有點少,更多花在了學習上,還有一大方面花在了自己精神內耗。總是自己和自己作對,儘管很多次提醒自己看問題不要老是從讓自己不開心的角度看,但是還是會出現這種狀況。心情有不太好的時候,我也不太希望把這些情緒傳遞給別人,加上考研這些事情,有的時候會覺得壓力有點大,我想做到最好,所以可能就有很多的困難吧,希望自己可以一步步慢慢克服困難。

很開心,這又是今年讀完的一本書。開始奔着書名來的,覺得《娛樂至死》很cool,讀完了,覺得真的很大受啓發,書中抨擊了電視帶給我們的影響,因爲電視,人們變得不再願意去思考。看完了非常理解這本書在諸多文學著作中屹立到現在,而且每年都會吸引很多的人去閱讀它,大受其益!更多的時候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能摒棄思考,因爲現在社會的環境驅使,以及文化所致,電視大多數都是畫面,影像,大家缺少了很多的思考。只是看,圖個開心就好了。一想到這裏,就想到我看的《易經》裏面說的一句話 嗜慾深者天機淺,嗜慾淺者天機深 (意思就是說過度沉迷於感官享受的人沒有大智慧,反而不那麼在乎感官享受的人有大智慧)這句話想要真正理解還需要很多很多的經歷。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多思考,多加油。

期待期待下一本的書《人間值得》。這本書說的是一個90歲仍未退休的心理醫生對我們說的一些話。我覺得看完這本,可能對自己的壓力沒那麼大,當然也不一定,還沒開始讀,同樣也可能帶給我一些驚喜。希望自己可以從中思考。

結尾就用書封面的一句話送給你我吧

“未來歲月漫長,依舊值得期待”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6

“在這裏,一切公衆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爲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尼爾·波茲曼

當下非常流行着這樣一些文字:蝸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造就這些物種現象的功臣是電視和電腦,特別是互聯網與電腦這個黃金搭檔。蝸居的人比在外面奔波的人還要忙碌,不會無所事事,也不會難以打發時間。

打開電視,有24小時的新聞頻道,足不出戶也足以瞭解天下事;有各種各樣的電影頻道和電視頻道,每個電影、電視頻道都有各種專題電影電視和國際電影電視劇,打發只有24小時的一天時間綽綽有餘;還有那些製作精良的《國家地理》以及各式各樣的紀錄片和電視節目等,可謂是應有盡有,應接不暇。

打開電腦,道理、情況,一樣,甚至更上一層樓。有各種各樣的門戶網站,有幾個混得不錯的論壇,有幾個交友聊天的QQ號和mSN,有微博和博客,時刻關注着感興趣的話題以及崇拜的偶像歌手、明星,在微博裏追蹤偶像發帖及時發表自己言論,與他們進行互動,發表生活瑣事和小感悟,還在博客上發表自己的篇章大論。有十幾個購物網站,及時爲生活需要購買各種物體,有三五個郵箱和好幾個網絡遊戲……總之,看一下新聞八卦,網上購一下物品,發表一下言論,追蹤一下偶像,和朋友QQ一下,玩一下游戲,都一下地主,偷一下菜,除一下草等,看似什麼都是一會兒功夫的鼠標點擊,都不需要很多時間,一天能有幾個一會兒?所以一圈下來,刷新幾下,都還來不及殺毒呢,一天時間就過去了。

《娛樂至死》一書中提到: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爲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爲一場滑稽戲。簡而言之,奧威爾擔心我們憎恨的東西會毀滅我們,而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如今,我們正趨向於赫胥黎所擔心的情況,我們由於享樂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空間,失去了童年的夢想,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真實的親情和友誼,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很多人會對此很不以爲然,認爲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因爲我們的生活由於有了電視和電腦與互聯網的黃金搭檔變的更加便捷,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遨遊世界,體驗各國風情,實現“坐一隅而觀天下”。然而我們可知正是這汪洋如海的信息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勢填充我們大腦,而使得我們變得如此被動和自私?上面提到的蝸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不正是很好的證明嗎?

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掌握話語權以及潛移默化的特性,即在它指導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的過程中已經潛移默化的介入到我們思想和骨髓。

隨着科學技術的日益更新,電視和互聯網的普及,迎來了全民娛樂的時代,每個人都在歡呼,並衷心地迎接這個“偉大”時代的來臨。可誰又知娛樂時代精心培養的是一代遺忘症患者和判斷能力低下病人。

坐在電視機面前,我們毫無意識毫無準備,看着屏幕上的閃動的畫面,聽着傳出來的聲音,我們自以爲是地以爲遙控器握在自己手中,等於是自己掌控着這一切,殊不知,正如孫悟空在如來佛手心裏翻了十萬八千里筋斗的那般諷刺,其實我們早已將整個兒控於某種無形卻強大的力量之下。這就是媒介。在它供給的娛樂中,我們不能自拔卻渾然不知。電視以娛樂的方式向觀衆傳播信息,讓觀衆歡笑,放鬆身心,忘卻現實中的煩惱,進入到電視所設計的幻想世界。即使是悲劇和血淋淋的場景,也能通過電視優美的音樂和巧妙的光線佈置展示出和諧的一面,讓魅力十足的主持人以幽默的口吻變相地逗樂觀衆,使得觀衆對此一笑而過。電視節目的運作機制不允許我們休息,因爲休息就意味着我們有時間思考。電視需要的是掌聲,而不是反思。因此電視帶給我們的文化影響是我們接受了電視上所展示的那個世界,人們不再彼此交流,而是彼此娛樂。

由於因特網和電腦,這對黃金搭檔發展的非常迅速,更普及、更低廉、更方便、更娛樂,彌補了前任們欠缺的互動性,現在的網絡更是一個無底的娛樂深淵。我們每天在網上衝浪,瀏覽無數或歡喜或悲傷或有趣或無聊的帖子,打開微博和博客發表言論和文章,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演完一出又一出,某女很傻很天真…我們用“灌水”、“頂”、“挺”、“某某到此一遊”等無意義的詞彙作着所謂的迴應。在這裏,鼠標是掌握在我們手裏,我們也完成了由聽衆、觀衆到新聞發佈者的轉變,似乎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裏。我們似乎在坐觀一場又一場娛樂盛宴,殊不知,自己也在日常的生活中拼命演出,爲旁人提供着娛樂的源泉

波茲曼寫道,“印刷機統治的社會裏話語清晰易懂,嚴肅而有理性,但是電視機統治之下,卻變得無能而荒唐。”可以看出作者爲鉛字時代的漸漸逝去而扼腕嘆息,爲這個各個角落無不充斥着娛樂的時代的到來惶恐而滿懷批判。

波茲曼的《娛樂至死》,給了我當頭一棒,把我從電視和網絡的桎梏中解救出來,讓我重新思考這個充滿娛樂世界的電視和網絡。波茲曼這位老人留給我們的這一卷精神財富,當我們在察覺即將成爲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時,就該多找個途徑去塑造我們這個物種的本來應有的高等面目,我們應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讓媒介主宰我們。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7

全書基於一個假設。“媒介即隱喻”,大體意思是,媒介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們藉此來認識月亮,手指的特徵影響着我們對月亮的認知。主流媒介的特性會影響我們認識問題與傳播思想的方式。作者回顧了之前的幾個時代,認爲爲我們提供純粹的娛樂是電視最大的好處,它最糟糕的用處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政治、科學、教育、商業和宗教--然後給它們換上娛樂的包裝。簡單的來說,人類的媒介經過了這樣的變化——書籍、電報、電視、網絡。在不同的階段,媒介具有不同的特徵,導致在各自的階段,話語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文字印刷的時代,媒介的特點如馬克思所說,是“排除和選擇某些類型的內容”,作者用理性邏輯的表達內容,讀者批判性的接受內容,衍生的演講術嚴肅的研討內容。這些也即當時的話語模式。這個環境很適合嚴肅話語模式,這個媒介即通過文字,直到現在,也仍然是我們傳達或解決嚴肅話題的主要方式。

隨着信息傳播範圍的變廣和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已經開始出現了信息過剩的問題。表現在我們接受着大量的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信息,這些信息是缺乏語境的。想象自己那時,通過電報得知在遙遠的英國發生了一起兇殺案,這個訊息是蒼白的,他不會讓你真正的獲得什麼。但很快情況發生了變化,隨着攝像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在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看到現場的照片。圖像和文字互相提供着僞語境,這使得作爲一個整體彼此都有了意義。人們有了獲得感,但說到底,還是沒有獲得什麼。

電視是作者重點評判的對象。有着組成更復雜組成部分僞語境的電視(音像影字),自然具有上述報紙的特質;同時電視具有非常鮮明的泛娛樂化。簡單的來說,但我們嘗試用電視去表達一些嚴肅的話題,我們會用娛樂的方式呈現出來。受衆更是喪失了思考能力。拿新聞來說,“好,那麼”這些的句式使得信息喪失了連續性。我們是抱着娛樂的心理看待電視上的新聞的,這不是說我們幸災樂禍,而是我們欠缺了對事件的思考,沉浸在新聞畫面帶來的衝擊和內心一時的感受中。在“好,那麼”的形式下,也是不允許我們有時間思考的。但久而久之,我們就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怎麼處理過剩的信息,怎麼去探討嚴肅的話題。這是任何時候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現在已經到了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了我們的主要的媒介。

網絡時代,資訊具有更強的失效性、流通性,足不出戶我們就可以獲得千里之外的訊息,通過視頻圖片文字感受這些事件。但還是那個問題,這些訊息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我們感受到的關於事件的各個元素互作僞語境,讓我們有了種獲得感。這種獲得感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又該如何在網絡時代去篩選對我們有意義的信息呢?拿微博來說,對於熱點的社會事件,有理性分析的真知灼見,但其實更多的是無異議的網絡謾罵和打諢。相較與電視來說,網絡讓受衆參與到了嚴肅話題的討論上來,但嚴肅話題娛樂化並沒有根本性的改善,畢竟網絡仍保留着非連續性和僞語境訊息的特徵。

但相對於電視,網絡有很強的可塑性。在網絡時代,我們可以形成碎片化的訊息平臺,也可以有嚴肅話題的探討平臺(以前的知乎和豆瓣)。這些平臺有復古的意味,在這些平臺上,我們似乎回到了那個著書立傳的年代。

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嘗試不同類型的平臺。我覺得一定能找到一種適合嚴肅話題討論還能利用互聯網便利的平臺。可問題在於,相比這些平臺,娛樂化的平臺更具有吸引力,也更符合這個時代的特徵。

其實不必考慮那麼多,怎麼在海量的信息生存,怎麼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是現代人的基本素養。我對自己的要求如下:

1.控制在媒體上的時間

2.選擇有態度有深度的媒體

3.迴歸閱讀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8

“在這裏,一切公衆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爲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尼爾·波茲曼

當人們密切關注奧威爾關於1984年的預言沒有成爲現實的時候,在歡笑與興奮的背後,人們忽略了赫胥黎的關於人類社會更爲恐懼的預言,他說人們是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很多人會對這樣的宣判不以爲然,因爲大多數人感到現在的我們是幸福的,生活是很迅捷與便利的,我們可以坐在家裏遨遊世界,我們的大腦可以更快地被四面八方的消息填充,我們可以實現“坐一隅而觀天下”的絕妙優勢。然而,我們都不知道,正是這汪洋如海的信息,我們會變得被動和自私。

今天,我們坐在這裏,必須感謝尼爾·波茲曼——這位偉大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甘於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經驗精華着書成冊,他用自己謙虛的智慧試圖警醒我們,我們的投入與沉浸已經超乎了本該有的限度。

馬歇爾·麥克盧漢有一句著名的話語:“媒介即信息。”他認爲,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把握了傳播的把柄,就會把握傳播信息的主動權。不過,波茲曼有着更爲深入的認識——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者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爲人所注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媒介更像是一種慢性毒藥,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其產生依賴,當完全上癮後,你明知痛苦與自由的喪失,但卻無法採取任何措施進行補救,因爲它已深入你的靈魂和骨髓。

在環保觀念蔓延的社會裏,或許有人對過多的紙張性產品的出現不屑一顧,高打着“節約資源”的口號將目光投向更多的電視與網絡媒介。印刷機生產的垃圾可以讓大峽谷滿的溢出來,電視產生的垃圾無足輕重。不過,我現在必須做一下觀念的調整,從客觀上,我們看到了印刷機排放的垃圾,更可悲的是,我們正在經歷着思想和靈魂的垃圾污染與侵蝕。從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多多借鑑以前的社會形態模式,印刷統治下的美國所造就的印刷統治下的思想是多麼的富有時代造就力和認識力。路易斯·芒福德寫道:“印刷書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們從現時現地的統治中解放出來……鉛字比實際發生的事實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於鉛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將漸漸地成爲虛無。所謂學習就是書本的學習。”這是一個閱讀蔚然成風的時代。所以,18世紀中期,報紙數量大增,詹姆士·富蘭克林也在《紐約時報》上慶祝自己和其他報紙的成功:這是事實,報紙是知識的源泉,是現代人每一次對話的靈感來源。所以,聆聽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辯論時,聽衆可以津津有味地聽取7個小時而不露厭煩之色,他們的演講充滿着濃郁的書卷氣,那種強烈的共鳴感使人們看到用耳朵加工複雜的信息產生令人歎服的力量。

當信息發展到用電視和網絡進行傳播時,我們更多的是在追求什麼?緊跟時代的步伐,我們被流行語佔據。張柏芝、周迅等一線明星的照片出現在陰間結婚證上,她們被“冥婚”了;一位激進的言論者韓寒因爲發表過多的被政府認爲不當之辭,博客文章幾番被“和諧”;還有人被審判……所以,我也緊跟時代這樣說,信息的浪潮中,我們真真正正地被“娛樂”了。

波茲曼談論到的娛樂媒介都是以電視作爲依託的,因爲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網絡並沒有像電視成爲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這兩者的信息傳播都是相通的,電視的隱性娛樂化存在也是網絡的一種折射。

塔夫脫,美國第27屆總統,體重200磅,滿臉贅肉,或許他應慶幸自己生長在那個年代而成爲領導人。如果是現在,他若能成爲總統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爲更多的人關注的會是那些體型勻稱,富有魅力的傢伙。

現在,即使是最優秀的政治家也要在提高自己的演講水平時更醉心於表現自己的最佳形象,誰不想讓自己的形象好一點呢?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形象討人喜歡,那他一定有問題。但是,電視和網絡的存在的確損壞了“形象”的名聲,因爲在上面,政治家們給觀衆的並不主要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觀衆想要的形象。我們生活的時代裏,“政治知識”意味着圖像而不是文字,可想而知,當政治這樣嚴肅而理性的東西都要極力去跟圖像、臉面掛鉤時,其他的非嚴肅內容得去尋找多麼荒誕的形式來娛樂我們的觀念。

於是,當《新聞聯播》節目依舊以它每年不變的呆板模式出現時,很多人會在晚上7:00的時候避開CCTV—1頻道轉去看CCTV—3的《動物世界》或是看齊魯電視臺的電視連續劇;當各地都在爭奪收視率的時候,更多的娛樂節目紛紛出臺,主持人東一拉西一扯,南轅北轍的話好像說的句句是味,誰的造型雷人,誰更能吸引眼球。再者,一堆堆的娛樂節目層出不窮,可是最後歸類,換湯不換藥的東西,有時候覺得那些人也真是辛苦,想要娛樂他人先要踏踏實實、徹徹底底地娛樂掉自己。

有時候,網路和電視是同步的,有時候網絡的信息比電視更具有靈活性,鼠標輕輕一點隨處就是鏈接,我們無法去過濾,因爲被吸引,所以被埋沒。就這樣,我們坐在了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憑他們呼嚕呼嚕地將東西傾倒給我們的大腦,我們看到了娛樂,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聲中,頭腦就被沖刷了,變得麻木了。

我們更關注赫胥黎的警告,當文化成爲一種滑稽戲後,我們就會面臨着文化精神的枯萎,或許有一天我們面臨的是笑容這個無形的殺手給我們造就的死亡案例。人們偶爾會感到痛苦,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今天,我們在這裏,還是要再次感謝波茲曼這位老人留給我們的一卷精神財富,當我們在察覺即將成爲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時,就該多找個途徑去塑造我們這個物種的本來應有的高等面目,我們應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讓媒介主宰我們。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9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書中寫道“在《一九八四》中,人們受制於痛苦,而在《美麗新世界》中,人們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簡而言之,奧威爾擔心我們憎恨的東西會毀掉我們,而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書中還提出這樣一種預測:“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這句話充滿警示意義,我們要客觀地看待一些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活動,當然,在我國,就目前而言,政治不太可能成爲娛樂的附庸。

芒福德的著作《技術與文明》中,展示了從14世紀開始,鐘錶是如何把人變成遵守時間的人、節約時間的人和現在拘役於時間的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難覓蹤影,對日月變化和季節更替熟視無睹,時間都成了精確的數字,冰冷得讓人麻木,但它的流逝又讓我們慌亂。

時間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時間的秩序》作者卡洛·羅韋利認爲“記憶把分散在時間中的過程聯結在一起,而這些過程組成了我們。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存在於時間中。”這個觀點其實蘇軾也同樣表達過,“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雖然一切偶然無定,但若有共享回憶之人,便擁有了人世間的溫馨,因此要注重人生體驗、善於發現生活之美。作者還在書的最後寫道“我們渴望永恆,我們忍受着時間的流逝,我們因時間而受苦。時間即苦。”聽起來,很悲觀,就像叔本華說人生本就是無意義。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認同,甚至踐行上述觀點,當然,你還可以有其他的觀點。

作者尼爾·波茲曼在書中寫道“在閱讀的時候,讀者的反應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對印在紙上的句子,讀者看見的是一些冷靜的抽象符號,沒有美感或歸屬感。所以,閱讀從本質上來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當然也是一項理性的活動。”我審視自身,我平時說話喜歡用熱梗,聊天離不開表情包,算不算對理性閱讀消亡的妥協呢?能靜下心閱讀,更多的時候是在讀專業書籍,複雜術語和晦澀難懂的語言不得不用盡腦力去理解。可是,大腦總容易偷懶去接受奶頭樂,刷刷微博,逛逛豆瓣,玩玩知乎,看看B站,接收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又看了些什麼。柯勒律治有言到“到處是水卻沒有一滴水可以喝”,也許很能代表現在的信息環境:我們身處信息的海洋,尋找有用的信息卻如此費力。作者提出“現代技術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信息的態度:過去人們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搜尋信息,現在是爲了讓無用的信息派上用場而製造問題。”作者說僞語境的作用是爲了讓脫離生活、毫無關聯的信息獲得一種表面的用處。其實,網絡上很多視頻彷彿要告訴你各種經驗,然而對我們生活其實也沒有真正的聯繫和作用,唯一的用處是娛樂。

作者在論及電視時評價道,無聊的東西在我們眼裏充滿了意義,語無倫次變得合情合理。在如今網絡時代,脫離了熱門梗和表情包,便顯得無趣呆板,嚴肅地公衆對話轉化爲幼稚的嬰兒語言,許多人已面臨着文字失語的問題。此外,很難想象過去創造計算機的人在期望未來的人如何使用計算機創造什麼偉大的事情,怎麼會預料到我們很多人用手機在看貓咪拉屎的視頻(當然,我不是說貓咪拉屎就一定是小事哈),又怎麼會體驗到我們整活惡搞視頻的樂趣?甚至,如果我們中的某些人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模式,那麼在我們看來,是這些人不合時宜、行爲乖張,而絕不是這個時代有什麼問題。

相信,我們不少人已經發現生活的空虛和痛苦之處,苦惱着自己爲什麼沉迷於奶頭樂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人的成長是依靠自我反思和內省,當被喂各種雜七雜八的思想時,這個人是被視爲沒有尊嚴的客體,無論怎麼競爭,也不過是垃圾羣裏競爭,看誰不那麼垃圾,最終,整個社會朝着沒有希望的方向發展。不妨,停下來,,着眼於自身,不被各種高效做事技巧和時間管理方法迷了眼,有些人可能熱衷於這些技巧和方法,因爲我曾是這樣的,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對浪費的時間也會懊惱不已,確實,我收穫了某些成果也失去了某些體驗,更多的時候我倍感壓力和空虛,總在積極和消極兩個狀態裏反覆橫跳。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時間的有限,承認自己不得不荒廢一些時間,無須對充滿着缺點的自己過於懊惱,慢慢來,不急,只要你是在爲自己而活,而不是爲血淋淋的資本而活,不是爲吃人的機器助紂爲虐,而是擁有作爲人的尊嚴而生活。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0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曾出版過20餘部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響巨大的名作。《娛樂至死》發表於1985年,該書從一問世就立刻引起巨大反響。在這本書中,波茲曼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爲主的新傳媒對人們的思想、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向的影響,表現了西方人文學者對社會一貫的睿智和憂慮,既發人深省,也讓人對作者的深切人文關懷肅然起敬;不僅有諸多精當之處,而且表現出了作爲一名學者應該持有的對社會有關發展狀況予以批判性審視的自覺性。該書自2004年由章豔翻譯出版後,在國內立刻引起熱議,並獲得2005年首屆華語圖書傳媒大獎,該書的影響力十分巨大,爲研究大衆文化不可不讀之書。

波茲曼提出的觀點與當時社會文化的整體娛樂化趨勢密切相關。

從社會思潮方面來看,傳統的價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顛覆。以“節儉”、“勤奮”、“穩定”爲主要特徵的社會規範逐漸被以享受和身體感官的滿足爲核心的享樂文化所取代。整個社會開始注重自我個性發展、“感性解放”,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娛樂精神,西方大衆傳媒的娛樂化傾向越來越明顯。

從文化背景上來看,以電視爲代表的大衆文化受到愈來愈多人的歡迎,追隨商品交換法則的文化工業,讓受衆淹沒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時尚化的消費行爲以及膚淺化的審美情趣之中。

從傳媒體制來看,美國主流傳播媒體的運作方式都是商業化的,營運的根本目的在於賺取利潤。而英國社會心理學家瑪羅理沃伯認爲,“越不用花腦筋、越刺激的內容,越容易爲觀衆接受和欣賞,這幾乎是收視行爲的一項鐵律。”因此,爲獲得收視率,贏得廣告客戶的青睞,媒體在內容選擇、內容形態上有很明顯的媚俗取寵傾向。

總的來說,西方社會在經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動盪後,在八十年代終於再次安定了下來。但傳統上重視節儉和勤奮、反對縱慾享樂的新教倫理已被倡導感性解放的自由運動衝擊得七零八落。在一場轟轟烈烈的感性革命後,人們再也找不到不去享樂的理由。八十年代後美國社會開始轉型,美國民衆變得更加現實,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機統治下提供的深奧信息,他們更傾向於選擇電視時代提供的膚淺而有趣味的內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寫作《娛樂至死》來批評電視媒介對於人整體生活方式和社會總體存在方式的負面影響。

波茲曼認爲從古至今人類的交往媒介主要經歷了三種形式,即從口語到鉛字再到電視。每種媒介對於文化的精神中心和物質中心的形成都有着決定性影響。比如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前的口語時代,作爲生活經驗濃縮的諺語和典故受到人們重視。久經世故的老人可以用它們作爲調節爭端的“法庭”判詞。而在鉛字印刷出現以後,人們更看重印刷出來的文字的權威,而不再是口頭語言。口語不再被看作是可信賴的對象。從口語到鉛字的媒介轉換在波茲曼看來是一次巨大的智力進步,它使得話語變得更加嚴肅和理性。

但是,爲了吸引觀衆,電視不得不追求節目的新鮮和刺激。時不時地以各種奇聞軼事和娛樂噱頭來控制觀衆注意力。電視看似給我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戰爭、災難、事故、政治、科技等無所不包。但這些信息卻幾乎沒有多大價值。它的重要性似乎僅取決於電視播放的範圍和速度,以及時爲我們增添一道茶餘飯後的談資。這些信息根本無須我們“理解”,只要“瞭解”就夠了。我們只是在“看”電視,而不是“讀”。用波茲曼的話說,在今天,“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們。”

不可否認,電視的娛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一個釋放壓力的渠道。沒有哪一種節目能像娛樂節目一樣,可以如此徹底地摒棄觀衆的各種差異,在不同階層的觀衆面前實現如此平等的溝通;也沒有哪一種節目可以爲範圍廣大的觀衆提供輕鬆忘我的休憩環境,讓觀衆在緊張的社會節奏下進發會心的微笑。正如波茲曼所說,“我們要反思和批判的並不是電視的娛樂性,而是一種“泛娛樂化”現象。”

一切公衆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消解崇高、解構經典、惡搞歷史、窺視明星。我們的政治、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的成爲娛樂的附庸。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網絡等大衆傳媒已經被影視劇、綜藝節目、八卦新聞所充斥。“讀圖”時代確實給我們一道道視覺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時間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語的,但是如此豐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義的東西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電子媒介傳達的訊息,卻忘了思考或來不及思考。如此過度的娛樂讓我們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遊戲已經進行了很久, 如果還意識不到它的後果, 真是不可原諒。我們人類無法命令電子媒介時代倒退回印刷機時代,完全拒絕電子媒介是極端而愚蠢的。我們應該探索的是,怎樣去利用這些媒介——用另一種方式, 繼續我們的生活,拯救我們的文化。

莊子說“至樂無樂”。就連最倡導快樂之上的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也認爲真正的歡樂在於內心的平和,而並不是感官的滿足。不知我們在一次次短暫的、批發式的快感之中,是否離真正的快樂越來越遠?成了只會娛樂卻不懂快樂的動物?

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該認真思考“娛樂至死”這樣一個命題。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1

《娛樂至死》這本書的封面就是一個大人牽着一個小孩的手,而大人的腦袋卻被一個電視機所替代,很快我們就能從這本書的封面中解讀到這個時代的趨勢:媒介即信息。而作者也是從麥克盧漢的這一觀點出發的,然而作者與麥克盧漢的觀點也有不同,作者更加註重的是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的大環境下,媒體,已經成爲了一種潮流,正如作者所說的:每一種媒介的出現都是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公衆的話語方式規範決定了華語的內容。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是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娛樂真的能致人於死地嗎?開篇的幾行字成了讀完這本書的動力,在看到奧威爾的——文化成爲一個監獄,和赫胥黎的——文化成爲一場滑稽戲,我作爲一個21世紀的人來說,更認同的是一場滑稽戲的言論。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很多種傳播文化的媒介,從最早的口口相傳到後來的報紙,電視和現在的電腦,如果作者知道有微博那一定也會寫在書中。這種趨於大衆的話題都日漸娛樂方式出現,使人們缺少了思考,談何創造呢。在這個時代裏似乎娛樂成爲了一種生活狀態甚至是生活目標。這一點印證了作者的說法“其結果是我們成爲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同時我覺得我們應該認識到,作者這種觀點是基於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大環境提出的,運用到21世紀的中國似乎剛剛好。人們關心的不再是大會中提出了什麼方針和政策,關心的是那些政治家們的花邊新聞和八卦,對他們的辦事能力毫不關心。大量的信息不予篩選的就在電視節目上播出,新聞和信息鋪天蓋地的向我們大衆運來,只爲了提高收視率,真正能讓人有所思有所想的內容卻一筆帶過使其無人問津。作者在書中用一種真誠方式來談論這個時代憤青的話題,同時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人能在那麼早的時候對這種社會現象提出理論系統的研究是難能可貴的。

如作者所說的,這個時代已經不再以記憶力的好壞評論一個人的智商的高低,在印刷術發明並大規模普及以前,人類處於長久的口述文明之中,語言是主要的媒介,人們非常看重記憶力,由於沒有書面文字,頭腦必須成爲流動的圖書館,文化的傳承是靠口口相傳交流和延續的;印刷術特別是印刷機普及後,人類由口述文明轉化爲書寫文明,在由鉛字組成的文化裏,文字取代口述成爲文化的重心,思想變得更富抽象性,語言、可解義、邏輯性成爲內容的標準,思想的深度亦得以展現;攝影、電報、電視等電子媒介把人類帶到一個電子化的世界,在這種由圖像構成的語境裏,事物均以直觀的方式呈現,連貫性和邏輯性不再重要,“知道”比“理解”變得更加現實和迫切,事物的界限變得隨意而可以分離,就像蘇珊桑塔格說的“碎片式”世界一樣,“存在的只是現在,而不是任何一個故事的一部分”。作者所擔憂的是,電子和圖像革命所產生的後果,由其作爲媒介呈現出的世界在我們眼裏不再新奇有陌生感,而是自然而然。人們會不自覺接受了新媒介對於真理、知識和現實的定義,無聊、瑣碎、語無倫次變得有意義和合情合理,嚴肅的公衆話語將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思考不再那麼重要,什麼都事不關己。

但是我想說的是在電子和網絡發達的今天是作者沒有想到的,電視像是得到應有的報應一樣,網絡裏面微博論壇的出現是這種公媒操控人類思想的結束,私媒以他運用人數廣和傳播速度快的特點茁壯成長,人們開始對身邊的事情發生了思考,去編輯新聞,在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不可能的,然而現在每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成爲一個記者,去發現身邊的事情,去思考,去傳播得到公衆認識的便會成爲一個話題引來更多人的思考。可是私媒也是一把雙刃劍,也有很多人用遊戲人生的態度去對待遊戲新聞。

總之,這個時代使人變得需要運用在社會大環境下的常識去理解和判別信息。作者的擔憂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而文化在未來可能會被束置高閣,從文化中會分離出來一種信息,不是真理也不是是非,而是新聞。所以文化不會成爲滑稽戲,新聞纔是滑稽戲。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2

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在復旦的圖書館,《娛樂至死》這本書一直處於借出的狀態,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著作依舊葆有足夠的生命力,孜孜不倦地傳播着他的思想和觀點,但這不是印刷時代的勝利,反而可能是對印刷時代終結的一種緬懷。

尼爾波茲曼先生在書中描繪了從印刷機到電報再到電視時代的變遷,他的憂慮也隨着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加深,似乎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嚴肅話語語境喪失了生存的空間,公衆的思考和耐心也變成了奢侈品,萬千媒介像巫師一樣奪走了人們的想象力不同的主流媒介決定了不同的社會特徵,公衆的意識形態和參與方式也發生着鉅變。

這一切確確實實正在發生,並且愈演愈烈。可怕的是,尼爾波茲曼先生不會想到他大肆批判的電視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互聯網時代到來了,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

技術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媒介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電視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甚至到下一個虛擬現實時代,我們已然清楚地認識到,技術是改革的第一動力,任何一項新的技術都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繼而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媒介只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手段罷了,它處於整個序列的前端,我們就誤以爲媒介決定了我們的文化精神,這種看法我是不認同的。

媒介並不是問題的本質,它只是娛樂化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本質是人性中對娛樂的渴求和需要,所以我們會爲電視時代、互聯網時代提供給我們的產品買單。

Facebook、人人網、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顛覆了人與人、人與空間甚至人與過去之間的關係,重構了一種新型的社交網絡,泛在的娛樂化從形式到內容都比電視時代更加嚴重。

但是,不要忘了,公衆醉心的遠不止這些媒介,網上購物、電子遊戲、網劇等等,都是互聯網時代公衆所熱愛的活動,它們佔用我們的時間比電視高出了許多。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觀點很有預見性,但缺少一定的準確性。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向懶惰的妥協,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媒介不是罪魁禍首,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成爲娛樂的附庸,這就像是市場經濟的勝利,公衆願意爲其埋單,享受這種娛樂化所帶來的快感,寧願犧牲自由、思考、嚴肅、辯論等作者所提及的價值。電報沒有錯、電視沒有錯、聯網沒有錯,歸根到底技術沒有錯。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所以,我們不能將尼爾波茲曼先生批判的東西全部怪罪於媒介,它也只是在完成它的工作而已,那些創造娛樂產品的人也只是在完成他們的工作而已,並且做的不錯。值得警醒的是我們自己,是每一個媒介的接收者,我們自身的趨娛化是否讓我們失去了一些更加寶貴的東西?例如用鋼筆寫下的文字、例如一場嚴肅的辯論、例如一封深情款款的書信,或者一次沉靜的冥想。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有人說懶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因。

我們太懶了,很多事情不願意去做,新的發明就應運而生,爲我們提供便利。我認爲,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相較於之前的不便利,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向懶惰的妥協。這種程度愈演愈烈,就證明人類正變着方兒地滿足人性的慾望。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媒介不是罪魁禍首,電視、互聯網都沒有錯,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我們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3

令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這是一本寫給電視時代的圖書,但是其所蘊含的道理與關懷在網絡時代也毫不過時。每天,我們打開電視機,打開電腦,那些花邊新聞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嚴肅的新聞,也多配以噱頭的標題和血腥的圖片,或乾脆用戲說的形式。久而久之,我們習慣了用眼睛來消化所得,我們的感官感受更甚於我們頭腦的追求,而電視這些媒體終將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而使人們失去印刷時代時所具有的品質。我們的文化終將因爲大笑過度而體力衰竭。這是我們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爲了把這種不易察覺的文化傷害以及對人自我意識的徹底剝奪表達出來,在本書中一步步地向我們解釋、舉例、引用。

作者一直強調一個觀點“媒介即信息”。他認爲,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把握了傳播的把柄,就會把握傳播信息的主動權。在書裏,波茲曼又有一種更爲深入的認識——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而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着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爲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劑精神,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其產生依賴,當完全上癮後,你明知痛苦與自由的喪失,但卻無法採取任何措施進行補救,因爲這劑毒藥已經深入你的靈魂和骨髓了。

波茲曼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他說“我們並不一定是爲了看時間而去看錶”因爲“有部分人只是好奇於表示時間的方式”。當傳媒的作用不僅僅是實用,而只是滿足當代人浮躁的社會心理與挑剔的口味,那麼娛樂業就應運而生了。在印刷時代,印刷品的出版與讀者意見的反饋是有時間差的。因此,當我們發現只有報紙與雜誌才能達到承載海量信息的功能時,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讀者去適應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這時就需要人們思考,選擇汲取知識,所以在純印刷年代,娛樂對於傳媒的影響很小。

但是,電視時代的到來,宣佈了“娛樂”概念的洶涌澎湃也同時到來。電視作爲一種新媒體,具有反饋快、形式多、內容大等特點,因此對於觀衆口味的轉變,電視製作部門往往能獲得第一手資料,這除了與信息時代到來有關外,與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都知道,評價一個電視節目是否受歡迎的指標就是收視率,你只需動動鼠標,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競爭對手的節目在羣衆中的被認可程度。所以這說明了爲什麼每當一檔節目走紅後,會有無數的跟風者一擁而上,如《非誠勿擾》《中國達人秀》。

而賺取足夠的收視率又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廣告收入的增長。電視臺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廣告,我們常常聽說什麼格萊美、《中國好聲音》拍出破紀錄天價廣告費。這樣一來就可以理解電視臺爲什麼那麼熱衷於追求收視率了,雖然收視率本身並不會賺錢,但是它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所以當經濟命脈也變得商業化時,節目的商業化也不可避免,爲了滿足社會浮躁心理帶來的對快餐文化的渴求,電視節目愈來愈往戲說、炒作等方面發展。比如看《非誠勿擾》,看《快樂大本營》,我們張大嘴巴肆元忌憚地笑,但是等節目結束,我們往往是捧着有些痠痛的面頰,然後頭腦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鬥爭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對娛樂文化有瘋狂的追求,這可以理解。可是,當一個社會的精英階層也傾向於用娛樂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觀點時,我只能用瘋狂二字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了。

某次競選失敗,氣急敗壞的尼克松拒絕檢討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妝師大發脾氣,一口咬定該次失手,原因全在於化妝師蓄意破壞……如你所知,這樣的茶餘飯後的笑點其含義已經和八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了。至少,它讓我們在聽說當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競選熱浪中亦不忘爲自己特聘“笑話”參謀這樣的新聞時,不再驚詫……“政治”正演變爲一種娛樂——儘管劉曉慶的臉、周杰倫的女友等其實無關政治。

但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裏,一切都可以成爲可能。記住,這不僅僅是玩文字搭配的遊戲,是我們的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在消費年代裏都心甘情願地成爲了娛樂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說的還讓你覺得將信將疑,那麼我來舉一個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歡迎的讓學術與明星聯姻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固然,用電視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錯。但是一旦需要與電視的表現形式相適應,就會慢慢偏離我們初始設定的目標。以《百家講壇》爲例,它的確讓我們記住了于丹,記住了錢文忠,他們或許風格迥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戲說形式:戲說三國,戲說明史,戲說紅樓以至戲說《弟子規》。箇中引起的爭議,我想大家應該知道很多了。當學術成爲了“戲術”,當一個社會的學者和知識分子,也開始向娛樂獻媚,我想這隻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話來抒發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圖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論。他說人類一直被困在一個洞穴中,只能看見被火光投射在牆上的影子,便執着地以爲這些影子就是一切。現代人類也處在一個大洞穴中,只不過這些洞穴是由強大的傳媒、信息網絡構建的,我們只有擁有一件現代的電子產品,才能保證自己還活着,保證娛樂還存在着。在這種可憐的依賴感中,我們還能找到心中最初的童話嗎?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4

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爲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爲一種滑稽戲。《娛樂至死》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可能成爲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人終將毀於他所熱愛的東西。

這本書結構清晰,以時間爲序,介紹了美國社會由印刷機統治的“闡釋時代”,經過電報、報紙、攝影術這樣一個躲躲貓的世界,到最終電視出現,是如何一步步向娛樂時代轉變的過程。並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爲主的新媒體對人思想認識、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向娛樂附庸趨勢發展的影響,闡述媒介危機,令人深省。

作者之所以把印刷機統治美國人思想的時期稱爲“闡釋時代”,是因爲闡釋是一種思想的模式、一種學習的方法、一種表達的途徑。那個時期因爲印刷技術的普及,“閱讀蔚然成風”,書本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地把這個世界展示出來。在書本里,這個世界是嚴肅的,人們依據理性生活,通過富有邏輯的批評和其他方式不斷地完善自己。而電視時代中,公共話語逐漸向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轉化。電視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具體的圖像,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應和電視廣告適應娛樂業發展。

《娛樂至死》並不是一味反對電視,也不是反對娛樂,正如作者本人說“娛樂本身並沒有過錯,有些精神病學家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會築起自己的空中樓閣,但如果我們想要住在裏面,問題就出現了”。波茲曼更看重和擔心的是不該娛樂的也娛樂了,人們一味沉迷於娛樂而形成的娛樂性思維,慢慢失去對社會事實的基本判斷能力,最終思維鈍化。赫胥黎試圖在《美麗新世界》告訴我們,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層出不窮,人們在簡單的百來字下發表見解,傳播信息。速度取代質量,大量信息鋪天蓋地,造成信息過剩,書中作者提到信息過剩會導致“信息——行動比”失衡。信息不再服務於人們,相反,人們服務於信息,也即“現代的信息恐慌”。我們應該清醒,媒體應該成爲拓展我們認識世界的途徑,而不是剝奪我們思考的能力,將我們的靈魂變成機器媒介冰冷的靈魂。

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挾,纔是重中之重。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5

娛樂至死的時代,細思極恐。

當下,更別提是多麼像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淘寶的千人千面,資訊、短視頻app的個性化推薦,讓眼前呈現的只有我們感興趣的。

作者的核心思想:在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不假思索地接受經過包裝的內容。

有人可能會說,技術的發展有利有弊,我表贊同。電視,手機的出現,讓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戶的見識外面的世界。

但是糟糕的一面,我們所看到的內容不是最真實的,都是經過包裝的,並且絲毫未留給我們思考的時間。

比如《奇葩說》看似能夠得知很多道理,其實瞬間即逝。得知的知識也是非常碎片,不具備推論性,我們都知道思考的時候會結合以往經驗和儲備知識來想問題,而在看電視過程中是做不到的。

以爲知道了很多事實,卻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

也正是在信息化時代,讓我們更容易跳過複雜問題,因爲創作者知道如何取悅觀衆。難理解的,需要闡述的,觀衆不會喜歡,觀衆喜歡的是故事,是偶像。越是簡單,越是有視覺刺激,越能提高收視率和點擊率。

要解決衝突,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問爲什麼。切記,不要用笑聲代替了思考,更可怕的是不知道爲什麼要笑以及爲什麼要思考。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6

常常聽人說,現在從電視和網絡上就能獲取很多知識,事實確實如此。但正如書中所言,我們從這當中所獲得的知識包含了太多的娛樂性。電視節目需要收視率,需要盈利,沒有收視率,絕大部分的節目都辦不下去。換言之,娛樂性是電視節目生存的必要手段。爲了達到娛樂性,電視上呈現的節目效果,大多是剪輯後的成果。在這個前提下,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我們從中獲取的知識,看到的畫面,是片面的,僅僅是碎片。比如對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歷史、還原作品,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認爲,要獲取實在、完整的知識,還是要多看書。就像公司這次“青年讀書會”活動,就是要幫助青年開拓視野、實踐歷練、知行合一,不斷提升綜合素養。

在這裏,我要引用上面徐友漁講的那句話。這是他對這本書的評價,但也是在我們讀書時該有的做法。我們要明白,放在我們面前的書,並不每本都是好書,其中肯定有殘次品。尤其是讀議論性強的作品時,尤其要保持清醒。因爲往往作者說什麼,我們就認爲是什麼,容易被作者帶跑。

如何去甄別書的好壞,仁者見仁。只是在書的選擇上,我倒是有這麼幾點建議:一是選擇好的出版社。畢竟這些出版社,有口皆碑,出錯率低;二是選擇好的譯者。這點適用於讀古代作品和外國作品時,因爲我們大多數人看的都是譯文,是第二手資料,是以譯者的讀後感爲基準所形成的,誰知道譯者期間殺死了多少個哈姆雷特,又創造了多少個哈姆雷特呢?換言之,還要學會比較,就是要看好幾本不同版本的《堂吉訶德》,選擇其中最好的譯品;三是儘量多讀史書,少看小說,各種小說。

而對於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言傳身教的,一個人生導師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了。以前聽故事,聽成功人士講他們的奮鬥史,似乎都會提到一點:我遇到“貴人”了。尤其是公司最近舉辦了師帶徒的拜師儀式,多位師徒結對成功,更讓我覺得公司似乎就在創造一個爲我們找到“貴人”的機遇。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7

一開始有先入之見,認爲作者想表達的是一個現象問題。正如同在他那個時代當中電視廣爲普及,人們一方面驚訝於電視-這種科技擴寬了人們的視野,讓知識更爲普及化,一方面也覺察到其中稍有不妥。正如同當今的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但事實上看完整本書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科技,就任何時候而言,不存在好壞,因爲它僅僅是個工具。道德屬性是人們發明創造的,正如同我們不能用人類道德去批判動物世界的好壞一樣,以道德的好與壞來評價一件工具本身就很可笑。

當然言歸正傳,在我看來,作者實際上想表達的,其實是對知識的不尊重。大多數人通過電視(網絡)輕而易舉地接觸到不同的知識。正因爲如此輕而易舉,故而產生懈怠,從而不認真對待。Postman在文中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如果一個人在做報告過程中三番兩次不斷中斷,或是上個廁所,或是泡杯水諸如此類,聽報告的人不僅會覺得莫名其妙,更會對這場報告的專業性產生質疑,從而不認真對待。電視便是如此。當然其還以傳教和電視娛樂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在此姑且不表。由此看來,寓教於樂,前提是教,而非樂。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或許在幾千年前孔子已表述的非常明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在學習的基礎上再進行思考,思考了再學習,這纔是一個完整的學習基本環節。且Postman進一步指出,娛樂化下的批量知識生產知識給予人們的是模式化的思維模式,限制了思維的多樣性。不記得曾經在哪裏看到過的一個例子,頗爲相似。人的眼睛是一種很獨特的器官,我們可以看的範圍其實很廣闊,但人們通常會將焦點放在自己關注的事物上,而忽略周遭。但值得注意的是,是人們自己決定焦點在哪,但電視(或諸如此類)卻是替你決定焦點在哪。或許不是很恰當,但足以說明一二。

在本書的最後作者還提出了兩個解決辦法。其一是讓人們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在看電視,但作者自己也承認這操作起來很難。另一個則是依靠學校教育。而在我看來,或許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學校應該教會學生尊重知識,認真對待學習,也該教會學生以何種態度對待娛樂。顯然,以身作則的方式更爲可取。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8

讀完了尼爾·波茲曼的這本對於我們現在以電視爲主的大衆傳媒時代人們失去了思考的批判與警示作品,不得不讓我反思電視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甚至讓人產生了一種對於享受所謂“娛樂”的後悔與恐懼感。是不是未來我們的發展真的會如同波茲曼在書中所說的那樣,“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應該說作者想要給我們傳達和表達的是這樣一種信息:如果沉浸在以電視爲主的電子媒介中,慢慢地失去思考,那麼電視終將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而使人們失去印刷時代時所具有的品質。我們的文化終將“因爲大笑過度而體力衰竭”。這是我們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爲了最終將這種不易察覺的文化傷害以及對人的思考,自我意識的剝奪進行徹底的、全面的揭示和強調,在本書中一步步地向我們解釋,舉例,比較,引用。作者先把媒介的本質以他的觀點向我們作了闡釋,“媒介即隱喻,媒介即認識論”,接着詳談了印刷時代下的美國的變化,涉及美國的宗教、政治、廣告及傳媒業等,述說了印刷時代下的書面文化帶來的優勢,促進人們的發展。再着,講述了電報的發明發展給傳統媒介帶來的影響,以及電視興起後以娛樂爲主的娛樂業的發展帶來的後果。最後,着重講了以圖片形式、視覺角度的電視節目給我們思想、思維方式等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提出了教育的形式的變化,以電視節目爲載體的娛樂形式成爲了教育的趨勢主流帶來的問題。以各個領域在從印刷時代進入到電視時代的變化背景下爲例,顯示出與以前的對比變化,引人思考。

這本書重點放在了媒介形式對於媒介所承載的內容的決定性影響的闡釋上。前部分講解了印刷機下的書面文字,後部分講解了電視機裏充斥的圖片與音樂。媒介所承載的內容若想通過特定的媒介來得到傳播,那麼必須要符合該特定媒介的特性和本質要求。就好像河道里流的是液體而不是氣體,媒介形式就是河道,媒介承載的內容就是液體。這樣就不難理解爲什麼電視需要的是圖片,傳播的是視覺,需要人們來看,而印刷時代則是以書面文字爲載體,需要人們來閱讀,而不是看電視的“看”。

可是,以電視爲主的電子傳媒時代,它究竟有什麼不妥呢?電視實質上是電報與攝影的延伸。在電報創造信息的時代,“人們失去了行動的能力”,人們對於這種信息無能爲力,或是無關緊要,沒有必要採取行動。比如某些國際事件,雖然看起來是很有重要性的,但是對於我們又有什麼相關呢?它只是告知我們發生了什麼,但是我們卻無法做什麼,事件發生地與我們所處的地方的距離增加了信息的“無關性”。攝影也差不多,只是“像電報一樣,照片把世界再現爲一系列支離破碎的事件”。電視,是“一種媒介”,而不是“一種技術”,“電視展示給觀衆的主題雖多,卻不需要我們動一點腦筋”,“電視把娛樂本身變成了表現一切經歷的形式”,“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是電視給我們帶來的,並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以電視的形式表現出來,正如作者在本書中舉的例子,宗教傳教士若將傳教搬上舞臺,製作電視節目,那麼他傳佈道義的初衷就變了,凡是以電視節目爲形式的內容,終將以最大限度吸引觀衆爲最高目標。“並不是所有的話語形式都能夠從一種媒介轉換成另一種媒介的”。

談及電視的廣泛普及,不得不談電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正是由於電視的廣泛普及,它的影響之巨大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及的。我想,主要是電視給我們帶來了最大限度的娛樂與精神享受。的確,電視節目的多樣性和豐富的表現形式給我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了刺激與滿足,現在的我們不僅僅滿足於以往書本上的描繪與刻畫,還不斷追求視覺上的新鮮,形象的美感和好奇感。於是,我們就逐漸進入了所謂的讀圖時代。現在的人們更傾向於讀圖,而不是全覽白紙黑字。圖片確是對世界的展現,但卻把我們的世界分割成一張張毫無聯繫,前後不相連接的片段。電視帶來了豐盛的視覺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給我們植入了娛樂的細胞,況且把這種思維觀念稱作爲細胞,是因爲我認爲娛樂性終將在我們這樣物質慾望不斷膨脹的特定的社會背景下成爲我們所追求的第一精神需求。並不是說娛樂本身不好,讀完這本書,我卻對娛樂產生了一絲反感與思考。娛樂是能夠給我們帶來精神愉悅,緩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承受的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但是娛樂過了度就恰得其反了。

當前的趨勢,全國都興起了一股娛樂潮,凡事都以娛樂爲目的。首先在我們的電視節目中就可以看出這種趨勢。不管是已經紅了10年多的《快樂大本營》,還是《天天向上》,以及今年走紅的《非誠勿擾》,這些欄目都是以娛樂大衆爲目的。當然,作爲娛樂節目,娛樂大衆,吸引收視率本身就是其原則,但是我們應當思考這樣的模式,這樣的傳媒效應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對大衆長期進行而終將形成的心理暗示——一切以娛樂爲準。電視,電視節目以其獨有的魅力,一步步將我們這些受衆變成了一個個不加思考,不加分析,不持批判主義的盲從者,順留者。這種影響還波及到受衆的現實生活,而非僅僅侷限於受衆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何以見得?娛樂的時代,浮躁的時代,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傾向於追求過度的娛樂與快樂,不僅僅娛樂自己,還要嘗試娛樂他人,甚至達到迅速躥紅的目的。這就是爲什麼衆多博客,衆多視頻網站頻頻出現所謂惡搞內容,甚至涉及暴力、兇殺、色情內容的思想根源和動機,其實這也是社會上出現的網絡亞文化現象的原因。人們爲什麼會關注“春哥”、“曾哥”、“犀利哥”、“鳳姐”這些網絡“熱點”?無非就是娛樂本身的影響所致。

電視確實讓我們暫時忘記了思考,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糾正,只要是在意識層面持有批判和懷疑的態度,並不是屏幕上所展現的都是真實的,正確的,可信的,有用的,我們還是需要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擡眼觀望,有區別地對待電視節目和電視給我們所呈現的內容。電視節目娛樂性過重的問題,其實不是節目制編人們的錯,而是電視這個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無法避免的缺陷。電視媒介,以傳播新鮮,視覺刺激,動態的內容,不允許電視節目制編人以傳統的書面形式傳播信息。

總之,在電視媒介給我們帶來巨大沖擊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冷靜,否則危險就將來臨。正如作者在書中舉例談及宗教與電視節目的問題,“真正的危險不在於宗教已經成爲電視節目的內容,而在於電視節目可能成爲宗教的內容”。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19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我們每天習慣通過各種媒介獲得信息,享受着先進的傳播媒介帶來的種種便利和快樂。然而美國作家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值得我們思考。

作爲新聞系大一學生,原先我對媒介的理解僅僅就是書本上麥克盧漢的一句“媒介即信息”。在看過書中的前兩章“媒介即隱喻”及“媒介即認識論”後,我對媒介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我們所認識的世事是通過我們自己發明的交流技術同自己進行對話的產物,而這種對話工具,即媒介,它的轉變也就從根本上不可逆轉的改變了公衆話語的內容和意義。對比一下美國的鉛字時代和電視時代:鉛字那種有序排列的,具有邏輯命題的特點需要讀者具有相當強的分類、推理和判斷能力,它要求思考。而電視本身具有視覺衝擊、營造非連續的語境和凸顯着表現藝術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捨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它要求娛樂。我們在看完一則謀殺的新聞後,主播說:“下一則新聞”,我們就跳躍地進行下去,心情不需要有過大的波動,因爲這不是電視文化所鼓勵的。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一種媒介的表現形式不可以和這種媒介本身的傾向相對抗”,媒介形式將影響傳播的思想內容。

作者在整體闡述完對媒介的理解後,從政治、宗教、教育等各個方面具體論述了電視改變了公共話語的內容和意義,一切公衆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中國人信教的畢竟是少數,宗教內容在電視上也鮮少出現,所以我對書中提到的電視對宗教的影響感觸不深。但是我對書中提到的電視廣告、電視新聞、電視教育等內容感觸頗深。

廣告作爲電視臺的主要收入,在我們收看電視節目時簡直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各式各樣減肥藥品、令人眼花繚亂的化妝品、時尚服裝、手機、汽車。以前是在電視劇中插播廣告,現在是在廣告中插播電視劇。更有甚者,出現了廣告劇一說,湖南電視臺的廣告劇《絲絲心動》即爲其中典型代表,觀衆被種種信息垃圾包圍,卻也無可奈何。

電視新聞一向被認爲是電視節目裏最正經嚴肅的,波茲曼卻認爲電視新聞由沒有邏輯、理性的話語構成。“所有的電視新聞節目裏面的開始、結束或中間都要插入一段音樂。音樂和新聞有什麼關係?爲什麼要有音樂?我想,這可能是和在戲劇和電影中使用音樂的道理是一樣 的——製造一種情緒,爲娛樂提供一個主體。如果沒有音樂——就像有時電視節目中會插播新聞字幕一樣——觀衆會猜想一定是什麼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例如死人了。但只要有音樂在,觀衆就知道沒什麼了不得。”書中波茲曼定義了新聞的奧義:“越短越好:避免複雜:無需精妙含義;以視覺刺激代替思想:準確文字已經過時。”當一個個畫面閃過時我們不會思考是必然的,因爲簡短大量的畫面稍縱即逝,我們無法思考其中的道理,我們只能回味那些刺激眼球的畫面而不會思考分析。從新聞中,我們確實接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量信息,但是我們很少有人想過那些新聞對我們的生活到底有何作用。澳大利亞的洪水緩解不了我們西南的旱情,朝韓和談對我們的統一大業也無甚幫助,我們不停地獲得信息,卻不關心信息的質量和用途,僅供娛樂而已。

再就是我們的“電視教育”,我們國內很著名的電視科普節目。當然我並不說電視科普不好,我自己就曾經一度追捧cctv—10的百家講壇。但是我認爲硬要用電視做科普的話,無非是兩種結果:一是與電視的表現形式相適應,結果,做出的只是娛樂節目,但這偏離了我們初始設定的那種科普目標;另一種可能,是按照標準的科普目標去做,結果,因爲與電視這種傳播形式不相容導致傳播上的失敗。以百家講壇來言,他的確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易中天,于丹,錢文忠,但是,請注意這個但是,他們的風格或有不同,有一個卻是一樣的,那就是戲說,同時,他們也引發了這幾年來對各朝各代歷史的戲說,而這其中我想不用明說也可以瞭解有多少的濫竽充數。而我正認爲這並不比那些改編的面目全非的電視劇的禍害更小一些。由百家講壇引起的 “國學熱”,我們到底是正光復這百家諸子的榮耀,還是黯淡了中華五千年的悠久再想想近幾年風靡全國的電視選秀節目。自湖南電視臺超級女聲節目以來,各種選秀節目刺激着少年少女們一夜成名的慾望。他們夢想着通過娛樂的舞臺讓自己成爲耀眼的明星。不少人荒廢學業、不顧父母反對,遠離家鄉到處參賽。電視臺暴露選手隱私,策劃煽情片段來吸引觀衆注意,評委譁衆取寵,“語不驚人死不休”,熱心粉絲手持選票積極爲偶像吶喊組委,哭泣感動,完全入戲。儼然就是一場全民參與的娛樂盛宴,但是一場熱鬧過後,還剩下什麼呢?空虛、無聊而已。

看到作者憂心忡忡的敘述,情不自禁想到上學期學到的柏拉圖的洞穴理論。電視、網絡等媒介像洞穴一樣,而我們人類就像被困在洞穴裏的囚徒,只能看見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前面牆上的影子。因此,確信這些影子就是一切,此外什麼也沒有。我們一旦沒有了手機、網絡、電視,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惶惑不安,就像只有在洞穴裏我們纔能有安全感。長期的囚禁會讓我們喪失分析和判斷能力,一旦當把我們解放出來,並讓我們看清背後的火把和木偶,我們中大多數反而不知所措而寧願繼續待在原來的狀態,有些甚至會將自己的迷惑遷怒於那些向他們揭露真相的人。這是多麼可悲的一種狀況啊!

然而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還是有少數人能夠接受真相,這些人認識到先前所見的一切不過是木偶的影子,毅然走出洞穴,奔向自由。剛走出洞穴的這些人不禁頭暈眼花,開始,他們不敢直接正眼看光明的世界,漸漸地,他們可以直接看、仔細看清陽光下的一些,最後,他們甚至可以直接看清陽光的源頭——太陽。作爲新聞系的學生,未來很有可能從事媒體工作的人,我希望自己能成爲走出洞穴的人們中的一員。

該書的封面是一幅發人深省的插圖: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電視節目,然而,原本很和諧溫馨的畫面卻讓人脊樑骨發涼——這四個人都是沒有頭腦的!這畫面讓我想起書裏最後一句話所警告的: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波茲曼在書的最後提出了改變“娛樂至死”的狀況的方法,那就是我們的教育和學校。我們的教育和學校要幫助年輕人解讀文化中的象徵,幫助他們學會疏遠某些信息形式。這一點我非常贊同,教育讓我們跟一般的受衆不同,我們能用自己的知識和頭腦在泛濫的信息裏尋找真理和真相,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感官的娛樂裏。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0

1932年,美國作家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描寫了他心中的未來世界:人們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在自己所愛的事物的毒害中死去;17年後,美國作家奧威爾在《一九八四年》中描寫了他心中未來世界的模樣:人們遭受外來壓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文化受到政府壓制。無疑這兩個人都是偉大的預言家。這兩種情況,在世界上的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中都有所存在,有些國家是其中一者的極端表現,比如美國、朝鮮;有些國家的文化則是兩者的混合體,比如中國。本書的作者尼爾,則作爲來自其中一種文化的代表,用自己身處的文化中的現象,論述了上世紀90年代娛樂對美國文化的作用。

作爲當時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無疑也擁有與之對應的文化形式(科技爲何決定了文化?這個在後面會說明)當時的美國面對的文化問題:大衆文化的娛樂化,娛樂侵染了文化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政治、宗教、教育……並且重新定義着許多原來文化形式中的概念。而現在,中國也逐步走入一個類似的時代,不過也許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更大作用的是網絡,而非電視。即便如此,作者在書中的論述,對於娛樂化時代到來的原因、娛樂如何影響文化生活以及這種時代的特徵等等,都對我們有借鑑意義。藉此,我們可以從更高的理論高度探究一下我們曾經熱議的網絡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問題。

我們的文化史可以劃分爲三個表達階段:口頭時代,文字時代(印刷時代)和娛樂時代(信息時代)。本書用兩章的內容簡述了各個階段的文化特徵。口頭時代,指的是從產生語言開始,到文字被廣泛作爲文化傳播的媒介之前。我們熟知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是口頭時代的人。那時人們傳播思想的方法是在公共場合辯論,用寓言、比喻等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說那時的“邏輯”其實是感性而非理性的,是現實而非抽象的(論點依靠於所舉的例子,《理想國》的內容就能充分表現這一點)。之後到來的印刷時代是文字時代的一個終極形式,是文字時代的頂峯,也是它最後的絕唱。印刷時代的文化是邏輯的、理性的、抽象的。人們需要用嚴格的證明來論證自己觀點的真實性。這也極大鍛鍊了民衆的思維和理解能力。隨之而來的信息時代具有與印刷時代相反的特性,它的信息支離破碎、無序、無邏輯、情緒化,需要人們認知,而非理解。

總結文化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媒介不是一個外殼,而是決定表達內容;技術並非工具,而本身帶有傾向性。當工具發展,表達方式發生改變,同一個表達內容將無法保持它原來的樣子,所以自然地,當媒介隨着歷史的演進而發生變化,我們表達的內容也隨之變化,比如口頭表達時代是語言、神話,文字時代是邏輯、辯論,電視時代是娛樂。新媒介不是舊媒介的延伸和擴展而是一種否定和攻擊,我們不可能試圖將原來的媒介中的內容塞到現在的媒介裏。而且這種改變是涉及每一個角落的。比如,它的性質與使用媒介者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相對應,因此古代人們記憶諺語的能力很重要,近代人們的邏輯思辨、整合信息的能力很重要,現代呢?也許是包裝自己、娛樂他人的能力變得重要了吧。

無疑,作者的觀點是稍顯極端的——他認爲,媒介決定表達內容,電視造就了娛樂時代。可以承認的是,同一內容,在不同的媒介中的面貌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比如同一個故事,把它講述出來、把它寫成小說、把它拍成電影,給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是否在不同的外殼下,內容的本質也發生了變化呢?比如作者說,在印刷時代中的教育是嚴肅的,而在娛樂時代中,娛樂從一種教育手段變成了教育目的。老師們把歷史事件、時間編程搖滾樂,人們觀看長篇動畫故事來學習這更像是,我們問“娛樂有什麼好處?”有人說“也許可以用來教育。”而非“怎樣能使教育的效果更好?”有人回答“用娛樂作爲手段。”——娛樂已經成爲了目的。

由於我不能再通過多地再現作者的觀點,而只能挑選重要觀點並進行分析,所以在一些部分,會讓人覺得有嚴重地邏輯跳步。比如前面說到科技和文化的關係。既然這樣,讓我們好好論述一下娛樂文化到來的前因後果。當人們的物質需求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生產力增加的呼喚。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發展科技。在當時的社會中,信息成爲了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工具。比如哪裏發現了石油,哪裏需要石油,哪裏可以提供這些石油……只有供和需之間信息的交換加快,整個國家的經濟才能處於活躍狀態,物質交換才能順利進行。而當時最快的文字傳播媒介就是報紙,這顯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於是,電報應運而生。它的傳播速度可以說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在西海岸的一條消息在一秒之內就可以沿着磁性電報線被東海岸的人們瞭解。但是,這種過於通達的信息傳播通道超過了需求——供不應求時危險地,供大於求同樣是。經濟危機的產生不就是如此?這導致了垃圾信息的產生——“當我們架起了緬因州通往德克薩斯的電報後,第一個傳入耳中的卻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曾經,只有目的明確的信息纔會被傳播、纔會被接收——每一條信息都要對我們現實的生活有指導意義,人們接受一條消息之後要做出行動上的反應,這條消息纔是有價值的——這就是所謂的“信息-行動比”。而現在,過於通常的渠道減小了“信息-行動比”。這就是所謂的信息時代的信息具有“無意義”的特點。

在這種信息爆炸的情況之下,我們不停地接受最新消息,對每一條消極作出反應,甚至理解和思考這些信息的意義已經不再可能。於是又一個重要的印刷時代的特點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人們最重要的信息處理能力不再是理解,而是認知。如果只需要滿足認知的目的,文字顯然顯得不合適了,因爲它需要的思維量和邏輯能力過大,因此順理成章地被圖片取代——攝影術在此時誕生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對物質資料的需求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在這一種科技的影響之下,我們產生了和這種科技的“傾向性”相對應的文化。這種文化的產生,會作用於當時的人們,人們對於文化態度的變化,又會引起新的媒介的產生。這種媒介又會反作用於文化,形成正反饋循環,最後產生那一時代的文化特點。

圖片是一種什麼樣的符號呢?是不需要語境和背景知識的,是支離破碎的。而且是感性的,不邏輯的。當時的信息何嘗不是?每一條信息都被壓縮到最短,爲的是能夠在單位時間內輸送更多信息。每條信息不需要語境,因爲人們不具備理解和思考的能力,而是隻需要認知——瞭解最多信息的人,便是具有最高“智力”的人。這種人便會在信息時代中取勝。

這種特點與印刷時代的特點完全對立。這也使得原來印刷時代中的政治、宗教、教育無法正常地在娛樂時代中生存。而什麼最適合這個時代的特點呢?娛樂。

印刷時代中的邏輯、思考無疑需要我們付出很大的努力——聆聽一位總統候選人7小時的書面語化的演講需不需要非常好的文字功底、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對於現在的人來講這是極其枯燥無味並且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林肯時代的每一個人,都具備這樣的能力——那是那個時代的文化給予那些人們的特點。他們最適宜的文化形式,就是邏輯的、理性的、嚴肅的。但是現在的人們不具備這些適應嚴肅文化的能力了。吸引我們的是什麼?零碎的小道消息、色彩繽紛的廣告招貼畫、口號式的競選宣言。這些在娛樂中全都能找到。

看起來,這一邏輯鏈是順理成章的。但是,作者只是在拿着現實,尋找一個符合它的理論解釋——能解釋得通,就認爲這個理論是正確的。我們大部分的科學研究、理論建構都是通過這個途徑——分析現實,找到適用的模板,就認爲這是現實內在的本質,並且應用到未來的研究中。馬哲就是這樣建立的。馬克思研究了人類的發展史,概括出一些提綱挈領的通性,認爲這是內在規律、將適用於人類未來的發展,並在這個理論基礎上推測出人類發展的終點——共產主義。但是其實這種方式存在着它的問題。因爲能夠解釋這個現實的方式有很多,我們無法確定到底是哪一種。我們只知道這個“不錯”但是不能認定這個“對”。比如,掐一下你的肚子,你叫了一聲,於是認爲“肚子是發聲器官”——從現象上來看,這是完全正確的,但顯然這是謬誤。

還記得上學期的作文中,我在探究“校內網”到底爲何對我們產生了這種影響時說,是因爲人本性中的一種“暴露欲”和“好奇心”——前者使我們主動製造垃圾信息,後者促使我們去了解這些信息。但是當時的我忘記了研究,爲什麼在以前的時代中人的這種本性沒有被體現出來?可以這麼說,人性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就像一本很長的書。但是並不是在所有時候,人性的所有內容都要表現出來。在不同的外界環境下,它會表現出不同的內容。就像有時這本書的59~61頁被朗讀了出來,有時候是103~109頁。那麼是什麼決定了那一頁被朗讀出來呢?應該就是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了。而這種氛圍又會加重我們人性中的這些點,形成正反饋循環——我們會發現,人類社會中的很多東西都是正反饋形式的。比如,人的主觀傾向促使客觀事物改變,這種改變又助長這種主觀傾向的進一步發展。但是,自然界中的負反饋是佔主導的。比如,狼和兔子的數量此消彼長——兔子多了,狼的食物就充足了,使狼種羣數量增多,於是兔子的數量就減少,於是狼的食物減少了,種羣數量減少,於是兔子數量增加……這只是兩種生物,就能形成這種相互制衡取得平衡的效果。而事實上存在於自然界的生物數量龐大,而且還有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共同保證了生態系統的穩定。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平衡,即中庸,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負反饋機制,會讓偏左的情況出現時,自然界主動產生偏右的趨勢,如此反覆,得到動態平衡。但是正反饋,只會獲得滾雪球的效果,比如房價的上漲——房價漲,我們買,於是更漲,我們加勁買,最後崩塌。這是很有趣的現象,也導致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在處理問題上的不同結果。所以當人類用自己的方式干預自然地平衡時,必定出現問題。

總是這樣,再現實的問題,討論討論着,就回歸到了一些形而上的問題上去了。但是,探究這些東西最終的目的還是指導實踐。就像我開篇說的,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應該就是爲我們研究自己國家的娛樂文化提供了思路上的指導。在現實問題的討論上,毛主席說的對——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基於現實情況,才能分析出問題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提出理論和解決辦法。在這裏,在這本書的啓發下,恐怕我也就只能生髮出比較形而上的思考了。當然,這些東西我會應用到以後對於實際問題的探究中。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1

遊戲人生,娛樂至死,但凡戲霸,必在旁枝末節上糾纏不清,大戲霸袁世清聽戲看戲,還愛給角兒說戲,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訓楚霸王,別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麼走了四步,六步四步,說破天差不過一米,短了省力,長了也不能就飯吃,但在內行看來,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輕佻,一來一去,整個楚霸王的性格就躍然臺上,兩步雖短,邁開來卻兩種人生。

我不是戲霸,只能跟着看個熱鬧,但要說戲迷,我也有份,因爲談起暴雪談起黑島我也能做到如數家珍,當然這個戲不是京戲,而是遊戲,過去的老人兒聽戲看戲,現在的人玩遊戲,戲這個東西,不管冷不管餓的,就是個消遣,不登大雅之堂,但當下這世道今非昔比,溫飽早就不成問題,過去隨便就分得清破衣麻布細軟綢緞,粗茶淡飯玉盤珍饈,人五人六一目瞭然,現在卻是地攤衫做出國際水準,燕窩還是窩頭都在肚子裏裝着,拉出來都一個屎樣,都說長相是標籤,可被這美容時尚整的,走大街上人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一串串流光水滑,大街上你喊美女保準十人有九人回頭,剩下一個還是純爺們,想做個人口普查,都不知道眼前的這位大姐剛纔查過沒有。

於是,這年頭若想了解人與人的不同,消遣方式反就成了差異的重點,要拿遊戲品種給人分類,分出來的準比國籍民族還靠譜,別看上班上學人都呆頭呆腦跟木偶似的,一捱到下班放學,四面八方撒歡往外跑,有錢的去洗浴KTV玩別人,沒錢的貓被窩裏玩自己,這邊寓教於樂的,那邊自娛自樂的,就單說這電腦遊戲吧,有玩網遊的,有玩單機的,有用遊戲賺錢的,有玩遊戲賠破產的,同樣是玩,卻玩出了五花三層七葷八素,同樣是人,卻分出個車炮馬卒三六九等。 見過的遊戲多了,不敢說戲迷戲霸,好歹也能算個玩家,過去總有些一起玩遊戲的朋友,待到週末節假,三五成羣聚到網吧,揮手鼠標猛點,擡頭炮火齊鳴,時而青筋暴起汗流雨下,時而大呼小叫捧腹爆笑,豈不快哉。近來遊戲玩得少了,同玩遊戲的朋友也常抓不着影,本以爲緣於柴米油鹽成長的煩惱,好不容易逮着一個,上來就問我個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種菜不?我呆若木雞,他見我兩眼發直反應遲緩,又問我,停車不?我轉身想逃,他見我支支吾吾欲言左右,再問我,開心不?一問三不知,直問得我精神崩潰,搖頭翁般反覆搖頭,叫朋友掂出了我的斤兩,道不同不相爲謀,彼此無言以對,遂分道揚鑣各奔東西。 開心網的第一條規則是,必須談論開心網,如你所知,第二條也是這個。本來半生不熟的人見面不大容易聊開,聊多了失言,聊少了冷漠,常常三言兩語就直接大眼瞪小眼,自從有了開心網,就像有了組織,上來一句暗號,種菜不,同道中人必定兩眼放光,聊成一團,誰偷了誰家人蔘果,誰拐走了誰家小象,嘁嘁喳喳可遇上了知音,你要對句寶塔鎮河妖,立馬出局,土匪跑這兒來湊什麼熱鬧。

不光是開心網,還有QQ遊戲,校內,大多休閒遊戲走的都是這路子,玩的人多了,範圍就廣了,再說這玩意還是實名制,天南海北跟你有點過往的人都能把你找着,跟傳銷似的,別說同學同事,親戚朋友,就連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順藤摸瓜偷到你地界來,劉德華要玩這個都能加你做好友,簡直成了無往不利的交際法寶,這可樂壞了紅男綠女們,找不着對象的,還惦記夢中情人的,缺乏父愛的,童年陰影的,缺心眼的,從條條大路奔向開心網,雞鳴狗盜,各得其所,本來你的交往圈子這麼大(參見白紙上的黑點),現在突然變成了這麼大(參見馬桶蓋),這年頭只要東西一大就能叫人興奮,別管是你種的菜,是交往圈子,是胸圍,還是那啥。

開心網的第三條規則是,偷你所認識的任何人,不然你永遠發不了財。專心種地的人總會被偷個血本無歸,守着偷盜的人總賺得盆盈鉢滿,我並不是說這玩意倡導了一種不良的價值導向,就是個遊戲,但你三更半夜不睡覺熬得兩眼跟紅燈記似的,就等着誰家菜園豐收誰家畜生產仔,然後去偷上一圈,睡覺都能美得淌哈喇子,這就有點過了,耽誤事不說,就被這麼個破遊戲牽着絆着,跟跟拴上條繩似的寢食難安,恨不得上廁所都得搬着手提看着顧着,丟不丟人,傻不傻,聽我有個朋友說,他同事一個年過半百的老教授也玩這個,每天上課故意遲到幾分鐘,就爲了偷班裏女生的菜,偷不着還好,偷到了興奮得嗷嗷一嗓子能嚇死幾個,有被偷的女生在網上跟他撒嬌,他就更嗨了,滿臉漲紅,氣喘吁吁,荷爾蒙順嘴角淌下來,跟偷着個黃花大閨女感覺差不多。見過各種上癮的,但都比不上這個上癮不靠譜。

開心網的第四條規則是,有錢在這裏同樣重要。如果你在辦公室裏突然聽見某人說他住進了根本買不起的房子,或者有了這輩子也別想的車,千萬別以爲他中彩票了,也別打電話報警,不用說,肯定又是個開心癡迷者,忘吃藥了。我見過玩這東西一大款,現實中窮得叮咣響,月供房貸,下養家小,靠着沒日沒夜守着停車偷菜,終於手頭積攢了幾套別墅,幾隊名車,畢竟是苦出身,富了也不忘慈善,今天贈別人一輛雅閣,明天贈套房子,網上人皆以大哥相稱,每天排着隊的人要去偷他,偷一次頂十次。我想說的是,遊戲雖然不至於拔高到影響國計民生的程度,但全民開心,卻是一個時代民衆心理和價值取向的完美體現,全民以偷爲榮,以窮爲恥,偷到不被抓到是本事,偷不到的自認倒黴,掉塊饅頭大家偷,手快有手慢無,本分掙錢老無所依,人人都想另闢蹊徑,偷錢得手爲富豪,偷人得手爲情聖,欺窮不欺賊,笑貧不笑娼,現實這樣也就罷了,流行個遊戲竟是虛擬現實,上天入地,簡直想逃都沒處逃。

最後我還要說,到底什麼是遊戲,有人說遊戲嘛,不就是玩嘛。小時候拍洋畫,上面印着關公秦瓊,彈玻璃球,地上劃有黃河刀坑,騎馬打仗,上轎娶親,長大後玩仙劍,玩星際,玩反恐,有人扮俠客,有人扮將軍,有人扮警有人扮匪,炮火紛飛,快意恩仇,遊戲是戰爭,是江湖,是探索,是愁腸,是和平年代的元帥夢,是浮躁時代的孟婆湯,歸根結底,遊戲是什麼?遊戲就是一個民族的想象力啊,想象力延伸到哪裏,未來的終點就在哪裏,而當一個民族最受歡迎的遊戲竟然是現實的翻版,種地,偷菜,停車,買房,理想與現實完全重合,想象力一頭扎進腳下黃土,就地終結,那麼放眼望去,單向度的人漫山遍野,娛樂至死,當人人低頭看腳下的路,有幾人仰望頭頂燦爛的繁星。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2

我是一個很不喜歡看學術性或者很嚴肅類型書籍的人,更別提些讀後感之類的東西。但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是得去完成的,由於對新聞還沒有什麼涉獵,對老師要求的新聞性語言描述不是很理解,就暫且用平時自己的習慣寫一篇吧。

一開始用手機那個pdf版本閱讀這本書實在太難受了,於是去網上找了txt版本的開始閱讀。說實話,初讀幾頁我不知道這本書和娛樂有什麼關係。不信邪的我去查看了下目錄,卻依舊還是沒有發現太多與娛樂相關的字眼,反而是什麼媒介、印刷什麼的與傳播有關係的內容。

第一章中提及拉斯維加斯城,各種行業都甘願成爲娛樂的附庸,“至此我們成爲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我不明白,爲什麼一個城市就能得出這個結論。甚至於到了連外形都可以影響總統競選的地步,我實在無法想象如此嚴肅的事情會受到這麼兒戲的東西所影響。但是隨着閱讀的內容越多,似乎明白了一些。就如電報和照片,電報改變印刷業對人們的影響。其中印象十分深刻的是,“電報可能已經使這個國家成爲一個社區,但這個社區確實奇怪的,因爲這裏住着一羣彼此之間除了瞭解最表面的情況外幾乎一無所知的陌生人。”現在想想,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子的呢?現在我看新聞,電視都看得少了,更別提什麼用報紙什麼紙媒之類閱讀了。偶爾有幾次閱讀,也僅僅隨便翻看一番,哪怕有一些大事也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又何嘗去了解事情真相或是深入研究某件事情呢。

從另一方面講,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好像隨着通信技術的進步越來越低了。隨着這些技術的通行,傳播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可是真正有意義的內容越來越少。這大概就是老師說過的內容爲王變成了現在的以收益爲主的報告。

書中提及照片和電報互爲語境,照片成爲電報式新聞的補充,但是這種補充實際上是對新聞權威性的削弱。的確,有了照片確實可以讓人們更真切的感受到所發生的事實。但是,當人們對照片產生依賴了之後,如果一則新聞沒有相應的照片是否就不是一則真實的新聞,人們()或許會在想:別的新聞都有證據,這個連照片都沒有肯定是瞎編的。新聞的事實竟然似乎要依靠其附庸來證明,兩者之間的從屬關係隨着時間的流逝彷彿慢慢在顛倒過來。由此想到現在電視節目的所謂直播和錄播,所有一切要說的內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明面上的冠冕堂皇掩蓋了多少普通人想要知道的不堪事實。

我想,或許所謂的娛樂至死,不是我理解的玩樂直至死亡。而是對過度娛樂或是說娛樂成爲其餘行業主導的心痛吧,只因爲娛樂內容更能吸引常人的眼珠,所以那些應該被知道的真相就慢慢的消失在大衆娛樂之中。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3

從經驗上來講,我一直對外國人寫的書持謹慎態度——除非讀英文原版且英文水平夠格,否則每每拿起譯本看都陷入雲山霧海、過目即忘的痛苦境地。所以,即便媒介傳播學的老師在課上幾次提起此書,我都沒有動心,因爲覺得自己看也看不懂。當另外一門課“藝術理論與批評”的老師也推薦這本書時,我認爲自己有必要買來看看。第三次,當“導演的空間處理研究”的老師在課堂上再次提及此書時,我摸了摸剛拆開的嶄新封皮,覺得一定要仔細、認真地讀完這本書。可能正因爲心裏對難度有所預判,所以才能屢次鼓舞自己堅持讀完。

真心建議讀之前先看看我這篇讀後感,應該可以幫你降低一點難度,抑或是提高你的放棄閾值。

英文名《Amusing Ourse lvesto Death》通用譯名《娛樂至死》,我覺得翻譯成《自娛致死》可能更確切,雖然有點危言聳聽。這本書是媒介文化大師尼爾·波茲曼二十年的經典暢銷作品(經典確是經典,但“暢銷”不知真正的意義有幾何?個人感覺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作品被購買後因無法堅持讀完而被束之高閣)。此書初版於1985年,作者深刻地分析了三十幾年前,電視蒸蒸日上風靡全美的時代,電視改變了公衆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體育、商業和任何其他公共領域的內容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爲一種文化精神。人類心甘情願地、不求進取地甘願成爲娛樂的附庸。他嚴肅地警醒大家:長此以往,我們終將毀於娛樂。

三十年前在美國發生的歷史,今時今日正在我們的生活中驚人相似地重複上演,橫行的不是電視,而變成手機。但其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承載着動態影像的屏幕。

此時此刻,如果你閉上眼睛回想一下,我們每天不就是被各種屏幕佔滿嗎?不管是相對整塊的時間抑或是碎片化的時間,不就是被各種形態的娛樂內容佔滿嗎?電視劇是故事性的娛樂;電影是情感性的娛樂;除了老牌的綜藝節目健在,比如《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非誠勿擾》之類,各種娛樂節目,比如《跑男》、《爸爸去哪兒》、《花兒與少年》、《妻子的浪漫旅行》、《演員的誕生》、《奇葩說》、《吐槽大會》等等,都雨後春筍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冒出來,其實都是訪談節目的變體,都需要披上更具娛樂性的外衣,甚至連讀書都成爲娛樂節目。視所能及之處,越來越讓人“輕鬆”了,也就是說,越來越不需要思考了。看過之後,你除了能記住一些情緒、一些散亂的笑點,啥也想不起來了。

是,你可能會說,我們現在是讀圖時代啊,大家都通過圖像來獲取信息啊,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作者在本書一開始就想用很大篇幅、很充足的事例,來說明媒介形態對文化的巨大影響,簡言之:在印刷機統治下的美國,話語清晰易懂、嚴肅而有理性;而在電視(圖像)統治之下,話語變得無能而荒唐。只有口頭語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書面文字的人,而“屏幕文化”裏的人比前兩者都表現得智力低下。屏幕創造出的認識論不僅劣於以鉛字爲基礎的認識論,而且是危險和荒誕的。

相對於圖像而言,書面文字算是作者深思熟慮、反覆修改的結果,甚至還經過了專家和編輯的檢查,它可以被留存和再翻閱。而圖像無法提供給我們關於這個世界的觀點和概念,除非我們自己用語言把圖像轉換成觀點。看圖像只需要能“辨認”,而看文字卻需要能“理解”。

圖像化的世界,是一個碎片化的世界。一會兒這個、一會兒那個突然進入你的視線,然後又很快消失。這是一個沒有連續性、沒有意義的世界,一個不要求我們也不允許我們做任何事的世界。

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屏幕爲我們展示具有娛樂性的內容,而在於所有內容都要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人們看到有動感的畫面——稍縱即逝卻斑斕奪目,不需要觀衆思考,因爲那樣在畫面上就得是空白的,根本不符合屏幕所需要的表演藝術的要求。所以,屏幕本身的這種性質決定了它必須捨棄思想,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適應娛樂業的發展。從此,人們不再彼此交談,人們彼此娛樂,人們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圖像。

最後再來說說教育行業,一個關係到我們未來的行業,一個也即將成爲屏幕侵襲重災區的行業。教育哲學家們認爲:獲得知識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爲其中必須有約束、重複、枯燥等等,他們認爲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現在,屏幕每天向我們宣稱的就是娛樂教學,讓你的孩子在所有科目都能“在樂趣中學習”,甚至是“邊玩邊學”、“輕鬆成學霸”!以過來人的經驗捫心自問,你信嗎?

作者在結尾時的憂慮雖言重,但也該足夠警醒我們:如果一個民族分心於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爲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衆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如果人民蛻化爲被動的受衆,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在劫難逃。

我熱愛文字、我敬仰文字、我喜歡閱讀,也願意思考。也許很多人已經對文字失去耐心,甚至認爲(文字)大勢已去,(圖像)大勢所趨,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斷。

“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我不想成爲“他們”中的一個。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4

這本書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衆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

書中勾畫了美國官員、新聞記者、律師、教育家等各色人等的電視形象,說明圖像給人類感官和思維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辯論、電視競選、教會佈道、學校教育等案例,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娛樂使人不再思考。《娛樂至死》向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本書金句

雖然文化是語言的產物,但是每一種媒介都會對它進行再創造——從繪畫到象形符號,從字母到電視。

任何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展階段的認識論。

在信息的海洋裏,卻找不到一點兒有用的信息。

真理不能,也從來沒有,毫無修飾地存在。它必須穿着某種合適的外衣出現,否則就可能得不到承認,這也正說明了‘真理’是一種文化偏見。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5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麼笑以及爲什麼不再思考。——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這是一本寫給電視時代的圖書,但是其所蘊含的道理在網絡時代也毫不過時。每天,我們打開電視機,打開網絡,那些花邊新聞如洪水猛獸般涌入,即使是嚴肅類新聞,很多或是配以噱頭的標題和血腥的圖片,或乾脆以戲說的形式出現。久而久之,我們習慣了用眼睛消化所得,感官感受更甚於頭腦的追求,慢慢地失去思考,而電視這些媒體終將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而使人們失去印刷時代所具有的品質。我們的文化終將因爲大笑過度而體力衰竭,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作者爲了把這種不易被發現的文化傷害及其對人自我意識的徹底剝奪表達出來,在書中一步步地解釋、舉例、引用。

作者一直強調一個觀點——“媒介即信息”。他認爲,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把握了傳播的把柄,就會把握傳播信息的主動權。在書裏,波茲曼還有一種更爲深入的認識——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而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主導着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這種介入往往不爲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精神鴉片,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其產生依賴,完全上癮後,你明知痛苦與自由喪失,卻無法採取任何措施進行補救,因爲其已經深入你的靈魂和骨髓了。

波茲曼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他說“我們並不一定是爲了看時間而去看錶”, 因爲“有部分人只是好奇於表示時間的方式”。當傳媒的作用不僅僅是實用,而只是滿足當代人浮躁的社會心理與挑剔的口味,那麼娛樂業就應運而生了。在印刷時代,印刷品的出版與讀者意見的反映是有時間差的。因此,當我們發現只有報紙與雜誌才能達到承載海量信息的功能時,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讀者去適應印刷品的回味乃至排版要求。這就需要思考,選擇汲取知識,所以在純印刷年代,娛樂對於傳媒的影響很小。

我們都知道,評價電視節目是否受歡迎的指標就是收視率,只需動動鼠標,你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競爭對手的節目在羣衆中的被認可程度。所以這也就是爲什麼每當一檔節目走紅後,會有無數的跟風者一擁而上,如“非誠勿擾” “中國達人秀”。

而賺取足夠的收視率又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廣告收入的增長,電視臺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形形色色的廣告,常常聽說什麼“格萊美” “中國好聲音”拍出天價廣告費,由此就可以理解電視臺爲什麼那麼熱衷於追求收視率,因爲收視率雖不直接賺錢,但是它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廣告收入。爲了滿足社會浮躁心理帶來的對快餐文化的渴求,電視節目愈來愈往戲說、炒作等方面發展。比如看《非誠勿擾》,看《快樂大本營》,我們張大嘴巴肆無忌憚地笑,節目結束,我們往往是捧着有些痠痛的面頰,然後頭腦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鬥爭的苦海之中。順便提一下,有西方學者對中國節目出現低俗傾向非常好奇,因爲在一個有着浩瀚發展史與文明禮儀史的東方古國,民衆竟然對那些袒胸露乳、逗笑戲謔的低俗節目有着濃厚的興趣。我想這就是傳媒這一精神鴉片的作用,它幾乎是在無形與無聲中慢慢侵蝕着中國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見“娛樂至死”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市民階層對娛樂文化瘋狂追求,還可以理解,當一個社會的精英階層也傾向於用娛樂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我只能用“瘋狂”二字來表達內心的感受了。

當年競選失敗,氣急敗壞的尼克松拒絕檢討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妝師大發脾氣,一口咬定,原因全在於化妝師蓄意破壞;劉曉慶的整容不僅僅只是爲了留住青春……

如你所知,這些茶餘飯後的談資已經和八卦沒有太大區別了。至少,它讓我們在聽說當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競選熱浪中亦不忘爲自己特聘“笑話”參謀這樣的新聞時,不再驚詫。 “政治”正演變爲一種娛樂——儘管劉曉慶的臉、周杰倫的女友等其實無關政治。

“政治作秀”成爲當今一大趨勢不免讓人詫異,因爲“政治”與“作秀”這兩個事物實在是幾百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但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裏,一切都成爲可能。這不僅僅是玩文字搭配的遊戲,是我們的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在消費年代裏都心甘情願地成了娛樂的附庸。

如果以上所陳述的還讓你覺得將信將疑,那麼我再舉一個你肯定熟悉的例子——我們一直愛戴的學術與明星聯姻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固然,用電視做科普很好,但是學術一旦需要與電視的表現形式相適應,則會慢慢偏離初始設定的科普目標。以《百家講壇》來講,它的確讓我們記住了于丹,記住了錢文忠,他們或許風格迥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戲說:戲說三國、戲說明史、戲說紅樓以至戲說《弟子規》。由此引起的爭議,我想大家應該知道很多了。當學術成了“戲術”,當社會精英階層中的知識分子們,也開始向娛樂獻媚,我想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話來抒發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圖有個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論。他說人類一直困在洞穴中,只能看見木偶被火光投射在牆上的影子,於是便執著地以爲這些影子就是一切。現代人也處在一個大洞穴中,只不過這些洞穴是由強大的傳媒、信息網絡構建的,我們只有手裏擁有一件現代的電子產品,才能保證自己還活着,保證娛樂還存在着。固然這一切只是虛幻的美好。

可這只是一個童話嗎?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26

“在這裏,一切公衆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爲一種文化精神,湖南人被徹底娛樂了嗎?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三天時間,讀完了《娛樂至死》,說實話,裏頭有些話並不是很理解,但波茲曼傳達的主要意思還是理出來了,那就是電視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娛樂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娛樂不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活已經成了娛樂的一部分。我立刻想到了湖南衛視。“快樂中國,快樂湖南”,多麼響亮的口號,娛樂堂而皇之成了主流,湖南人被徹底娛樂了嗎?

湖南衛視主打着娛樂牌,狠狠地徹底地娛樂了湖南人,甚至全國人。湖南衛視的新聞節目屈指可數,而娛樂節目卻數不勝數,“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爲了看這些節目,小孩可以停止正在做的作業,儘管明天可能被老師罰;老人可以戴上老花鏡,儘管戴上去感覺並不那麼舒服;男生可以停止正在激烈進行的網絡遊戲,儘管可能會被同伴唸叨;女人可以停止正在敷的面膜,儘管皮膚可能變得更差……在這些娛樂節目面前,生活似乎都變得如此不重要,說得嚴重點,生活已經成了娛樂的附屬,先娛樂一把再說。於是,我們被逗得捧腹大笑,至於爲什麼要笑,我們來不及思考,也無須思考。漸漸的,我們開始喪失一種本能,一種叫做思考的本能,我們只會說,電視會告訴我們的。

多麼可怕,電視主宰了我們!這讓我想起了在看《娛樂至死》時的一件趣事,眼睛盯着書本,而心裏卻在糾結要不要回去看《刑警2010》。當這個看電視的念頭冒出來後,我已無法安心看書,多麼諷刺,電視已經如此深刻地影響我了嗎?包括我的心理和行爲?我不想承認,可現實卻是如此,我合上了書本,飛奔到宿舍看起了《刑警2010》。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我們才應該是媒介的主宰,何時媒介主宰我們了?也許,我們現在應該爲主宰媒介而努力了,不然,我們真的會如波茲曼所說,成爲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