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鄉土中國》讀後感[集錦15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集錦15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通讀《鄉土中國》讓我明白了不少道理,見識頗長。說實話,以前並不怎麼關注這方面的書籍,但初讀這書後有太多的感受。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也應該多去讀讀這方面的書籍,不讀你無法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它會讓我們對鄉土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書中所說的“鄉土中國”,並非指的是中國的鄉村或者說中國鄉村具有鄉土性,而是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土地的影響。儘管,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出現了許多很發達的城市,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但中國社會的文化仍然是鄉土性的。一直有種疑問,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爲什麼中國人不太懂的反抗?很多時候,當我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通過細讀此書,才發現:原來是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深以爲然,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

順應。其實,這只是中國社會鄉土性的一部分。

通過通讀《鄉土中國》,我發現: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比如,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再如我們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突然發現,我們中國人是有根的,這個根已深深紮在土裏,其最本質的內容很難改變,這就好像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這些問題都一一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

時過境遷,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進步,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費老的所思所想依舊在啓迪着無數後輩讀者,費先生以睿智的眼光透視傳統的中國社會,用辯證反思的觀點觀察中國社會,這樣的方法在新時代的今天理應被繼承,被髮揚。

《鄉土中國》讀後感2

印象中,我應當沒有讀過一本社會學的專著,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能主動地去品味社會學這門熟悉又陌生的學問。自然,無窮的好奇心與有限的既有知識催生了強烈的新鮮感。而這一切新鮮感,就是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帶給我的第一感官。

初識《鄉土中國》這本書,完全出於偶然。就像我剛纔所說,因爲以前從未涉獵過社會學這一領域,當然就不會在自發狀態下突然來了閱讀這方面專著的活力與靈感。可是,我想很多事情都是因果聯繫的。天意安排我在此時偶然遇到這本書,真如邂逅一般,只怕這是萍水相逢,恨不得銘刻永久。於是,這篇文章就呼之欲出了。

言歸正傳。作者在序言中就明確了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即“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以此爲基礎,本書從鄉土社會的結構、意識等方面系統的闡述了作者眼中傳統的中國鄉土社會。在民國以城市爲中心的時代,能夠有這樣一本專門解析鄉土社會的著作出現,也着實體現了作者的高瞻遠矚。

鄉土社會說到底,一切的文化思維、行爲方式等的產生,都離不開幾千年賦予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這種與土地千年的朝夕相伴爲獨特的鄉土風貌的產生供給了土壤。作者在書中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正是由於千餘年這種束縛在土地上的生產方式具有相對穩定性,導致了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而諸多鄉土社會的元素,均與這“熟悉”二字相關。

比如作者提到了文字下鄉的問題,由此聯想到了鄉土社會是否是運用文字的良好土壤。作者眼中,因爲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空間上具有孤立性,應對面的交談顯然勝於以文字爲載體的溝通,又傳統的生產方式經驗即作者所謂的“記憶力”是不必經過文字作爲傳遞載體的,所以,文字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生存土壤的,這也導致了爲什麼鄉土社會有如此之多的“文盲”。因爲熟悉的社會導致文字的相對剩餘,所以孕育現代商業社會的契約、法律條文等自然不可能憑空產生。

既然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鄉土社會又是靠什麼來維持秩序呢?這就是“禮”。也是因爲鄉土社會的相對穩定性,長期以來社會生活經驗的積累孕育了倫理觀念的產生,即“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自然,傳統的流動性小的鄉土社會更有其生存空間。而依靠傳統經驗的傳授,一個人完全能夠解決鄉土生活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這也是由於長期以來穩定性造成的。所以,人生經驗往往掌握在年長的人手中,年輕人不必去應對新情景,只需要聽從教化,就能解決人生問題。由此,構成了鄉土社會獨特的權力結構——長老統治。

鄉土社會同時也是一個差序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很大程度上靠親疏遠近來分別,所以這種社會關係始終都是以私人關係爲主導的,並未構成一種凌駕於團體至上的關係與觀念,也就無法催生高於人際關係的社會契約關係。所以,作者詼諧道,也許中國人最能體會到世態炎涼這四個字的感覺了。同時,這關係也決定了鄉土社會實際上是以血緣爲紐帶的社會。因爲以土地爲經濟基礎的非流動性,促進了家族勢力的產生與發展。在家族中,血緣的親疏催生了差序格局,也構成了整個鄉土社會的家族倫理體系。而在此時,地緣可是是血緣關係的投影。

當然,還有諸多方面的特點,限於時間和筆者個人總結本事有限,不一一敘述。總而言之,一切都離不開土地帶來的獨特的經濟方式。

其實寫到那裏,我想作者在本書中並不僅僅是想回答他在序言當中想要回答的問題,更多的是期望經過對鄉土社會的深度剖析,讓人們更加了解鄉土社會,瞭解它的諸多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帶來的諸多弊病。當然,也有優點。可是,就當時而言,鄉土社會的組織結構與生產方式必定會成爲現代化的阻礙。作者也常常把中國的鄉土社會與孕育現代禮貌的西方社會做比較,也足見作者實際上是想經過這樣一種闡釋,反思我們的鄉土社會狀況,爲近現代化能夠在鄉土社會實行下去尋找有利的條件與適宜的土壤。

《鄉土中國》讀後感3

不論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熟人社會即鄉土社會,還是陌生人社會,都是由人組成的。而這個社會所體現的特性,從根本上說也就是這個社會中大多數人所共同擁有的特點。是這些特點決定了這個社會的特性。所以要談社會的特點,就必須先了解人。

世界上民族衆多,但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就是他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包括風俗,宗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的性格特點。一個民族的性格是他們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位於南歐,兩側分別是地中海和愛琴海,地形高低起伏,加上地中海氣候,是不適宜發展農業的。當雅利安人遷移到希臘時。面對不同的生存環境,他們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適宜農業發展的地方,後來就建立起“半權力社會”。多數則選擇了航海貿易的行當,形成了“城邦社會”。航海就意味着不斷的變化移動,不可能長期和固定的人交往,同時也得不斷的和陌生人打交道。航海和貿易也不可能完全依附某一樣東西,所以他們之間表現出更多的競爭。不斷的移動和競爭最終帶來了一種崇尚自由的品性。在《聖經》中,時常可以看到先知們帶着自己的部落遷移,同時也由於自由和反抗壓迫等不斷地進行戰爭。

希臘是“城邦社會”他們的城邦是由不斷從外面遷移來的人組成的,而不是土生土長的,對城邦事務進行管理時,就必須協商,最後妥協,這就形成了名著的傳統。不僅城邦內部如此,各城邦之間由於力量相當,不能形成專斷,所以也表現出一種協商和妥協。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由於地處島國,土地稀少,且多火山地震,生態環境惡劣,所以日本人對土地有着特別的渴望,同時也有很深的危機感,這也就造就了二戰時日本的“大陸計劃”,企圖征服中國,征服世界。在一部日本影片中,日本即將沉入海底,而多數國家對此置之不理,對日本移民也不斷排斥。這些都體現了日本民族沉重的危機感。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日本人給人以心胸狹隘之感,喜歡剖腹自殺的也只有日本比較常見。日本也是世界上壓力最大的民族之一。

所以一個國家所處區域的環境和天氣等對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中國也不例外。中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有長江和黃河兩條大河,同時是季風氣候,適宜發展農業,這使中國成爲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東部有漫長的大海,南部大多是高大的山地和丘陵,北有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西部則更有世界第一的青藏高原,在加上後來修的萬里長城,中國幾乎處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環境之中,而中國人也體現出更多的保守性。當然這只是大環境,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處在農業社會中。農業對土地,氣候,水利有着特別的要求,一旦選擇一塊地後,人們便不願意遷徙。由於人口的增加等帶來的糧食的增加,也很少有人另外去開墾土地,而是通過精耕細作來增加產量。而精耕細作的技術也是祖上傳下來的,所以安土重遷,重傳統,不願對外開放。

東西方文明的不同,從根本上說是農業文明與工商業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會向國家轉化的時候,不同的文明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社會制度是生產生活資料的分配方式,在氏族社會靠的是“武力”,在向國家轉化時,以中國爲代表的農業文明選擇了“權力”爲主導的分配,形成了高度集權和專制的封建社會,而以希臘爲代表的工商業文明則選擇了 “財力”爲主導的分配方式的社會。除了性格和制度上的不同,在文化方面也有很明顯的表現。以哲學爲例,西方的哲學是思辨最強的,中國的思辨和保守二者兼有,而印度的哲學則是思辨性性最弱。

鄉土社會即熟人社會,有自己獨有的特點

首先是一個人爲中心的框架型社會關係。在鄉土社會中的社會關係,是以個人爲中心而發散出去的一系列社會關係。社會沒有給人安排具體的權利義務,在這個基礎上由個人自主形成各種社會關係,而是安排了一個框架,每個人把不同的人往這個框架上放。每個人都有父子,母子關係,但是每個人又都是不一樣的。社會對具體的社會關係進行管理,是通過對一類社會關係制定了規則來實現的。兒子必須順從父親,但是不會說某個人必須順從自己的父親。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一種等級秩序的體現,但從本質上說就是這個社會的規則,規範着所有人。在這個基礎上又進一步衍生出了遠近親疏。春秋戰國時的“禮”要求別內外,定親疏,序長幼,明貴賤,這就要求在社會中分出遠近親疏,即區別對待。在《紅樓夢》中,賈寶玉說林黛玉和他是姑表,而薛寶釵是姨表,所以林黛玉不薛寶釵親,可見遠近親疏的深入人心。

其次是無訴。在古代,進衙門先打三十大板,刑訊逼供更是常事,善惡全憑那個高高在上的縣老爺的眼睛。鄉土社會的人怕打官司,出了官司不好打外,更重要的是幾乎沒有官司可打。由於生活在熟人社會中,誰是誰非大家自有明鑑,有過錯的人必然要受到輿論和道德的譴責,所以打官司幾乎沒有必要,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都不會進衙門打官司,法律也因此而失去了生長的土壤。

再次是男女有別。男女有別是保持男女之間的距離。大家子的男女分分房別院的居住,平時也很少往來,像賈寶玉那樣的則叫封建社會的叛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男女授受不親,否則就是越禮。在農村中則表現爲不可偈越的男女分工,女的就呆在家裏幹活,交往的永遠都是婆婆大娘之類的人物,男的有空時也很少呆在家裏。在中國社會中同性關係親密,異性生疏,在西方社會是恰好相反的。

最後是“長老制”。長老制的普遍體現就是“孝”,家裏的老人永遠都是最高權威,任何人不得侵犯。在一個家族,就體現爲族長,從以前那些浸豬籠的事例來看,族長的權力是非常大的,而且這種私刑也是受到官方認可的。在一個鄉里,則表現爲那些特別有權威的人,比如說阿Q正傳中的趙老太爺等人物,他們沒有任何職位,卻人人都聽從他。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國固然不能再叫鄉土中國,但中國的鄉土性卻依然存在,特別是農村,依舊還是熟人社會。

輿論的力量。以前曾聽說過一個案例。一個外出務工的女青年回家後錢借給了同村的人,因爲是熟人沒有打借條。後來那人賴賬不還,並且還不承認借過錢,女青年沒辦法只好掛上一塊牌子在街上哭鬧,希望大家爲她主持公道。這就是鄉土社會的一種特性,尋求道德和輿論的幫助。卻很少想到用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直到現在很多人仍有很多人借錢不打借條,認爲熟人這樣做顯得生疏,足以可見維權意識的淡薄。

重遠近親疏。人在社會中必然有遠近親疏,但如果不分場合的運用就是一種錯誤。在社會中走後門,找親戚的風氣很嚴重。許多人剛上大學工作都已經安排好了。提拔自己的親戚,通過別人拉近關係,以獲得某個職位,這樣的例子數見不鮮,貪污和腐敗也因此而多了不少。“有關係”是對大多數人的一種不合理中的排斥和擠壓,是一種不公平競爭,和現代社會的公正平等是格格不入的。

中國人給外國人的映現要麼就是冷漠要麼就是熱情過頭了。對於一個不認識的人中國認識冷漠的,或許是因爲保守的天性,或許是心懷戒備,總是保持着遠離和事不關己的態度。但對於熟人,中國人很熱情慷慨。愛飯桌上可以爲你夾無數次菜,飯後爭着埋單,可以無償的做很多事

自私自利。在《醜陋的中國人》中柏楊老先生提到的“臭鞋大陣”,就是自私自利的最好體現。在每家的門前,除了一堆鞋外,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雜物,整個公共過道幾乎被完全佔用,家裏面卻乾淨的一塵不染。當然這種狀況隨着公共意識的提高和物業公司的進駐有所好轉,但在公共場所吐痰,亂扔垃圾,破壞公物等依然隨處可見。可見公共意識的淡薄。

現在在農村進城務工是一種潮流。農民工可謂是地道的鄉土人。農村人不常使用自己的名字,剛進城時他們每次使用自己的名字時總是彆彆扭扭的。在農村名字只有上學等纔會使用,而且都是別人在使用,平時使用的都是外號或者小名等,在剛進入城市這個陌生人社會時,他們是很不習慣的。農民工打幾年工掙夠錢後,通常都是回家去修房子,然後娶妻生子,做點小買賣,平平凡凡的過完一生。除了現在在城市立足很難外,他們的那種安土重遷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現在的農村瞭解法律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對法律的觀念依舊沒有轉變過來。法律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可以幫助自己把要不會來的錢要回來,得到應有賠償的工具。這相對於權利義務觀念還有還有很遠的距離,不僅要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力,還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權利和義務和有積極維權和履行義務的態度。美國的一位90歲的老太太爲了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走了幾千里路,最後終於到達了美國國會,被稱爲“90老太的長征”。她的行爲不一定可取,但是她身上所有的這種意識確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美國聯邦大法官稱讚她說,“美國民主和法治的進步,就是靠像她這樣的千萬萬人推動的。”所以對於真正的法治,不是單靠普法就能實現的,還有最重要的權利義務觀念的培養,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改革的大潮下,各種觀念紛紛入主中國,中國再也沒有幾十年前那樣全國統一的觀念。熟人社會也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逐步解體,陌生人社會逐步完善。

熟人社會在中國了這麼久,它也並非一無是處。熟人社會重道德。我們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社會的兩大制約機制,法律只約束人的外在行爲,而道德則更注重人內心的自我約束和社會輿論的譴責。在熟人社會,道德發揮着良好的作用,做事講究對得住自己的良心,鄉鄰之間的輿論則是一種很好的監督。在陌生人社會裏,道德的作用明顯降低,窮兇極惡的犯罪也越來越多。可以說鄉土社會很有利於良好人性的培養。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對法律的盲點有很好的描補作用。

現在在城市裏大多數人是各過各的,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很少,那種遠親不如近鄰的生活越來越少,這也造成了人情的冷漠。隨之而來的焦慮症,憂鬱症等也越來越多。

所以在面對熟人社會時,必須採取一種辯證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將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鄉土中國》讀後感4

社會學系的同學推薦給我一本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費孝通先生是我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泰斗,雖然已故,但他的思想仍然在我們學界及社會產生着深遠的影響,懷着敬重的心情,我看完了這本書。

看完後我感慨這本書與其說是本社會學的著作,不如說是本近代中國社會的縮影與哲學書,它的每句話都富含哲理,讓人深思與回味,不禁感慨民國時期學者治學之嚴謹。這本書以這些方面分別展開,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私人道德、家族親友、男女關係、禮治秩序、無爲政治、長老統治、家族親友、血緣地緣、名實分離、慾望需要。我才疏學淺,不知深會其知識於萬一,我謹從熟人社會這方面來談談我的讀後感。

費先生認爲,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其特點是人與人之間有着一種私人關係,人與人通過這種關係聯繫起來,構成一張張關係網。所以,熟人社會又可以稱之爲“關係社會”、“背景社會”。在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因爲“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只有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社會變遷,人們在較大的環境中活動,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都是陌生人,所以要講個明白,也才需要畫個押、籤個字,也由此,法律纔有產生的必要。在此基礎上,費先生概括了熟人社會的一些特點和要素,諸如: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政治、血緣和地緣等等。

因“背景”和“關係”是“熟人社會”典型話語的緣故,所以有人把“熟人社會”亦稱之爲“關係社會”、“後門社會”。“熟人社會”強調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辦事大多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生熟程度、感情深淺程度,關係越親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員用來實現其“利益目標”,在這裏責、權、利的界線較爲模糊,他人的權利容易被侵犯,在公共事務中則容易發生論資排輩、任人唯親等等。

費先生認爲“熟人社會”運行的基礎是信用和規則。但是,並不一定是從“熟悉得到信任”,真正能夠讓人產生信任感並且促使規則形成的是“自己人認同”。因“內部化機制”的無形和有形的存在與制約,人情往來使得面子、信任、規則等在“熟人社會”內部發揮作用,並且成爲熟人社會一個恆定的規則。

中國曆來是一個“人情社會”,注重“禮尚往來”,有時甚至是禮大於法,這也是“熟人社會”盛行的原因之一。其實熟人社會在當今的中國體現在方方面面。從爲子女求職就業到醫院尋醫問診,從買票買號到行政審批,從同學聚會到同鄉老鄉會。可以說“熟人社會”的影子在鄉土中國簡直是無孔不入,託人、找人之風盛行,的確熟人社會給人們的感覺就是熟人好辦事,熟人辦事放心,事情容易解決。

在我們建設法治社會的今天,毫無疑問,這種“關係社會”的行爲模式已經阻礙了我國現代化的進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首先,它弱化了“法治”的.功能,以“關係”代替“契約”,“熟人”的“情感”代替了法律的威嚴,很容易使得社會正義和公平的天平在“人情”中發生傾斜,“人情網”對制度執行的干擾,是無法迴避的社會現實。其次,以“人情”代替“競爭”,淡化了“競爭”的激勵,將親情、交情、友情這種溫情脈脈的手段移植到管理企業、管理國家、管理社會中來,導致經濟管理中喪失了“利潤”的衝動,社會管理喪失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激勵。更爲嚴重的是,它還可能引發社會xx,社會風氣的敗壞。因此,“熟人社會”的過分發育,是對法治社會的腐蝕、市場經濟的摧殘、和諧社會的瓦解。

費先生認爲,只有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社會變遷,在越來越大的社會空間裏,人們成爲陌生人,由此法律纔有產生的必要。因爲只有當一個社會成爲一個“陌生人社會”的時候,社會的發展才能依賴於契約和制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能通過制度和規則,建立起彼此的關係與信任。也就是說,只有當社會發展到“生人社會”時,熟人社會纔會被打破。但是,僅靠社會的自身發展,“生人社會”的形成將會變得漫長而不可期待。我們必須通過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來推動“生人社會”的形成。

首先,要健全民主法制。民主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徵,也是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熟人社會是不需要民主和法治的。因爲一旦按照民主的程序和法治的原則辦事,熟人社會的熟人關係、潛規則等就會成爲多餘。所以,打破熟人社會,首先就是要實現民主法治。而要實現民主法治,首先要有透明的制度,要有非“是”即“否”的處理標準和健全有力的監督機制,不給層層“關卡”留下漏洞,不爲建立關係網埋下了伏筆。

其次,建立和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在熟人社會裏,一方面人們認爲公共權力可以爲所欲爲,xx,致使行政行爲商品化。另一方面也爲那些覬覦通過權錢交易、權情交易達到個人牟利目的人提供了機會,滿足了他們不斷膨脹的私慾。熟人社會與權力私用的關係,決定了必須加強對公共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建立和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使公共權力不能也不敢用於處理私人事務和謀取私利,從而在源頭上割斷熟人社會與公共權力的聯繫,使熟人社會迴歸於民間,同時也使公共權力真正用之於處理公共事務。

再次,建立和完善公民權利保障機制。公民權利的保障是限制公共權力濫用的有效手段,沒有公民的個人權利,公民就無法在社會中獲得應有的地位,也就不可能建立起“陌生人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5

中國,飛速發育中的古老國度,傳統與現代在交融,青銅與碳纖在碰撞,道德這個東道主也在與遠道而來的制度相互切磋。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不斷推陳出新,但骨子裏還是有永遠不會褪去的東西——鄉土。中央電視臺有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造了中國電視劇都難以企及的收視狂潮,其中除了美食的誘惑,更多的,是龐大的外出人口對家的味道的懷念,家在舌尖上,家在被褥間,家在筆墨裏,正如費孝通老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的前言中寫道:“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據費孝通先生所言,中國國家結構的基層便是鄉土,構成這個國家的最下一層維繫紐帶,正是鄉土性,鄉既不是特指鄉下,土也非土頭土腦,而是一種情感,一種牽連,是人與土地有着關於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聯繫,重土思安,故土難離。中國在傳統上是一個漫長曆史的農業國家,幾千年來,家鄉的土地對中國人來說就是飯碗,就是生存,遊子在外,飄零無根,終歸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揮起鋤把,纔算務了本業。長久下來,土地對人的影響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漸漸地流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中和骨髓中,成爲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文化,於是,中國人開始離不開故鄉的泥土,所有中國人的心都被牢牢留置在屋外的土地上,因而,中華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穩情節,中庸的處世之道,淵遠的文明流傳,安定的人生追求,中國人於是有了深深的鄉土氣息。

自然條件與家族觀念決定了中國的基本聚落形式——農村,是一個內向的,封閉性的完整聚居環境,其中的每一戶人家存在實際或理論上,或多或少的某種關係,這是親密而純粹的,鄰里之間保持着基於善意的密切關係,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鄉土的;而現今更多人遷入城市,特別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層建築居住,一個個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與人之間空間上的距離,也分割了心理的聯繫,按費孝通先生的說法,現在的人更類似於村與村之間的關係,相互隔絕並且相互孤立,帶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獨,在內又缺乏相互支持,最常見的聚居單位是一家三口,自我中心和人際冷漠也就不難解釋了,這種人際關係的味道是鋼鐵的。鄉土社會與之不同,雖然村與村之間相互隔絕獨立存在,但在內部有足夠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村落得以建立,最初的一批創始人必然相互存在高度的信任,這種信任和心理的親近隨着繁衍而延續,人與人之間存在某種天然的相對熟悉,經過數代的延續,就成爲一地的故土感情,這造成了人與人、村落與村落的差異,鄉土味與鋼鐵味的差異,也造就了中國人的代代鄉愁

時代在發展,社會的每一個方面都在變化,有些變化是進步,而有些變化則很難界定其性質。如費孝通先生提及的,鋼鐵的城裏人看鄉土的'村落人,會因爲其文化認知的相對不足而以爲其“愚”,相應的,鄉土的村落人眼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鋼鐵的城裏人,因爲基本生存能力的相對缺失,也是“愚”的,這是時間推移和社會發展帶來的鄉土與城市的分歧,在起點,整個中國都是鄉土的,是真正的鄉土中國,而逐漸的,城市中國出現了,並且與鄉土中國向不同的方向在發展。在鄉土中國,封建禮教的遺存,家族體系的殘影,既束縛着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其完整精神結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繫男女關係的都不僅僅是生殖與繁衍的需要,更多的是瞭解,同樣的,維持整個人際關係體系的同樣是瞭解,相互瞭解與共同認識,傳統儒家觀念和道德倫理是同一片鄉土上的人們接受同一種意識的基礎。鄉土社會是靠最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來配合個人之間的相互行爲,社會的聯繫是長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覺到是自然的。只有生死於斯的人羣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人際關係和共同思維,其中各個人之間有着高度的瞭解,這一切就是鄉土觀念和鄉土情懷,其中最大的離心力,只不過是人的個體差異和必然的性別區分而已。

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及了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即衝突決定存在,生命的過程存在於克服阻礙之上,但鄉土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或者說傳統中國並不認同這一點,在中國幾千年的處世哲學中,和諧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和優先等級遠遠高於個性的突破和個人的滿足,整個社會體系在遏制破壞秩序和穩定的因素時能夠爆發難以想象的強大凝聚力,或許這是一種對進步的阻礙力量,但這也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

中國現在正在全力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這是應該的,科學的,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歷史前進的必然,但就傳統而言,鄉土中國是一個人治的社會,這種人治並不停留在表面的個人集權和羊羣效應上,在掌權者頭上是輿論,連天子都不敢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輿論的頭上是道德,是倫理綱常,費孝通認爲這種人治其實是一種禮治,根據禮儀和道德來實現法律的約束力。道德與法律,有時候需要面臨取捨,但我認爲更好的結果應該是融合,海洋法系的種種無奈已經表明了完全條文的法治是蒼白的,而封建社會的最終崩潰也說明完全唯心的禮治是無力的,法律的嚴謹與公正保證了人格的平等,而道德發展的繼承性與漸進性保證了社會進步的穩健。

時至今日,城市化成爲中國發展不可阻擋的浪潮,但鄉村仍是中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鄉土的情懷則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柔軟部分,既包括對天然熟悉的故土的懷念,也包括對那一種思維邏輯的認同,那一份敏感的不可觸碰。這是中國的現實,也是中國的特色,中國要發展,不可能犧牲甚至捨棄關於鄉土的這一份,無論是政策,還是感情。未來,無論是探索進一步加快城市化的建設進程,還是發展有着更旺盛生命力的新農村,費孝通先生的這一部《鄉土中國》,和它所引發的對鄉土的思考,都有着重要的參考和借鑑意義,值得熟讀和深思。

《鄉土中國》讀後感6

近日,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受益良多。不僅對當時的農村生活,“差序格局”、“禮制秩序”、“長老統治”等方面有了更多瞭解,同時領略了社會學的魅力所在,對社會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費孝通先生曾說過:“社會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把社會作爲—個整體,綜合研究社會現象各方面的關係和其發展變化,包括人們對人際關係的知識和理論。它最根本的任務是解決一個生在社會裏的人,怎樣學會做人的問題。這是對社會學高度和本質的概括。

首先費孝通先生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的精當,因爲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曾聽人說過,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說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也正是因爲有了土的滋養,纔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纔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纔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中國的問題說到底還是需要回到鄉村裏去理解,畢竟中國是農業大國。在“鄉土本色”中,費老說中國鄉土的特色是不流動的熟人社會,由此產生的是符合這種社會的習慣,與現代社會截然不同。對“熟人社會”的說法,我思考良多。

費先生認爲,在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因爲“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只有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社會變遷,人們在較大的環境中活動,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都是陌生人,所以要講個明白,也才需要畫個押、籤個字,也由此,法律纔有產生的必要。在此基礎上,費先生概括了熟人社會的一些特點和要素,諸如: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政治、血緣和地緣等等。同時,費孝通又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法律憑藉權力機構強加於個人,道德靠社會輿論維持,按照費孝通的意思,做事合乎“禮”則更像“憑良心辦事”的意思。

中國的熟人社會這種基層社會結構,是與其獨特的聚族而居的聚落形態密切相關。而這種聚落形態恰恰是小國寡民的政治學主張的理想模式,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種聚落形態,是自然和政治因素的雙重影響。在南方,確實是過一山而語言風俗就不同,所以聚族而居是很自然的選擇。但在北方,好像自然因素就沒這麼強烈,非自然因素纔是根本。這裏的非自然因素可能就跟政治有關了。在中國,重農抑商是主流,不是皇帝們不愛錢,他們是愛權勝過愛錢,不患寡而患不均。寡,好管,不均,一個容易亂,一個不均,就有富可敵國的素封,就可能挑戰皇帝的力量。所以,歷代皇帝,都在作打擊豪強的事情,比農民起義還徹底。農民起義不過是個催化劑的作用。而安土重遷,就是一項基本國策,其現代版本就是離土不離鄉。

另外,功能主義系人類學研究的一個手段,簡言之,即需要導致文化的產生,文化又反過來滿足需要。法治的功能令其無法在熟人社會中產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許多人認證了,熟人社會爲什麼不能產生法治,是因爲不需要!而陌生人社會需要法治,所以法治產生於陌生人社會中。這雖然是一個循環認證,但不妨礙其解釋的合理性。以中國目前爲例,通說爲我們正在建設法治國家,但有些現象,很難解釋:比如刑訊逼供的減少,是來自文明國家的壓力?還是對外來文明成果的汲取?還是本身技術的進步,已經不需要刑訊逼供?正是在這種難以解釋中,社會已經開始變遷了。費老的《江村經濟》中,探討了技術變革對社會變遷的`影響,較《鄉土中國》更進了一步。而“社會變遷”無疑是中國近百年來的一個宏大的話題,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已經成了所有愛國、有志知識分子都想探究與解決的大問題。所以,可以理解,當人們突然發現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社會變遷的時候,他們的興奮是可以預計的!功能主義在中國的流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熟人社會被人詬病的地方,是相當多的社會活動缺乏成文規則。但並不是說這個社會就沒有規則。這其間根本沒有任何邏輯關係。將這些不成文規則成文化,將這些不成文規則中的不合理的、落後的因素剔除掉,引導到所謂的先進道路上去,就真的是不可行的嗎?任何社會,不管是熟人社會還是陌生人社會,都需要法治。這是不證自明的公理。現代法治,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規則的存在,還關心它的存在形式、穩定性、適用性等一系列微觀的、技術的內容。但這並不脫離於規則和律令已然存在這個基礎。

所以,我認爲,社會的結構形態特徵,對法治的形成與否並非有如此決定性的影響。換言之,是否在東方這種所謂的“熟人社會”,就形成不了法治,或者說,形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純粹意義上、真正純粹西方意義上的“法治”,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日本、新加坡、中國臺灣、香港(尤其香港的新界地區很有標本意義),都是不勝枚舉的例子。

《鄉土中國》讀後感7

這是作品的整個討論,前者爲“書”的印象是,有很多故事,有情節。今天是這本書的紙張類型的第一次接觸,在這個陌生的推理,實在太難看了。它的每一個字可以理解,因此,只有最冷靜的思考在裏面平靜的時間閱讀。我個人認爲,對於這樣一本書只讀一次收穫不夠的,有重讀的前幾章,發現一個框架,還可以與作者的寫作整本書的意圖分析相結合,要表達的意思這句話的,因此,對於現在的小學,我也只能算做在書說話的一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經很難論說,但作者可以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一個孩子形成對比分析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的人因爲一些無知受到人們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很多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以及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存在沒有企業根據。城裏孩子學習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教育孩子,這都是一種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科技知識都是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教師要想實現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立足之本的討論,或從實際出發,中國是一個“原生”的國家,一個憨厚,用黃土樣的國家性質的成分。中國人自己有一種“土氣”,平靜,誠實,沒有心計,中國人含蓄,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繼承了這一傳統,在當地社會,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我們中國,許多企業新型教育思想進行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一個鄉土社會工作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通過吸收新的文化,加快產業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根據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視爲主流,德法協調。正是因爲禮治思想的準則,法律纔是現代社會的象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並沒有道德觀念那麼流行。筆者認爲人的統治有時可以達到法治的效果,這是人的統治具有懸念和懲罰的靈活功能。

一般來說,中國人是安定的,道德的,有秩序的。他們的思想深深紮根於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是想要播種。他們只能用一個“i”來認同自己。作者說,這本書不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數量很合理。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提醒我們要像土壤一樣清楚自己的身份。

《鄉土中國》讀後感8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第一反應是——作爲一個由五千年文明的國家孕育的子女,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文章開篇即提到“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說明中國從根本上講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作爲農民,自然而然的被視爲“鄉下人”,因爲“鄉下人”這個稱呼,從褒義上來講,它表示的是農民淳樸,忠厚,本心做人的性格:從貶義上講,則帶着幾分蔑視,意味着農民的愚昧、木訥、遲鈍、沒見識、沒文化、落後的常態。

中國封建社會時期,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是經濟基礎,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其實早就奠定了中國社會“鄉土性”的文化基礎。農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自古以來,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都要依靠土地。所有的農業都離不開土地,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下人對於農業的無土栽培。同時也說明了土地對中國社會有重要意義。

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說明並闡述了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人們在生活上社會作業都是與一些熟人。這就意味着人與人是直接接觸的。而作爲文字,字是人與人之間間接接觸的工具,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所以,在鄉土社會這一熟人社會中,“文字”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人們喜於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所以文字下鄉必定會受到一定阻礙。文字作爲一種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媒介,要在鄉土社會中得到廣泛使用,就必須要使文字滲透到鄉土社會中。也就是現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鄉土中國》這本著作反映了中國的實際狀況,又是具有很強的理論深度的著作。在中國學術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成爲許多學者研究中國問題的必讀書目。

回顧宋朝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還原出來的中國鄉土社會特有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祥和、安定的社會。而今,在黨的領導下,老百姓的日子期盼更富足、祥和的社會生活更讓人期待。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主義價值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成爲新一代中國社會的必然發展方向!

《鄉土中國》讀後感9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鄉土中國》這本書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鄉土性並不是中國所有階層的特性,但是卻是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

關於這本書,費氏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它是費氏在“鄉村社會學”課上所講內容的整理,除後記外,全書共14部分:“鄉土本色”略論了鄉土社會的概況,爲不甚瞭解鄉土情形的讀者簡要搭建了中國鄉土的框架;“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兩篇則從時間與空間角度分別闡述了傳統鄉土中文化的傳遞方式,從而引出禮治之適用於較少變動之傳統社會和法治之適於變動較爲劇烈之經濟社會;“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三篇又成一體,通過團體格局與差序格局的概念來比較作爲中西社會結構基本單元的團體與社區,並引申出了中西結構其本質的不同;“男女有別”、“禮治秩序”與“無訟”三篇承前之禮治話題,從立法角度來具體考察分析鄉土社會的秩序;“無爲統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與“名實的分離”四篇則通過考察鄉土中權力的歸屬將權力分爲四類: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時勢權力,橫暴權力類於傳統之軍政權力,同意權力類於今之法治的和平暴力,教化權力類於宗教教化之權而時勢權力頗有卡理斯瑪統治之列;最後一篇“從慾望到需要”則從經濟的角度,以其動機是否爲單純生存需求爲界,辨析現代社會與鄉土社會之經營目的的不同。

中國傳統社會作爲一個高度集權的的社會,中央集中了全國最高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然而,從中央發起的改革卻鮮有不失敗的,更有些甚至直接威脅政權的統治,許多理論上明可強國富民的統治甚至直接危害了統治的根基。這使我們在反思體制的弊端時也不得不細細考察這一“千磨萬擊還堅韌”的基層社會,反思這些歷無數政權更迭而依舊千年不倒的門閥其基石究竟何在,反思在顯性的暴力政權下究竟還隱藏着哪些隱性權力或者權力集合。“以史爲鑑”,不止是爲了“知興替”,更是因爲今天的社會仍存留着無數傳統的因子,今天的改革要想成功,就必須更深徹地瞭解這塊土地的每一細微處及其產生根由,這樣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不至於鬧出“無粥食肉”的笑話。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因自己的職業性質,都是以解決問題爲主。作爲每天跟法律實務打交道的律師,書架上本來不多的法哲學、社會學等基礎理論的著作鮮有光顧。自己一直以來也願意做“多解決問題,少談些主義”的胡適派,加之近十年來,目前耳聞的大學大家們寫的東西是越來越看不懂,也不知道是自己膚淺還是人家深沉,總之對於那些解構-重構-再解構的“大家學說“,是愈加的不感興趣甚至厭煩,總是抱怨離基層和實際太遠,牛角尖書生氣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即便有興致耐心去做讀後感並形成書面文字,那至少是這本書須真正的在解決問題,在打動人,歷史能夠證明其價值的著作。國外的很多社會學名著已經不少;國內而言,很多現在講的中國社會問題,實際上在我看的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在解放前就已說的再透徹不過了。

請原諒我對社會學背景的無知,看費老《鄉村中國》之前,我僅僅是從(朱)蘇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這些個在校大學生喜歡看的暢銷書中的一些內容中瞭解到進而查找這本書的。看了之後,我心裏有種不太願意承認的感覺,前面蘇力的兩本書似乎都在偷師費老的研究方法,甚至一些文風和語氣也是有模仿之嫌,儘管不是所謂抄襲或山寨,但卻讓人不適。這也難怪,我們八十年代以後培養的前面幾批法學博士們,現在都基本上是中國法學界的執牛耳者,但是卻一直沒有出現過一個至少讓人敬仰的大師,大概也就是在浮躁的空氣下博古通今,模仿古今甚至抄襲古今內外的結果,幾無創新、突破。

費老的《鄉村中國》實際上是其以《鄉村經濟》爲基礎,並結合在西南聯大任教時編的講義整理後,於1948年出版的一本反映中國農村問題的社會學著作。按照費老的說法,這本書不是完稿,也不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十三篇短文,短短一萬多字的薄皮書,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中國三十年代封建農村社會活脫脫的解構的清清楚楚。這本薄書多次再版,其內容過去60餘載,依舊沒有過時,堪稱經世大作。

第一篇《鄉土本色》爲概述。文章描述了中國30年代鄉土社會的基本輪廓。第二篇《文字下鄉》、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論述文字或教育對於鄉土社會意義與侷限。

第四篇《差序格局》最爲經典和重要。

與西方社會的團體社會不同,中國社會結構中存在差序格局。這是鄉土中國全書的核心概念。鄉土中國中人與人的關係就是差序格局,費老將其比喻爲石子投入水中引起的漣漪:

(1)以自己爲中心,根據親疏關係不同對待。即對家族親屬要“孝”、“悌”;對待知心朋友要“忠”“信”。

(2)存在差序,水波由中心向四周擴散,一圈一圈,越向外,波紋越淺。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以己爲中心,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羣;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

兩者無清楚的界限。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羣;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緊接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等加強論證這層中國農村特有的人際關係。《禮治秩序》。《無訟》、《長老統治》各自對農村禮教秩序等治理架構和習慣進行了描述。而《無訟》倒是蠻符合中國的目前情況和我們律師碰到的現實。中國社會羣體都有厭訟心態,無論從面子問題、經濟角度還是對審判者、代理者的不信任,造就了善良老百姓能不打官司就不打官司的思維定勢,也造就了打官司的人基本上都是刁民的誤讀。

最後的三篇《血緣與地緣》是對中國農村“入土爲安,葉落歸根”的論述;《名實的分離》是對時勢造英雄背景下的個人功名探討。《從慾望到需要》表達了費老對中國社會成長的遠景。以上三篇均是都是講鄉土社會的變遷,從動態角度描述鄉土社會的現實現象。

費老已經離開我們五年多了,他的這本《鄉土中國》寫就也有60餘年光景。我們中國鄉土社會表現的熟人社會特徵,在差序格局下的親疏關係,在儒家禮教的文化傳導下,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出中國社會的整個面貌。

儘管我們國家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已經給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和生產秩序帶來了巨大沖擊,包括我們沒有了大院鄰居經常性的.互相串門;儘管我們不像父輩那樣會親自下廚燒菜在家待客,而是每每在酒店宴客應酬;儘管我們的交際圈子越來越朝着價值利用的功力角度,人是認識的越來越多,吃過飯、遞過名片都稱很“熟”,而知音的真心的知心的確是越來越找不到;儘管我們的孩子包括父母都在被日後視爲無用的奧數班消磨時間,而不願或不敢讓孩子去社會實踐…這些衝擊仍然無法改變中國社會的傳統社會倫理觀念和家庭觀念“內孝外和”。

同樣,如果借用這本書來描述一下自己在律師行業解決現實問題的啓發意義,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律師在爲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充分的感受到我國律師行業與歐美西方國家的律師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西方律師的按照小時收費的方式,和我們按照包乾收費的方式,也直接映射了不同社會文化早就的結算方式;西方社會的以牙還牙的法治強力維權,和我國的止訴息訟甚至全民調解的社會治理理念;西方社會的懲罰性違約損失,與我國填補損失的違約責任形成的不同追責方式等等。按照我自己的比喻,在中國的律師,和西方的律師區別,就好似中國的中醫,須有治本的理念;而西方的律師,追求的是指標的效果。與其激烈、快速的干預社會生活不同,我們強調溫和、根本的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所以,在中國做律師,也須考慮到中國的熟人社會的人際關係格局,考慮到中國的儒家和諧文化底蘊。如果說這是從《鄉土中國》能夠得到的職業啓示,我想也是非常不錯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11

讀《鄉土中國》時,一幅幅父老鄉親們在田地辛勤勞動的畫面,以及父母親田間勞作的背影就像電影一樣,出現在我的腦海裏。小時候經常跟着父母去田裏播種玉米、收割小麥、秋天切穀子。印象最深的就是五月天割麥。他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靠天”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了。尤其在打麥場上排隊等候,一個村一臺機器,五月天搶收,人們在酷熱的天氣下汗流浹背。

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泥土造人的神話故事開始,土就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骨子裏流淌着的東西。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神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

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它就會生長。你不種它,它也會生長。在農村生活不用怎麼花錢。空氣是清新的,陽光是明媚的,水是山底泉水,清澈透明。吃的東西都是綠色食品。糧食蔬菜家家戶戶都可以種;田地裏有桃樹、梨樹,核桃樹、柿子樹、果樹、酸棗樹等。做飯的柴火有玉米棒、松樹枝等。過年過節的時候,買點兒糖塊兒,穿點兒新衣服,吃頓餃子就過去了。農村生活簡單樸素,讓人清心。

現在的城裏人,他們不用整日與土爲伴。他們把農村的鄉下人叫做土包子、鄉巴佬。如果沒有鄉里人在土裏辛勤勞作,又何以供給他們糧食?這些所謂的城裏人又何以爲生呢?城裏人笑鄉里人,但他們能離開鄉里人嗎?

我們往上數三代祖輩們是不是都是農民?是不是都是鄉下人?在我們祖祖輩輩們心中,“土”確實是他們的名根子,是他們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複這樣的路。但也正是所謂的“土”,養活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子孫。

不管時光怎樣變遷,社會如何飛速發展,土地依然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物,是我們生命的根基。

希望鄉村的生活更加美好,人們美好生活後莫忘身後故土,那纔是我們生命之根。

《鄉土中國》讀後感12

這本書很薄,但是可以讀得很厚,第一遍我沒有太看懂,回過頭又重新讀了一遍,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國可以從這本書開始,它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國民性格的形成做了基層的分析,解讀。關於”鄉土性“和”現代性“,採用了學術研究的名詞來闡述,裏邊的每一章展開來講都是一幅宏大的”故事“。它沒有“嘲諷”,沒有“置身事外”,沒有”指手畫腳“,而是以一種做學問的調查態度去剖析,這是一個學者的理性,更是一種踏實研究的態度,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我們學習和敬仰。

如果我們說文字有四個層級,本能,情感,哲學,審美,越往後越高級,但受衆面也會越窄,我倒想從情感的層面去說說,大概我也就是這個級別,入不了俗,也深刻不了,更達不到審美層面的高級。

從“鄉土性”來說,其社會結構是傾向於穩定的,而感情的淡漠是穩定的社會關係的一種表示,中國傳統的感情是偏向於同性去發展。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鄉下,夫婦間感情的淡漠是日常,一早起來各忙各的,各人做好各人的事,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夫婦間大多是“沒什麼話可說的”,這是因爲中國傳統的婚姻把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比如經濟、政治、宗教等納入到了這個社羣所引起的結果,這更像是一份事業,而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效率是要講紀律,排斥私情的,所以中國自古講的是“三從四德”,“相敬如賓”,是負責,是服從,兩性間的矜持和冷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從“現代性”來說,其實中國的“現代性”是從“鄉土性”這基層上長出來的,自然也就帶着“鄉土”的烙印,這是文化所影響的。真正“現代性”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在相異的基礎上去求充分了解,是需要不斷的在創造中求統一,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爲生命的主脈。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是向對方尋求心理上的契洽。在中國現有的.文化環境下,浮士德式的感情追求是讓人撕裂的,是充滿與環境對抗的,但生命力也會因之越強。

我很高興的能看到在現在的中國,有這麼一小羣人有着對愛情美好的追尋,他們能夠跳出傳統婚姻中承載着的經濟等功能,把夫婦發展爲家庭關係中的主軸,讓兩性之間的感情作爲家庭凝合的力量。

當然,無論“阿波羅式”的還是“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沒有對錯好壞,全看個人追求和需要,但我還是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爲愛情而結婚,並在戀愛的持續中,不斷的去克服阻礙,不以實用爲目的,而是去創造生命的意義。

《鄉土中國》讀後感13

爲了填滿未來的新書櫃,最近時不時買書。

今天收到了費孝通先生80年前寫作的《鄉土中國》,居然薄薄一本,14篇,不過114頁,一口氣不到兩小時讀完了,讀來酣暢淋漓,一掃連日以來的疲憊感。

《鄉土中國》成文於1940年代,距今已超過80年,但文中對中國鄉村體系的洞見至今讀來仍然適用和新鮮,作爲一個出生鄉村,自詡爲現代中國人的自己,卻從未如此深刻地理解過我們的鄉村,真是慚愧。

最近買書都是從連叔的有贊店買,連叔的閱讀品味果然有保障,幾乎沒有踩雷。連叔推薦的書多爲經典中的經典,值得買,值得讀。

現在讀一本書,快則一週,慢則兩週到一個月,總覺得瀚如煙海的書籍,耗盡一生未必能讀盡萬一,時有泄氣,覺得不如不讀。

萬維鋼精英日課四里有一期提到該如何讀書,大意是說世上書籍千千萬萬,但真正有洞見的鳳毛麟角,甚有道理。

書籍是承載前人智慧和知識的載體,但智慧和知識也是分深度的`,我們應該讀的是經典,所謂經典是跨越時間和空間,洞見本質的深度智識。

生命有限,必須讀經典,或者只讀經典,非經典的書,新穎觀念有限,文字水平有限,粗讀和快讀即可。

歲月悠長,應不急不緩讀書纔對。

以下是書中內容的部分節選:

《鄉土中國》讀後感14

讀費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深有感觸。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幾乎都是在鄉土或者類似於鄉土的環境中度過的,因此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鄉土中人;另一方面,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現在已有60多年的時間跨度,而這60年來,中國取得輝煌的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鄉土現在怎麼樣?中國是不是還是一個鄉土中國?費先生的鄉土理論是不是還適應現在的中國?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興趣。

在我看來,本書開頭應該是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後面多轉化爲寫鄉土的中國。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現在,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現在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說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爲例吧,這情況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裏,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減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裏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說大學生,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於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爲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爲農民工。以上所述也應該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同,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於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說,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密切的,所以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

說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說只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於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於超出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着團體的神,着重討論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爲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文明,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團體格局,而中國一直已農經濟爲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爲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己自足決定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爲自己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樑刺股也須自己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形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爲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衆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爲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多久就眼看着沒有必要,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他們要辦事也就成。這真是誰的關係網大,誰纔可以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係,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繫斷裂或者被圈進其他更大的圈子,至於一段時間後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這也許便是中國爲什麼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吧。

隨後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裏提到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後者是運動,從於主流文化的應該是後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爲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爲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運動真實存在,並創造一切,時間和空間只是爲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運動是可知的,儘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所以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可以計算出它落在哪裏。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質的運動狀態,未來就可預知。回過頭來才知道扯很遠,然而也的確很有趣。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繫,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並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於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說有時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於法治來講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鑑。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裏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考慮訴諸法律,最終在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於在採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後果很嚴重,反覆協調不得私。最後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於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保持,於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說理”,另一方“道法”,以至於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後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警察的罰款,互爲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麼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只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很大啓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只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爲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爲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形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爲過去。

讀到血緣與地緣這幾張章,我更加明白三峽工程的所有問題中爲什麼移民最難,鄉土人安土重遷啊,誰願意在異地長久地做客人,幾世幾代被人說成是外鄉人。另外以一個感觸是一句“錢上往來不要牽涉親戚”,仔細想來,我們村陸續開的幾個小賣部還真大多是所謂的“外鄉人”辦的。但講到學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實行AA制,因爲面子總是得用經濟條件去撐,這一過程是痛苦的,我是聽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開始糾正感情上的“錯誤”,這也是社會的一個大轉變,這一理性方向上的轉變同時也體現在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變化是巨大的,以至於費先生的預測幾乎是事實。名實的分離到處都是,要營養不要味覺,需要規範慾望,但不否認的是傳統依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鄉土性的社會依然將長期保持她的人情味。這一套鄉土理論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將對中國社會的改革發展極富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在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

《鄉土中國》讀後感15

費孝通先生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他將自己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的長時間實地調查和感悟體會匯成一書,即《鄉土中國》。外看薄薄的一小本,卻寫的深入淺出。《鄉土中國》一書分爲十四章節,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解鄉土社會,每個觀點熠熠發光,使人受益,讓讀者更深入瞭解何爲鄉土中國,何爲鄉土社會的特性。可謂社會學的經典之作。

全書開始的主題是“熟悉”,這是禮俗社會最大的特點。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裏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所以“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是的可靠性”。等到了20世紀末時“土裏土氣”這類在城裏人口中頻頻出現的詞彙也反映了“鄉土”變化,再到現在許多城裏人會選擇去鄉下居住的現象也體現了社會的變化。

再是“文字下鄉”,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些被稱爲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在鄉土社會中文字絕非必要,所以“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之後是對鄉土社會更深層次的挖掘,差序格局以個人爲中心,按照血緣親屬等關係的親疏來對人距離遠近的劃分,但也有地緣關係的影響。雖然說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我們之所以和西方不ー樣,就在於羣己,人我劃分的`基礎不ー樣。也正因爲如此纔有了道德差異,即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但事實上現代社會是看似是一個人情社會,更多的是講利益,而不是道德禮儀。

從結構上看家是鄉土社會中的一個基本單位,由此會產生許多不同的關係鏈,不同的羣體,上升到家庭,單位,組織。作者通過男女之間的感情關係說明了秩序,“爲了秩序的維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引出禮治秩序,費老說禮治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然後是對權力的分析以及權力與文化的關係。說明人類已經走出鄉土性社會。引用文章最後一段話:“從知識裏得來的權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稱的時勢權力;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慾望去活動就得了。”

其實這個也可以聯繫我們自己的生活,如學習,與周圍同學朋友的交往等都與之有關係,所以這本書更是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大量的人口流動與聚集,鄉土中國日益減少,但無論如何鄉土社會的特質已或多或少滲透到我們的骨子裏,傳承了下去。

這本書雖只讀懂了些表面上的知識道理,但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好書是要反覆研讀的,也讓我走近了鄉土中國來了解她,更瞭解了自己。